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762|回复: 12

硬盘性能参考——怎样选择硬盘

[复制链接]

489

主题

2034

帖子

2034

积分

顶级会员

积分
2034
发表于 2007-8-6 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文:Tom’s Hardware
作者:Patrick Schmid, Achim Roos
一、硬盘选购指南
如果你把硬盘的发展和显卡、CPU进行一下对比,就会注意到多年以来硬盘都只有一些毫不足奇的改进,完全没有令人眼前一亮的技术革新。硬盘技术看起来比较无聊,但是深入了解你就会发现并非如此。事实上它也有相当数量的改进,比如存储密度和性能一直在提高,只是除了容量增加之外就没有什么特别引人注目的看点而已。如果不看标签的话,连专家也说不出两块近似硬盘的不同之处,虽然他们的性能可能相去甚远。至于有着相近的技术参数,同一家族型号的硬盘,也会有可测量的性能差异。
我有意要用“可测量”这个词,因为任何人都不可能判断出来一台运行系统中的硬盘是西数还是日立的。10000RPM的西数猛禽和7200RPM之间,或者RAID和单硬盘比,才会有可以觉察的性能差异,如果都是主流7200RPM的话,它们之间的差别就会很小。不过即便很小,差别仍旧是存在的,因为各个硬盘还有不同容量之分,大小缓存之分,Serial-ATA和Ultra-ATA等不同接口之分。
本文将会给你一个对硬盘所有性能参数的详细参考,包括尺寸型号、盘片直径和盘片数量,记录技术和数据密度,转速和存取时间,接口和缓存。我们测试了希捷的酷鱼7200.10家族,对比采用相同技术但不同容量、缓存、接口(Serial ATA和Ultra ATA)的其他硬盘。你可能会觉得有些意外,最大型号的并非最快的,而16MB缓存看起来也并没有带来多少好处。

489

主题

2034

帖子

2034

积分

顶级会员

积分
2034
 楼主| 发表于 2007-8-6 06:4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硬盘内部
这是一个去掉了顶盖的硬盘,密封顶盖的作用是防止灰尘进入对敏感的读写磁头造成损害。
这块硬盘已经坏了,你可以从上面清晰的圆形划痕看出来,这是由于磁头的物理碰撞导致的。
硬盘本质上是一块或多块磁性盘片,上面划分了许多同心圆形的磁道,按照由外向内的顺序,按照磁场取向原理存储信息。在不同盘片上同一位置的磁道称为一个柱面。有一个活动悬臂用于将读写磁头定位至盘片上的具体位置。如果有多个盘片,悬臂就会像个梳子一样穿插在各个盘片之间。悬臂的运作方式类似于电唱机,这样磁头就可以到达盘片的内外所有磁道。每个盘片的两面都可以用来存储数据。
数据是按照扇区进行组织的,扇区由分配单元(簇)组成。簇是最小的数据存储单元,根据文件系统的不同(Windows使用NTFS或者FAT32),簇的大小也会不同。簇越大,连续传输性能就越好,但是如果很多文件都远小于簇的大小,你就会浪费很多空间。
尺寸型号和高度
硬盘之间最明显的差别就是尺寸型号了,这主要依赖于盘片直径。桌面硬盘使用3.5英寸盘片,而移动硬盘使用2.5英寸的盘片,企业级硬盘看起来是 3.5寸的型号,但实际上它们使用稍小一些的盘片以便提高转速。便携设备的硬盘盘片只有1.8英寸,也有许多微硬盘使用1英寸或0.8英寸的盘片。
3.5寸硬盘的高度通常为1英寸,足够放置5张盘片了。笔记本硬盘使用1到2张盘片,并且有9.5或12.5毫米的高度限制,如果你注意观察1英寸和0.8英寸硬盘的话你会发现高度上变化的趋势,因为这些产品通常都是为特定用户定制的。
较多的盘片可以带来更大的存储容量,总容量是由各个盘片容量相加而得的。例如,对于每盘片160GB的数据密度,制造商可以叠加四张盘片以得到 640GB的容量。不过,更多的盘片也意味着需要更多的读写磁头,大量的活动组件更容易发生硬件损坏,摩擦和功耗也会随之增加。从价格上来说,一块大容量硬盘要比多个小容量的便宜一些,唯一的例外是服务器的高性能RAID阵列,那主要是为了提高性能而有意要运行多块硬盘。
存储密度,记录技术
我们已经提到了数据密度,也应该来谈谈存储密度——简单的说就是每平方英寸存储多少GB数据。这不能直接跟数据密度(GB/盘片)直接进行比较,因为制造商并不是把整个盘片都用来存储数据,而且,每盘片容量通常是指3.5英寸硬盘,而存储密度则可以在各种尺寸型号的硬盘之间进行比较。存储密度基本上是由磁盘记录技术所决定的。
垂直磁性记录(Perpendicular Magnetic Recording,PMR,参见译注1)是目前最新的记录技术,和传统技术不同,PMR在磁道上的记录方式是纵向的,磁极方向垂直于磁盘盘面。这有助于减少磁极之间的相互影响(超顺磁性),并且允许在相同的面积上存储更多信息。借助垂直记录技术,硬盘业界希望最终能把硬盘容量提高到十倍。第一块使用垂直记录技术的T级硬盘很快就会问世,提供具备高数据完整性的大容量存储。
将来还会有热辅助磁记录技术(Heat-Assisted Magnetic Recording,HAMR),用激光加热表层以减少磁化盘片上的磁性粒子所需的磁场强度。热辅助技术允许更加精确地操作磁场,因此有望进一步提高数据密度。
存储密度向来都是越高越好,因为它同数据传输性能成正比:同一时间硬盘能够读取得数据越多,它的传输速度就越快。结果就是,新的3.5寸7200RPM往往要比早期型号性能更好。不过,访问时间并不会因为高存储密度而减少,因为磁头定位并不能因为数据密度而提高速度。

