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4日,时任日本外相的前原诚司乘坐飞机对俄罗斯控制下的北方四岛(俄称“南千岛群岛”)进行“视
中国外交部表态懒惰而拙劣
对于日本政府此次“国有化”钓鱼岛的举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强调,决不允许日方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采取任何单方面行动,中方已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刘为民还表示,中国的神圣领土决不允许任何人拿来买卖。
不客气地说,笔者认为这是一个懒惰而拙劣的外交表态。因为日本方面提出的逻辑从来都是,“钓鱼岛归属日本”,就其国内法律地位来说,钓鱼岛本岛及南北小岛产权属于日本栗原家族。中国外交部这样的说法既没有指出日本钓鱼岛主张的荒谬,也没有对日本右翼势力、包括一些国会议员最近频繁前往钓鱼岛领海活动、侵犯中国领海的做法作出严厉指责。
可以学习的例子是俄罗斯人在北方四岛(俄称南千岛群岛)问题的表现。此前,包括日本首相在内的多名政府高官曾乘飞机从空中视察北方四岛(没有进入12海里领海范围)。俄罗斯外交部的回应显得豪气、也非常符合国际法原则——“欢迎参观俄罗斯美丽的领土”。
日本海上自卫队的P-3C巡逻机巡航钓鱼岛上空。P-3C的存在为日方有效控制钓鱼岛立下了“汗马功劳”。
海军巡逻机应前往钓鱼岛海域上空巡逻
当然值得一说的是,俄罗斯外交部的底气源于对北方四岛的绝对控制。而对于保卫钓鱼岛,我们两岸政府的欠账颇多,长期以来只停留与外交方面的口头宣示主权。两岸三地的政府部门经常阻挠和打压民间保钓人士的活动,却对日本右翼势力在钓鱼岛活动没有任何实际动作。
在2010年我国渔船在钓鱼岛遭日本巡逻船抓扣、碰撞事件发生之前,大陆渔政、海监部门的执法船对钓鱼岛海域巡航次数极少,可能需要以“年”为单位来统计。在撞船事件之后,中国渔政、海监执法船开始对钓鱼岛展开常态化巡航,但也仅限于每月一次,一次一周时间。台湾海巡署方面,则完全没有建立主动前往钓鱼岛海域巡逻的制度,只有渔船收到日巡逻船骚扰时才临时出动。而此次台湾民间保钓船的行动,也是保钓人士事前做好保密工作,台海巡署在获知保钓船出海,不得已才派船护卫。
可以说,两岸政府对钓鱼岛的掌控,与日本方面对钓鱼岛的全天候掌控根本无法相提并论。日本能做到我方船只一进入钓鱼岛附近海域即可获知,这主要得益于其使用了军事力量——日本海上自卫队的P-3C反潜巡逻机。众所周知,受地球曲率影响,地面或舰船上的雷达对海面目标的可发现距离不超过40公里,而P-3C反潜巡逻机上的搜索雷达对渔船大小目标的发现距离可以达到150公里以上。一般来说,渔船、保钓船的航速在每小时30公里左右,也就是说,日本方面的P-3C可以在保钓船到达钓鱼岛海域之前5个小时作出预警,这几个小时已足够让高航速的日本巡逻船提前抵达并作出部署。
同理,我们要保卫钓鱼岛,要及时阻拦日本右翼分子在钓鱼岛的活动,也必须动用海军运8巡逻机,对钓鱼岛进行全天候监控。
地波超视距雷达工作原理示意图。这种雷达能够有效监测数百公里范围的海面。2003年,澳大利亚曾利用超视距雷达成功截获一艘朝鲜运毒船。中国东海舰队也有此类雷达,完全可用于钓鱼岛监控。
可面向钓鱼岛部署地波超视距雷达
此外还有一个军事手段是,可以在面向钓鱼岛的福建、浙江沿海或舟山群岛部署地波超视距雷达。地波超视距雷达与一般雷达直线探测不同,其原理是利用高频电波碰到波浪时会发生绕射现象,以此突破地球曲率限制,对海面目标的有效探测距离达到数百公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在使用超视距雷达来监控广阔海域上的毒品走私船、偷渡船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例如,澳大利亚在2003年就曾利用超视距雷达的数据,引导海军战舰成功截获一艘朝鲜毒品走私船。我国也已经拥有成熟的地波超视距雷达,并已列装东海舰队,将这一技术用于监控日本方面在钓鱼岛海域的活动并没任何难题。
日本首相野田佳彦7日曾对媒体表示,“毫无疑问钓鱼岛是‘我们国家领土’的一部分。钓鱼岛‘不存在领土问题或所有权问题’,因为日本实际控制着这些岛屿。”野田的这番说话,正是日本右翼势力目前心态的极佳写照,可以预料,从外交渠道祈求对方不扩大事态是没意义的。
不久前发生的黄岩岛事件不正告诉我们,只有以硬实力对争议岛屿作出实际控制行动,才能迫使对方回到谈判桌上。对于钓鱼岛,对于性格顽固的日本,我们更需要拿出实际行动才能让其有所收敛。保卫钓鱼岛,我们不需要更多的夸夸其谈,请海军巡逻机先对钓鱼岛实施巡逻,先将对钓鱼岛的监控力度提升到与日本人的对等水平再说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