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网哥

“周村”之行

[复制链接]

426

主题

4901

帖子

4904

积分

vip会员

积分
4904

贴图大师奖

发表于 2007-11-2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咱们实话实说吧,说错了请包容。“有许多高手(听人)一般都不会上传”对这句话俺有些不同看法,确实有些名家作品网上看不到,(但是否化名上网不详),不过就我们而言,爱好者多些,事实也是如此,如果上网交流也上传三流作品,那么所谓切磋只是一句空话,楼主如果搞了个聋人摄影网站,大家上传的只是三流作品,楼主肯定难堪。其实在听人摄影网站中,像《新摄影》《色影无忌?。。。之类,有的作品水平之高,名家不一定能做到。其实一个爱好者拍的东西也很多很多,俺万把张总有的,楼主也不会少,那里去消化呢??也有个说法,“一招鲜,吃遍天。”技巧上有关键因素,那愿不愿公开,是作者的自由,一般的手法,大概没有什么好藏的了,高低只是作者对摄影的理解,这偷不去的。

1

主题

61

帖子

63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63
发表于 2007-11-4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网哥上传的这几幅作品如果大些细节也就出来了,这色彩和韵味也就能显而易见了。
看了这几副胶片的作品,更体会到,数码片的确比胶片色彩艳丽,但远不如胶片的深沉更富有内涵。
所以同意有人说的“数码如同风流少妇,胶片如同饱经沧桑母亲。”

11

主题

133

帖子

133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133
QQ
 楼主| 发表于 2007-11-9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0楼新天地于2007-11-02 14:54发表的  :
咱们实话实说吧,说错了请包容。“有许多高手(听人)一般都不会上传”对这句话俺有些不同看法,确实有些名家作品网上看不到,(但是否化名上网不详),不过就我们而言,爱好者多些,事实也是如此,如果上网交流也上传三流作品,那么所谓切磋只是一句空话,楼主如果搞了个聋人摄影网站,大家上传的只是三流作品,楼主肯定难堪。其实在听人摄影网站中,像《新摄影》《色影无忌?。。。之类,有的作品水平之高,名家不一定能做到。其实一个爱好者拍的东西也很多很多,俺万把张总有的,楼主也不会少,那里去消化呢??也有个说法,“一招鲜,吃遍天。”技巧上有关键因素,那愿不愿公开,是作者的自由,一般的手法,大概没有什么好藏的了,高低只是作者对摄影的理解,这偷不去的。

说错了也没关系,是个人的不同看法而已,没有什么对不对的。事实网上的是大多数爱好者,特别是玩者,发片发贴等方面也是根本上享受生活中的乐趣,而且很少拍到好作品,直接参赛或者参与交流作品,不论爱好者或者名家也一样碰到好运或者好时机的情况下能拍到满意的作品,都是固定的被摄物比如自然风光、建筑物等,当然想拍这样的话,是很不容易做到的。关于“楼主如果搞了个聋人摄影网站,大家上传的只是三流作品,楼主肯定难堪。”这句话,我也不会难堪,不管一流二流三流作品就只要上传即可,相互学习吸取优点,处理缺点,取长补短,这种水平还待提高。我相信有人拍好作品,但是发不发片是个人的权力,我绝不强迫。关于你说“去消化”这个问题,很简单的方法就是本人集团公司所有摄友商量好每月参与聚会观看展示,交流学习以及组织活动,不是更好吗?
有志事事成,无志事事空。 ^_^ 山东*网哥

11

主题

133

帖子

133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133
QQ
 楼主| 发表于 2007-11-9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1楼chyt于2007-11-04 21:56发表的  :
网哥上传的这几幅作品如果大些细节也就出来了,这色彩和韵味也就能显而易见了。
看了这几副胶片的作品,更体会到,数码片的确比胶片色彩艳丽,但远不如胶片的深沉更富有内涵。
所以同意有人说的“数码如同风流少妇,胶片如同饱经沧桑母亲。”

好久不见,不知多久未聊啊。你说的这些话我承认了,同意这句话“数码如同风流少妇,胶片如同饱经沧桑母亲”。但是采用胶片一定拍摄纪实类,从社会上很容易得到认可,要是数码相机拍呢?很多名家和爱好者产生了怀疑的态度来对待呢?你大概知道那年网上有人投稿参赛得了特等奖,结果曝露了这种采用电脑合成的事件,终于决定撤了得奖的资格。不过要用胶片的话很有可能会合成的片子,我也无话可说了。
有志事事成,无志事事空。 ^_^ 山东*网哥

