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630|回复: 1

卫生部关于印发《人工耳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的通知

[复制链接]

2104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说真话 办实事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5905

具有人气奖助人为乐奖

QQ
发表于 2007-5-22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卫生部关于印发《人工耳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的通知

                                                                                                                          作者:卫生部办公厅
                               卫医发[2006]47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
  人工耳蜗又称电子耳蜗,是一种特殊的声-电转换装置。其工作原理是将环境中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将电信号传入患者耳蜗,刺激耳蜗残存的听神经,从而产生听觉。为进一步规范人工耳蜗植入技术,我部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制定了《人工耳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六年十二月十一日

人工耳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一、人工耳蜗植入术
【适应证】    
  (一)语前聋患者
  1.双耳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
  2.最佳年龄应为12个月 - 5岁;
  3.助听器选配后听觉能力无明显改善;
  4.家庭对人工耳蜗有正确认识和适当的期望值。

(二)语后聋

患者
  1.双耳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
  2.各年龄段的语后聋患者;
  3.助听器选配后言语识别能力无明显改善;
  4.对人工耳蜗有正确认识和适当的期望值。
【禁忌证】
  (一)绝对禁忌证
  1.内耳严重畸形病例,如Michel畸形或耳蜗缺如;
  2.听神经缺如;
  3.严重的精神疾病;
  4.中耳乳突化脓性炎症尚未控制者。
  (二)相对禁忌证
  1.全身一般情况差;
  2.不能控制的癫痫。
【操作程序及方法】
  1.耳后切口,分离皮瓣,切开肌骨膜,暴露乳突及骨性外耳道后壁;
  2.开放乳突腔;
  3.颅骨表面磨出安放植入体的骨床;
  4.开放面隐窝,行耳蜗开窗;
  5.将植入体安放在骨床内,将电极植入鼓阶,参考电极置于颞部骨膜下;
  6.依次缝合肌骨膜、皮下和皮肤。

【注意事项】

    1.手术者应该具备较成熟的耳显微外科技能,并经过人工耳蜗手术培训;
  2.特殊病例如中耳、内耳畸形及耳蜗骨化等应谨慎处理。

  二、人工耳蜗听力学评估和调试
【病史采集】
  病史采集重点是耳聋病因和发病过程,包括发病时间和病程发展情况。
【听力学检查】
  1.主观听阈测定:可采用纯音测听。儿童可采用行为观察、视觉强化和游戏测听法;
  2.声导抗:包括鼓室压曲线和镫骨肌反射;
  3.听性脑干诱发电位,40 Hz相关电位(或多频稳态诱发电位);
  4.耳声发射;
  5.言语测听。
【开机和调试】
  1.手术后2-4周开机,开启外部装置;
  2.测试电极阻抗,了解植入体工作状况;
  3.测试并设定各通道的电刺激阈值和最大舒适值;
    4.实时聆听,并根据受试者的反应进行适当调整;
  5.保存调试结果;
  6.以适当时间间隔进行再次调试。
【注意事项】
  1.调试专业人员应具备听力学和人工耳蜗技术相关知识,并经过相应的专业培训;
  2.开机后应进行听觉语言康复训练。
  抄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中华医学会、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医师协会

  卫生部办公厅                                     2006年12月14日印发
进口、国产、海外耳蜗手术医院列表、品牌介绍、价格概览、咨询服务!详见:http://www.33erwo.com/html/zxhd/7290.html

147

主题

5351

帖子

5412

积分

钻石会员

积分
5412
QQ
发表于 2007-5-22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东西规范以下是好的,将来能认证一下就好了。
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签到|Archiver|版权|手机版|听障论坛

GMT+8, 2024-12-23 03: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