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abelmosk

奥迪康PK峰力

 关闭 [复制链接]

12

主题

1098

帖子

1123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1123
QQ
发表于 2012-6-7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01楼林照跃于2012-06-06 22:27发表的  :
第三,从理论上说,峰力对高频进行压缩后,由于音素的频率范围变窄,会降低原先在移频区域正常的音素的识别率,这在噪音环境下表现更为明显。文中只是提到没有达到统计学上的差异,但并不代表噪音环境下对言语识别没有影响。
关于移频在噪声下的影响,我会放另一篇文章上来。

你需要了解的是,移频之后,高频信息听到更多,对于噪声下的识别是有帮助的。

前提是:1、移频强度设置合适,2、需要1-2个月时间适应。

至于音素问题,如果没有移频,高频声音听不见,更会影响清晰度。

12

主题

1098

帖子

1123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1123
QQ
发表于 2012-6-7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03楼林照跃于2012-06-06 22:38发表的  :
第五,峰力的移频技术确实减少了声音的失真,但不可否认,还是会存在失真的。无论对儿童也好,成人也好,这种失真会改变大脑的正常思维,会不会导致发音跟随听到的失真声音而不够准确,也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
失真问题,我之前已经说过,站在正常听力角度去看,峰力移频会失真;站在听力损失患者角度去看,峰力移频让他听到更多听不到的声音。

常规补偿,高频声音补偿不足甚至听不到,难道这不会改变大脑思维吗?

常规高频补偿不足甚至会导致舌头,声带功能退化,这是不争的事实。

你去看看,多少儿童发音是大舌头的?多少儿童是高频声音发不出的?很多成年人,长时期听不见高频声,舌头喉咙功能都退化了。

而峰力移频可以很好改变这个格局!峰力移频可以很好帮助补偿高频,提高发音,改善语训效果。

47

主题

6950

帖子

6951

积分

钻石会员

积分
6951
发表于 2012-6-7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根据上述言论,我们的分歧其实也不大的,我的意见是如果能够正常补偿的话,尽量不要移频。

12

主题

1098

帖子

1123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1123
QQ
发表于 2012-6-7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是,没有助听器可以真正将8000-10000的声音补偿到位。

不要和我说频宽,频宽不代表能补偿到位。

47

主题

6950

帖子

6951

积分

钻石会员

积分
6951
发表于 2012-6-7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指频宽,打个比方说,“S”这个音频宽在7-11KHZ,但主峰应该没那么高,不一定非要补偿到11KHZ才能完全听清,低一些也会基本听清,虽然可能不是很完全。
象我,英文的音标“S”能够听到,虽然不知道准不准确,但确实听到了,并且与其他音标能明显区别出不同。

47

主题

6950

帖子

6951

积分

钻石会员

积分
6951
发表于 2012-6-7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象移频的话,虽然能听到,但也同样不一定准确的。

12

主题

1098

帖子

1123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1123
QQ
发表于 2012-6-7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峰力移频经过1-2个月适应期之后,确实可以提升“Z C S”和“ZH CH SH” ”F“等清辅音的发音,这是得到验证的。

12

主题

1098

帖子

1123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1123
QQ
发表于 2012-6-7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13楼suifeng8于2012-06-07 04:10发表的  :
峰力移频经过1-2个月适应期之后,确实可以提升“Z C S”和“ZH CH SH”,“f “等清辅音的发音,这是得到验证的。

47

主题

6950

帖子

6951

积分

钻石会员

积分
6951
发表于 2012-6-7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国内汉语的要求比国外的要低,一般情况下,高频补偿到8000HZ就差不多的。汉语拼音的“S”和英语音标的“S”是完全不同的。
因此,国内而言,移频功能没必要对轻中度(当然高频损失也不能太大)的人使用。

0

主题

15

帖子

15

积分

新人会员

积分
15
发表于 2012-6-7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虾们,我这种的可考虑什么样的助听器,效果如何?
听力图1.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签到|Archiver|版权|手机版|听障论坛

GMT+8, 2025-8-27 02: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