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296|回复: 19

聋校手语教学问题与对策杂谈

[复制链接]

32

主题

111

帖子

112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112
发表于 2010-9-7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聋校手语教学问题与对策杂谈
                     聋教杂谈之一
               叶老师发现的聋校教学问题一解
江苏省新沂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叶龙梅老师在聋生手语中字词兼代现象分析与思考 》一文中说,学生在学习《中国手语》后的应用中,有许多字词兼代现象。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他找到了原因,就是因汉语的词汇有三百多万,而《中国手语》全书共计词目5587个。相对于浩瀚的汉语词汇,手语词汇就显得相当匮乏。在表达丰富的汉语词汇时,聋人手语就出现了字词兼代现象。兼代现象是聋人手语的特殊现象,就是将汉语中不同的字或词用同一个手语来表现。这就产生了弊病,在进行书面语言表达中,就不能恰如其分地用词语来表达。因此出现错别字多、词语运用不当、成分残缺,语序颠倒等汉语字词与语法上的错误。

叶文中举了很多这种兼代的例,如 “蟑、樟、章”用同一个手势,“杨、羊”用“一手食指弯曲如钩状置于太阳穴处,仿绵羊头上弯曲的羊角”这个手语兼代;用“右手食指横伸,从左向右移动一下”的“一”兼代“意、义”两个字的手语。
又如由于双手表现的局限性,使手语词汇匮乏。《中国手语》中,有很多汉字的手语使用指势表示,同一个指势就可以兼代许多汉字,如“L”兼代“李、黎、理、拉、牢、蜡、例”等。在实际教学中,一些《中国手语》书上查不到的手语,教师也常会用一些同音字来兼代,这种兼代的结果是聋生不能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导致他们在书面语中不能正确使用汉字,从而出现许多错别字。如把“事情”写成“是情”,“圆规”写成“元规”,把“原来”写成“圆来”等等。
又如在学习聋校五年级语文《一幅画》这篇课文时,一个聋生初读课文就出现了六处用形近字兼代的现象,如“却”用“脚”的手势兼代,“响”用“向”的手势兼代,“难”用“推”的手势兼代等等。近义词兼代的情况也很多,如:“美丽、好看、漂亮”这几个词在手语中都用相同的手语兼代。像“帅、潇洒、英俊”等词因在《中国手语》找不到合适的手语,也用“美”这个手语兼代这几个词的手语。用完全相同的手语来笼统概括表达这几种或视觉愉悦或情感愉悦的不同感受,不能反映这些词的细微区别的,因此也就不能正确理解、使用词语。
又如“帽子”和“戴帽子”、“棋”和“下棋”、“眼泪”和“流眼泪”等等,手语都是相同的,又如不区分 “甜”和“糖”、“咸”和“盐”、“颜色”和“彩色”、“醋”和“酸”等。在《中国手语》中,“元首、豆渣”等词中,“元”、“豆”几个不同意义的汉字都有一个形状相同的手语,就是“一手拇、食指捏成小圆形”。
叶文说,聋人自然手语同英语等外国语言一样没有量词这个概念。在《中国手语》中也只收录了21个量词。聋生表示数量概念时,往往是在表示数词之后紧接着打出所要表达的物品等实际内容。例如,我买两小鸡、一糖。
叶文说,在聋校,关于教师手语的学习情况流传着一句话:一年学手语,两年查手语,三年造手语。即使同一所聋校各班学生之间手语交流有时都存在障碍。一个班级换老师,学生甚至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适应教师的手语。叶文强调要引导聋生认识到,在聋人群体中,手语基本上能满足他们的思维和交际需要,但相对于纷繁的社会,聋人世界仅仅是一个狭小的天地。聋人要想和整个社会接触,就必须学好汉语。了解手语中的字词兼代与汉语的区别和联系,才能学好汉语

叶文很好的指出了这些问题,又正确的指出了问题的根本是“汉语的词汇有三百多万,而《中国手语》全书共计词目5587个。相对于浩瀚的汉语词汇,手语词汇就显得相当匮乏。”若不从这根本找突破解决的办法,教师就不可避免要年复一年为聋生错别字多、词语运用不当、成分残缺,语序颠倒等现象困扰。

