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军事频道国际军情中心11月30日报道,苏-34装备有全新的无线电电子设备、卫星导航系统和独特的通信系统。该机配备的具有地形跟踪/回避能力的新型多功能相控阵雷达可保障战机在任何天气和昼夜条件下打击空中和地面目标。据悉,“奇卡洛夫”航空生产联合体将在今后两年内为俄空军制造5架苏-34型战机。
苏-34型战斗轰炸机的翼展为14.7米,机长21.94米,机高5.93米,翼面积62.0平方米。该机空重14000公斤,正常起飞重量3900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45000公斤,最大武器载重8000公斤,升限15000米,最大航程为4000公里。 苏-34的固定武器为一门GSH-301型30毫米机炮(备弹180发,射速1500发/分,初速860米/秒)。机上共有10个挂架,可携带多种武器,包括备弹140发的SPPU-22GSH-236型23毫米6管加特林机炮吊舱、R-77型中距空空导弹、R-73型近距空空导弹、Kh-29/L、KH-31P、KH-59、HK-59M、HK-15PM等空地/空舰导弹、FAB-250系列制导炸弹、RBK-500型子母弹、BETAB型反跑道/混凝土炸弹、PTAB-1M型反坦克弹药、ShOAB型反人员杀伤炸弹等。
苏-34外形上区别于“侧卫”家族其他成员的特点主要有独特的扁平机头、并列双座的座舱、三翼面布局、加粗加长的尾锥和小车式主起落架。该机的前机身是重新设计的,后机身则只在苏-27UB的基础上稍做改进。为了安装新型的无源相控阵雷达,该机采用了“鸭嘴”型扁平机头,这种机头不但能够在飞机大迎角飞行时增加纵向稳定性,而且试验表明这种两侧带折角的扁平机头能够大大减小迎风面的雷达反射面积。苏-34雷达罩后方安装有雷达综合瞄准系统和搜索-瞄准光电系统组件的前设备舱以及飞行员座舱,苏-34在世界同级飞机中首次使用了焊接的整体装甲钛合金飞行员座舱,钛合金装甲厚度17毫米,可有效提高飞机在低空作战时的生存能力。
苏-34的主翼结构与苏-27UB的主要不同之处是增大了机翼整体油箱的容积。苏-34内部燃油总容积达到约15000升(苏-27UB约11975升),座舱左前方还安装有可收放的软式空中加油管和夜间加油用的照明灯,可由伊尔-78飞机进行空中加油。苏-34原定的动力系统为两台AL-31或AL-35加力涡扇发动机。而从2007年起交付的苏-34将采用AL-31F-M1改进型发动机。
苏-34“雷达综合瞄准系统”(RLPK)的核心是带无源相控阵天线的多功能雷达,天线直径约1000毫米,探测距离可达200~250千米。该雷达在对空作战时能在“边扫描 苏34的相控阵雷达边跟踪”状态下同时跟踪多个目标,并使用R-77或R-27AE空空导弹同时对多个目标进行打击,其总体空战效能比早期用于空战的苏-27P/S更高。在对地对海状态下,该雷达能够以地面动目标指示方式跟踪小型地面目标,并使用多种精确制导武器进行打击。
苏-34的一大特色是加大加长的尾锥内有一部后视探测雷达,不仅能对敌方的后部进攻向机组人员告警,还能在后半球保证控制R-77空空导弹,也能为后射的R-73空空导弹提供初始目标信息。苏-34采用了数字式多余度电传操纵系统,该数字电传操纵系统具有主动控制功能,在低空湍流中飞行时能大幅度减小飞机的上下颠簸,提高攻击的瞄准精度、减少机体的变形和机组乘员的疲劳,使飞机能够在低空进行长时间地形跟踪飞行。目前,苏-34是世界同级飞机中唯一具有这种主动控制功能的型号,F-15E也没有采用这种技术,因此其低空高速飞行时间远不如苏-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