489

主题

2034

帖子

2034

积分

顶级会员

积分
2034
 楼主| 发表于 2007-8-6 0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驱动轴转速
硬盘的驱动轴转速以RPM(revolutions per minute)为单位,这是目前评价硬盘性能最重要的参数。高轴速带动盘片高速运转,这意味着同一时间就有更多的数据区域通过读写磁头。硬盘旋转得越快,在给定的时间段里能够存取的数据就越多。高转速也对减少访问时间有好处:当磁头移动到磁道上之后通常都要等候目标扇区到达(现代硬盘会在这段时间里就开始读取并缓存稍后可能用到的数据),提高盘片转速可以减少这段等候的时间。即便如此,硬盘还是要等待伺服系统标记数据的开始和结束位置。
服务器和工作站用3.5寸硬盘转速通常为10000或15000RPM,而桌面硬盘一般为7200RPM。只有西数的Raptor给桌面PC带来了 10000RPM的转速,对于发烧玩家来说绝对是不二首选。不过,从每G价格的角度来看这还是十分昂贵的,因为你买一块150GB Raptor比500GB的7200 RPM硬盘还要贵。
笔记本硬盘转速都比较慢:5400RPM正在取代4200RPM,而7200RPM还是不多见。主要原因还是高转速的能源消耗太大。笔记本的好坏非常依赖于运行时间,这也是为什么厂商们一直在犹豫是否在主流笔记本上采用7200RPM的配置。1.8寸或小点的硬盘运行在4200RPM,而1寸和 0.8寸的还要更慢一些。
新的3.5寸硬盘在7200RPM转速下能提供平均90MB/s的传输速度,2.5寸硬盘相比要低很多——大约在30-50MB/s之间。1.8寸和更小的型号就更慢了。
盘片尺寸
如果你只比较硬盘的轴转速,你就会认为不同的产品性能应该差不多的,这绝对不对。想要高性能的话提高转速是必须的,但是不同磁道经过读/写磁头的有效速度却大不相同。
所有的硬盘都按照恒定的角速度运转,也就是说它不会根据磁头位置不同而调整转速。结果就是,在盘片外缘每秒钟磁头能够经过的数据要比内侧磁道多得多。3.5寸盘片的外缘,磁道长度约为10英寸,在7200RPM转速下盘片外侧绝对速度达到67MPH(英里每小时),而内侧只有17MPH。很显然外侧磁道的数据传输率要比内侧磁道高得多。
正是因为这个,磁盘整理程序(重新排列硬盘上分散的文件碎片的应用程序)总是把Windows交换文件(页面文件)放在存储媒体最开始的地方,这个位置能够提供最佳性能。比较绝对速度的另一个结论就是:2.5寸硬盘绝对不可能达到3.5寸硬盘的数据传输率,因为有效的磁道转速不够快。
盘片数量
如果你研究过一个硬盘家族以及每个型号的具体参数,你就会发现硬盘的容量并不总是跟制造商标称的每盘片容量相匹配。例如,希捷的Barracuda 7200.10每盘片容量接近200GB,而实际的硬盘型号则是250GB和320GB。
其原因可以归结为市场需求。某些客户指定要250GB的硬盘,即便只是为了引用的时候方便进行数据比较。还有就是成本压力,一般用户只能承担 250GB硬盘的价格,而且也有可能并不需要更多的容量了,很显然制造商需要把容量控制在所谓的“甜点”(参见译注2)上。最后,制造商的生产也是一项商业活动,卖出大量的硬盘远比最大限度地利用每个产品的容量更加重要。
因为这些原因,许多硬盘制造商都不会利用所有的存储容量,这意味着那些容量跟盘片数量不成倍数的硬盘其内侧磁道是废弃的。除了容量上的削减,这也使得硬盘能够提供更好的最小数据传输率。

