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bianhuaer

陡降型听力MM的心声,刚订了2只笛听800

[复制链接]

8

主题

62

帖子

62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62
 楼主| 发表于 2007-8-5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那请问PAPA,你给那位患者佩的是哪种机型呢?????我订的机子还没好,,,,现在退还来的及.........

那那位患者一戴上就有明显效果么???

我预期不高,,,,已经被提醒了几万次了,,,,,这种听力佩带效果有限~~~~~~~~~~~~

而且说移频比较适合孩子,,,,,,,,毕竟成年人再听已经变形的声音会很奇怪

相信每个听力有问题的人都会觉得钱不是大问题,,,,,,,,,,如果真的有效果的话,,,,,,,,,,

当然我订800的时候就知道,,,,这个机子和2万块成正比是不可能的,,,, 但终归要试一试啊

现在都是独生子女的,,,,,,,,,爸妈都会想尽各种办法,,,,,走到助听器这一步,也已经是最后一步了

2

主题

1592

帖子

1592

积分

顶级会员

积分
1592
发表于 2007-8-5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进不了香蕉图  那就没有意义了!!

因为进了香蕉图  所以意义重大!!(因为对语言产生了帮助!!)
我是一个来自杭州的验配师!! QQ:99359864 QQ群:52823820(聆听时空) 网址:www.hzear.cn

47

主题

6950

帖子

6951

积分

钻石会员

积分
6951
发表于 2007-8-5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移频”助听器与传统助听器效果的对比研究


  重度以上听力损失病人的最大问题是交流和康复困难,为他/她们选配助听装置,一直是一个挑战。解决这一挑战的候选技术或装置为电子耳蜗和最新的“移频” 助听技术。Davis Penn和Ross(1993)认为“移频”助听技术的发展为重度以上感音神经性聋的听力康复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手段,填补了普通助听器与电子耳蜗之间的空白领域。本研究通过比较评价移频助听器与普通助听器在174耳的表现证明“移频”助听听阈较非移频助听听阈明显改善,在2000Hz以后的高频区改善尤为明显(t=2.45-47.46,p<0.0001)。移频助听对清晰度指数的改善较裸耳和非移频助听时有非常显著的改善(t=16.89,p<0.0001)。非移频助听状态下元音的感知率和听辨率较裸耳有显著提高(X2=7.5-78.19,p<0.00026)但对辅音的感知率和辨别率无明显提高(。.但移频助听状态下的辅音包括元音的感知率和听辨正确率都明显高于非移频助听状态。移频助听的语言辩别较非移频助听时有明显的改善(t检验结果:t=16.89,p<0.0001)。本文对研究结果产生的原因和“移频”机理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助听器  移频  听觉  评估
  重度以上听力损失病人的最大问题是交流和康复困难,为他/她们选配助听装置,一直是一个挑战。由于这些病人多已没有可用的高频残余听力,所以传统的助听器只能为他/她们提供有用的低频声信息,而对语言辨别至关重要的高频声信息,它们不但无能为力,反而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解决这一挑战的候选技术或装置为电子耳蜗和最新的“移频” 助听技术。Davis Penn和Ross(1993)认为“移频”助听技术的发展为重度以上感音神经性聋的听力康复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手段,填补了普通助听器与电子耳蜗之间的空白领域。但这一领域的界线目前仍未界定。原因主要在于缺乏对移频助听器、普通助听器和电子耳蜗效果程度的对比研究。
  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评价移频助听器与普通助听器的表现

1.    料与方法
1.    1研究对象
1.1.    1重度以上听力障碍,至少有三个点的低频残余听力。其中佩戴”移频”助听器的患者60人,95耳 ,年龄6-68岁,平均年龄18.5岁。佩戴和语训时间为3m-13m;佩戴”非移频”助听器的患者50人,79耳 ,年龄6-46岁,平均年龄19岁。佩戴和语训时间为6m以上。平均残余听力情况为
     250Hz    500Hz    1000Hz    2000Hz    4000Hz    6000Hz    8000Hz
平均听阈    79.83146    91.33696    100.9239    109.6739    112.9348    122.9688    123.0435
标准差    18.66952    16.38297    17.09587    16.42171    17.59046    10.64278    12.22402

