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44|回复: 1

調查稱中國有六百余萬聾啞兒童 要遠離致聾因素

[复制链接]

28

主题

607

帖子

607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607
发表于 2008-3-5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8年03月03日10:46  來源:《北京青年報》

據中國殘聯抽樣調查表明,我國共有六百余萬聾啞兒童,其中七歲以下約八十萬。為切實減少聽力殘疾的發生、提高公眾的愛耳、護耳意識,今年三月三日第九次全國愛耳日,宣傳教育活動的主題定為奧運精彩我聽到。

  孩子致聾原因

  是多方面的,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主要有由於遺傳、感染、疾病、環境噪聲污染、意外事故等等原因致聾。

  -導致孩子耳聾的原因有哪些

  藥物:研究表明,致聾的藥物主要包括氨基糖?類、水楊酸類、抗腫瘤類、酒精類。常見的有鏈霉素、雙氫鏈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慶大霉素、萬古霉素、紫霉素、托布霉素、巴龍霉素、多黏菌素B、奎寧、阿司匹林等。

  預防措施:藥物致聾是可以預防的。母親在孕期(特別是3個月內)要禁用一些損害胎兒內耳的藥物,如鏈霉素等。對有藥物致耳聾家族史的人群,用藥時尤應謹慎,如非用不可時,應從最小劑量開始。禁止對兒童使用對聽神經損害嚴重的藥物,如新霉素對內耳毒性最大,使用后可引起雙耳感音神經性聾。鏈霉素硫酸鹽與雙氫鏈霉素,前者損傷前庭器官,后者破壞耳蝸器官。必須使用耳毒性藥物時,應密切觀察,特別是注意有無耳鳴、頭暈等現象,做到早期發現,早期採取措施。

  中耳炎:由於耳咽管解剖結構上的特點,幼兒在傷風感冒,以平仰位置吸吮乳汁或惡心、嘔吐時,常常會引起中耳腔的細菌感染,發生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當中耳腔內膿液不斷增多時,孩子會因耳痛加劇而大哭,中耳腔內膿液增多的壓力也會引起鼓膜穿孔、破裂。如果不及時就醫或治療不徹底,會造成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如鼓膜不斷遭到破壞,穿孔越來越大,對聽力的影響將日趨嚴重。

  預防措施:感冒是引起中耳炎的主要原因之一,預防感冒就能減少中耳炎發病的機會。擤鼻涕方法不正確也可導致中耳炎,正確的擤鼻方法是:用手指按住一側鼻孔,稍用力向外擤出另側鼻孔的鼻涕,用同法再擤另一側。如果嬰幼兒仰臥位吃奶,由於幼兒的咽鼓管比較平直,且管腔較短,內徑較寬,奶汁可經咽鼓管嗆入中耳引發中耳炎。因此母親給孩子喂奶時應取坐位,把嬰兒抱起呈斜位,頭部豎直吸吮奶汁。游泳時應避免將水咽入口中,以免水通過鼻咽部而進入中耳引發中耳炎。

  外傷:孩子淘氣時,有些父母盛怒之下大力給孩子幾個巴掌﹔喜慶佳節,燃放的鞭炮突然在孩子耳邊爆炸,巨大氣浪直沖耳道內鼓膜﹔游泳時耳朵撞擊水面,以上外力都會造成鼓膜破裂、穿孔,直接造成聽力減退。

  預防措施:父母應在平時多注意孩子的行動,避免意外。燃放鞭炮時應注意距離,游泳時注意安全。防揪打,揪耳朵、打耳光都對耳朵有害。

  耳周病變:耳朵周圍鄰近器官的病變,有時也會涉及到中耳腔,從而引起聽力減退。如鼻炎、副鼻竇炎、扁桃體炎等。預防措施:有了疾病積極治療,不可掉以輕心。

  掏耳:聽到孩子叫嚷耳朵痒時,有些父母會信手取來發夾、短木棒、毛線針等物,甚至直接用纖長的手指甲,在孩子的耳朵裡盲目掏挖。這時,隻要稍有疏忽或不慎被他人碰撞,極容易戳破孩子耳道深處薄薄的鼓膜,造成鼓膜破裂、穿孔,不僅引起耳痛、出血,而且還使外耳與中耳腔直接相通,細菌也就乘虛而入,引起感染。鼓膜參與聲音傳導,若鼓膜穿孔會直接影響兒童聽力。

