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117|回复: 16

聋人犯罪(献给所有的聋人)

[复制链接]

16

主题

120

帖子

120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120
发表于 2007-7-31 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聋人为何作案连连!真为我们聋人大家庭丢脸!
  但是,有没有人想过这是为什么?是缺乏教育吗?
  不!而是因为找不到工作!曾经有人找了600次工作却被拒绝!这说明什么?说明聋人找工作是一件多么难的事情!
  现在的社会为何变如此之乱,800多万的聋人,对国家来说,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也许,你会说!这没有办法!
  但是,你可曾想过.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我们不能像健全人一样吗,不!这问题,来自于所有的原因.
  如果一个学校,在负责教学的同时,能为一些学生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那么,全国聋人就业率将会大大提高.也就是说,聋人犯罪率会迅速下降,这样,会有百分之三十的人找到工作.
  还有就是国家,国家应该在各地区建立聋人人才交流中心,设立聋人就业协会等.
  同时,一些学校应该改变教学方法,不应该说一些不适合学生听的话,而不是强行限制学生的自由.体罚学生(我们学校就有老师不正确引导学生,说一些"以后长大做老板""以后长大结婚"的话,甚至打骂学生).
  这样,聋人就会走向犯罪的道路,聋人和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居然学校和社会给肢残和盲人找工作,为什么不给我们聋人找工作,这是一种不公平的待遇.这是导致聋人犯罪的真正原因,没有工作而失望就去犯罪!这是被逼无奈的结果!
  我希望大家能好好学习,做一个正直的人,这样,我们才有更多的机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工作.
  在国外,这样的事很少有,中国人口众多,国家难以使每一个人都就业,所以,我们只有靠自己,小时侯努力学习,受到正确的教育,才能有一个正确的未来!

35

主题

156

帖子

157

积分

初级会员

不愿意面对失败与不愿意承认失败

积分
157
QQ
发表于 2007-7-31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聋人刑事犯罪的特点:

  从犯罪的动机上看,无稳定收入,缺乏谋生技能和就业机会,是导致聋人刑事犯罪的重要因素。在所列举的案例中,三位聋人均无经济来源,求职谋业无门,遂产生了“以偷为职业养活自己”的犯罪动机。
  从犯罪的类型上看,聋人犯罪主要以侵财型的盗窃、抢劫作案为主。在所接触的案例中,聋人绝大多数无稳定的经济来源,文化程度多为小学文化,来深圳前多是无业,他们受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的侵蚀,认为“有钱就有一切”,对金钱的盲目追求致使私欲极度膨胀,将盗窃、抢劫、侵财作为获取钱财的手段,以满足自己的挥霍和享乐欲望。
  从犯罪的组织形式上看,聋人刑事犯罪的团伙性倾向十分突出。其一,聋人固有的生理缺陷,加之家庭对他们的放任,加入到犯罪团伙,他们有种归属感。所以聋人常常结伙行动、一起作案,具有纠合性的特点。其二,外地聋人到深圳后,陌生的环境以及固有的“从众心理”导致其对犯罪团伙的依赖。因此,聋人刑事犯罪团伙比一般犯罪团伙具有更强的稳定性。
  从犯罪的手段上看,聋人把盗窃、抢劫、侵财作为获取钱财的手段,作案过程中很少顾及后果,结合案例分析,聋人刑事犯罪暴力性倾向不明显。

聋人刑事犯罪心理成因分析、犯罪的主观心理因素、认知片面带来的偏执与模糊心理:

  聋人缺乏听觉的认知来源,对道德事理的了解与观察难周全透彻。因此,聋人的道德认识相对片面。以案例中的任某、张某、刘某为例,他们皆从个人的需求出发去考虑问题、支配行动,只考虑自己的生存需要,而不顾国家法律及对他人造成的伤害。在翻译期间,他们始终把偷的手势打成工作,在与他们交谈的过程中,他们以为每次去偷盗并不是犯罪,在他们的世界观里甚至认为是心安理得的,因为抢劫的物品他们并没有占有,他们只是通过这份工作得到了生活的费用。由此看出,聋人的社会责任与个人利益、向前看与向钱看、遵纪守法与违法犯罪等,认识模糊,是非不清,意志薄弱带来的消极模仿心理。
  听觉与语言的障碍,致使聋人思维水平较低,自我控制能力差,行为更多的受自我心理倾向和喜好所左右,随心所欲,不计后果。透过三个案例不难看出,犯罪聋人皆因贪图享乐进而去盲目仿效有钱人的吃喝穿戴,在物质动机的驱使下,为了满足个人的任性与欲望,滋生了消极的模仿心理,加之薄弱的意志力,所以,他们成为了不法分子“引诱”的对象。