所有病例均排除智力和其它神经系统疾病,家庭和聋康机构有正确的康复理念.并有充分的听觉环境 。所有病例都能对听到的声音作出正常的反应。
1.    2仪器装置
所有听力测试均用madsen 产Aurical听力检测中心,并经中南声学计量检测中心检测合格。非移频助听器选用丹麦产Canta780D。”移频”助听器为Impact DSR助听器。所有助听器都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验配。
1.    3方法
1.3.    1裸耳听阈测试:对所有病例均测试裸耳听力,对低频残余听力超过100dBHL的病人均用声场验证,以排除震触觉。120dBHL无反应时标记为本130dBHL。
1.3.    2助听听阈测试:单耳佩戴助听器后,坐于杨声器前1m处,首先进行声场校准,然后测试250、500、1000、2000、4000、6000和8000Hz的助听听阈,并同时自动计算该听阈的清晰度指数(AI)。
1.3.3Ling 氏6音测试:将国际音标a、 u、 I、 s、 sh、 t制成卡片,分别测试病人在裸耳和各种助听状态下听到和听清的情况。测试时首先教授病人在唇读辅助下听辨和复读2次,再在无唇读情况下教授和矫正各一次后让病人听辨别Ling氏6音。听后能准确指认或复述的为听清。听后有反应但指认或复述错误为听到,听后无反应者为听不到。
1.3.4听音辨图测试:从中国聋儿康复工作协调组和中国聋作康复研究中心编制的听音辨图测试卡片中随机相取20个图片,语训3个月后在原语训环境由语训老师进行听辨测试,正确辨听每个图片计5分。
1.3.5 前三个测试为自身配对对照,第四个测试非配对对照。统计学分析采用SAS软件进行。
1.4结果
1.4.    1各频率裸耳平均听阈,非移频平均助听阈,移频平均助听阈和+标准差见图1. 裸耳/非移频助听/移频助听听阈比较的配对t检验结果见表1。1  

表1:裸耳/非移频助听/移频助听听阈比较的配对t检验结果
     250Hz    500Hz    1000Hz    2000Hz
     L-F    L-Y    F-Y    L-F    L-Y    F-Y    L-F    L-Y    F-Y    L-F    L-Y    F-Y
t    13.18    20.8    2.45    19.85    31.18    9.47    30.71    35.11    8.53    13.44    37.62    8.82
p    <0.0001    <0.0001    0.0166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n    72    89    74    66    93    74    83    90    66    77    93    77
                    4000Hz    6000Hz    8000Hz
                    L-F    L-Y    F-Y    L-F    L-Y    F-Y    L-F    L-Y    F-Y
t                   7.02    39.07    14.9    3.27    47.46    23.06    0.31    39.24    38.87
p                   <0.0001    <0.0001    <0.0001    0.0018    <0.0001    <0.0001    0.7545    <0.0001    <0.0001
n                   83    93    83    62    65    62    79    75    75
图1、表1中可见各助听阈较裸耳听阈明显改善,“移频”助听听阈较非移频助听听阈明显改善,在2000Hz以后的高频区改善尤为明显。裸耳听阈与非移频助听阈在8000Hz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移频助听听阈与非移频助听阈在250Hz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1.5.    2裸耳、非移频助听、移频助听时的清晰度指数(AI)及相应的统计学结果见图2和表2
.
表2:裸耳\\非移频助听\\移频助听时AI均数和SD  
     裸耳      非移频助听      移频助听
AI    0    20.08333333    59.13541667
SD    0    15.87517328    23.38358389
n    73    73    73
配对t检验结果:t=16.89,p<0.0001
可见移频助听对清晰度指数的改善较裸耳和非移频助听时有非常显著的改善。
1.4.3在裸耳和各助听状态下Ling氏6音的觉察率和听辨率及统计字结果见表3和表5.
表3:裸耳\\非移频助听\\移频助听时的LING6音感知率和听辩率
          a    u    I    s    sh    t
裸耳    感知率    8.30%    6.67%    6.60%    0    0    0
    听辩率    6%    3.30%    1.70%    0    0    0
非移频助听    感知率    83.30%    80%    70%    16.70%    15%    18%
    听辩率    80%    75%    58.3    3.30%    6.67%    83.30%
移频助听    感知率    90%    88.30%    90%    85%    86.70%    86.67%
    听辩率    88%    85%    83.30%    83.30%    83.30%    85%




