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955|回复: 20

助听器的另一巨大盲区!配前必读!!

[复制链接]

9

主题

24

帖子

24

积分

新人会员

积分
24
发表于 2008-3-10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常有这样一些观点:
1.人的言语频率范围是500~3000Hz以内,所以3000Hz以上的补偿几乎没有意义。
2.3000Hz以上的频谱能量很小,在频谱图上也微乎其微,听到与听不到几乎没什么影响。
3.4000Hz以上的高频补偿没有意义。

好了,这些观点对吗,请大家看看下面的一段话(随便在很多网站可以搜出的)
“根据科学统计,语言能量成分和听觉对语言的可懂度成分的分布是不一致的。语言能量主要集

中在l25~1000赫(Hz)的决定语声宏亮程度的低端频率范围;但是影响人耳听话可懂度的是主要集

中在500~4000赫(Hz)的高端频率范围,两者的关系可参考下面列出的数值表。  
语言能量及可懂度的频率分布  
 频率(赫)  语言能量分布(%)   语言可懂度分布(%)  
63~125          5         1   
125~250     13         1   
250~500     42  
500~1000    35         35
1000~2000    42         35   
2000~4000    1          13 %   
4000~8000    1          12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一些言语音标的频率分部图,决定汉语可懂度的辅音如s、z、c等都在

4000Hz甚至更高。
而对于英语,更麻烦了,英语中的一些辅音的频率比汉语更高,而且运用更多!
学过语言对比的就知道这样一个事实,语法中单复数、时态、连读更是几乎全部是及高频的辅

音,而且发音极快、极小。  听力高频损失稍重的人(超过50dB)就几乎听不到了。


下面一段话,请大家看看(亦可以搜到的)
“言语“香蕉”图是指正常人的语言频率分布和强度分布的范围。根据此范围描画出的曲线形

似香蕉,因此称“香蕉”图。
  那么“香蕉”图是如何的得出的呢?它是由一群人,用正常音量说话,说话人在距离一米

处用声级计测出言语的频率和强度的分布范围。所谓频率是指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其单位用

赫兹(Hz)。声强即声音的强度,为单位时间内声波以分贝(dB)为单位。
  从“香蕉”图上可以看出,“i, u,m” 的频率在250~500Hz, 强度在30~50dB之间,“a,

o, e” 的频率在500~1000Hz, 强度在40~55dB 之间,而“zh, ch, sh”的频率在2000~

3000Hz,强度在10~30dB, “z, c ,s” 则在更高的频率4000~6000Hz, 强度却在10~25dB。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大多数听力损失的人对元音分辨好,而对辅音分辨差,因为元音多在中、低

频率的范围内,而且声音强度高,辅音则多在高频率范围内,但声音强度低。
  知道了“香蕉”图的含义,它在实际应用上有何作用?在选配助听器时,经助听器放大后的

听力范围如在“香蕉”图内,则表明该助听器的助听效果很好,对配带者较合适,这对于听清

和理解语言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聋儿,对其学习语言是有很大帮助的。”

好了,接着就是这段话(可以搜到),也是这次的结论(绝大部分佩戴者不知道的),

“有些听力图上还划有香蕉图形的区域,称语言香蕉图。是我们正常说话时的声音强度范围。

如果我们的听阈值落在这个范围内(或好于这个范围),理论上我们便可以听到对方谈话的声

音。因此,在听力补偿后(如戴了助听器),医生常需测验助听后阈值,描在听力图上。如果

落在语言香蕉图内,则可判定补偿是基本有效的。”



在助听器技术新技术、新概念繁多的今天,降噪、通道、生物、舒适等名词层出不穷。
可是广大的听友们,请问这些助听器连基本的补偿够达到了没有?
大家配助听器最主要的是解决听清的问题,尤其是听懂言语的问题,可是解决听懂的关键的

2000~4000,4000~8000,你们的助听器让你得到了多少好处?答案是,目前上市的绝大部分

助听器,4000以上的几乎没有增益!

可以说听力损失中高频损失是最容易发生的,配助听器的人群中,3000Hz以上损失超过50dB的

应该是绝大部分! 可是目前的绝大部分助听器都不能使你的听力在高频区尤其是3000以上的有

丝毫的帮助!!


为什么会这样?

是不是有什么难处或隐情?
好了,lz我就自己的理解略作分析,(在拙作另一篇帖子透漏了点),希望大同情并理解助听

器技术上的难处:
1.首先,问题不发生在麦克风,现有的驻极式麦克风的频响范围轻松的达到20000Hz,在50~

20000Hz内频响曲线几乎是一条直线。
2.对于很多发烧友,他们也都知道,很多音箱或者耳塞能轻松的在60Hz~18kHz +/- 3dB,也

就是频响曲线非常在大范围内非常直。可是对于助听器,多数在3kHz后就开始急剧从30~50dB

陡降至几个dB!
3.从对于软件部分,没有问题,很多mp3在轻松的做到60Hz~18kHz +/- 0.1dB!
难言之隐是什么?
1.助听器的受话器(喇叭)由于体积小、相应快、耗电少,先天的频宽较窄,技术上做大的难