489

主题

2034

帖子

2034

积分

顶级会员

积分
2034
 楼主| 发表于 2007-8-6 06: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8MB和16MB缓存
尽管还有许多硬盘使用2MB缓存,目前的主流桌面硬盘已经把8MB缓存作为标准配置了,而且有越来越多的硬盘使用16MB缓存。大缓存不只是因为 DRAM降价,这也是技术上的需求。硬盘利用数学算法来预缓存数据,或者将数据留在缓存中以便再次请求。串行ATA硬盘也需要一定量的缓存用来存储受到的指令,因为大部分硬盘都能重新排列指令顺序以减少磁头的物理移动,提高访问效率。这项功能称为原生命令队列(Native Command Queuing,NCQ),它也需要一些存储器才能工作,虽然需求不多。
我们准备比较一下8MB缓存和16MB之间有多少差别。既然收到了几乎全系列的希捷酷鱼7200.10硬盘,我们选了4块不同的500GB型号来进行这项测试。这4块硬盘都采用3盘片并且只有接口的区别:SATA/300或UltraATA/100——以及缓存大小的不同。

489

主题

2034

帖子

2034

积分

顶级会员

积分
2034
 楼主| 发表于 2007-8-6 0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希捷酷鱼 7200.10 500 GB 对照表
制造商SeagateSeagateSeagateSeagate产品家族酷鱼 7200.10酷鱼 7200.10酷鱼 7200.10酷鱼 7200.10型号ST3500630AST3500630ASST3500830AST3500830AS容量500 GB500 GB500 GB500 GB转速7,200 RPM7,200 RPM7,200 RPM7,200 RPM盘片数3333缓存16 MB16 MB8 MB8 MB原生命令队列 (NCQ)Noyesnoyes接口UltraATA/100SATA/300UltraATA/100SATA/300
五、测试配置
系统硬件处理器2 x Intel Xeon (Nocona core)
3.6 GHz, FSB800, 1 MB L2 Cache主板Asus NCL-DS (Socket 604)
Intel E7520 Chipset, BIOS 1005内存Corsair CM72DD512AR-400 (DDR2-400 ECC, reg.)
2 x 512 MB, CL3-3-3-10 时序系统硬盘Western Digital Caviar WD1200JB
120 GB, 7,200 RPM, 8 MB Cache, UltraATA/100存储控制器Intel 82801EB UltraATA/100 Controller (ICH5)
Silicon Image Sil3124, CI-X网卡Broadcom BCM5721 板载千兆以太网卡显卡板载显卡
ATI RageXL, 8 MB测试软件性能测试c’t h2benchw 3.6I/O 性能IOMeter 2003.05.10
Fileserver-Benchmark
Webserver-Benchmark
Database-Benchmark
Workstation-Benchmark系统软件 & 驱动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 Server 2003 Enterprise Edition, Service Pack 1主板驱动Intel Chipset Installation Utility 7.0.0.1025显卡驱动Default Windows Graphics Driver