    表4:非移频助听\\移频助听时的LING6音听辩率的比较
     a    u    I    s    sh    t
X2    1.5633    1.875    9.0756    78.19    71.2458    74.1483
p    0.2112    0.1709    0.0026    0.0001    0.0001    0.0001
                        
                        
    非移频助听\\移频助听时的LING6音感知率的比较
     a    u    I    s    sh    t
X2    1.1538    1.5633    7.5    56.0489    61.65    56.1738
p    0.2827    0.2112    0.0062    0.0001    0.0001    0.0001

可见非移频助听状态下元音的感知率和听辨率较裸耳有显著提高,但对辅音的感知率和辨别率无明显提高。.但移频助听状态下的辅音包括元音的感知率和听辨正确率都明显高于非移频助听状态。
1.2.    4听音辨图测试得分及统计学结果见图3和表5     


  
表5:裸耳\\非移频助听\\移频助听时AI均数和SD  
      非移频助听      移频助听     
WIPI    42.84810127    78.39285714     
SD    14.69090824    10.27221994     
n    79    84     
非配对t检验结果:t=17.8,p<0.0001
可见移频助听的语言辩别较非移频助听时有明显的改善。

47

主题

6950

帖子

6951

积分

钻石会员

积分
6951
发表于 2007-8-5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1.5讨论
从本研究结果可以发现,对于有低频残余听力的感音性聋患者用“移频”助听器后在声音感知.尤其是高频声音的感知方面证明较非移频助听器有明显改进。清晰度指数(AI)是病人能听到对言语清晰度至关重要的各频率声音的有效比例。本研究结果显示“移频”助听能较非移频助听器明显提高语言清晰度。Ling氏6音测试结果也同样证明了这一点。从国内外的文献中分析能产生如此结果的原因为:1)本研究中所有病例均为重度以上听力障碍,且低频均有一定的残余听力,而高频残余听力均大于100dB。2)非移频助听器均采用传统的振幅压缩放大策略,其振幅放大量和频带宽度受限于受话器和传声器,使其在高频尤其是4KHz以上的增益非常有限,按经典的1/2补偿原则,不足以补偿高频听力损失超过60dB病人对增益的需求。3)汉语语言中声母的重要性。声母即辅音其中清辅音中绝大部分中心频率位于4KHz以上,而在长期会话声谱中的声强范围为5-40dBHL之间,平均为25dB,所以一旦病人在4000Hz以上的听力损失超过60dB时,只有当其可获得至少20dB以上的高频增益时,才有可能感知高频辅音。而非移频助听器在4KHz以上频率很难产生20dB的增益。另外对于那些已无高频残余听力病人来讲,再高的高频增益也不可能使不复存在的听力有反应。4) 声音的上扩散掩蔽特性决定了低频声音对高频声有更多的掩蔽。所以在很多助听器中采用了降低低频增益的方法来降噪。语言音素中元音多分布在低频,辅音多分布在高频,如果助听器在中低频段有足够的增益而高频增益不足,就会产生放大声音中元音对辅音的掩蔽。这也正是国外许多研究证明的当病人的高频听力损失超过60dB时,传统的助听器对病人的言语辨别不但没有作用反而有负面影响的原因所在。5) 感音性聋病人需要更多更好的信噪此才能达到正常人在日常信噪比状况下的语言辨别,所以“移频”助听器在传统降噪的基础上采用DCB(动态辅音推动)技术使语言中重要音素的信噪比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移频”(frequency shifting techniques)的概念出自已久:早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有研究人员试图应用“频率降低技术”(    frequency lowering techniques)    进行助听和语训。(Ben net and Byers,1967;Beasley et al,1976),当时的设想就是将语言信号的带宽匹配到病人具有较好敏感残余听觉动态范围之内而不是企图使不复存在的高频听力有反应。有许多方法可以用来进行不按比例和按比例的频率转换,然而它们没被用于可以佩戴的装置或语训工具。例如变调装置就是一种不按比例频率转换的方法,它是通过恒定的频率移动导致语言声不自然的变化,它对语言理解没有帮助。因为不按比例频率转换的方法不能保护语言信号中语素之间的相应关系,所以反而干扰了听觉。
按比例移频类似于录音机的慢放,即先按正常速度录音然后以较慢速度播放,因此这种方法保持了语言中各语素之间的相应频谱位置关系。然而将一架录音机变成一个可以佩戴装置并实时进行录音和慢放,是不现实的。
美国EMILY一直在使用一种“移频”装置,该装置统计的原理是基于1000----2000HZ范围内的声谱信息对于语言接受至关重要。EMILY装置可探知此范围的音素和能量构成,然后将在较高或较低的频带范围内进行移动复制,从而使其声音特性更易被觉查。这一频率移动可使所选择的音素实时地得以增加。虽然这一技术可以用于可佩戴装置上,并且为广泛范围听力损失的病人展示了希望。但有关的临床数据有限。早期迪通公司生产的‘移频’助听器是一种利用“慢放” 移频技术的特大功率助听器(1994年),为了克服传统助听器的限制,它应用了按比例的“慢放”频率压缩,通过利用电子磁带装置,它将语言信号几乎“实时”地按比例移动并压缩,它也对高频弱小的辅音信息进行辅音推动,它尽量将有用的高频信号移到可以利用的低频区。从理论上讲,将病人不可能听到的高频辅音信号移到可以听到的低频区应该克服了普通助听器对无或少有高频残余听力的病人无能为力的窘境。本研究所采用的“移频”助听器为ImpaCt 是全球第一个对言语再编码的助听器;她根据输入言语信号实时地数字分析采用特有的实时地动态言语重新编码(DSR),动态辅音推动(DCB) 和频率压缩(FC)数字处理技术对言语的频率.振幅和时间特性进行动态调控从而改善对言语理解至关重要的语言辨别能力.

