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用第33楼林照跃于2007-07-09 21:31发表的 :
我的理解是,如果是单一的声音信号,那压缩是不会造成失真的.
但是在有多个声音信号的情况下,由于对大声和小声的放大不一样,大小声音放大后相互混合,会不会使输出的波形同原先的波形产生较大的不同(因为不是线性放大的缘故)?? 波形不是我们要的东西.
人耳具备天然的分频器, 耳蜗不同区域的毛细胞感应不同频率的声音. 所以人耳本身感受的就是每个频率的声强.
多个声音信号下, 压缩处理也是分频处理的. 由于不同频率的增益不同, 波形必然和原先有所偏离. 不然助听器就无法实现针对患者需要进行补偿了. 我觉得助听器对声音的处理目前只能处理到频率一级, 不可能区分出来声源进行处理. 所以最多是: 有的频段的声音本来小, 放大的多一点. 有的频段的声音本来大, 放大就少一点. 但这已经无所谓搅乱波形了, 因为波形本来就早已经乱了. 但压缩肯定会影响各频段声音的能量对比. 在人耳听起来, 可能会有失真. 但除非听力阈特窄, 否则对语言的影响应该不是很大. 原因如下: 考虑这么一种情况: 在正常语言的背景下, 叠加一个100分贝的纯音噪音. 那么这个被噪音覆盖的频段, 不管怎么压缩处理, 处理也好, 不处理也好, 都不可能提取出什么有用的语言信息了. ->这就推出了, 若频段分得越细, 处理的效果就越好. 不然的话, 降低某频段的压缩, 并非只降低了噪音频率的增益, 还降低了其相邻的部分. 这就会使部分对语言识别有用的部分的信息受到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