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eric001

准备配助听器,请各位老大提供建议

[复制链接]

5

主题

169

帖子

170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170
 楼主| 发表于 2010-7-28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68楼听海的声音于2010-07-27 12:47发表的 :
楼主对听力的要求比较高,结合您的听力情况还是应该选择频宽比较宽的助听器,可以试听一下奥迪康的产品,相信您会有不一样的聆听体验。

thanks,
有评论说,Epoq w 是15通道,实际上能够调的只有10个通道,也就是说实际上只有10个通道,不知是否属实。

5

主题

169

帖子

170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170
 楼主| 发表于 2010-7-30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各位专家予以解答,谢谢!

122

主题

1188

帖子

1188

积分

高级会员

地狱无声:445115887

积分
1188
发表于 2010-8-2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70楼eric001于2010-07-28 08:47发表的  :

thanks,
有评论说,Epoq w 是15通道,实际上能够调的只有10个通道,也就是说实际上只有10个通道,不知是否属实。
你还想我,我都忘记了,这个很好解释,如果给你15个通道,那么你给我几个点的调试参数,而且,如果真要那么精确,那你就给我15个测试点的参数,测试完毕后你告诉我,15个点都不一样吗?
在说15通道,这个是国际上公认的,这个没有必要做假,老外没有我们中国人那么喜欢玩花样!只是奥迪康认为给你15个通道调节参数,你也未必调的好,只不过有点画蛇添足。10个调节就够用了。其他机器会自动分配到15个通道里。人家是上市公司,可以欺骗中国人,但是他们不会欺骗他们的欧洲衣食父母。这个叫务实,没有必要搞的那么复杂。
我自己戴奥迪康的,早期的思想者Syncro系列。目前也想换,如果你去国外便宜的话帮我带一个。ITC。我看过的价格国外便宜太多了。AGIL铁定上3万。国外一万多。便宜啊。
回来了,有需要尽量帮助大家

5

主题

169

帖子

170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170
 楼主| 发表于 2010-8-3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72楼(地狱无声) 的帖子

many thanks,地狱是有名的专家,所以我特别关注您,希望您能提供建议.
正在考虑中,问题是现在高端的机器我这儿没地方试听,何况AGIL国内还没上市,更没法试听。
等选择好机型后,我再确定是否在国外购买。需要综合权衡价格和调整及维修问题,这需要同本地的服务商进行协商再定。

2

主题

8

帖子

8

积分

新人会员

积分
8
发表于 2010-8-3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楼主加我QQ1219144805共同聊聊关于助听器,我也看中了AGIL,谢谢

5

主题

169

帖子

170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170
 楼主| 发表于 2010-8-7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74楼(一杯可乐冰) 的帖子

不好意思,我从来不用QQ,我用MSN.

5

主题

169

帖子

170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170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4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次请教:
     agil就要上市了,按照我的计划,我想近期决定选择哪款机器,由于我相对要求较高,所以想尽量多比较一下。
      由于我对听力补偿的公式不是很了解,而且使用不同公式、不同机器,目标补偿值也可能不尽相同,而这将影响是否选择大功率的机器,所以我想请教一下:
      1、如果选择大功率机器,是否可以将助听后的听阈尽量提高,比如说提高到20附近,还是取决与使用的公式和机器,不能随意提高听阈。
      2、由于我对高频(4K~8K)提高期望较高,希望能提高对清辅音的辨别能力,基于现在助听器技术水平,高频的提高是否会遮蔽低频的补偿和带来高频反馈,从而不能对高频提高太多?
      谢谢帮助

1

主题

391

帖子

392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392
QQ
发表于 2010-10-14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76楼(eric001) 的帖子

1、正常听力的听阈值<26分贝,但这不意味着助听器后的阈值要达到正常人的听力水平,一般情况下单耳助听后阈值达到30-40之间,双耳达到35-45之间已经非常理想(具体可以参考言语香蕉图)。具体放大量即增益的控制可以在验配软件中进行调节。

2、国外的听力学研究中曾提到耳蜗死区的现象,即便纯音测听的结果显示6KHz-8KHz有残余听力,但实际的补偿效果并不理想,甚至过分放大这些频率的声音可能让用户更加听不清。

所以说建议你亲自去试听一下,另外我推荐你试一试峰力神话王系列的CIC和ITC,不要认为移频功能是听力损失很重的人需要的,在国外的临床实验显示,很多轻、中度听力损失的人都能从中获益。
广州音特通助听器服务中心 QQ:453068168 电话:020-83331652 网址:http://www.enterton.cn

0

主题

26

帖子

26

积分

新人会员

积分
26
发表于 2010-10-14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楼上的观点。

5

主题

169

帖子

170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170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4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Re:回 76楼(eric001) 的帖子

引用第77楼boer于2010-10-14 11:42发表的 回 76楼(eric001) 的帖子 :
非常感谢您的回复,我想进一步了解一下
1、正常听力的听阈值<26分贝,但这不意味着助听器后的阈值要达到正常人的听力水平,一般情况下单耳助听后阈值达到30-40之间,双耳达到35-45之间已经非常理想(具体可以参考言语香蕉图)。具体放大量即增益的控制可以在验配软件中进行调节。
       您所说的非常理想是什么含义?是说限于目前的助听器技术水平只能达到该补偿水平,单纯提高功率没有意义,还是补偿到该水平就能达到正常人的听力水平?
按照香蕉图,对高频要求较高,而且只是进入香蕉图好象效果不是很明显吧,达到上线才会效果明显吧(我猜测)

2、国外的听力学研究中曾提到耳蜗死区的现象,即便纯音测听的结果显示6KHz-8KHz有残余听力,但实际的补偿效果并不理想,甚至过分放大这些频率的声音可能让用户更加听不清。
      我也了解过,也有人说这只是部分人的观点,并没有共识,我还是试听下实际效果吧,否则OTICON 干吗开发大功率宽频助听器。

所以说建议你亲自去试听一下,另外我推荐你试一试峰力神话王系列的CIC和ITC,不要认为移频功能是听力损失很重的人需要的,在国外的临床实验显示,很多轻、中度听力损失的人都能从中获益。
         我也想试听一下,但PHONAK的工程师好象认为不适合我的使用要求和听力损失情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签到|Archiver|版权|手机版|听障论坛

GMT+8, 2025-8-29 02: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