8

主题

62

帖子

62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62
 楼主| 发表于 2007-8-5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移频理论上是不错,,似乎对我这种听力特别适合
但是据说全中国还没几个人配了这种,,,,每个人都不愿意当实验品也,,,,,,,,,,,,,,,,,,,,,,,
还是想知道配了的人怎么说

47

主题

6950

帖子

6951

积分

钻石会员

积分
6951
发表于 2007-8-5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助听器佩戴后效果不好的话,强烈建议楼主去试试移频助听器.

47

主题

6950

帖子

6951

积分

钻石会员

积分
6951
发表于 2007-8-5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6楼bianhuaer于2007-08-05 22:02发表的  :
移频理论上是不错,,似乎对我这种听力特别适合
但是据说全中国还没几个人配了这种,,,,每个人都不愿意当实验品也,,,,,,,,,,,,,,,,,,,,,,,
还是想知道配了的人怎么说
你没看到写这篇文章的作者用来实验的50例的佩戴者都是移频助听器么

8

主题

62

帖子

62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62
 楼主| 发表于 2007-8-5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助听者爱好者,非常感谢你!!!!!!!!!!!!!!向我这样自尊心强,小从挫折太少的人实在太需要鼓励了
家人都说我脾气这几年暴躁不少......

那你那位顾客的不舒适域宽么???

我不求听到鸟叫 手机铃声,,这些都不重要,,,只要和人在稍微远一点的地方交流有所提高就行了,,当然前提是耳朵舒服


谢谢林照跃啊,,,,,,,我正准备去领笛听800之前去试下~~

47

主题

6950

帖子

6951

积分

钻石会员

积分
6951
发表于 2007-8-5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戴移频机应该是在戴助听器效果不好时才考虑,你去试下没问题,但现在不要下单哦,等助听器效果(如果对外观要求不高的话,最好试试BTE,女孩子头发长点一般能遮住的)试后再作决定.

8

主题

62

帖子

62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62
 楼主| 发表于 2007-8-5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这里的气氛真是不错,,,,,,
因为有关耳聋的论坛都是一片唉声叹气
这里不一样~~~

希望800能满足我要求

请问楼上的,你给配的那个400是不是特别难调试啊????

有没有适应期,大概多久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签到|Archiver|版权|手机版|听障论坛

GMT+8, 2025-8-26 11: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