426

主题

4901

帖子

4904

积分

vip会员

积分
4904

贴图大师奖

发表于 2007-11-10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聋人的网上谈理论方面的不多,难得楼主出题目,就《胶片能不能合成》谈俺的看法,听人谈的俺未必全部照单接受。数码合成引起争论,就认为可底片作证,胶片无法合成,也就无法作假。。。这类看法有点偏颇,老实说俺是吃电影饭的,上影厂的特技摄影棚就是搞合成的,底片上能看出合成,银幕上也穿绷了,只是胶片合成麻烦点,摄影家有钱你租影棚嘛,合成没人说话的,事实上当时广告大都也这样弄的,用不到演员去巴黎、伦敦,也搞出来了。把底片给印刷厂就行,祗是搞艺术的摄影家不愿作假而已。
如果摄影的经历长点,大都玩过胶片。玩二底叠放这不是合成?有什么不行?著名摄影家郎静山他的摄影作品大多是合成的,得奖无数,也没见有人异议。怎么换了数码就不行?有没有酸葡萄心理呢?
数码、胶片等只是摄影的工具,摄影的成功与否主要是摄影的内涵。数码能作假,胶片也能,不能因此否定数码。
楼主的大作俺看是用dc 拍的数码作品,有人拿来作胶片赞,楼主怎么不澄清一下?难道俺看走眼了?

1

主题

61

帖子

63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63
发表于 2007-11-10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我认为网哥所指的是“采用胶片一定拍摄纪实类,从社会上很容易得到认可”关键在于“拍摄纪实类”,与摄影棚就是搞合成的东西虽然都是胶片,但是是有所不同的,更不能与郎静山合成的摄影作品的相并论嘛。

426

主题

4901

帖子

4904

积分

vip会员

积分
4904

贴图大师奖

发表于 2007-11-10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高兴chyt 参与讨论,不过俺的看法拍摄纪实类用数码技术也是历史潮流,毕竟数码方便,千里之外瞬间传回编辑部,是否造假,那是职业道德问题了。采用胶片拍摄纪实类,社会就一定认同?不见得吧,近日网站不少在争论农民周正龙用胶片拍的华南虎,真呀?假呀?看来纪实和造假同数码、胶片无关联,君不见那个年代新闻纪实摄影中,把陈老总的头换了,那时更本没有数码!

1

主题

61

帖子

63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63
发表于 2007-11-12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是作为单一艺术搞先期和后期制作与合成等艺术处理是不能等同拍摄纪实类的造假的,这包括电影业。
新闻片同样是不能搞先期和后期制作与合成。

其实,多数作为业余爱好只能抽时间玩一玩一些胶片派 并不是死顽固不接受现代科技的摄影者,而是平均几个月也才拍多少卷135的“爱好者“来说,既然已经投资配齐一套传统相机,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钱上数码呢?那么多的钱可以买多少卷135阿!
再说,很多著名的传统相机随着时间过度都在升值,那数码随着时间过度呢,不说大家都会明白的。
每个人的要求和目的都不同,不要很偏激地说一定是数码强于胶片或者胶片强于数码。适合自己的才是最明智的。

426

主题

4901

帖子

4904

积分

vip会员

积分
4904

贴图大师奖

发表于 2007-11-12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7楼chyt于2007-11-12 20:32发表的  :
要是作为单一艺术搞先期和后期制作与合成等艺术处理是不能等同拍摄纪实类的造假的,这包括电影业。
新闻片同样是不能搞先期和后期制作与合成。


.......
同意,我们只是爱好者,和新闻专业有距离。但新闻片后期制作也是需要的,包括拷贝,校色,(前期拍摄会有偏色,要按标准色板校正,因为镜头的连接前后要统一。)还有配音字幕等都属于后期。合成变造是不可以的。,数码调整色阶不算造假,合成作为纪实就不可以了。

11

主题

133

帖子

133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133
QQ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4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4楼新天地于2007-11-10 10:53发表的  :

楼主的大作俺看是用dc 拍的数码作品,有人拿来作胶片赞,楼主怎么不澄清一下?难道俺看走眼了?

头一张是DC拍的,其它都是胶片.
有志事事成,无志事事空。 ^_^ 山东*网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签到|Archiver|版权|手机版|听障论坛

GMT+8, 2025-4-22 20: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