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qdhai

我的耳硬化症

[复制链接]

2

主题

47

帖子

47

积分

新人会员

积分
47
 楼主| 发表于 2010-3-22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毛毛虫,你好!我是销售机电产品的。

昨晚洗头,不小心,右耳进水,虽然立刻控了控水,但今天不舒服!希望大家都小心,不要让耳朵进水。

刚看到论文,说除了怀孕,如果用口服避孕药,也会让耳硬化病情加重。女同胞们要小心,避孕不要吃药啊!

我并没有像当初希望的那样小心保养,每天上下班路上就要花3小时,真是没有精力保护自己啊!春天到了,有太阳的日子,走出办公室,晒晒!

2105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说真话 办实事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5922

具有人气奖助人为乐奖

QQ
发表于 2010-4-8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70楼qdhai于2010-03-22 11:30发表的 :
毛毛虫,你好!我是销售机电产品的。

昨晚洗头,不小心,右耳进水,虽然立刻控了控水,但今天不舒服!希望大家都小心,不要让耳朵进水。

刚看到论文,说除了怀孕,如果用口服避孕药,也会让耳硬化病情加重。女同胞们要小心,避孕不要吃药啊!
.......



上班劳累的话就要注意休养,要早睡早起,晚上九点就上床准备睡觉,早上五点多起床,做做适量的锻炼,然后神清气爽地去上班。
进口、国产、海外耳蜗手术医院列表、品牌介绍、价格概览、咨询服务!详见:http://www.33erwo.com/html/zxhd/7290.html

0

主题

4

帖子

8

积分

新人会员

积分
8
发表于 2010-6-17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耳硬化症,并且耳鸣四年了,08年在上海五官科医院听力测试结果是右耳混合性耳聋,其实四年来,最折磨我的是坐卧不宁的耳鸣声,长期的失眠让我失去了健康。
  4月我在北京同仁医院听力测试的结果是传导性耳聋,4月下旬我手术了,当时我想,只要耳鸣轻些,能让我安静地生活,就算聋了也是幸福的。手术换了听骨,术后,原来的耳鸣声轻了许多,但新增加了些耳鸣声(医生说,手术产生的耳鸣能慢慢消失的),遗憾的是,手术快二个月了,我的听力还没有恢复。
  一个月前就看见楼主的贴子了,楼主是个很阳光很要强的女人,本想等听力恢复了再回贴,但我感觉恢复太慢。术后三个月我会去复诊,到时我再回贴给楼主。
  现在我很安闲,不再挣命地工作了,珍惜现时拥有的相对安静的日子,也期待着某个清晨睁开眼睛,耳聪目明。

3

主题

16

帖子

16

积分

新人会员

积分
16
发表于 2010-7-7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72楼(走猫步的狗) 的帖子

我也是传导性耳聋,医生怀疑是耳硬化,但我还没考虑好是否要手术,很怕手术不如人意。左边耳朵耳鸣24小时不停,晚上还要照顾宝宝。现在我都尽量早睡觉了,以前不注意,老是工作到半夜,这也可能加重耳鸣。我感觉我们的病情还是有点相似的,感觉我是你的前期。虽然耳鸣对我的影响还没那么大,但多少有点,因为现在有空就在查这种资料。

