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带着责任来中国的,我有责任带孩子们来看一看,看望那些曾经帮助过我的人”,2010年10月12日,在20个小时的跨洋飞行后,86岁的的美国前飞虎队队员格林•本尼达先生踏入中国的土地,感慨万千。就在几个小时前,他突发心脏绞痛,此刻刚刚平缓。自此,一个美国飞虎队员来中国寻找救命恩人和失落战机的传奇故事,开始续写66年后的新章节。
天上掉下飞虎队 李先念送枪送刀送斗笠
1944年5月7日,湖北省监利县罗家村的村民们正在田间劳作。突然,一只冒着烟的“大鸟”从天空轰然坠落,砸进不远的下凤湖中。从“大鸟”肚子弹出的一个白球缓缓飘下,落在一片麦田里,一个外国人摇晃着从田里站起来。“红头发,穿着皮靴,左腿有点跛”,当时正在湖边打水草的村民这样回忆他。在被抬进保长家里后,这名外国人用国民政府颁发的护身符(Blood Chit)和对话本(Point Talkie)告诉村民,他是美国飞行员,是中国人的朋友,日本人打下了他的飞机。村民们于是与附近的新四军五师部襄南指挥部取得联系,连夜护送这位飞行员前往五师师部。为避免坠机被日军发现,村民们在浮在下凤湖中的型号为P-54的战斗机上绑上石块,使它沉到湖底。第二天,日伪军挨家搜查了罗家村,一无所获。
新四军第五师师部热情接待了这位受伤的美国大兵,“略懂英语”的襄南指挥部战士夏夔则弄清了他的来历。格林•本尼达,20岁,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飞行大队(又称飞虎队)飞行员。6日,他架机从湖南芷江机场起飞,前往轰炸汉口日军目标,在返航途中遭多架日军截击。飞机损坏严重,在监利上空坠毁,他跳伞逃生,掉在麦田中,被老乡救起,躲过大劫。
这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英雄,时任第五师师长的李先念将军非常重视这位大兵。李先念的女儿李小林女士如今回忆道:“父亲见到本尼达的第一句话是,你真年轻。本尼达则反问,我留着胡子,看起来很老,你怎么会觉得我年轻呢?父亲笑着说,我从你眼神中看出来的。”英雄惜英雄。他们二人一见如故,李先念不仅将他心爱的手枪,华中一带的地图,南方乡村常用的竹斗笠等物送给本尼达,还托他向飞虎队长陈纳德将军转赠一把从日军身上缴获的长剑。
三个月后,伤愈的本尼达由新四军战士护送,突破日军重重封锁,回到飞虎队总部,继续投入战斗。战争结束后,他回到美国,再没有李先念和监利县老百姓们的消息。
首返中国 与中国老战士相逢不相识
2002年,77岁的格林•本尼达携夫人应邀访华,参加“中美二战老战士友好叙谈会”,与上百位中美老战士回忆艰苦抗日的历史。就在一位中国老将军发言时,他突然听到“新四军五师师部”、“湖北监利”“营救过飞虎队”员等字句。激动之下,他起身向发言者挥手,发现对方竟是当年为他当翻译的新四军战士夏夔。“我很久才认出向我挥手的就是那位美国大兵,”今年87岁的夏夔将军说,“我们兴奋地相认,会场一片欢腾。”此后,两位老兵书信不断,交流各自的生活情况,“深情厚谊连太平洋也无法阻挡”。本尼达的儿子更是将夏老称为“我的中国父亲”。但由于两位老人生活低调,他们的相逢很少被外人知道,从而引出了另一段更曲折的故事。
2005年年初一天,一位朋友来到本尼达先生的家中,激动地给了他一份报纸。显眼位置,“中国监利人民寻找格林•本尼达”大标题赫然入目。原来,2001年9月,在美国飞虎队援华抗日60周年座谈会上,一位来自湖北监利的罗必书老人说:“我们救过一个美国飞虎队员。当年参加营救的很多人都已去世或年事已高,我们很希望知道那位美国飞行员如今在哪里”。听到这段传奇,座谈会的主办方——致力于以文化推动国家间友谊、维系人民间亲缘的华夏文化纽带工程负责人当即决定,要为老人完成心愿。由于没有任何信息,寻找美国飞行员的工作只能从他至今保存在下凤湖中的飞机入手。2004年,通过对监利县政府1987年从坠机上挖出的三挺机枪进行研究,专家们从依稀可辨的机枪编号查到战时与之匹配的飞机编号,最终查到了飞行员的名字。2005年,美国华文报纸《美中晚报》广发寻人启事,被本尼达的朋友看到。握着报纸,年迈的本尼达几乎落泪:“我不知道监利人民没有忘记我,我要马上回去。”