言语障碍带来的“从众心理”:
  
  聋人心理发展特殊性的最主要因素是由言语障碍带来的,他们心理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也在于此。因语言的障碍导致与健听人交往的障碍,使聋人心理上的压力得不到有效的释放,变得保守、孤独、思想僵化。当任某在家庭中得不到温暖,张某、刘某的物质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他们往往采取“从众心理”(即回归到聋人群体)去寻找“安慰”与“理解”,这也是聋人轻易勿入聋人犯罪团伙的主要原因。

犯罪的客观心理因素、家长的不良心态带来的放任心理:

  由于子女是残疾人,聋人家长的心理状态很复杂,家长或许认为聋孩子是家庭的负担和累赘,缺乏父爱或母爱是导致聋人违法犯罪的第一诱因。案例一中任某在无业期间,父母对任某没有任何方式的安慰,也不问津生活及交往状况,这种对聋孩子不管不问的态度,势必造成性格上的孤僻冷漠,因此,当任某遇到不良习气及坏人教唆就轻易的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学校教育的局限性带来的逆反与好奇心理:

  首先,为了聋生安全起见,聋校多采用封闭式管理,使聋生交往范围缩小,交往对象局限于聋生之间。案例一的任某高中毕业,案例二中的张某初中毕业,但他们交往能力尚未得到发展,社会经验也不丰富,在生理上逐渐成熟而精神和人格尚属萌芽状态,虽然他们喜欢好奇冒险、独立判断行事,但自身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一旦和不良习气为伍就容易走上不归路。其次,我国现在的聋校在对聋生进行法制教育上,还没有专门为聋人编写,适合聋人身心认知特点的法律教材。对聋生的法律教育还停留在思想品德课上的道德要求,法律意识没有很好地树立起来,不知法、不懂法,在聋生中是普遍现象。在看守所翻译任某的抢夺案中,任某尚没有意识到已触犯法律,依然认为自己是通过“劳动”换取报酬。

16

主题

304

帖子

304

积分

中级会员

NESTS組織

积分
304
发表于 2007-8-4 02:48 | 显示全部楼层
聾人犯罪原因是多方面的.
自身素質的提高是首要條件.

48

主题

2931

帖子

293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932
发表于 2007-8-4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这与家庭背景有直接的关系,不是父母不闻不问,而是他们不懂得怎么教育、怎么关心,使儿女缺少应有的爱。忽视儿女自身素质而不及时正确纠正,最后导致他们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可以看出,可悲的不是罪犯,而是罪犯的父母。有句古话么:儿不孝,父之过。在当今社会性质来看,可谓儿女不孝,父母之过。。。

16

主题

304

帖子

304

积分

中级会员

NESTS組織

积分
304
发表于 2007-8-7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子不教,父之过,为什么没说到母之过?是因为古代中国不尊重女性,不把女性放在眼里吗???

48

主题

2931

帖子

293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932
发表于 2007-8-7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估计是吧!再有的是古代普遍女性读过书么?她懂得如何教育儿女么?

48

主题

2931

帖子

293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932
发表于 2007-8-7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结婚方式与现在不同,大部分是由父母安排的,连面都没见着就结婚,更甭提什么自由恋爱。无论男方如何对待女方(特指打骂),女方不得不忍气吞声,就连回娘家探亲也困难,哎!!!

0

主题

51

帖子

51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51
QQ
发表于 2007-8-15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是警察部门吗?给人感觉一种严肃.太冷漠啊!!!说话可以讨论,现实不是一个人能力去改变.抱怨有可能改变这种状况吗??如果警察队伍里有几位聋人警官就行了.要是有本事就可能成为很多犯罪的聋人的救星...

7

主题

153

帖子

156

积分

初级会员

浪迹天涯

积分
156
QQ
发表于 2007-8-31 0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江湖聋人本身有权利来说聋人为什么走上江湖!生存危机和享乐主义驱使江湖聋人在江湖上越走越远   

69

主题

1019

帖子

1040

积分

高级会员

如龟龟般平平安安的过日子

积分
1040
发表于 2007-8-31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聋人犯罪的原因很多
如单位如何对待龙人,龙人对单位的态度如何,龙人自身心理如何,社会是怎么看待龙人......
有些龙人嫌工作的艰苦,钱又少,抱着不劳而获的心理走上犯罪之路......
有些龙人因报复社会而走上这条路......
有些龙人为了生存不得不做......
有些龙人是被逼来的......
总之,很多的原因不是一个个说得清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签到|Archiver|版权|手机版|听障论坛

GMT+8, 2025-4-22 00: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