三峡码(S码)PL型普乐手语指出,以百万计的汉语词汇,自然手语是难以跟上的。但百万汉语词汇不过是几十种声韵母拼出的四百种单音节字音与对应的几十几百个部件拼成的三五千汉字的组合。字音口形与部件和字形都像“圆、豆”一样是聋人可视的客观自然存在,排除用手势表示字音口形与字形部件,只承认用姆食指捏成圆圈表示圆球、豆子的手语是自然手语,则这自然手语只是一种狭义的聋人自然手语。若包含允许聋人用手势表示他们看到的字形与听人字音口形的手语,则是广义的聋人自然手语。也就是说,包含进语言文字型的手语是广义的自然手语,排除语言文字型手语的自然手语,就只能算是狭义的聋人自然手语。

作为语言文字型手语的PL型普乐手语,是利用聋人可视的字音口形和字形约定手势的广义自然手语。是针对乡村不会任何手语的聋儿手语与语训、识字查字打字“五能”速成考虑的,也是为克服聋人狭义自然手语与《中国手语》词汇繁杂又远不够用的矛盾考虑的。是汉字型手语而不是只有词汇的手语,是以单个汉字手势为基础,以字组词而不是以已约定词去勉强拼凑未约定词,因此没有词汇不够的问题。

   PL型手语的核心是P型简拼手语与L型字形手语相结合的音形码手语,还用到略音码,略形码,音意法等的综合性多功能手语。先来看它五能中的手语、语训说话与识字三能的相互结合考虑,P型简拼是用类似于声韵母的前、后音字各24个作音标(音母、声韵母、引导字),并分别约定指式与手势表示。如“一四七皮”等是前音字,“二五安元”等是后音字,统称引导字(音母)。几与引导字不同音的字音,可用前后音字各一个快读拼出。约定在口边(或肩上、胸前)用右手打出前音字手势,左手打出后音字手势并按相应口形练发音说话。这样两手一举,就确定出一个字音。如右手上伸食指就是前音字“一”这音,左手横伸食指就是后音字“安”这音;这样在口边伸出的两手,就表示前后音字“一I安AN”快读拼出的“眼言IAN”这音。
   PL型手语中用到L型字形码,约定了26类字形首尾部件代码与手势。口边打出字音手势后,左右手在膈下(或腰前)左右边分别打出字的首尾部件码手势来区分同音字。这样就可区分开常用六千多字,就可组成汉语汉字中有的各个词句,因此没有词汇不够的问题。L型码中还含有八部首BD码与PB型音形码,14部首BQ码这两套三种汉字速查法,不知读音的字一见就可知道在S码字典中的页码而可自学生字,实现速成识字查字打字说话与手语这五能。
PL型手语主要是一页前后音字与字形首尾部件代码约定手势图,粗识字的人几十分钟就可看懂这图与用法,就可去教聋儿每字的前后音字口形与送气发声学说话和相应的字音字形手势,说话、识字、手语同步练习实现三能五能。聋人自然手语教材或《中国手语》书中只要附一页这普乐手语字音字形手势图与用法,说明凡教材中没有的词汇,就可按普乐手语打出的字来组成词用。这样就不需要各校各班与各个人去乱兼代用词,避免大量兼代引起的错别字等弊病的产生。
不需要幻想《中国手语》改版用进普乐手语,若要尽早摆脱手语词汇不够的困境,只要把一页普乐手语图复印发下去,就可实验对比是否可用与对改善手语是否有助。关键是是要摆脱抱残守缺的狭义自然手语观的束缚,认识到语言文字型手语也是广义的自然手语和聋从手语,聋人切莫让人蒙住眼不去看可能看到并可能用上的听人说话口形与汉字及对应的手语,敢于看与用,才有利于聋人的根本利益。
PL码音形双手图.JPG
                      聋教杂谈之一
               读美国C教授手势汉语论的商榷
    已培养出几个中国聋人博士的美国GGallaudet大学(加劳德特大学),有位知名的CCynthia Roy教授最近说,“美国有些学者开始认为:不发出声音打手势汉语应该看成是中国手语的一种类型。……有人提出各种荒谬理论说使用手势汉语可以帮助孩子学习汉语,这一观点和真理相去甚远”( ……Some people have various ridiculous theories about how using signed Chinese helps children learn Chinese. Nothing could be further from the truth)。C教授还说:“手口同步(边说边打手语)毫无意义,也没有价值,因为这样两种语言(手语和口语)都不伦不类。在加劳德特我们不鼓励学生边说边打。尽管很多人还是会手口同步,但是有很多研究证明这样做既阻碍了手语表达,也不利于口语表达”。