祝您早日康复,等待您的好消息。我的QQ183328159(备注一下)希望您康复的时候能加我一下,我想了解一下。

2

主题

47

帖子

47

积分

新人会员

积分
47
 楼主| 发表于 2010-8-6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文,您好!很久没来说说情况了。最近一个月,右耳朵有种奇怪的现象: 共鸣!
当有足够大的高音时,就会出现。比如,打手机,对方接听前,是等待的音乐声,耳朵里面就和音乐中的高音发生共鸣,就是一种嘶嘶的噪音,对方接起来,音乐停,对方说话,这个噪音就停止了。或者,把手机拿的离远五公分,音乐声变小,就没有共鸣了。
目前,常常引起这种共鸣的有:小区里孩子大声叫,清晨的鸟叫,公共汽车广告里的高音。 我只需要轻轻捂上耳朵就能停止共鸣。
耳朵里能发生共鸣的就那三块小骨头,不知道耳朵里有什么问题。一直没有再看大夫,没有测试听力。
左耳朵大约有95%的时间都在自发性耳鸣,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不鸣,但我想应当偶尔也有不叫的时候吧,感觉上还是有这种很偶尔的情况的。
右耳朵当年做测试时,一戴上海绵耳罩,就能听到里面在叫,但平常自己不注意听,是听不到的,所以就算95%的时间没有自发性耳鸣。现在又有这种挺奇怪的共鸣。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一样? 但是,右耳朵的听力应当还没有明显减退,能听到蚊子的声音,当然是在它紧靠我右耳朵飞的时候,所以也不常听到了。呵呵
夏天到了,常和别人吹嘘自己天生“亲水”游的很不错。可是考虑到一旦耳朵进水的后果,一直没有去游泳。
另外,希望有大夫来咱论坛,帮忙解惑。无论是谁来,可得给大家打气呀。呵呵,提前谢谢了!

2

主题

47

帖子

47

积分

新人会员

积分
47
 楼主| 发表于 2010-8-6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走猫步的狗,您好!
很高兴看到你的留言,希望你的听力尽快好转些。要慢慢来,身体机能恢复需要时间。等待您的好消息。
不知道你现在还失眠吗?建议分析下睡眠的环境,找出失眠的原因,就能睡个好觉。比如,我是因为晚上和孩子一起睡,担心他蹬被,或尿床,现在就放宽心,反正小时候大家都蹬被尿床,也都长得好好的。老公不忙的时候,就让老公和孩子一起睡。
另外,即使睡不着,也悠然自得,尽量不要想我“失眠”了,这样的心理暗示不对。其实,只要平躺闭着眼,身体就在休息恢复中,脑子就有一部分在休息了,另一部分不想休息的,就天马行空的胡思乱想一番,累了,这部分就自己休息了。早上,自己以为一晚上没合眼,其实,早迷糊着睡了好几小觉了。所以,不如早上就想,晚上睡了一个不算满分的好觉。:)

2

主题

47

帖子

47

积分

新人会员

积分
47
 楼主| 发表于 2010-8-6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想知道“共鸣”的原因,在网上搜了一会儿,没搜到,但看到一篇文章,发上来,同读。

补建受到损伤或者甚至失落了的机能,其基本特征可以从安装假听觉器官的例子当中很好地跟踪观察。为了叙述清楚起见,必须先在讲述听觉安装的前面简短地讲一讲人的听觉器官概述。

一般区分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

外耳── 包括耳郭和外耳道。它的机能是捕捉空气的声振动,稍作加强(依靠共振,即谐振),然后送入中耳。耳郭保证更好地感受声音,声源位于听者的前方。足够长的狭窄外耳道执行着保护机能── 保护位于颅部颞骨深部的中耳免受可能的损伤。

中耳由鼓膜腔组成,其中有三块小听骨 ── 锤骨、砧骨和镫骨。鼓膜将外耳道同中耳道分隔开来。由空气的声振动引起的鼓膜振动传达到中耳的听骨 ── 锤骨,然后到砧骨和镫骨。锤骨柄同鼓膜相联,而锤骨头则与砧骨相联。砧骨突又同镫骨头相联 ── 这是人身上最小的一块骨。镫骨的底脚小板封闭住将中耳与内耳隔开的卵圆形窗孔。这样,在中耳里就已经发生了声音振动由鼓膜通过三块小骨 ── 锤骨、砧骨和镫骨 ── 组成的链系传递到内耳的卵圆形窗。这当中由于鼓膜(中耳的入口)面积比分隔中耳与内耳的卵圆形窗面积大,是后者的17倍,所以声振动得到了加强。这前后两个面积之差保证了中耳出口处的振动幅度比入口处的振动幅度大得多。

上述空气的声振动向内耳传递的路径,是为基本路径,但不是唯一的途径。声振动还可以通过颅骨传递到内耳。但这条通道── 通过骨传导性的传导路径 ── 要比通过外耳和中耳的空气传导弱得多。

