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95|回复: 3

为啥我们非常勤奋却没有创新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10

积分

新人会员

积分
10
发表于 2011-11-3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高尔基说过:“天才出于勤奋”。 爱迪生说过:“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这类关于勤奋的语录,我们知道得很多,它的确是世人经过千百年经验的总结。它教育人们,为了收获,是需要勤奋的。
  不过,令人不解的是,就我在上世纪80年代访美的观察,美国的教授平均起来,并不比中国教授勤奋,学生也是。可是为啥,在大部分学科中,他们总是排在前面。
  我们还可以引用,改革开放初期中美相互派代表团考察初等教育得到的印象和结论。
  1979年6月中国派员赴美考察初等教育的报告:“美国学生无论品德优劣、能力高低,无不趾高气扬、踌躇满志,大有‘我因我之为我而不同凡响’的意味,素材中国。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大字不识一斗,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在他们眼里,让地球调个个儿好像都易如反掌。重‘音体美’而轻‘数理化’,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音体美活动无不如火如荼,而数理化则无人问津。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学生或挤眉弄眼,或谈天说地……。”中国访问团的结论:“美国的基础教育已经病入膏肓。可以预言,再过20年,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并超过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
  同年美国访问中国初等教育的报告:“中国的小学生在上课时喜欢把手放在胸前,除非向老师发问举起右手,否则轻易不改变;幼儿园的学生则喜欢把胳膊放在背后,室外活动除外。中国的学生喜欢早起,7点前在中国大街上见到最多的是学生,并且他们喜欢边走边吃早点。中国学生有一种家庭作业的课余劳作,据一位中国教师解释,它是学校作业在家庭中的延续。中国把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称为学习最优秀的学生,他们在学期结束时,一般会得到一张证书,其他人则没有。”美国教育团的结论: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也是世界上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人。他们的学习成绩与任何一个国家同年级学生比较都是最好的。可以预测,再用20年时间,中国在科学和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甩在后面。
  但是25年过去了,当年念小学的儿童都有已经成人了。这新的一代人应当能够反映当年考察者的结论吧,事实恰恰相反。在这期间中国虽然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远未把美国甩在后面。而且还全面落后于美国。
  1979-1999,20年间,美国有40多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还有近200位亿万富翁。2004年12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中美国就占了7名。
  你说究竟是为什么?
  创新需要积累!
  很多东西讲究基础、扎实的基础积累。比如你想造出好的汽车、飞机、火箭,就得造出好的发动机;你想要好的发动机,就得有好的设计;你想好的设计能制造出来,就得好的工艺和材料。结果,工艺没积累、材料无秘方。然后整个系统就不行了――汽车没自主、飞机没心脏、火箭吃老本。但这些东西,和现在高喊的创新没什么关系,很多都是一些默默无闻的积累,小的积累。不幸的是,图片素材,不少人高喊创新,却不知道什么该是我们该去研究的,到底什么是创新。缺乏积累的所谓创新,永远只是沙滩上无根基的大厦;不同的是,每一次创新口号轰然倒塌之时,却默默无声。
  科学创新的三要素:不设目标 稳定环境 提供机制
  我们正在开始开展研究的“管理机制设计理论”,带着浓厚的陈氏特色,是非常非常关键的一个新东西。按照我的说法,管理机制其实完全可以充当“第零生产力”的角色。也就是说,充任科学创新的“第一推动”,好的管理机制可以让很多新的科学发现或思想无中生有地冒出来。正因为如此,我们去年一直致力于完成这东西的第一步,现在,由于研究团队的调整,第二步正在逐步进行中。这个新玩意儿将和“现代应急管理”一样,成为我们研究组未来的杀手右锏。
    我们把管理机制分成两个大的部分,一是目标设计,包括六类不同的目标;二是组成成分设计,包括主体、客体、介质,时间规制、空间规制、动力与约束规制,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定义,一共七个部分,我将其称为管理机制的有序“七元组”。
    这里,我先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管理机制设计理论的价值与作用。就从每个人都会使用的公共资源说起吧。对于一类公共品来说,我们希望占用它的人能够快速使用完毕,然后转给其他需要的人继续使用。比如,公共厕所的蹲位。中国人如厕难是件很无奈的事情,几乎每次在公共场所的厕所外面,我几乎都能遇到排队的情形,在北京南站这类设计得如同机场一般的公共场所也是如此。
  怎样解决公共品的长期占用问题呢?西方有些国家是这样做的:把厕所的马桶(非蹲坑式)上面的两层盖板全部拿掉,这样,当有人如厕时,如果希望臀部下面是干净的,则不可以和马桶亲密接触;但是,如果是这样,你蹲的方式将会非常不舒服,一定会抓紧解决问题而快速离开,从而使得厕所蹲位不至于因为有些人的报复性占用而难为到后面等待的人。
    还记得科学网最可爱的小姑娘陆琦讲过这样的一个失去:如果谁让我在厕所外等得太久,我进入厕所后也要故意磨蹭,能多拖延一会绝不客气。
    这类公共品的报复性使用现象是非常多见的。也因此,我们不能让任何一个人有机会过长时间占用厕位。而抽调双层盖板恰恰是非常有效的方式。
    不仅厕所这类公共资源有这类问题,其他独占型的公共资源的管理机制也可以使用同样的设计模式――它简单而又有效。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的五类目标,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都非常必要,各有各的值得重视的地方。先一一列举一下:
    1,创新【尤其是科学创新,这是促进社会实质性进步的最大内在动力】
    2,效益【挣钱一定是管理机制无法回避的问题,所有企业的目标都是这个,因此绝对不可忽略】
    3,效率【做事情,每个人都需要少花时间多办事,也就是在坚持成本尽量低的前提下使得收益尽量高】
    4,公平【基本公平是国际都需要关注的重要原则,而公民间的公平则肯定是国家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汶川地震后的10块钱一斤粮就是基本公平,还有更多类型的公平需要研究】
    5,公正【法律怎么可能离开这个原则呢?!而其实法律是管理机制的一个特殊类型】
    创新,尤其是科学创新,必定有自己的逻辑。
    尽管现实的需求是推动技术进步的核心,但是科学的核心很多时候并不是现实推动,而是一群智力超过一定门槛值的科学家们为了展示自己的智商比别人高而玩出来的东西,这就使得促进科学创新的机制得是一套很特别的东西才行。
    如果我们认可科学创新确实是为了满足科学家们的兴趣和对世界的纳闷,全球LED驱动芯片企业竞争力排名 tooopen,完全不是计划出来的,那就不要计划它。而何时在什么地步出现本质性的科学创新?则一般是未知的,就如哪天会出现地震一样无法预测。
    如此,设定目标的做法一定是愚蠢的,即便是设定一个很大的目标,比如凝聚态物理这样的很大很大的目标,都是不可以的。当科学的目标一开始就被设定一定会注定一个悲剧性的结局――这个方向上肯定不会有大成果了,因为这个领域的科学家们很紧张、很夸张、很激动、很压力、很富裕,最后竟然至于要蛋疼,我就不信还能出啥好成果?
    这里,自我设问一下:创新的主体应该是谁?是科学家自己。政府在创新的工作中充其量也只是保姆的角色,或者我们叫做发工资的。甚至连个介质(媒介、中介)都算不上。如果一定要有个主体地位,也顶多是监督主体,而非执行主体。
    那么,再问:谁是客体?客体是上帝藏起来故意不让你看到的东西,即所谓客观规律。如果前面的主体客体都搞错了,关系一定定义不清楚,往往反客为主,或者颠倒主仆关系,而促进目标实现的时间规制、空间规制、动力与约束规制就全乱套了。
  
