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言语感知测试:新的认识和新的构建
--------------------------------------------------------------------------------
www.chineseaudiology.com 行业简讯 2008年11月13日
儿童听力学近年来在国内取得重大进展,尤其是在新生儿听力筛查、儿童电生理测试等方面,我们看到了许多可喜的成果。同时,我们注意到近期,随着中文语言在引进国外听力学技术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中文语音和言语测试的科研也是蓬勃兴起。不过,我们也看到将言语测试完全引入儿童听力学测试中去,还需要一定时间,这是因为儿童听力学测试手段的完善、技术的汉化能力、人员的培训等还刚刚起步,与真正临床应用还有一段距离。因此,我们非常重视国际上在这方面的研究。这里笔者注意到最近发表在《国际听力学杂志》一篇论文,题为《儿童言语感知测试:最新进展》,作者孟德尔(Mendel)利用特殊的测试原则和相关变量,分析了目前使用的传统言语测试方法,并讨论这些测试手段的敏感度、准确性和标准化程度重要问题。
孟德尔认为言语感知(speech perception)不可能直接测试,这个问题在评估儿童听力状况时比成人显得更困难,因为,就客观、具体测试手段而言,言语感知本身更像是一个抽象的理论概念。事实上,常见的用于临床的言语实验,主要测试单音节词的识别能力,或者测试对音素或句子的识别。因此,从这点看,孟德尔强调必须考虑一组测试工具,共同使用的方法,比如将单词识别得分和言语接收阈和句子识别等结合一起使用,以便从整体上来测量儿童个体言语识别能力。孟德尔注意到在这个范畴,许多变量会影响儿童言语感知测试结果,其中包括听力丧失程度、词汇量、 语言水平、实足年龄、警觉性、注意力、情绪、认知能力、动机、疲劳等其他类似的因素。好在随着儿童不断发育成长,他们自身能力和能力的发挥之间的差别也随之减少。不过,儿童言语感知测试又面临因对测试信号熟悉而初显的其它问题:语音和音素平衡、是否有过渡性的引导词语、测试形式、测试响度级、词组单的长度、安静或噪音背景下的测试、录音和实况测试不同、开放与封闭式的测试方式等。换言之,言语感知的测试在不同的年龄段,面临不同的问题,需要我们全面考虑和理解。
孟德尔介绍,最近刚推出的一些新的言语感知实验,具有比传统实验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试图来解决上述谈及的问题。他提醒我们说效度不是绝对指标,更多的反映出是不同程度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效度的四种类型:(1)预测效度、(2)内容效度、(3)构成效度和(4)表面效度。信度表明测试结果的重复性。我们知道有信度的实验,不一定同时具有效度,相反,具有效度实验必须有信度。
在该文里,孟德尔介绍了一些新的语言词汇学的研究理论,如“词汇环境激活模型”(Neighborhood Activation Model, NAM)和单词处于“词汇环境”,又译作“词汇相邻”(the lexical neighbourhood)这个概念等。这种理论认为,就某一特定单词而言,与其仅“一个音素”之遥的其它词汇构成了该词的所谓词汇环境,与词汇替代、插入或删除有关联。简单的单词只有很少的词汇环境,而困难的词汇则有较多的词汇环境。因此,根据词汇环境理论,词汇环境测试(LNT)和多音节词汇环境测试(LNT)从本质上看,是自上而下言语处理测试。而关于句子测试,常用的有Bamford-Kowal-Bench and the HINT-C,按照这种理论,我们使用的空间化噪音聆听测试(LISN)也是其中一种。
这篇文章结合目前心理语言语音学的研究,尤其从儿童成长发育的角度来考虑,提出一些非常新颖的看法,目前在学界有重要的反响,对于国内学者在研究儿童言语测试方面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笔者注意到目前国内的部分学者已经开始利用这些新的理论来构建中文普通话多音节词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