内耳位于颅部颞骨深部的骨迷路中。骨迷路由三部分组成:前庭和与前庭相衔接的半规管与耳蜗。半规管执行着保持平衡的重要机能。耳蜗中还有一个器官(柯替氏器,螺旋管),机械振动在其中转变为神经冲动,向大脑传达耳所接收到的声音信息。

耳蜗大约有三个螺旋圈。柯替氏器就位于这个螺旋之内,实现着将机械振动转化为神经冲动的任务。封闭卵圆形窗孔的镫骨的底脚小板的机械振动传递到充满在耳蜗里的液态环境。在此环境中的柯替氏器就是沿耳蜗拉张并且位于基膜上的薄板。机械振动声波在耳蜗内由卵圆形窗沿基膜传播。基膜的振动特征取决于它的弹性与宽度。在卵圆形窗附近基膜的宽度只有一点点,接下来沿着耳蜗逐渐加宽,基膜的弹性也有相应的变化。结果柯替氏器的每一段对应着一定频率的最大振荡。对应于高频刺激因素基膜的最大振动产生于卵圆形窗附近,而对低频刺激因素的最大振动则接近于耳蜗顶端。基膜的每一段工作如同带通滤波器:每一段的最大振动对应于一定频率的机械(声)振动。

同基膜的每一段逐一对应的是听神经的相应感觉纤维。这样,柯替氏器的每一段向脑发送一定频率声音振动存在的信息。

即使从这样简短的听觉器官概略描述当中也能理解人的听觉损伤具有多样性,因而补建损伤听觉机能的途径也必然是多种多样的。在外耳与中耳的病理情况下受损的是声音振动向内耳传入。在这种情况下补建(安装假耳)或者应当把进入外耳道的声音加以放大,或者应当找到一条旁通的路径,将声波以另外的途径导入内耳,绕过外耳与中耳。这条旁通的路径可以是我们前面提到过的骨传导。

当内耳损伤时,再怎么放大声音也是毫无助益的了。须知在此情况下受损的是把声音振动(无论振动强度多大)转变为送达大脑的神经冲动。在此情况下机能的补建应当在于使声音振动转变为电信号,并以此电信号去激励听神经的相应纤维。



即使在未受损伤的听觉之下,倾听非常轻微的声音,人还常常用手掌做漏斗的形状放在耳郭上。他似乎是想用这样的办法来补建耳郭,扩大耳郭的入口面积,且正对着声源的方向。人这样也就放大了进入外耳道的声音强度,也使声源的定位更加准确了一些。还在17世纪听觉迟钝的人们为此目的就已经利用专门的小号角和小喇叭了来补建耳郭,放大声音。但是这种办法并不能把声音增强多少。20世纪为此目的开始采用电助听器。这就是一个小型微音器,将声振动转变为电振荡。后者传入放大器,使强度增大。然后振幅放大了的电振荡再送进耳机,再度转化为空气的声振动,但比原先系统输入端的声振动已经放大了许多倍。这种办法放大了的声振动送入外耳道。

电子技术迅速发展,助听器越来越完善。体积越来越小,用起来非常方便。已经有可能制作微型的助听器,直接放在外耳道的入口处。这种助听器不用给人从耳朵拖着好几条电线,周围的人几乎看不出他在戴着助听器。

此外,电子助听器还可以根据听觉受损的个人特点进行相应的调节。问题在于,听觉减弱可能在不同声音频率范围感受能力受损情况不同。如果患者感受高频时损伤程度比感受低频更为严重,则电子助听器可以调节到高频音量(强度)比低频大些。小号角或者小喇叭式的机械助听器就没法做到这些。现代电子助听器整个一套合在一起简直可以算是一台小电脑。

然而也有这样一些情况,通过空气传到外耳道的声音振动增强了没有用。譬如在耳硬化症情况下,受损伤的是镫骨。这时声音振动从中耳传不进内耳。这种情况下只有进行外科手术:切除镫骨(一块只有4毫米大小的小骨头),换成泰氟纶(聚四氟乙烯)义骨。这样听觉立刻恢复── 还在手术台上没下来患者便已经能听了。然而这手术可不那么简单。