  預防措施:“耳屎”學名耵聹,積聚較多時,會引起耳痒及堵塞感,掏“耳屎”應注意:最好用棉簽,輕輕在外耳道轉動,然后耳朵朝下,耵聹可自行出來﹔不要形成挖耳習慣而頻繁挖耳,一般應1周左右1次,但在灰塵較多的地方或有“油耳”的人可適當短一點。如果長期不掏耳朵,則可能形成耵聹栓塞,這時應到醫院用專門器械取出。

  噪聲:相對於成人,孩子們更容易受到噪聲的傷害,給聽力帶來損傷,而且往往是在沒有任何知覺的情況下使他們的聽力逐漸減退。由於高分貝的噪聲而導致的聽力受損是永久性的損傷。雖然助聽器可以幫助孩子們聽見聲音,但是,就像近視眼鏡不能治愈視力一樣,助聽器也不能從根本上治愈聽力損傷。

  預防措施:避免孩子長時間處於嘈雜的環境中,避開生活中常見的噪聲污染源,比如電視,或者高音量的立體音響。當孩子周圍有長時間噪聲的時候,父母最好給孩子戴上保護聽力的耳塞,或者帶著孩子遠離污染源。要確保家裡所有的加熱設備和制冷電器在噪聲方面都能夠達到合格的標准,同時關注孩子在學校和其他生活環境中是否存在噪聲污染源。

  -如何早期發現孩子耳聾

  海軍總醫院全軍耳鼻喉科研究中心的郭紅光主任醫師介紹說:因為年幼,絕大部分的孩子根本就不懂什麼是聽力受損,他們以為周圍環境中的聲音本來就是這樣的,所以,在自己的聽力受到損傷后不會主動告訴父母。而且孩子在聽力受損后並沒有明顯的表現症狀。這些都增加了“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難度。因此,在平時的生活中,父母要細心觀察孩子的行為,及時發現問題。孩子在聽力受損后一般會出現一些異常行為:比如對外部世界的反應不夠靈敏﹔不樂意和別人交流﹔喜歡調高電視、音響的聲音﹔焦躁不安或不停用手抓耳朵等。如果孩子突然出現這些症狀,父母就應當及時帶他去醫院的耳科進行檢查,以確定孩子的聽力是否出現了問題,然后進行相關的治療。

  -防治耳聾要從孕期抓起

  如果孩子沒有聽力,那不僅僅是生理上的影響,而且還會給孩子造成巨大的心靈上的創傷,因此早期發規小兒耳聾並採取適當措施,是保証兒童身心健康的重要前提。郭主任強調指出:防治耳聾要從孕期抓起,希望准媽媽們在圍產期應注意減少聽力損傷,這其中包括:計劃妊娠,避免母親慢性疾病或感染對早期胚胎的影響﹔擴大產前診斷范圍,不局限於染色體疾病診斷﹔有家族耳聾史夫婦的胎兒應作耳聾基因產前診斷﹔減少圍產期對胎兒、新生兒聽力的不良影響因素,如宮內及出生后感染、缺氧、早產、噪音、高膽紅素血症等。特別需提醒注意的是,母親在孕期或孩子在出生后應禁用耳毒性藥物。

(責任編輯:董菁)
不幸选择了我,我选择了坚强。

28

主题

607

帖子

607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607
 楼主| 发表于 2008-3-5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文章我不知该发表到哪个栏目才好,所以只发表到这里了。
不幸选择了我,我选择了坚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签到|Archiver|版权|手机版|听障论坛

GMT+8, 2025-7-16 23: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