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安子

耳聋遗传类型判别尝试。

[复制链接]

12

主题

183

帖子

183

积分

初级会员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积分
183
发表于 2008-2-7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好的帖子不容放过!俺也来说两句~~
         本人应该是遗传性耳聋,因为祖母和父亲都有耳疾……但他们都是三四十来岁才听力不好,为什么本人却十来岁就出现听力下降了呢?而且迄今为止一年不如一年……原先我比爸爸的听力好多了,可现在他接电话还比较正常,我是必须面对面才能正常交流,且一直配戴助听器。由于听力损失严重已达100以上分贝,助听器可以帮我听声音,却无法帮我识别话语,我常常是搞不清别人到底在说什么……脑子里雾蒙蒙的!有什么办法稍加改进吗?
     另外我想问一下,难道高血压也会引起听力下降?那这个听力下降是暂时的突发状态?
一念起,万水千山     一念灭,沧海桑田……

2105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说真话 办实事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5928

具有人气奖助人为乐奖

QQ
发表于 2008-2-7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0楼明天慧更好于2008-02-07 17:35发表的  :
         这么好的帖子不容放过!俺也来说两句~~
         本人应该是遗传性耳聋,因为祖母和父亲都有耳疾……但他们都是三四十来岁才听力不好,为什么本人却十来岁就出现听力下降了呢?而且迄今为止一年不如一年……原先我比爸爸的听力好多了,可现在他接电话还比较正常,我是必须面对面才能正常交流,且一直配戴助听器。由于听力损失严重已达100以上分贝,助听器可以帮我听声音,却无法帮我识别话语,我常常是搞不清别人到底在说什么……脑子里雾蒙蒙的!有什么办法稍加改进吗?
     另外我想问一下,难道高血压也会引起听力下降?那这个听力下降是暂时的突发状态?


更好的助听器和更好的调试,可以使你分辨率有所提高,但是提高有个限度,这限度取决于你听力损失的程度和类型。一般听力损失越重分辨率越差,如果你的助听器已经够好,调试也已很好,但还是听不清楚,那你可以尝试学习唇读,依靠听+唇读来理解言语。

高血压也会引起耳聋,突发性耳聋的话,必须抓紧时间及时治疗,听力还有可能恢复,时间一长,就无法挽回了。
进口、国产、海外耳蜗手术医院列表、品牌介绍、价格概览、咨询服务!详见:http://www.33erwo.com/html/zxhd/7290.html

48

主题

441

帖子

551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551
发表于 2008-2-9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恩 高中倒是学过 倒从来没想过用遗传只是分析呢 我是独生子 再说父母都没有这方面的疾病(父亲现在耳背 估计是岁数大了吧?) 从来没有往这方面想 一般都认为是药物啊或者带耳塞啊等等
现在想想 也是不能那么绝对 万一父亲有这方面的基因但是显现的很晚呢 所以只有做基因检查才能确定了 但是我感觉还是药物的概率大
话说回来 对我来说即使查出来原因也于事无补倒不如想想办法怎么补偿听力 但是可能对听力科学的研究积累些案例吧

2105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说真话 办实事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5928

具有人气奖助人为乐奖

QQ
发表于 2008-2-10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2楼wangxiangkai于2008-02-09 15:01发表的  :
恩 高中倒是学过 倒从来没想过用遗传只是分析呢 我是独生子 再说父母都没有这方面的疾病(父亲现在耳背 估计是岁数大了吧?) 从来没有往这方面想 一般都认为是药物啊或者带耳塞啊等等
现在想想 也是不能那么绝对 万一父亲有这方面的基因但是显现的很晚呢 所以只有做基因检查才能确定了 但是我感觉还是药物的概率大
话说回来 对我来说即使查出来原因也于事无补倒不如想想办法怎么补偿听力 但是可能对听力科学的研究积累些案例吧


检查一下还是好的,关系到自己后代的安全,比如如果有药物性耳聋的遗传的话,将来给自己子女用药的时候就要特别当心了,以免悲剧再次发生。
进口、国产、海外耳蜗手术医院列表、品牌介绍、价格概览、咨询服务!详见:http://www.33erwo.com/html/zxhd/7290.html

12

主题

183

帖子

183

积分

初级会员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积分
183
发表于 2008-2-11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倒有点偏畸地认为,为了不让悲剧延续下来,还是不要小孩的好……毕竟听力不好所遇到的艰难困苦自己都一一亲历,实在不忍心自己的下一代再痛一次……
可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苏文大哥,你提到的唇读有什么学习渠道吗?我因为听力损失十来年了,本身具备了一点点看唇读语,但不够精湛。
一念起,万水千山     一念灭,沧海桑田……

445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毛毛虫会变成蝴蝶吗???

