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想听通俗点的还是想听专业点?
估计讲专业你就听不懂拉,就通俗点.
开放耳是1998年丹麦科学家提出用来解决耳道机堵耳效应有效办法,简单的说就是听力低频好的病人,佩带耳道机会出现低频能量的叠加,导致助听器效果会象在木桶中讲话的感觉,自己的说话会过响.同年丹麦瑞声达公司开发出了第一代的开放耳助听器产品,非常有效的解决了开放耳技术采用中出现的最大障碍开通气孔导致能量外泄引起的啸叫问题--DFS技术.技术成熟后并进一步运用到耳背机及耳内式耳背机.你如果听明白了,开放耳技术取决于病人的听力情况,只是解决问题一种方式,不能代替助听器的好与坏.
智能延时启动只是一个骗钱的花俏个性选择.只是解决病人刚佩带时机器的烦恼的啸叫声,说的简单就是延迟开机,和电视机开机等几秒的原理相同.
质量和功能不是一个概念.
我个人认为质量靠配件的品质,这点是进口的好过组装的,原产地好过第3世界国家做的.
功能取决厂家的研发和创新能力,这点主创好过模仿,超前好过保守的.
你说的:是不是听力好点的耳朵反而要配贵的,听力差的反而可以配便宜的、质量与功能要求没那么高的助听器?这个问题回答起来没有绝对的.关键看你的效果平衡,你钱和效果的平衡.我给你举个事例,如果你的听力45分贝,带个3万的助听器,一个耳朵听力65dB带4千的助听器.你觉得那个效果好.我可以确确的告诉绝对是4千块的助听器效果好.为什么?助听器毕竟是辅助器械,不能取代耳朵本身的机能,在国外是看你的语言识别测试表和效果前后对比表来看你的佩带可能性的.当耳朵前后佩带效果出现35%以上的效果就可以认为你佩带效果很好. 如果你再多花1万有10%以上的提升,就是45%那就看你的经济实力拉,也有人会认为1万块有10%的提升他觉的划不来,也有人认为能提高5%提高花100万美金的也很正常,看你自己觉得经济实力和效果的比例来决定的.
我个人的听力65dB左右是佩带助听器效果最好的,所以钱的多少决定效果.我喜欢思想者,虽然它不是目前最好的,当时是最好的,现在最好的EPOQ和思想者2个时代的顶尖产品,最新的EPOQ最多只能提高我的识别度4-6%.所以我不可能把思想者给下岗.直到使用5年后有提高识别度15%.我立马就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