   所谓创新环境,一定要让想那些创新的主体们闲得除了一定得展示点智力给人看看,简直就没有别的能提起点兴致的由头。
    1,时间规制:
  创新不能有截止日期,甚至都无法给一个起跑的时间点,但是你可以给一个不十分短的时间段,比如,5年或者10年。也许作为一个提供创新环境的人,他在这个时间段内要有闭眼不看的魄力。而最后的结果,设计论坛,也许是白白养了庸人,也许有大的东西出来。如果是前者,我们也应该理解,毕竟对于一个正常的国家来说,不是连不干活的最低收入阶层都可以很有尊严地活着吗,为什么就不能让还拥有了一些知识,至少还在做着知识传播工作的知识分子们有口稀饭喝呢?
    2,空间规制:
  一个方面,得让做科学的人能够穿越空间的距离,和自己仰慕的人探讨,不能限制于一个空间内,让他们只和能接触的人接触。这也正是一个学派形成之后,立刻就成为科学圣地吸引更多学者的缘故。科学由于其无国界的特点,其他地方无穷多学者都能够很方便地跨越距离来获得启发,最后从圣地得到一些东西回去。我们中国的学者,所以很多人能够相比普通百姓先富起来,其实多是有能力和资格突破空间的限制,到美国、香港去挣取一些更高的工资。而作为保姆的国家,支付超越空间进行智者间交流费用就成为一个必须。第二个方面,科学家伙们自由想象的空间应不受任何的局限。
   3,动力与约束规制:
  让荣誉,而不是利益,成为科学家的动力。

72

主题

782

帖子

797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97
QQ
发表于 2011-11-3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很简单!中国人学别人的也做别人!美国人学别人的却在做自己!我说在中国做事干吗光看脸色呢?看脸色能出好点子吗?
太麻烦,不玩了

0

主题

31

帖子

31

积分

新人会员

积分
31
发表于 2011-11-4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别人的 能做好的出来 还行
迪厦商城http://www.219buy.com  推广SEO

198

主题

3076

帖子

3092

积分

vip会员

积分
3092

灌水天才奖

QQ
发表于 2011-11-5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有比较精明的头脑,才有机会改变现在很固有的状态
没有人能与另外一个人朝夕相处而不泄漏自己的怨气。同样的道理,也没有人愿意为了得到爱情而长期生活在对另外一个人的感激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签到|Archiver|版权|手机版|听障论坛

GMT+8, 2025-2-7 16: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