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02|回复: 0

这一家出了三代聋哑人教师

[复制链接]

1369

主题

3495

帖子

3557

积分

vip会员

苡菠芝茗

积分
3557
发表于 2010-9-14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左至右分别是黄灿霞的孙女张沁丛、黄灿霞、黄灿霞的儿媳陈湖湖。李翔 摄   
     近日,朱曼女士报料:“我们社区有位居民叫黄灿霞,今年92岁高龄了。1946年,她和爱人一起辅助创办了温州市聋哑学校,解放后移交给新中国人民政府,自己一直干到退休。退休后,她的儿媳也去聋哑学校教书。现在,孙女也考进聋哑学校教书。他们一家人真是全部奉献给了聋哑学生。”

  记者李翔核实报道:昨天,记者来到黄灿霞老人的家里,见到了这三位值得敬佩的人:黄灿霞、黄灿霞的儿媳陈湖湖和黄灿霞的孙女张沁丛。

  要说这三代人是如何与聋哑人教育事业结缘的,还得从1946年黄灿霞和丈夫辅助聋哑学校第一任校长陈希聪一起创办聋哑学校说起。

  “那时候学校条件很艰苦,我们到处拉资助,终于找到一家好心的企业,给我们送来10张桌子,1张小床。”黄灿霞说,学校刚成立时只有6名学生,她把这些孩子都当成自己的孩子。“记得有一年冬天天气很冷,那些孩子都没有过冬的衣服,我就回家拿了自己儿子的衣服给他们穿。”

  “在聋哑学校,教师不仅是教师,更是一名保姆;不仅要有爱心,更要有耐心。因为老师少,我只能丢下家里一摊事情不管,把精力都花在这些聋哑孩子身上。虽然忙得没日没夜,但精神上却很满足。”1976年,黄灿霞退休了。退休后的她也没闲着,又带着自己的女儿到乐清创办了聋哑人学校。

  1979年,黄灿霞的儿媳陈湖湖接了她的班,进了温州聋哑学校,一呆就是30年。陈湖湖至今保留着每届学生的毕业留影,整整两大本厚厚的相册。孙女张沁丛说,童年印象最深的事就是中午和下午一放学就到母亲教书的聋哑学校,和聋哑学生一起吃饭、游戏和学习,聋哑学校俨然就是她的第二个家。

  受到奶奶和妈妈的影响,2005年,张沁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京特教学院,2007年毕业后,又考进了温州聋哑学校,成为一名教师。

  温州聋哑学校现在更名为温州特殊教育学校。2009年9月,新校区搬迁到了永嘉瓯北镇。因为学校离家比较远,每天早上7点,张沁丛就要准时从家出发。工作快4个年头了,张沁丛觉得自己和学生在一起时很快乐。为这些特殊的学生付出一份爱,对她来说也是一种情感上的传承。

  “想当好一名聋哑人老师,没有其他,只要有爱心。”黄灿霞经常这样教导自己的儿媳和孙女。“聋哑人教育这条路很难走,但我从来没有后悔过。我很尊敬这份职业,并以此感到无比的自豪。”黄灿霞动情地说。
1121158_523500.jpg
                            [move]讓風吹走伱啲嚘矁,讓雨洗掉伱啲烦惱,讓陽桄帶給伱温煗,讓月亮帶給伱温馨,讓美好啲論墵帶給伱開心!  ьō啵吇Ζǐ[/mov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签到|Archiver|版权|手机版|听障论坛

GMT+8, 2025-2-26 00: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