再返中国 7000位监利人民见证历史性相会
2005年8月,华夏文化纽带工程邀请100多位美国飞虎队老兵及家属齐聚北京,庆祝全球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本尼达先生带着妻儿再次来到中国。这次中国之行,湖北监利成为首要目的地。
“7000多位乡亲从四面八方涌来,吹着锁呐,放着鞭炮,踏平了大片的庄稼,只为来看看这位老朋友。” 作为陪同人员,华夏文化纽带工程李主任描述了本尼达回到当年被救村庄的情景。一段录像也记录下当时的盛况。录像中,本尼达坐在中国南方的乡村小院中,被人群包围。他紧握救过他的中国老人的手,说:“跳伞时,我还是一个小伙子。没有你们的帮助,今天就不可能站在这里。”乡亲们还特制了一副滑杆,抬着本尼达先生走过泥泞的田梗小路,查看战机发掘现场。在一片稻田和荷花水塘间,一根螺旋桨支杆从污泥中露出。本尼达先生站在高处,激动不已:“有生之年,我希望看到我的战马出水”。
重病之际三返中国 再谢“飞虎救星”
2010年9月,中国某外事部门收到一封来自美国的邮件。邮件中,本尼达先生表示,由于身体情况日渐不佳,他希望能尽快再回中国看一看,了却一桩心愿。有关部门立即筹备,10月11日深夜,本尼达先生一家11位齐抵北京。10月12日下午,由于长途飞行的劳累,本尼达先生心脏突感不适,接受了中方医生的紧急医治。10月13日,身体基本恢复稳定的他坐着轮椅,按时出现在中美人民“龙腾虎跃”行动联谊会现场,引起全场的热烈掌声。他甫坐定,夏夔将军一家突然出现在他面前,两家人的欢笑声将现场气氛推至高潮。
联谊会的主办方——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党组书记李小林女士主持了这次联谊会。作为李先念将军的女儿,她满怀深情为与会者讲述了几个小故事。
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李小林前往美国探望本尼达先生。本尼达先生指着电视中奋力扣球的中国乒乓球队员,骄傲地说:“当年我在新四军军部时就教战士们打乒乓球。那个运动员拿横拍的姿势就是学的我。”而本尼达夫妇的爱情也与中国有关。1942年,本尼达与一位好朋友一同报名参军,好朋友被派往欧洲战场,他则来到中国。战争结束回国后,他得知朋友在英国战亡,于是前往看望朋友的家人。本尼达夫人正是这位朋友的妹妹。他们一见钟情,幸福生活了60多年。本尼达夫人一直希望来中国:“战争让我失去了哥哥,却没有失去丈夫。是中国人民救了他”。本尼达先生还给李小林看过一张美军第14航空队队员的合照。“上面的飞行员们个个风华正茂、年轻英俊,”李小林感叹道,“他们选择将青春,甚至生命献给处于最危急关头的中国,这份感情无可言表。”
由于此前在本尼达家中看到摆满了各种老虎工艺品,李小林准备了两份礼物,在联谊会现场送给他。一份是双面刺绣的老虎画屏,一份是刚刚由中国书画家完成、墨迹未干的大幅老虎国画。“我知道您这个老飞虎喜欢老虎,以后我帮您一起收集。”李小林说,本尼达微笑着点头。随后,夏夔将军也向本尼达一家赠送了茶叶、映山花茶杯以及一袋湖北特产麻糖。本尼达先生则拿出了一份此前谓之“神秘礼物”的大盒子。他介绍,盒中这个碧绿通透的圆盘是以李先念将军当年所赠斗笠为原形制成的。圆盘上方左面是一只飞虎,意寓飞虎队,右面则是他当年驾驶的P-54战机。圆盘下方是一片有农人在忙碌的麦田,正是他当年掉落的华中平原。而正中中央是新四军帽徽。随后,他又缓缓拿出一张纸,上面是用中国书法写下的四个大字——“飞将救星”。此时,老人眼中似有泪光闪烁。
14日,本尼达一家将前往湖北,参观位于红安县的李先念纪念园,并将斗笠雕塑陈列于此。16日,本尼家家人将前往监利县,本尼达先生视身体情况决定是否前往。“我真希望能马上站起来”,他满怀希望地说。(环球网记者 李亮)
环球网独家采访本尼达及家人
10月12日下午,本尼达先生原定接受记者采访,但由于心脏病突发,他的弟弟罗伯特•本尼达(下称罗伯特)和儿子亨利•本尼达(下称亨利)代替他出席了与媒体的见面会。
“飞虎队在中国只是做了该做的”
问:是什么使本尼达先生在中国最危险的时候来到中国,从事最危险的工作?
