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1-23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4.无耳提到的听、重、聋问题。
关于“重听人”是一切的关键词儿,用词不当。大部分听障人都不喜欢“重听人”,拼音混乱,似乎是从医学分划惹来的后果,但从医学眼角看,这个“重”本身是没有错的,错在这个字被聪明的聋人形容它“重听人”。
医学分划为三个听力程度:听,重,聋。
而三个人因听力身份被确定为:听人,重听人,聋人。
大部分重听人因为对“重”的敏感拼音而感到不愉快,再加上“重”这个字不被残联加于“聋”的身份人,他们借凭自己的实力发动新的运动活动,建立为和香港一样的听障人士协会,后来不被批准而散会了。现在仍然有几个人正在奋斗地挣到听障人的称谓。
现在心理上最倾向于“听障人”的重听人,喜欢使用“听障人”。但大部分人更喜欢聋人的称谓,听起来像他们是龙的传人,聋人(龙人)的卡通称昵。
重听人(听障人)与聋人本来是一家人,不知哪个笨蛋某某专家发表,意故将重与聋一分二裂,搞得重听人与聋人互相不信任,出了不少麻烦问题来.
不愿过上糊涂的日子的话,该正视这个问题,这是所有重听人的自尊问题,不要取这个"重"的名称,当然包括听障人的标签。
如果重听人拒绝新标签,并继续以重听人的身份过上糊涂的日子,等于是对所有重听人的自尊问题,是多么不公平的.
现在那么称重听人好还是称听障人好?聋人是听障人的重复身份,不能将其排除在外呢!
如果要令他们两家合为一家,那得要用“聋听人”,用词为恰当得很好!(笑)
聋听人,本身没什么问题,他们会说话会听到,只是听力损失一大半,在身份上像是一种矛盾问题上,采用“聋听人”为适合。
如果再加上他们懂手语,那真就是“聋听人”。猫猫想这样称昵,聋人会因为聋界家庭关系而更喜欢聋听人,乐意接受聋听人的称昵,至少不会感到因为名词不一样而被聋人排除在聋界家庭名单上吧?(猫猫的个人建议)
(名词不一样的是指“重”“聋”两个分家)
令“两家”合为一大家庭是一件要紧,必要解决的问题。
若不满意“聋听人”新标签,那猫猫只好遗憾地收回前言。这个“重听人”的问题无药可救了,继续分家,就像欧洲美国一样那样五分六裂那样,看看他们是不是真的过上好日子呢?至少会是过上糊涂的日子,将会比聋人的生活更加令人苦酸。
5. 如果一切重新选择的话,愿意选择资主义的聋界。
资本主义的定义是“提供人类需求的产业是由企业方式所达成的”这么一种社会制度。
外国一般使用“自由资本主义”为提供完善的服务,如比美国分家,加拿大,荷兰等这样的资本主义就是个例子。
是在中国所没有的资本主义体制,因为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没有聋界保险的主义,有的就是老年保险但不完善体制结构的社会。
在香港猫猫接触的一些聋人经常说只要满60岁了就可以离开香港,往他选择的外国去定居,享受完善体制的聋界服务。与大陆相比之下,他们更加喜欢外国聋界体制完善的服务良好(资本主义)。
猫猫问他为何不去大陆定居?那里很便宜。他说他不能承受一个任何地方都受到残疾地位的岐视的社会主义,包括家庭,职业,生活,甚至娱乐方面等,那就是这样的china.如果可以重来选择的话,他甘心情愿地往外国资本主义跳入地狱去。
猫猫在想,中国虽然是一个社会主义,她正在努力改善自己的国内服务体制,为何国人都不愿意去为她效劳?听说那里的残疾体制服务很好,对待残疾人很不错。这样的服务体制,聋人不喜欢它呢?
他们抓同一个问题,重复的提到同一个问题,那就是残疾内部都是为听力好会说话的残疾人而服务,除了聋人受到的待遇不公之外。
(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