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6-2-11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193.收不住的表扬
2001年11月28日 星期三 -3℃—5℃
萌萌,昨晚你解着应用题,又读着课文,互相穿插着进行,我的心里有一种感觉没有及时表达,现在告诉你,那就是见缝插针式的节约时间、珍惜时间,还是一种快速转化头脑和注意力的游戏,再加上你又不失时机地提出并出去跳了两分钟的绳,回来又接着解题,我更觉得这互不相关的活动被你,不,被咱们巧妙地揉合到了一块儿,融为一体。短短的几十分钟,精彩、激烈,争分夺秒,堪称咱们的经典。咱们给它起个名字吧。互动一小时?快乐三明治?花样翻新大比武?多层夹心饼干?激情动荡60分?快乐试验田?笔战口战60分?60分钟比比看?激烈碰撞60分?好了,不想了,留给你来想,或是留给你来裁判吧。
我总觉得,我的想像力比你差远了,你看看,我列出的那些名字,不是与吃有关,就是与战联系,好像是一个吃饱了没事儿干的专门找事闹事的好战分子。唉,说出来不好意思,写出来还是不好意思,可我还是不得不承认,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满脑子的斗争哲学,学到的知识很有限,词汇很单调,观念也很受束缚,哪像你们现在这样,天天都接受大量信息。告诉你吧,我们那时,家里有一台收音机,一、半个月添一、两本书就已经被同学们羡慕得不得了了。时间随手都是,天天玩吧。投入少,产出就少。
没分段,有点儿乱,理得出段吗?请帮我用红笔划出段来,在此先表示感谢。
称赞的话,只要分寸得当,听多少都不累;称赞的内容,只要花样翻新,看多少都不烦,那就接着来吧——依旧是小事。
最近,在你身上,有一个不大的但比较持久的变化,你在插回看过的书时,越来越注意把书放回原来的分类中了,也越来越注意把常用的书放回到原来的位置上了。这样的事,看起来不起眼,说出来也不大,似乎用不到称道,属于应该干的。
其实不然。这件事,如果按你的话来分析,应该是“该做的做了,然而很久没有做;该做的做了,然而很多人没有做。”那反过来说,你做了很久没有做、很多人没有做而又应该做的事,那就值得肯定。再说,从这件小小的事情里,咱们可以大大地受益:在咱们自己家中,用书时伸手即得,不用东翻西找,着急冒汗的。还记得咱们曾经把书脊放到内侧的事儿吧?那么重要的学习用书,被咱们漫不经心地在收放时,来了个把脸儿藏起来,这书实实在在地同咱们玩起了旷日持久的捉迷藏,害得咱们把所有的地方找了几个遍。咱们呢,既是原告,又是被告;既是加害方,又是受害方,咱们把书放倒了,现在又在责怪书放倒了。责怪书,没有用;自责,也没有用。最好、最有用的办法,就是像你现在这样,让书儿们脸儿朝外、脸儿朝上,用时取出,用后插回原处。咱们都受益了吧?
唉,真是的,又是一段表扬的话,也不知道你一下子得到这么多,能不能吃得消?
昨晚,你一口气列出了两道含有中括号的应用题,我的确吃惊不小,这表明你对应用题的理解、分析能力都有了非常大的提高,令我刮目相看,这才没做几道题呀,就有这么快的进步,这么大的飞跃,那如果真像华罗庚爷爷说的那样,别人学一个小时,你就学两个小时,那数学一定会变得如科普作品一样让你入迷的。得了,那时候呀,就不把你叫书迷了,也不叫数迷,干脆叫你运算机器算了,祝你如机器一样能经受冲撞。
还有,你说同学们说你性格变了,可又没说怎么变了,我也觉得你是变了,变得在各方面都越来越主动了、积极了,特别突出的是,你办事手脚变麻利了,连吃的速度都加快了呢。想一想,过去你吃一个苹果得看完几张报纸吧,现在呢,差不多是狼吞虎咽了,说明你时间观念增强了。祝贺你!
温馨提示:作为成年人,可怕的不是没有自我更新的能力,而是没有自我更新的需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