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bianhuaer

陡听MM 2 笛听800

[复制链接]

22

主题

461

帖子

461

积分

中级会员

生命短暂,让其辉煌吧!

积分
461
发表于 2007-8-19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起笛听,,,感觉西门子的天空在失真控制有些优势。

47

主题

6950

帖子

6951

积分

钻石会员

积分
6951
发表于 2007-8-19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不是失真吧,些许失真是感觉不出来的,如果可能的话,应该是音质.可能楼上感觉西门子的音质更加自然吧.

22

主题

461

帖子

461

积分

中级会员

生命短暂,让其辉煌吧!

积分
461
发表于 2007-8-19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4楼林照跃于2007-08-19 21:34发表的  :
应该不是失真吧,些许失真是感觉不出来的,如果可能的话,应该是音质.可能楼上感觉西门子的音质更加自然吧.
我原来是HI-FI资深,我感觉到削峰和分割振动导致的谐波失真与之很类似。

47

主题

6950

帖子

6951

积分

钻石会员

积分
6951
发表于 2007-8-19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这我也不知道了,我对HI-Fi一无所知,但是从厂家的数据看,两者失真应该是差不多的.

22

主题

461

帖子

461

积分

中级会员

生命短暂,让其辉煌吧!

积分
461
发表于 2007-8-19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4楼林照跃于2007-08-19 21:34发表的  :
应该不是失真吧,些许失真是感觉不出来的,如果可能的话,应该是音质.可能楼上感觉西门子的音质更加自然吧.
感觉音质更加自然在声学里是评价失真的标准之一。

47

主题

6950

帖子

6951

积分

钻石会员

积分
6951
发表于 2007-8-19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从严格意义上讲,失真和音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两者也没有必然的联系.可是从人的感觉来说,感觉音质不同了,不自然了,自然而然地想到是声音失真了吧.

22

主题

461

帖子

461

积分

中级会员

生命短暂,让其辉煌吧!

积分
461
发表于 2007-8-19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6楼林照跃于2007-08-19 21:46发表的  :
呵呵,这我也不知道了,我对HI-Fi一无所知,但是从厂家的数据看,两者失真应该是差不多的.
10%-小于2500HZ,15%大于2500HZ,在HI-FI里是一个非常大的范围,HI-FI的THD一般小于0.01%,正常耳对THD变化0.01%能够感觉出来。

47

主题

6950

帖子

6951

积分

钻石会员

积分
6951
发表于 2007-8-19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晕死,对0.01%的变化也能觉察出来?书上还说小于3%正常人都觉察不出差别了.目前两者助听器的平均失真都在3%以内吧.

2

主题

1592

帖子

1592

积分

顶级会员

积分
1592
发表于 2007-8-19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用户的口味问题 是很关键的!!但不是绝对的!!

尤其是感觉严重偏差的时候!!假设一下:一个听力不好的人 能当钢琴调音员吗??  一个听力不好的人 唱歌能字正腔圆吗??除非自己创造!!

古今聋人里 也就是一个贝多芬还能创作乐曲!! 不过他也就是创作了!!别人的曲子让他弹 估计也是跑调的!!
我是一个来自杭州的验配师!! QQ:99359864 QQ群:52823820(聆听时空) 网址:www.hzear.cn

22

主题

461

帖子

461

积分

中级会员

生命短暂,让其辉煌吧!

积分
461
发表于 2007-8-19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8楼林照跃于2007-08-19 21:51发表的  :
其实从严格意义上讲,失真和音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两者也没有必然的联系.可是从人的感觉来说,感觉音质不同了,不自然了,自然而然地想到是声音失真了吧.
ON,音质的数学本质是富里叶函数变换的谐波,谐波的合作包洛线在谐波次数n=无穷时可以了解为完全没有失真,数字电路由于数模转化取样频率限制,在谐波次数n约为3-5,尽管数字电路本身失真小,但是音质的差距(失真)是非常明显的,因此目前资深HIFI要玩电子管就是这个道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签到|Archiver|版权|手机版|听障论坛

GMT+8, 2025-8-26 06: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