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雇佣残疾人,不用他们上班,白给工资,如果不拖欠工资,这样的企业,岂不是活雷锋?
其实不然,这个冒牌活雷锋,暗中挖了两个"大坑"。
一是坑了残疾人。
由于企业不用残疾人来上班,就使残疾人始终学不会谋生技能,以后更加难以真正就业,何况还拖欠工资。
二是坑了国家。
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本是为了鼓励企业帮助残疾人就业,而不让残疾人失去就业本领。但企业假意雇佣残疾人,并利用残疾人的残疾证,获得政府的优惠政策,不但会给助残工程留下负面影响,还导致了国家税收的流失。
因此,这两个"大坑",亟待监督部门将其填平。魏国栋
热线电话:13555515520
10月28日,我市残疾人李月静和尚宝燕等人反映,他们是三和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三和公司)的工作人员,公司拖欠他们10名残疾人6个多月的工资。经相关部门协调,三和公司已经支付给他们3个月的工资,但现在仍拖欠3个月的工资。
早在10月初,记者就对此事进行了调查。
10月4日,记者来到位于让胡路区庆虹桥下的铁路家属区,见到了李月静和尚宝燕等人,并对此事进行了采访。被雇佣的残疾人怀疑,三和公司雇佣他们是为了免税。
A不上班也能拿工资
记者看到李月静和尚宝燕两人的残疾证上,均标有"三级肢残"的字样。
据了解,两人因行动不便,常年待在家里,生活十分拮据。
2006年5月,尚宝燕和李月静等突然接到街道办事处的通知,称有企业要雇佣他们,还特意交待一定要让两人带着残疾证去面试。
当李月静两人如约来到用人单位时才发现,和她们一起被雇佣的还有另外8名残疾人,这些人多数都是聋哑人。
雇佣他们的公司名为三和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三和公司的工作人员将每个残疾人的残疾证进行复印后,又将每个人的联系电话和家庭住址进行了登记。随后,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平时不用上班,如相关部门来检查时,单位会派车去接他们,检查完再用车将他们送回家,每人每月工资定为620元。
残疾人本身就干不了太多的工作,单位一下子雇佣10名残疾人,不用上班还能拿工资,这样的好事令李月静和尚宝燕感到高兴的同时,也感到很蹊跷。
尚宝燕说:"不用上班就能挣钱,除了政府补助,一个私营企业怎么可能养活这么多残疾人呢?后来,经打听才知道,三和公司雇佣残疾人工作,是为了能够享受到免税优惠。"
尚宝燕等人曾到公司去过几次,相关部门检查时,他们只需要随身携带着残疾证,并承认自己在这个单位工作就行。相关部门检查完以后,单位也履行了承诺,派车将他们送回家。
B怀疑被当成免税工具
按双方约定,三和公司每月支付尚宝燕等人每人620元工资,这也是我市的最低工资标准。但是,每月开工资时,尚宝燕等人得亲自到公司讨要,工资才能拿到手。
半年前,三和公司就开始以各种理由拖欠尚宝燕等10名残疾人的工资。截至目前,已拖欠他们6个月的工资。
没有了工资,尚宝燕和李月静等人的生活陷入了窘境。尚宝燕的孩子没钱交学费,只能从亲戚家借,就连平时买菜,也得精打细算。
家住让胡路区后龙岗的赵宏建夫妇都是聋哑人,他们指望着工资和政府的救济生活。如今6个多月没发工资,就连最基本的生活也很难维持。
记者从三和公司的相关网页上发现,该公司标注的员工人数只有10人。而恰巧该单位只雇佣了尚宝燕等10名残疾人。员工都是残疾人,还不用上班,企业怎么赢利的?让人费解。
记者来到三和公司了解情况,一名自称是公司员工的男子说,公司目前已经不运营了,拖欠很多员工工资,不单拖欠了10名残疾人的工资。
C雇佣残疾人可免税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企业雇佣残疾人以达到免税的目的,不止三和公司这一家。
很多单位利用安排下岗职工再就业、雇佣残疾人、安置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等手段,来获取政府部门的优惠政策。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残疾人表示,他现在同时在3家企业上班,每个单位每月给他开620元工资。平时没事就在家待着,哪个单位来检查了,他就到哪个单位去一趟。
在采访中,多名残疾人和下岗职工表示,很多私企和饭店都愿意雇佣他们,平时不用上班,只要相关部门检查时去一趟就行了。
说白了,这些单位只是想利用他们的下岗证和残疾证。
据了解,对于安置"四残"人员的生产单位,确实可以享受到优惠的税收政策。前提是这些生产单位应该是民政部门举办的福利工厂和街道办的非中途转办的社会福利生产单位。凡不符合这个条件的生产单位,均不能享受优惠政策。
假意雇佣残疾人或利用下岗工人的下岗证,来获得政府相关的优惠政策,每月只要支付很少的工资,就可以获取很大的收益,势必会造成国家税收的流失。
经相关部门协调,三和公司已经支付给李月静和尚宝燕她们3个月的工资,但现在仍拖欠他们3个月的工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