度是有的。首先是,早期助听器喇叭制造商与早期的购买者(也就是大家经常面对的助听器制

造厂)达成了技术和成本的妥协。而这些年,很多终端消费者不明白这个频宽的重要性,所以

,助听器喇叭制造商也就不思进取了。
2.频宽提高,高频发大过大后,容易反馈啸叫。而这个反馈啸叫是需要较高的软件研发水平的

,在厂家的研发能力尚未达到克服啸叫的不利后果之前,厂家宁愿不放大高频。谁都知道,助

听器老在叫,消费者就最容易有意见!所以就宁愿只听到中低频区,那是多么的柔和,可以更

容易显示出厂家的机器的先进。 而一旦有啸叫了,那就是一颗老鼠屎碰坏一锅汤。所以对提高

语言可懂度至关重要的高频区,厂家是清楚它的作用(消费者清不清楚,先引导吧),但它太

烫手了,没搞定之前不好显摆。
3.2000~4000,4000~8000Hz的语音频率各仅有微小的1%的能量,极其容易被中低频的能力掩

盖,导致高频区的信噪比极低,听到何其难!
4.姑且理解为,高频放大后,会增加其他的技术问题。


这些消息,助听器厂家听到了估计很难为情,少部分原本就知道的水平较高的验配师估计也会

很难为情,绝大部分的消费者也许就先大惊、继而不爽、然后郁闷了,终归觉醒、平静、坦然

、理智了。那么这样,大家才会有一个理性的诉求了,这将推动厂家更实在的对关乎本质的核

心技术进行踏实的研究,有利于大家更早收益于更实惠的真正有用的助听器技术。

帮助大家做个结论:验配时,自己带上助听器后做个测听,再跟言语香蕉图对比。


qq:550152579。

12

主题

1561

帖子

1561

积分

顶级会员

厦门智声听力 您值得信赖的朋友

积分
1561
QQ
发表于 2008-3-10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讲的很详尽了,对客户和厂家都是一个提醒。
厦门 智声听力连锁 解决您的听力问题,是俺义不容辞的责任! 电话:13358373933  QQ:429255972 http://www.insound.cn

9

主题

24

帖子

24

积分

新人会员

积分
24
 楼主| 发表于 2008-3-10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有看到了这段文字:印证了我的推测
"耳内式、耳道式、深耳道式助听器授话器的频率响应只有两个共振峰,一个在2.2kHz~3kHz,一个在5kHz。授话器在2.5kHz~3kHz有共振峰是很理想的,它可以弥补由于助听器插入耳道后改变耳道的残余容积所产生的高频损失。助听器不同的共振频率可以通过使用不同型号的授话器来完成.授话器与合适的传声管和阻尼耦合,可以获得整齐的、频率响应到8kHz或更宽的频响,获得很好的音质。但是由于耳道式、深耳道式授话器的体积很小,目前耳道式、深耳道式授话器较难实现200Hz~8kHz的平坦的输出响应。

3)授话器频率响应与助听器频率响应的关系,由于目前助听器的放大器、麦克风的频率响应宽度均能满足200Hz~8KHz的要求,因而助听器的频率响应宽度主要取决于授话器的频率响应宽度"

8

主题

138

帖子

138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138
发表于 2008-3-10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

25

主题

80

帖子

81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81
发表于 2008-3-10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因为助听器对高频补偿能力的低下,以及宣传和实际的不一致,使得我在8年所配的3只助听器,价格近2万元,其实对我高频损失达80分贝的下坡型听力是个废物而己。我总感到,我被那些所谓验配师所谓什么专家忽悠了。我的经历告诉我,高频被偿没有达到一定程度,我绝对不可能听清的,不象验配师所说的,是我的语言分辨率不高所致,这样说其实是为助听器的不好效果开脱。听障人赚钱不容易呀。

4

主题

579

帖子

580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580
发表于 2008-3-11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11

主题

444

帖子

459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59
QQ
发表于 2008-3-11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楼主的分析感觉是有一定道理,但是不全面,并不是说补偿不到4000HZ就一定听不懂.助听器的频率绝对能达到4000HZ,因为助听器也是电子声学的一个分支,大家都知道音响最难保证的声音是低音,高音根本不成问题,助听器也是一样,喇叭的体积只能影响重低音的还原,高音绝对没有影响的.
吃尽莫名懵懂苦,偏怜天下无语人

38

主题

803

帖子

803

积分

高级会员

我很老实的!不要骗偶!!!嘿

积分
803
QQ
发表于 2008-3-11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不懂呢?
人生没有胜利而言,挺住就是一切,为了事业,为金子,革命!奋斗!!

0

主题

58

帖子

58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58
QQ
发表于 2008-3-12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LZ分析的很详细

但有些地方还是有失偏颇

首先,最近两年推出的助听器很多频响范围都可以达到6000甚至是7000,并不象LZ说的那样3000以后基本就不补

至于具体调试的时候要不要补这要看个人的感觉

LZ主要针对的是自己的情况,但在佩带助听器的群体中,占很大部分的是老年人

老年人的适应能力赶不上小孩和中青年人,对舒适度的要求也比较高

所以一般会把高频降下来

至于高频补上去会啸叫,懂的人知道是怎么回事,不懂的人他就认为是你助听器有问题

试问在线的做过验配的朋友们,你们遇见的客户有多大的比例是懂的?

验配师的水平对助听器佩带效果影响很大,但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该由验配师来负责的

LZ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希望可以换位思考一下

现在的助听器能达到的效果就是这样子

技术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LZ的期望值太高了

还是希望厂商能早点完善助听器的性能,能让广大听友们听得更好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445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毛毛虫会变成蝴蝶吗???

Rank: 8Rank: 8

积分
12574

宣传大使奖

QQ
发表于 2008-3-12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助听器效果不好也不能全归于验配师身上,其实这也有助听器方面的问题,还有听障用户本身的问题!
QQ:13639185

【加入组织吧】聋人在线所属微信公众号和qq群一览表,欢迎加入!!http://bbs.cndeaf.com/thread-422147-1-1.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签到|Archiver|版权|手机版|听障论坛

GMT+8, 2025-8-27 03: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