听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05|回复: 2

耳鼻咽喉和听力学会议澳门顺利召开

[复制链接]

2105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说真话 办实事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5922

具有人气奖助人为乐奖

QQ
发表于 2009-6-28 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听力学网记者从澳门发回的最新报道,第二届华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大会与6月26日在澳门正式开幕,参会代表800人超过上届会议。会议由北京同仁医院韩德民教授致词开幕,来自法国医学科学院终身院士、波尔多第二大学医学院耳鼻喉科终身教授家Michel Portmann做了关于梅尼尔氏综合征的主题讲演,介绍了目前治疗梅尼尔氏综合征的手术进展。美国耳鼻喉头颈外科学会前任主席李吉人做了儿童先天性听力损失的讲演,详细讲解了各种导致先天性听力损失的高危因素,尤其解释了华人耳硬化症发病率偏低的原因与风疹发病减少有关。从论文内容和题目来看,这次大会应该说非常丰富,涵盖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主要领域。

    与此并行的听力学会议也如期在举行。韩德民教授介绍了中国防聋工作现状和未来。据介绍,目前人工耳蜗植入在中国取得长足进展,每年接近2000多例植入,使许多儿童受益。为此,北京已经开始向儿童提供免费的植入手术。韩教授认为要提高预防耳聋,中国还有许多工作亟待改善,其中包括听力学教育、职业准入、国家相关立法等。他认为虽然毛细胞再生技术在短期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不过中国应该在人工助听、基因检测等技术领域加速研究。

    卜行宽教授总结了基于WHO听力筛查模式的中国四省听力流行病调查结果。从2005年到2007年他们在江苏、四川、贵州和吉林四省完成了涉及2.2亿人口的听力损失筛查工作,初步对这些地区的听力疾病发生率有了第一手数据,根据这个样本计算出的听力发病率,基本吻合国际数据:重度听力损失发病率为4.5%, 中重度发病率为7.3%。

   香港大学黄丽娜教授介绍了她多年致力于对中文助听器评估工具开发的成果,总结了对西方量表译成汉语的困难和相关经验,强调了开发多语种助听器受益度评估工具的必要性。记者认为对汉语时间频率状语不同的主观评分的差异的研究甚有意义。中文时间状语即使描述统一时间频率,对不同受试者未必有同样的含义。比如,“从不”一词的得分,在他们的实验中,几乎没有零分,而“总是”也没有获得100的满分,这样给两卷记分带来潜在的问题。笔者尤其赞同黄教授对中国文化对两卷打分的影响的观点,即:中国人倾向于中庸之道。

同仁医院张华教授的论文:《中国助听器市场发展的再思考》,分析了中国目前40万助听器销售的市场特点,强调中国助听器使用率的提高必须基于国家相关规定完善和服务质量改善,而患者是助听器效果最好评估的看法颇为正确。

    加拿大听力学家蒋涛教授的讲演《中国听力学教育现状和发展》,是从微观角度分析了为什么中国听力学发展遭遇瓶颈的原因:专业人才匮乏。他令人信服地举证美国、加拿大和中国听力学专人人员和人口的关系,比如美国和加拿大分别每10万人有3名听力学家,而中国每一亿人中才有不到2名听力学家,差距非常明显。根据流行病学计算出的中国至少每年需要测试1.32份亿听力图的严峻现实,使得现有区区8000人的听力测试人员和患者之比高达1:16500,更加令人担忧。

     在会上,武汉人民医院的黄志物教授的关于婴幼儿助听器验配的论文、香港中文大学甘志珊教授关于助听器效益评估的实验、香港中文大学的唐志辉教授关于中耳植入助听器的案例等均显示出本届听力学会学术质量和深度。

    这次大陆、香港和澳门三地共同举办的耳鼻咽喉和听力学会议是一次很好的尝试,结合各地的人力、技术和经验的优势,既有合作科研的成功经验,也有各自独立的研究课题,能反映出不同地区对听力学服务的不同需求和特点。值得延续和推广。

文章来源:中国听力学网站原创
进口、国产、海外耳蜗手术医院列表、品牌介绍、价格概览、咨询服务!详见:http://www.33erwo.com/html/zxhd/7290.html

26

主题

494

帖子

494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94
发表于 2009-6-29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投入的还是太少了或干脆除了发达地区根本就没投入一分钱。

40

主题

292

帖子

293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93
QQ
发表于 2009-6-29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没有基因和细胞疗法治耳聋的信息??是不是完全没有一点希望和进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签到|Archiver|版权|手机版|听障论坛

GMT+8, 2025-8-28 01: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