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7-11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术后2
术后第2天一大早张教授就带领了他的几名实习医生来巡床,敲击音叉试听术耳,答案当然是令我和医生们都喜悦的。仍然问及有没有头晕,是否面瘫没有问,想必一眼就能看出来吧。听张教授向医生们讲解,面瘫可能发生的时间通常是在手术当时或者术后24H内。下午,王医生拆去了包在耳朵外的纱布,用酒精清洁了伤口。拆去外包的纱布后,感觉听声音比包着纱布时大声了,但同时也感觉耳朵凉飕飕的没有安全感。住院的后来几天,张教授总是一大早就来敲音叉试听术耳,王医生总是让我看着她的手指头移动,然后观察我的眼珠移动情况,不知是确认眩晕还是啥?总之,俺这些天来既没头晕、也没面瘫、胃口也超好。
术后第72小时,我在躺了整整三个24小时之后,终于可以起床了。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保持一个体位久了变换体位之后可能发生头晕。护士叮嘱我要慢慢垫高枕头躺一会,然后才慢慢坐起来。中午斜躺着吃了饭,下午终于可以下床了。
下午先在病区走廊上慢慢走了一圈。碰见与我同一日做手术的50多岁的阿姨,她也是刚下床活动。聊及初始病情,她比我严重,不但听力下降而且还伴有眩晕,手术后她的眩晕也好了。阿姨满脸的喜悦要和我分享,“不晕了,这几天我都没有晕。就是耳朵听起来太大声了。”呵呵,和我一样。
傍晚,老公说在床上躺了几天了,咱到医院外的江边稍微走走吧。中山二院在沿江路,一出医院大门就可免费饱览“珠江夜游”的江景。在病房里,还不适应的声音是人们拖拉木凳子的声音,觉得特别刺耳难以忍受,而且人们说话的声音仍然听不清,特别是女人的声音听起来模糊不清。谁知一出到医院门口的马路边,车水马龙的声音变成了有如雷鸣般的轰隆声,刹车声、轮胎压地面的声音、发动机的声音,更加刺耳得不行。
术后第5天清晨,张教授照例来巡查,然后说,“比较正常,明天就可以出院了。”一听说出院,觉得很突然,便道:“可是张教授我还听不清呢。”张教授说:“是正常现象,就和你换戴一副眼镜一样,同样有个适应过程。”下午,王医生来为术耳拆了线,起初以为会有些微痛,还好不痛。
结算出院
6月29日,术后第6天,一大早护士如常测体温记数据,然后输液。到了11:30,护士站结算好后,便到一楼结算处办理了出院手续。住院期间所有费用(含伙食费)加起来14,646元,三甲医保80%报销后,自付5,288元,医保9,358元。其中5,288元可以报销公司买的另一份商业保险,大概也是80%,暂时还没报下来,估计再报两三千应该没问题。从总价来看,应该比“下雨的星期天”在上海做要便宜近千元,她还是只住一天院然后回自己当地医院挂水呢。
一同入院的阿姨也是同一天出院,她看上去比我更开心,对她来讲头不晕了比耳朵听不听得见更重要。还有另一位新结识的一起入院的患友27岁女孩玲子,因为一只耳朵突聋入院,入院时大概是70多dB,她还没有完全好不能出院。也祝她早日康复,她还说7月份就要照婚纱照打算结婚了呢。办完手续回到住院部,打算向张教授、王医生道谢,有点遗憾他们已经下班走了。下午一点半,收拾好行李,和护士及病友道别后出院。
(未完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