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主人公:苏州聋女服装设计师鲍晓莉
有一个聋哑女孩,通过亲人的心血浇灌和自己的刻苦努力,绽放出了美丽的生命之花。
鲍晓莉的童年是不幸的。七个多月大的时候,因病导致耳聋。1989年,酷爱服装设计的鲍晓莉作为业余选手第一次参赛,她获得了苏州市"绿叶杯"童装设计比赛优胜奖。此后,她又参加了苏州市"小星星杯"童装设计大赛、江苏省"玉环杯"中老年服装赛、全国"四季童装"大赛,随后,她又被爱维、波司登、瑞尤等几家著名品牌的生产厂家看中,聘请担任服装设计师。1997年她获得了"全国首届百优服装设计师"称号。 在社会的赞誉中,鲍晓莉开始构筑新的发展平台。2000年7月,她终于有了自己的个人设计工作室,并注册了高级女装品牌"晓之以莉"。由于"晓之以莉"的衣服款式新、用料考究,加上做工精细,鲍晓莉服装设计工作室很有知名度。
在苏州市的养育巷,有一家由中国首届"百佳"服装设计师创办的"鲍晓莉服装设计工作室",这里流传着一个关于聋哑女的传奇故事。 在很多人眼里,鲍晓莉的确是个"谜":一个聋哑女,和一个中国优秀服装设计师,这两者之间是如何划起了等号的呢? 晓莉今年32岁,当她还在襁褓中的时候,一次不慎的用药导致了晓莉终生残疾,无情的命运从此将他打入了无声的世界。
父亲 鲍金安:"医生那时也比较混乱,用药也不注意,最后造成了药物中毒,神经性耳聋。" 为了学会一技之长,要强的晓莉从懂事起就走进了苏州盲聋哑学校,在那里,她对服装裁剪萌发了兴趣。
母亲 胡顺富:"她说我要搞服装设计,那我就跟她讲,你搞服装设计,因为我知道女儿的情况,她问我多少年,我说你两年肯定能够成功。"
在母亲的鼓励下,晓莉迈出了她人生中服装设计的第一步。 母亲 胡顺富:"是用我的两用衫,还有一条裤子,她改了一件夹克衫。" 晓莉的第一件作品为她打开了求师的大门,顾蓓敏老师就是其中之一。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退休教师 顾蓓敏 "当初一开始是处于一种同情,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以后,我觉得她也挺有灵气的。"
在名师的指点下,晓莉的服装设计水平突飞猛进,先是在苏州市童装设计比赛和江苏省中老年服装大赛中夺魁,再后来就闯出了江苏,走上了国内、国际舞台。1994年,她夺得了大连国际时装大赛的特等奖;1997年,晓莉凭借自己的实力,跻身中国首届"十佳"服装设计师行列。 作为一名服装设计师,晓莉欣赏欧洲名家的剪裁风格,简约、流畅,同时她有酷爱具有东方民族特色的传统服饰,她在自己的设计中,巧妙的进行了中西合壁,既有西方立体剪裁的特点,也有浓厚的东方韵味。
晓莉手语:"我喜欢西方的立体剪裁,我吸收了这种手法,同时我也把东方的元素融合在内。" 谈起未来,今年已经32岁的晓莉告诉记者,她还有一个更高的梦想等待她去实现。
晓莉手语:我想成为一个服装设计大师,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达成这个愿望。记者笔谈:你是一个女孩,有没有想过爱情,结婚? 晓莉手语:我还没考虑过这个问题,事业是我的唯一。
在很多人眼中。聋哑女晓莉创造了一个奇迹,她的成功,为更多的残疾人树立起自强、自立的信心,在这里,我们衷心地希望晓莉的事业会越做越大,但我们也希望,事业并不是她的唯一。
相关链接:
苏州市残联消息:2004年3月26日,苏州市第十二届(2003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十大新事和十佳新人评选揭晓,在各单位推荐和个人举荐候选新人新事的基础上,经媒体公示、群众投票、组委会审核,"一家人"慈善互助超市等十大新事和平民英雄王慈萍等十佳新人入选。鲍晓莉也入选十佳新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