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犹太朋友曾告诉我犹太父亲教育儿子的故事:一个慈父把3岁的儿子放在窗户上叫他往下跳,父亲在下面接,孩子玩得忘情而高兴。到了第三次,孩子又欢快地跳下,但父亲并没去接,可怜的孩子跌在地上哇哇大哭,慈祥的父亲则在一边暗笑。孩子抱怨父亲为什么不接反而欺骗了他。父亲在儿子惊恐之余,循循善诱地教导儿子:"你为什么以为我接了你前两次,就一定有理由第三次再接你?你为什么以为我是你父亲,就一定会帮你?"
当然,这样的教育孩子一定终生忘不了,但是我想这有点儿太残酷了,为什么要在孩子幼小的心灵印上如此阴沉深重的刻痕?为什么在孩子那么小的时候就学会怀疑和仇恨?
犹太朋友的辩驳却令我惊讶。他说:"犹太人为什么不能怀恨?一个被逼得逃离了自己家园数千年,一个被逼得操贱业、受人宰割而只能忍辱偷生以苟延残喘,一个世世代代浪迹天涯,深知做人不易和世态炎凉的民族,为什么没有怀恨这个最后的权利!"
我被他的逻辑震惊了。
犹太人给人的印象在于他们的抗争、奋发与要强。由于灾难深重,犹太人颇有来由地盼着有一天出人头地。从中世纪开始,就亦步亦趋地理财赚钱,几乎成了整个世界的理财家和商人,到了当代这个金钱万能的社会,焉能不红、不发!站在财界顶端的犹太人终于扬眉吐气了,跨进政界、学界及企业界,主持世界事务。由于曾经长期处于世界的底层,犹太人学会了隐忍。但是犹太人深知,要想翻身,必须注重教育,所以在犹太人心中,教育是宗教,是铁律,诋毁教育或不接受教育都属犯罪。不管多贫困,男孩子都要受教育。整个世界的犹太人都同属于一个社会。全世界的犹太人帮穷的犹太人读书。犹太人很珍惜金钱,但在这事上义不容辞,他们不忍、不敢吝啬。这类的吝啬者会为犹太民族所不齿。
犹太人守时,因为世代经商,知道时间是金钱的道理。犹太人圆通,商人不敢不圆通。犹太人也执拗,人有了钱,会学会执拗的。
由于有上面的特征,有很多人说犹太人像中国人。西方人说像,犹太人自己承认像,中国人也乐于说像。比起讲科学认死理的西方人来,中国人与犹太人都重教育、守时、圆通、善解人意、乐于应酬、爱言商事、保守、轻视女性、关心政治、实惠、在不影响大局的情况下善于妥协、见风使舵等等,实在不只是像,简直是兄弟。
但是与犹太人接触久了,会发现中国人跟犹太人很不像。在好多事上,犹太人比中国人有眼力、顽强、坚忍,知道团结的道理,事事抱团;还有,犹太人公然教导宣扬怀恨和记仇。
每年春末,在哥伦比亚大学校园里总是有人拿着喇叭没日没夜地念人名,一念就是好多天,校园中间主干道上从东到西都用粉笔密密麻麻地写满了人名,起初颇不知其所云,后问友人,知是犹太学生在悼念二战中被虐杀的死难同胞的名字。日日夜夜,每人轮值一小时,厚厚的、无尽的名单,几乎没人听,甚至没人留心,大多数的外人不知他们在干什么,风风雨雨,烈日曝晒,他们全不在乎,只是一心一意地念。被念的死者的名字瞬间随风飘去了,粉笔写在地上的字也保存不了多久,这些东西都很容易抹掉,但这种行为的符号意义却永远抹不掉。
我想,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敢于小看或忽略这个民族、这种刻骨铭心的恨。可惜中国人太聪明了,不愿干这些明知"无用"的小事。我常想,中国人若能有一丝这样的精神,日本人也不敢在屠杀了那么多中国人以后死不认错,与之相比,德国人已诚恳、胆战心惊地认错了,直到今天还在退赔战争中的一切,犹太人仍不依不饶。顺便说一句,犹太人至今仍抵制德国货。在犹太人所购货品中,哪怕有一颗螺丝钉是德国的,他们都坚决不买。
犹太人为人很自私,而且他们并不掩饰这种自私。中国人也自私,但很掩饰,重谦让,容忍,把自私包装起来,较愿意看得远一点,于人于己都有利。笑脸迎人,老到,圆熟,富有难解的人情味,"东方神秘主义",这是比犹太人"棋高一着"的地方,也是西方人最难理解的地方。
在行商上,犹太人重信用,讲商业道德,货真价实;但生意永远总归是生意,生意做完,翻脸无情。中国人热情缠绵,生意不止是生意,表面上情义兼顾,内心里的信誉常悬个问号,轻诺而不重契,先是满面温情而后剑拔弩张,起于哥们儿义气而终于对簿公堂,这倒不如犹太人痛快。
在纽约布碌伦区的正宗犹太人,穿一袭黑衣,大礼帽下扣瓜皮小帽,大胡子垂胸,裤子口袋下满垂缨络。跟这类人做生意你不必担心,虽然有人说他们做生意狡诈,但他们绝不走邪门歪道,说出去的话一定算话。可有一件,他们至今异性在公开场合是不能相互握手的,即使是在做生意也是如此。但正是这一个民族,竟是女权主义的孳生地和急先锋,大多数的女权主义理论家是犹太女人。犹太人家里主政的也绝对是女人,她们专司家里的一切事务和子女教育,这就是世所周知的"犹太人的妈妈"制度。
犹太文化就是这么一个奇异的充满了矛盾的文化。也许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并不需要我们走出国门和犹太人打交道,但这不是拒绝了解和学习一个优秀民族的理由。
群里碰见点闹心事儿,现在才想起来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