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俱往矣

对高频不好的患者来说,总结出一个助听器效果的好方法,供参考:绝大多数助听器0-4

[复制链接]

47

主题

6950

帖子

6951

积分

钻石会员

积分
6951
发表于 2014-4-30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2、高频补偿过多,可能会带来掩蔽低频的问题,影响这类群体的正常言语识别。
------
这点我在以前调试时深有体会,主要是舒适性反而下降,清晰度却没有相应提升

54

主题

205

帖子

206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206
 楼主| 发表于 2014-4-30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0楼林照跃于2014-04-30 18:32发表的  :
2、高频补偿过多,可能会带来掩蔽低频的问题,影响这类群体的正常言语识别。
------
这点我在以前调试时深有体会,主要是舒适性反而下降,清晰度却没有相应提升
低频补偿过多,同样会掩蔽高频补偿效果,尤其对高频损失的患者来说,N性耳聋患者大多是高频损失者。
对于高频损失70db以上人来说,4k-6k频段一般助听器补偿不到位。助听器的频率响应图就能基本看出来助听器本身最大的补偿分贝数。

54

主题

205

帖子

206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206
 楼主| 发表于 2014-4-30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图:
捕获.PNG

23

主题

112

帖子

113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113
发表于 2014-5-1 0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好图

15

主题

120

帖子

120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120
发表于 2014-5-1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2楼(俱往矣) 的帖子

谢谢好图,以前也看过类似的图。

不过我们也得考虑下,我认为这张图是针对听力正常或者听损较小的人而言的,他们听辨声音是基于频率,能够辨别各个频率,从而识别语音。

但是,听损很大的人(感音神经性),他们失去部分高频率的识别能力,辨别语音更多基于“语音包络图”,国外对此已有研究,也是近几年才出现外文资料关于此方面的论述。这是个很有价值的参考。

15

主题

120

帖子

120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120
发表于 2014-5-1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和林兄是属于自己调机的助听器佩戴者,理论知识可能不够专业。但是在不断的调机过程中,能够切身体会各种策略的不同效果,印象非常深刻。

对于我,一般到补偿到2.5K或3K,基本保证充足的增益;而对于4K以上的,补偿部分增益,稍微不到位,保持言语音调的基本平衡即可,如果补到位反而会影响识别。

54

主题

205

帖子

206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206
 楼主| 发表于 2014-5-1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Re:回 12楼(俱往矣) 的帖子

引用第14楼土木于2014-05-01 21:57发表的 回 12楼(俱往矣) 的帖子 :
谢谢好图,以前也看过类似的图。

不过我们也得考虑下,我认为这张图是针对听力正常或者听损较小的人而言的,他们听辨声音是基于频率,能够辨别各个频率,从而识别语音。

但是,听损很大的人(感音神经性),他们失去部分高频率的识别能力,辨别语音更多基于“语音包络图”,国外对此已有研究,也是近几年才出现外文资料关于此方面的论述。这是个很有价值的参考。
什么语音包络图没听说过。当然是正常人的图,患者不和正常人比,和谁比啊。一群感冒患者,不和正常人比哪知道自己是感冒啊,以为咳嗽是正常呢。
不知道回帖的人是患者还是其他人。本来给患者提供一个参考意见,结果东一下子 西一下子,好多节外生枝的话。咳。

47

主题

6950

帖子

6951

积分

钻石会员

积分
6951
发表于 2014-5-2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土木兄的意思是,针对不同听力损失程度的佩戴者,尤其是高频损失程度不同的人而言,其补偿策略应该是不同的,但都有一个共同点,要保证250--3KHZ之间的听损要补偿到位,才能基本发挥助听器的效果,否则效果无从谈起

47

主题

6950

帖子

6951

积分

钻石会员

积分
6951
发表于 2014-5-2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在目前情况下,只要3-4KHZ听损不是很重的话(不超过90分贝),这部分的听损还是可能补偿到位的,至于更高频段的补偿,要量力而行,过犹不及了

54

主题

205

帖子

206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206
 楼主| 发表于 2014-5-2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7楼林照跃于2014-05-02 11:08发表的  :
土木兄的意思是,针对不同听力损失程度的佩戴者,尤其是高频损失程度不同的人而言,其补偿策略应该是不同的,但都有一个共同点,要保证250--3KHZ之间的听损要补偿到位,才能基本发挥助听器的效果,否则效果无从谈起
我前面已经说过,高对频损失者来说,绝大多数助听器0-4k频段的增益补偿各个品牌都已经到位,已经不是什么技术难题。很少的助听器能将4K到一万甚至一万二千hz的增益补偿上来。正常人耳听到的声音频率可达到2万赫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签到|Archiver|版权|手机版|听障论坛

GMT+8, 2025-7-1 09: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