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钵满,他们发的这种财叫“趁火打劫”。 $JGsCfk5h
打破垄断的方法就是引入竞争,我就不信,这种塑料耳钩中国就不能生产?其实很多外部易损配件中国都能生产,小小的导线能有什么科技含量?那么为什么没有商家OEM这种配件呢,原因无外乎无法量产,毕竟这是一种小众产品, 除非大量的有用户支撑,果然想法比较幼稚,正如970812所说,去澳大利亚持旅游签证的朋友问了,澳大利亚根本不卖,跟香港一样,由此可见,澳方采取的是最简单的保护其代理商利益的做法,真绝,能否找到一个澳大利亚本地的聋人家庭申请免费的人工耳蜗,再从他手中买呢?难度虽然有点大了,澳大利亚怎么防止这种情况呢?再加上较高的利润率,一定有厂家愿意做,中国的用户我相信随着经济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人工耳蜗,这会给OEM厂商带来可能,据说,在澳大利亚的公民做这种手术是免费的,这是他们的医疗福利制度,我想为什么不能找一个澳洲的家庭让他们免费多申请一个,然后我们再以较低的价格从他们手中买来呢? 穷则思变 ;FW52$b (c
也许早就有人这么想过,那么不成立的原因可能是免费申请制度有着比较严格的规定,那么能否买到免除关税的人工耳蜗外部设备呢?cochlear公司肯定有保护他们代理商的某些措施,只是我不知道那是什么,去澳大利亚问个究竟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