亨利:是战争。珍珠港事件爆发时,父亲正在读高中。由于军队征兵年限是18岁,所以他不得不等了3个月。一满18岁,他就与当时美国的年轻人们一样,排着长队,去最近的征兵处登记。通过重重考核,他成为一名飞行员,随后就前往中国。对一个战士来说,到最危险的地方去,帮助需要的人,这一切都很自然。
问:在离开中国的这些年里,本尼达先生在美国是否仍关注中国?关注中国的哪些方面?以什么方式?
罗伯特:战争结束后,格林恢复了普通人的生活,成为一名消防员。每年他都会与二三十位飞虎队战友聚会,回忆当年的中国岁月。他非常关注中国发生的各种事情,包括社会的,经济的,人民的情况。
问:2005年,当知道中国人民在寻找自己时,本尼达先生有什么反应?
亨利:父亲非常惊讶。他是个非常谦逊的人,一直说当年在中国只是做了该做的。我认为,一些事情使这些该做之事变得不平常。第一,他活下来了。第二,是中国人的帮助使他活了下来。三,李先念将军照顾了他。这些使他成为一名特别的战争见证者。
罗伯特:在当年跳伞时,格林就不知道飞机的情况,更不知道中国人民用智慧和丰富的斗争经验丰富保护了他的飞机,使它在水下沉睡了66年。得知这些,他决定马上前往中国。
“其实当年在地上斗争的中国人民才是真英雄”
问:2005年从监利回来后,本尼达先生是什么心情?
亨利:非常激动。这些年来,父亲最爱说的一句话是,中国人民将天上的飞虎队员视作英雄,其实在地上斗争的中国人民才是真英雄。这么多年后,监利人民仍将他当英雄般欢迎,他感动得说不出话。
问:现在本尼达先生的身体情况如何?
亨利:他年纪大了,有严重心脏病、前列腺癌,心脏里搭了九根桥,平时只能在房间里走一走。但他思维很敏捷,头脑清晰,并认为有能力来中国一趟。只是长途飞行太累了,所以现在不太舒服。
问:以86岁高龄及多病之躯带领10位家人再次访问中国,本尼达先生这次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亨利:父亲对飞机的发掘和修复过程很感兴趣。但我想再说一次,父亲最大的目的是感谢中国人民,包括当年救他的监利乡亲,和那些为他打捞飞机的人们。
罗伯特:那只是一架旧飞机,但它的象征意义很重大。它代表了两国之间的爱、感激与合作,不仅是个人情谊,还是国家之间的友谊。但找捞飞机确实是个大工程。
问:在李先念将军的师部养伤时,本尼达先与李将军结成了朋友。这次本尼达先生将到湖北的李先念纪念馆去,会做些什么呢?
亨利:我们有一个特别礼物。目前我不能透露太多细节,总之是个很棒的东西,在明天的联欢会上拿出来,敬请期待。
“国与国的关系是人与人的关系”
问:作为一名普通美国人,你如何看待中美关系?
亨利:父亲经历了中美两国关系在20世纪的所有起伏,他认为中美关系对国家和个人都非常重要。我认为,要促进这种关系,面对面的交流很重要。就像我们现在这样,朋友、家人坐在一起,同为一件事而讨论、交流,互相支持,友爱。
罗伯特:我在世界许多地区工作过。我必须了解当地人民,与他们直接打交道。在我看来,国与国的关系就是人与人的关系。政治没那么重要。(环球网记者 李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