但也还有别的恢复听觉的途径 ── 无须复杂的外科手术。患者受损的是声音振动通过外耳和中耳以空气途径传向内耳。但是,前面已经讲过,还存在着另外一种传导声音的途径 ── 那就是通过颅骨。在此情况下声音到达内耳,绕过了声道和中耳。将助听器固着于耳郭后面的颅骨上。它是用钛制成的,这种金属具有能跟人的骨骼长合起来的性能。声音振动得到了放大,通过颅骨到达了内耳,利用骨传声,绕过一般空气传导途径进入内耳,这对于外耳道受损而丧失(闭锁、无孔)效果很好。

但如果耳聋是由于内耳损伤引起的,那么无论是放大外耳的空气振动幅度,还是直接通过骨传导将声音振动导入耳蜗,全都无法恢复听觉。在此情况下失去了的听觉机能只能利用直接刺激听神经纤维来进行补建了。应当把声音振动转换为电振荡,再拿电振荡来激励听神经末梢。这些末梢,前面已经讲过,位于柯替氏器内,在耳蜗一端的末梢感受低频振荡(相当于低音调的声音),另一端则感受高频振荡(相当于高音调的声音)。电振荡便相应于这个规律同神经末梢相接通。所有这些功能都是由一台微型仪器来执行,它被埋藏在(植入)患者的内耳中。相应的外科手术(窝管植入术)保证完全丧失听觉的患者能感知言语。

这种情况下的听觉补建由两大组元组成。

1.窝管植入外部组元是一具袖珍式(袋装的)或者耳后的助听器部分。它含有一只感受声音的微音器,将声音变为电信号,电信号又变成电磁波信号,由微型天线发射出去。

2.窝管植入内部组元埋藏在患者的颞骨中。从天线开始,接收到外部组元天线所发射的电磁振荡。这些电磁振荡转变为电脉冲,传递到各个电极上,以激励听神经的相应神经末梢。

外部组元的天线固定在人的皮肤上,固定的办法是借助于患者头皮下边耳郭后面的一块磁铁的磁引力。这样,外部组元天线的电磁振荡通过皮肤传递给了内部组元的天线。而内部组元则已将电振荡引导到耳蜗内听神经的各个感觉末梢。

这样复杂的补建能够成功地将绝对耳聋患者的听觉复原28。

补建人的受损或者甚至完全丧失的听觉能力的例子,可以很好地看到,补建受损或者完全丧失的听觉机能,要求对这一机能的解剖-生理特点有很好的认识,要求仔细地分析这一机能究竟在哪一环节上发生了损伤。



补建人所失去了的器官或者受损的机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肢体丧失后安装义肢,乃至安装义齿,这些都是尽人皆知的事情。然而现代科学技术的能力越来越发达。往往会有(所幸并不常有)一个人丧失好几项重要机能。在这种情况下,看来,残疾者完全脱离了他原有的积极主动活性的创造性生活。然而目前已经达到了的补建丧失机能的能力又可让人再度保持他的活性和创造潜能。

0

主题

4

帖子

8

积分

新人会员

积分
8
发表于 2010-8-15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73楼(lovely0609) 的帖子

  我的右耳在耳硬化症手术后一个月时空聋却耳鸣加重,当时专家说不要着急。在三个月复诊时,专家告知已经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间,听力已不可逆转了。我不信命,在市区医院挂水做高压氧舱,但没有效果。现在我就守着我的“咙咙”的发电机声到老吧。
  折腾完了,我就认命了。

0

主题

4

帖子

8

积分

新人会员

积分
8
发表于 2010-8-15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75楼(qdhai) 的帖子

很抱歉,我没有好消息给你!

0

主题

3

帖子

6

积分

新人会员

积分
6
发表于 2010-9-15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右耳也做了,同一个教授,做完了他就向我祝贺了。10天后拆线,听得非常清晰,虽然带一点金属音,但这样的感觉久违了。
可惜,这样的感觉并没有维持多久。术后3个月,偶然间,发现听力又没了,只有1500hz以上的还有一些,4、50分贝,其他的基本掉到了70。
今天去做声导抗,测试医生说右耳同侧声反射做不出来,很不稳定。等我看了医生再反馈吧。这里有专家,也帮我参谋一下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签到|Archiver|版权|手机版|听障论坛

GMT+8, 2025-7-3 14: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