Rank: 8Rank: 8

积分
12574

宣传大使奖

QQ
发表于 2008-2-11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4楼明天慧更好于2008-02-11 15:44发表的  :
我倒有点偏畸地认为,为了不让悲剧延续下来,还是不要小孩的好……毕竟听力不好所遇到的艰难困苦自己都一一亲历,实在不忍心自己的下一代再痛一次……
可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苏文大哥,你提到的唇读有什么学习渠道吗?我因为听力损失十来年了,本身具备了一点点看唇读语,但不够精湛。


唇读就是看口型嘛,这个得自己摸索的,多看看别人嘴巴就好啦!
QQ:13639185

【加入组织吧】聋人在线所属微信公众号和qq群一览表,欢迎加入!!http://bbs.cndeaf.com/thread-422147-1-1.html

48

主题

441

帖子

551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551
发表于 2008-2-13 0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4楼明天慧更好于2008-02-11 15:44发表的  :
我倒有点偏畸地认为,为了不让悲剧延续下来,还是不要小孩的好……毕竟听力不好所遇到的艰难困苦自己都一一亲历,实在不忍心自己的下一代再痛一次……
可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苏文大哥,你提到的唇读有什么学习渠道吗?我因为听力损失十来年了,本身具备了一点点看唇读语,但不够精湛。

这个支持 毕竟自己因为这个感觉很不好啊 为什么不孝有三无后就为大呢  人家说的干嘛要往自己身上套啊 不是公理都适合所有人的

3

主题

39

帖子

39

积分

新人会员

积分
39
QQ
发表于 2008-2-18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你们的科学分析,让我学到了很多。
"别对我放电",我老婆有来电显示!!!!!!!

2

主题

136

帖子

136

积分

技术顾问

积分
136
QQ
发表于 2008-2-18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9楼cochlear于2008-02-07 00:29发表的  :
你们好,我发现大家的讨论很热烈,而且很有道理,就是有一点要说明,在中国由于大部分遗传性耳聋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近亲结婚很少,加上计划生育政策下子女一般较少,所以大部分的遗传性耳聋仅表现为一个家庭内只有一个耳聋患者,经过我们的调查,100个聋人里面约有40-60%的患者为可以检测出的遗传性耳聋,但是仅有其中只有一小部分(约10-20%)为一个家庭有两个以上的患者,所以以家庭患者数目决定是否遗传还不够科学,基因检测是目前最有可能分析出病因、确定遗传因素的方法,建议大家积极利用这一科学方法,特别是在聋人男女朋友在建立恋爱关系前做检测以确定有无基因型冲突特别有用,大约10%的聋人夫妇会因为是同基因型的遗传性耳聋而生育耳聋后代,及早的检测有可能防患于未然。祝大家新年好。(D)

上面戴朴教授所说的话很有针对性!
其实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认识误区:如果家族中只有一个人发病,就一定不是遗传性耳聋。但事实恰恰正好相反。正如上面戴朴教授所说,“在中国由于大部分遗传性耳聋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近亲结婚很少,加上计划生育政策下子女一般较少,所以大部分的遗传性耳聋仅表现为一个家庭内只有一个耳聋患者”!这样的现实正是我们开展耳聋基因诊断工作的基础。这样的人群正是我们开展耳聋基因诊断的对象。

在我们的门诊中,很多大家族中只有一个人出现耳聋,但是经耳聋基因诊断发现在这一人群中,有40%的人是遗传性耳聋!我们的博客(http://cochlear.6blog.com)中,也有大量的相关的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来查询。如下面的网页:http://blog.cndeaf.com/article.php?type=blog&itemid=2941
[fly][glow=255,red,1]我是301医院一名耳科医生,很高兴与您交流![/glow][/fly] 欢迎到解放军总医院聋病分子诊断中心博客了解更多耳聋资讯!

2

主题

136

帖子

136

积分

技术顾问

积分
136
QQ
发表于 2008-2-18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4楼明天慧更好于2008-02-11 15:44发表的  :
我倒有点偏畸地认为,为了不让悲剧延续下来,还是不要小孩的好……毕竟听力不好所遇到的艰难困苦自己都一一亲历,实在不忍心自己的下一代再痛一次……
可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苏文大哥,你提到的唇读有什么学习渠道吗?我因为听力损失十来年了,本身具备了一点点看唇读语,但不够精湛。

请不要草率的放弃作母亲的权利!
不象我们通常所认为的那样:聋哑夫妇生出的孩子十有八九是聋孩子。
事实恰恰相反,如果聋哑夫妇是由不同基因突变或环境因素引起的耳聋,那么他们生育聋儿的几率几乎相当于正常夫妇生育聋儿的平均几率。
是不是很吃惊呢?这就是科学!
请参看我们博客的相关内容。http://blog.cndeaf.com/article.php?type=blog&itemid=3140
[fly][glow=255,red,1]我是301医院一名耳科医生,很高兴与您交流![/glow][/fly] 欢迎到解放军总医院聋病分子诊断中心博客了解更多耳聋资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签到|Archiver|版权|手机版|听障论坛

GMT+8, 2025-11-22 16: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