489

主题

2034

帖子

2034

积分

顶级会员

积分
2034
 楼主| 发表于 2007-8-6 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六、测试结果: 8 MB Vs. 16 MB 缓存
访问时间
接口带宽
读取速度
写入速度

489

主题

2034

帖子

2034

积分

顶级会员

积分
2034
 楼主| 发表于 2007-8-6 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I/O 性能

489

主题

2034

帖子

2034

积分

顶级会员

积分
2034
 楼主| 发表于 2007-8-6 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应用性能:WinXP启动
应用测试:文件写入

489

主题

2034

帖子

2034

积分

顶级会员

积分
2034
 楼主| 发表于 2007-8-6 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七、欢迎酷鱼家族: 250, 320, 400, 500, 750 GB
我们已经说过制造商们为了达到最佳的“甜点”而削减容量,现在就来比较一下最慢和最快的Barracuda 7200.10硬盘。我们会看到,“纯靠经验地认为顶级型号总是最快的”这种思路并不正确。
制造商SeagateSeagateSeagateSeagateSeagate家族酷鱼 7200.10酷鱼 7200.10酷鱼 7200.10酷鱼 7200.10酷鱼 7200.10型号ST3250820AST3250820ASST3320820AST3320820ASST3400620AS容量250 GB250 GB320 GB320 GB400 GB转速7200 U/Min7200 U/Min7200 U/Min7200 U/Min7200 U/Min盘片数量22223缓存888816原生命令队列 (NCQ)noyesnoyesyes接口Ultra ATA/100SATA/300Ultra ATA/100SATA/300SATA/300制造商SeagateSeagateSeagateSeagateSeagateSeries酷鱼 7200.10酷鱼 7200.10酷鱼 7200.10酷鱼 7200.10酷鱼 7200.10型号ST3400820AST3400820ASST3500630AST3500630ASST3500830A容量400 GB400 GB500 GB500 GB500 GB转速7200 U/Min7200 U/Min7200 U/Min7200 U/Min7200 U/Min盘片数量33333缓存8816168原生命令队列 (NCQ)noyesnoyesno接口Ultra ATA/100SATA/300Ultra ATA/100SATA/300Ultra ATA/100制造商SeagateSeagateSeagateSeagate 家族酷鱼 7200.10酷鱼 7200.10酷鱼 7200.10酷鱼 7200.10 型号ST3500830ASST3750640AST3750840AST3750640AS 容量500 GB750 GB750 GB750 GB Rotation Speed7200 U/Min7200 U/Min7200 U/Min7200 U/Min 盘片数量3444 缓存816816 原生命令队列 (NCQ)yesnonoyes 接口SATA/300Ultra ATA/100Ultra ATA/100SATA/300 250GB和320GB采用2盘片,400GB和500GB采用3盘片,高端的750GB用了4张盘片。只有最高端的750GB型号使用了每张盘片190多GB的容量,下表显示了每个型号浪费掉的容量值。
酷鱼 7200.10理论最大容量削减的容量削减的百分比250 GB, 2 Platter332 GB82 GB25%320 GB, 2 Platter332 GB12 GB3%400 GB, 3 Platter570 GB170 GB30%500 GB, 3 Platter570 GB70 GB12%750 GB, 4 Platter750+ GB-0%

489

主题

2034

帖子

2034

积分

顶级会员

积分
2034
 楼主| 发表于 2007-8-6 0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八、测试结果
我们的测试比较了Serial ATA和Ultra ATA,所以你可以在下面的图表中看到每一项都有两个表。
数据传输图表
我们把所有同样接口的硬盘性能数据绘在同一张图上,因此,下图显示的不是某块硬盘的性能曲线,而是所有我们找到的250GB到750GB硬盘最大和最小性能区间。
数据传输率
结果十分接近,很难做出简单的结论:串行ATA和并行ATA之间有多少差别。不过这并不重要。你会注意到每盘片容量较大的SATA硬盘能够提供更高的传输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签到|Archiver|版权|手机版|听障论坛

GMT+8, 2025-4-11 19: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