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觉-神经性聋的诊断要点是:根据病史;听力检查;纯音测听曲线高频听力损失明显,呈由低频到高频的下降型曲线,最适阈带极窄、语言接收和词语辨别率极低,平均听力损失在60分贝(HL)以上。脑干诱发电位多在80分贝(SPL )无V波出现或分化不良。声阻抗显示中耳正常鼓室图,声反射引不出或延迟引出,衰减试验多可阳性。 JPJ,za
3.1.1 肾气亏损 eVkh7 $]
0&U+ms!
3.1.1.1 主证 :早产、母孕期用耳毒药物或有耳聋家族史,致先天禀赋不足,复因发热或因用耳毒药物致聋。此类病人笔者临床发现,听神经抗毒能力极差,表现对耳毒性药物的“高敏状态”。伴有蝉样耳鸣、夜啼盗汗。早期可见夜行步态不稳,伴有五迟。阴虚者伴有消瘦,烦躁夜啼,口干便秘,舌红少苔,脉细数;阳虚者,面色苍白,声低气怯,易出虚汗,易患外感。 <k o6;g~
3.1.1.2 治则: 阴虚者,滋阴补肾,利窍聪耳;阳虚者,温肾助阳,利窍聪耳。 D3Yyw5
•3.1.1.2 方药 : 阴虚者,用耳聋左慈丸。熟地10g、淮山药12g、山臾肉6g、泽泻6g、丹皮6g、五味子10g、磁石15g(打碎)。另加石菖蒲10g、穿山甲3g。偏阳虚者,用补骨脂丸。熟地10g、当归10g、川芎6g、肉桂3g(后入)、补骨脂6g、葫芦巴3g、杜仲10g、菟丝子10g(包)、川椒3g、石菖蒲12g、白芷6g、白蒺藜10g。 R -|h t
•3.1.1.4 方解 :前方用六味地黄丸之熟地、山药、山臾肉、补肾阴,填髓海;以丹皮,泽泻除虚热、化湿浊;以五味子补肾纳气;磁石聪耳兼以潜阳降浊。后方用补骨脂、葫芦巴、杜仲、菟丝子填精益肾气,加肉桂、川椒温阳散寒,熟地、当归、川芎补血,石菖蒲、白芷、白蒺藜、辛温通窍、行气利耳,磁石聪耳、摄纳浮阳。 Vp7`kn-'3
•3.1.2 脾虚气亏 1Ub3k#'=E
•3.1.2.1 主证 : 耳聋耳鸣,遇劳则甚或蹲下立起时加重。耳内常有突然空豁或发凉的感觉。肢细而腹大,面色天然不泽。夜寐露晴,偏食厌食,唇甲色淡。本型属虚闭的范畴(包括缺铁性贫血者及缺钙患者)。 |A=vHY
•3.1.2.2 治则: 升阳益气、开闭通窍。 STH-]a$BCA
•3.1.2.3 方药: 益气聪明汤(《证治准绳》)。蔓荆子6g、党参15g、黄芪15g、升麻1.5g、葛根15g、黄柏6g、白芍6g、甘草3g。 & :v~*t
•3.1.2.4 方解: 党参、黄芪、甘草健脾益气升阳。伍以蔓荆子、升麻、葛根升举阳陷,黄柏滋肾生水,白芍敛阴和血,柴胡引药归经入耳脉,加菖蒲、磁石开窍聪耳。 VW'6?#|) V
•3.1.3 淤血阻窍 "s04%~q{
•3.1.3.1 主证 :外伤、产伤、跌扑致聋或耳聋日久,伴有外耳干裂鳞屑、结痂刺痒、舌紫暗或淤斑点,脉沉涩。 -OU/B%B"
•3.1.3.2 治则: 行气活血通窍。 p8v{h-)L+
•3.1.3.3 方药 :用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赤芍6g、川芎12g、桃仁9g、红花9g、生姜3g、红枣7枚、麝香0.1g~0.15g(冲服或微煮)、老葱3根(切碎),黄酒适量。 ~C&kqt(8
•3.1.3.4 方解 :赤芍、川芎、桃仁、红花、红枣、生姜活血养血、滋养耳窍,麝香香窜配老葱、黄酒通窍,并增强上述诸药活血去淤之功。古书记载:本方善治久聋。 ~Mi@fNK+\\
EY.Ioh5sG
刚看到上面的消息,真的能治感音性耳聋吗?请作者和版主尽快答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