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81|回复: 1

中国学者吁政府恢复向日追索战争赔款

[复制链接]

166

主题

925

帖子

967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967
发表于 2013-5-12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针对日本就《人民日报》文章要求“再议琉球(冲绳)主权”提出抗议,中国外交部昨天回应说,琉球问题是学术问题,中方不接受日本的交涉和抗议。另一方面,外交部也强调,日本军国主义对外侵略的历史铁证如山,“这不是什么学术问题。”

  与此同时,中国法学学者昨天发表文章,呼吁政府恢复向日本追索战争赔款,并支持民间在中国国内法院起诉日本要求索赔。中国海监船也无视日本海保厅船只警告,连续8天在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附近海域巡航。

  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前天发表官方学者文章,质疑19世纪后期琉球归属日本的合法性。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昨天透露,日本已于前天向中国提出了抗议。

在钓鱼岛和冲绳问题上

外交部:中方立场没有变化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昨天在记者会上回应相关提问时说,冲绳和琉球的历史是学术界长期关注的一个问题。近来,这个问题比较突出,背景是日方在钓鱼岛问题上不断采取挑衅行动,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有关学者的署名文章,反映了中国民众和学术界对于钓鱼岛及相关历史问题的关注和研究。

  华春莹说:“中方在有关问题上的立场没有变化,中方不能接受日方的所谓交涉或者抗议。”

  北京有关人士分析,华春莹所说的中国在有关问题上的立场没有变化,应该是指中方在钓鱼岛和冲绳问题上的立场没有变化。

  中国强调对钓鱼岛拥有主权,但目前并不否认冲绳属于日本。不过,对于琉球的主权,中国官方也有意保持一些模糊,并允许学者研究。通过讨论日本在历史上的不义之举,中国可以在道义和法理上对日本施压,逐步击破日本争夺钓鱼岛主权的法理基础。

“日对外侵略铁证如山”

  华春莹昨天还驳斥了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为“侵略定义未定论”进行的辩解。她说:“我们注意到日本领导人就历史问题所作表态。日本军国主义对外侵略历史铁证如山,国际社会对此早有定论,这不是什么学术问题。”

  据日本媒体报道,安倍晋三前天在国会答辩中就他此前的“侵略定义未定论”做出辩解,称学术界对侵略定义存在各种讨论,政治家不应介入。不过安倍也表示,日本过去给许多国家尤其是亚洲人民带来巨大损失和痛苦,安倍内阁在有关问题上与历届内阁认识一致。

  华春莹重申,日本只有诚实地面对过去,才有可能开辟未来。“我们对日本将继续听其言、观其行,希望日方能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切实以史为鉴,以实际行动取信国际社会和亚洲邻国。”

  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教授潘国平昨天在《环球时报》上发表文章说,2012年3月以来,日本政府纵容右翼分子,购买钓鱼岛并三番五次地非法登岛,严重损害中国领土主权;安倍晋三就任首相以来,内阁集体参拜靖国神社并否认侵略历史和南京大屠杀、重庆大轰炸等罪行;日本政府热衷于废除“和平宪法”第九条和恢复集体自卫,积极扩充战备。这一系列行为颠覆二战期间《波茨坦公告》和《开罗宣言》及“和平宪法”确立的原则,单方面撕毁了《中日联合声明》,应当承担国际责任。中国政府因此有权恢复战争赔款的要求,积极支持民间索赔在中国国内法院起诉。

  在1972年9月签署的《中日联合声明》中,中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但对于民间对日索赔,中国政府采取“不鼓励、不介入、不反对”的立场。

  《环球时报》昨天发表社评说,中国必须同日本下“围棋”。在当前东亚地缘政治形势之下,钓鱼岛的直接拼杀很难形成持久后果,中国的优势就是战略盘子大,棋子多,时间充裕。

  社论写道:“我们可以围着钓鱼岛的实质冲突布棋子,直到最后把我们要攻克的目标团团围住。这种围住就是赢。”



                                                                                              《联合早报》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和感受可能不尽相同。然而有一点却有着相同的答案:那就是拥有健康的身体! 耳障之声QQ群:30051812

190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1421

灌水天才奖

QQ
发表于 2013-5-12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政府响应学者的呼吁,恢复向日本追索战争赔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签到|Archiver|版权|手机版|听障论坛

GMT+8, 2025-2-2 03: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