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423|回复: 4

助听器的粗调和细调

[复制链接]

48

主题

860

帖子

860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860
发表于 2006-3-3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些品牌的数字助听器,宣传中有意提到“一键验配”,为的是方便一些经销商不至于感到销售这种助听器难度太大。
其实我觉得,全数字机验配还是比较难的,应该分两个阶段:
第一次试配很简单,“一键验配”么,属于粗调。
不过之后的调机(细调)就要看技术水平了,我的助听器一般都是厂家来专家或技术员的时候去调的:高频、低频、噪音、柔和度、公式选择、啸叫等等,在电脑上不停的调试,直到我听得满意。

很简单,首先每个患者的情况不同(听力损失、不适阈、病史、时间、工作和生活环境)等等;其次,测听仪器的误差和患者身体情况等等,会导致纯音测听图不是十分准确,只能用来第一次粗调时候参考。

之后的细调,让患者不但听得到,而且尽量能听得清、听得舒服等等,这就要看功夫了!
听力保健研究http://www.blog.com.cn/user33/wukong/index.shtml

4

主题

128

帖子

128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128
QQ
发表于 2006-3-3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今天去细调了没有?可惜我这儿地方太小参与不了外地的大型活动。

2105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说真话 办实事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5922

具有人气奖助人为乐奖

QQ
发表于 2006-3-4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同样的助听器,经验丰富的验配师调出来就是比普通验配师好,让人不得不服啊!
进口、国产、海外耳蜗手术医院列表、品牌介绍、价格概览、咨询服务!详见:http://www.33erwo.com/html/zxhd/7290.html

38

主题

590

帖子

590

积分

技术顾问

QQ:133355850

积分
590
QQ
发表于 2006-3-4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说的很好!

目前的选配软件再向两个趋势发展
1、-----越来越傻瓜化   2、------越来越庞大和复杂

傻瓜化软件可以很有效的降低对选配人员的技术要求,并可有效降低他们在调试经验和技巧上的个人差异与缺陷对选配质量的影响,便于商业上的广泛推广。
随之这一智能化需求的逐步提高,选配软件必将也越来越复杂,软件中不断融入很多以往选配人员的经验和新的技术理论,参予选配运算程序和内容也随之越来越多,随之助听器本身功能项目的日益繁多和复杂,助听器的选配软件也越来越庞大和复杂。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可能很多选配人员会渐渐淡忘关于听器部各种繁杂的性能参数,信号处理模式和方法,很多调试工作被模块化,都被归结为一些集成化的按钮,只要尽量全面准确地输入病人的资料,那么其他的工作可以由电脑来代劳。。。我们可以推测,在将来的日子里,对于病理资料的收集的全面性和准确性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越来越复杂。。。。。
[fly] 咨询QQ:133355850  邮箱:zxtlzj@126.com  [/fly]

21

主题

175

帖子

175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175
发表于 2006-3-4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楼在线听力专家2006-03-04 13:20发表的“”:
楼主说的很好!

目前的选配软件再向两个趋势发展
1、-----越来越傻瓜化   2、------越来越庞大和复杂

.......

谢谢在线听力专家的解释,我想请教一下奥迪康tego说人工智能,那是否意味着在细调上就不太重要;
另外我记得看过您一篇帖子,提到助听器mic和rec基本上是美国娄式,受到该产品频响的限制,助听器高频最大拓展到6K……,心里有如下两个疑问:
1、假如高频不予补偿,那该频段的听力是否会随时间严重下降,继而失去?这个失去是否很遗憾但又无可奈何?
2、高频损失严重的患者,戴多通道助听器,补偿时,是否对高频不必补太多?

学习不多,如问得可笑,请多多包涵,谢谢您的解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签到|Archiver|版权|手机版|听障论坛

GMT+8, 2025-7-1 14: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