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599|回复: 2

听障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

[复制链接]

43

主题

718

帖子

726

积分

中级会员

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人生!

积分
726
QQ
发表于 2008-1-14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研究调查指出,多数听障儿童的语言技能往往低于正常儿童。实验证明15岁道20岁以上的听障学生的阅读能力相当于或低于正常儿童五年级(13岁)的水平。此外,只有10%的听障显示可以达到初中二年级的阅读水平。导致缓慢的因素很多。其中三个因素最为关键,一是听力损失程度,二是听障出现的年龄,三是听障儿童学习语言的环境。

    一、听障儿童的语言环境与正常儿童有着根本不同
    听障儿童获得语言与正常儿童有着根本的不同。对于多数听障儿童来说,如果他们的父母也是听障人,用手语的自然对话情况也许与正常儿童的一样,但是手势交流与视觉交流(如读唇)的相互混合都会影响后期儿童的语言发展。大多数听障儿童的父母是非听障人,也不懂手语。因而父母与儿童互相交流的作用在听障儿童语言获得中就更为复杂。很多听障儿童都是在人生的青少年时期以后才学会手语,他们的语言并非从父母那儿得到,而是从伙伴那儿学来的。

    二、听障儿童学习语言的方法存在争议
    在教听障儿童学习语言上有些争议。概括起来有如下四种学习语言的方法论。
    (一) 采用先听说后读写的方法:即首先强调说与理解能力,因此这两方面是社会交际的最重要方面。这一方法包括教授学生如何通过读嘴唇理解语言(读唇),以及充分利用儿童残缺不同的听力。
    (二) 坚持教授正常语言:即只教听障学生读唇技能,也不允许用口语的混合。这一方面法论的理由是任何手势交流与视觉交流(如读唇)的相互混合都会影响后期儿童的发展。另外,手语交流较其它都容易,因而会导致儿童无兴趣继续学习其它语言技能。
    (三) 教授手语:即一种专为听障人设计的手语。理由是听觉受损坏的儿童的视觉与触觉较常人更为敏感,因此,手语对他们更为适合。这种方法也较易使听障儿童不能与其他正常人交流,因而产生距离。
    (四) 综合交际法:即各种交际方法都让听障人使用。对有些人来说,综合交际法即是手语及口语同时应用,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则强调先学会手语然后将手语做为基础去获得其它形式的语言。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教听障人学习口语(指依赖听觉的语言)的方法论占主导地位。近几十年来,综合交际法逐渐成为听障儿童学习语言的主要方法。
    总之,听障儿童的语言发展受到以下几个不同因素的影响:1﹒听觉受损程度;2﹒父母是否同属听障人士;3﹒接触语言的年龄及接受语言训练的持续性。此外,这些儿童的语言发展与正常儿童的发展过程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三、听障儿童阅读与写作存在困惑
    听障儿童的手语能力虽然能够发展很快,但是一旦到了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发展阶段,就不那么乐观了。据一些研究指出,听障儿童的阅读能力一般远落后于正常儿童。研究者在英格兰与威尔士的聋哑儿童的调查,发现一般15到6岁的听障学生只有9岁左右正常儿童的阅读能力。这种类似情况在新西兰、瑞典以及丹麦均有,这似乎是一个全球性的普通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研究者提出听障儿童的语法系统与正常儿童有着质与量的区别。听障学生的错误不但忽视正确答案,而且还将一些不合语的句式认为合乎语法。语言系统与正常儿童有不尽相同之处,写作能力自然校正常儿童低。真正的写作问题是因手语系统不同而呈现不同。手语使用者的语法与汉语语法不尽相同,因此,语言转移现象出现在写作语言上。
    学习手语及口语的听障儿童,尽管运用与汉语同样的语法系统,但由于在大脑中的表现形式有区别(在正常儿童主要以语音形式,而听障儿童则以手势形式),因而影响到听障儿童写作能力的发展。如果听力受损为轻度,儿童的成绩与正常的类似。但是如果听觉受损严重,其成绩就低得多。研究者认为用语音形式记忆的听障儿童通常较易发展阅读及写作能力。听障儿童阅读能力的提高取决于他们能否将语言在语音上与外形上的特性应用在阅读写作上。因此,听障儿童与正常儿童一样能在阅读中学会语言的不同表现形式,但这种能力对听障儿童更为困难。

    四、听障儿童交际能力与正常儿童不同
    由于大部分听障人的交际是面对面的交际,其它形成的交际则很少应用,例如电话交流,隔墙交流等。这些不同形式的交流告诉我们语言的应用因场合而异。但是听障人是与非,听障父母的交际方式与正常儿童不同。这种不同甚至在婴儿期就存在。研究者发现听障儿童的父母常较多地运用命令性控制性语言。此外,听障儿童与非听障母亲的交流也往往是单向的,不同于正常儿童的语言环境。由于听障儿童的父母常用指示性语言,因而使儿童本身较被动,最终导致母亲不再与听障儿童进行正常的会话交流。而用手语口语相结合的交际方式的母亲孩子较仅用口语的母亲孩子会话交流要频繁得多,而且相互合作也较多,对听障儿童的交流起到有益的促进作用。
生活总会有美好的那一天,加油.加油.再加油.

23

主题

295

帖子

295

积分

中级会员

cochlear的秘书长

积分
295

助人为乐奖

QQ
发表于 2008-1-14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心理学上,关于儿童语言获得与发展的几种不同学说,罗列于下,供大家参考:
一、后天说。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语言不是先天所有而是后天习得的,是后天形成的一套习惯。因此,在儿童习得语言的过程中,外部的环境条件是十分重要的。
二、先天说。
    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人类具有一种先天的、与生俱来的习得语言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受遗传因素所决定的 " 语言习得机制 "(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 简称 LAD)。先天论并不否认后天的语言环境的作用 , 但其作用是次要的 , 与生俱来的语言能力才是人 类获得语言的决定因 素。环境只是起了触发语言机制和提供具体语言材料的作用。
三、认知论: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认为,人有遗传的心自理功能,它决定人怎样与环境相互作用,并向环境学习。与环境作用的结果就形成并发展了儿童的认知结构。认知结构随着儿童的发展,随着儿童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而不断地、系统地变化。儿童对世界的认识就是靠这种认知结构的内化而实现的。同样,正是依靠这种认知能力,儿童对他所接触到的语言材料进行假设和检验,归纳出语言规则。儿童语言的发展是天生的能力 ( 是天生的心理认知能力,而不是天生的语言能力 ) 与客观经验相互作用的产物,是认知能力的发展决定了语言的发展,而非相反。儿童的语言习得是建立在其认知能力发展的基础上的。

    其实,无论哪一种学说,都可以看到:后天的语言环境是非常重要的,缺乏了语言环境,儿童语言的发展就受到了阻滞。
              cochlear的秘书长

3

主题

80

帖子

82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82
发表于 2008-1-15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姐姐你的这些资料上的说法我比较赞同.在听障孩子的语言康复上,后天说比较实际一些.后天的语言环境是非常重要的,缺乏了语言环境,儿童语言的发展就受到了阻滞。不管是健听儿童还是听障儿童都得后天训练才能达到正常的与人交流的本领.
用爱的眼光看世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签到|Archiver|版权|手机版|听障论坛

GMT+8, 2024-11-15 19: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