C教授这话可能对也可能不对,因有些手势汉语是对聋儿学汉语汉字没有多大帮助,如五千多词的《中国手语》中约有上千个手指字母词,它们是手势汉语但对聋儿学汉语汉字没有多大帮助。江苏省新沂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叶龙梅老师说,《中国手语》中,有很多汉字的手语使用指势表示,同一个指势就可以兼代许多汉字,如“L”兼代“李、黎、理、拉、牢、蜡、例”等,的确对聋儿学汉语汉字没有多大帮助。
手势汉语、手势英语等可能有多种形式,若是按聋人自手语打时一边说汉语与英语,的确不伦不类,相互妨碍。如按聋人手语的语序打“茶喝”时按汉语的语序说“喝茶”,显然有点别扭。
若是用聋人自然手语词汇按汉语或英语的词序打,这是文法手语。打文法手语时手语顺序与语言字序是一样的,手口联动是合情理的而不是不伦不类相互阻碍。
手势汉语或英语的另一类型是语言文字型手语,这种手语就可能对聋儿学该国语言文字有较多帮助。如美国有用手指的指式表示字母来打出英语字句的手语,是属于语言文字型的手语,就可能帮助聋儿学英语。如按英文BED(床)打出这三个字母手势的同时,就教聋儿看听人读这字的口形模仿送气发声和记这字形,很多聋儿就有可能发声说出这词和认识字这字,也就是学会说话识字,学会这英语。若美国已作过这实验并且有成功的例子,就说明手势英语能帮助孩子学英语。若美国没有去进行语训帮助聋儿开口说话,则是美国手语教育有缺陷,而不是手势英语不能帮助聋儿学英语英文。当然、美国不可能把手势英语摆在第一位,因英语每个词平均字母较多,要变换三五次甚至七八上十次指式才能把一个词的音与字形打全,不便连贯看词而不便独立作为手语用,主要用自然手语,手势英语只是辅助用。C教授没有重视到这一点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只能承认他部分可能是对的。
中国手语也有较好的语言文字型手语,如三峡码(S码)PL型普乐手语。也与手势英语一样,可能帮助聋儿学汉语汉字。PL手语就是为了帮助聋儿学汉语汉字与弥补自然手语的不足而设计的,当然对帮助聋儿学汉语汉字有很大的用处。
    PL型手语的核心,是P型简拼手语与L型字形手语相结合的音形码手语。P型简拼是用类似于声韵母的前、后音字各24个作音标(音母、声韵母、引导字),并分别约定指式表示。如“一四七皮”等是前音字,“二五安元”等是后音字,统称引导字(音母)。几与引导字不同音的字音,可用前后音字各一个快读拼出。约定在口边(或肩上、胸前)用右手打出前音字手势,左手打出后音字手势并按相应口形练发音说话。这样两手一举,就确定出一个字音。如右手上伸食指就是前音字“一”这音,左手横伸食指就是后音字“安”这音;这样在口边伸出的两手,就表示前后音字“一I安AN”快读拼出的“眼言IAN”这音。
   PL型手语中用到L型字形码,约定了26类字形首尾部件代码与手势。口边打出字音手势后,左右手在膈下(或腰前)左右边分别打出字的首尾部件码手势来区分同音字。这样就可区分开常六千多字,就可组成汉语汉字中有的各个词句,因此没有词汇不够的问题
PL型手语主要是一页前后音字与字形首尾部件代码约定手势图,粗识字的人几十分钟就可看懂这图与用法,就可去教聋儿每字的前后音字口形与送气发声学说话和相应的字音字形手势,说话、识字、手语同步练习。教这样的手势汉语与学说话认汉字,当然帮助聋儿学汉语汉字有很大的用处,而不是像C教授说的“各种荒谬理论说使用手势汉语可以帮助孩子学习汉语,这一观点和真理相去甚远”
值得进一步注意的是,PL汉字手语比美国字母手语性能好得多。PL手语最多在打出字音后换一次手打字形部件码手势,很多常用字可以不换手一次打出,相当便用。不像美国指语那样可能要换五六次或七八次指式才能确定一个字而不便用。汉语单音节中没有复辅音,凡单音节词必是单音词,每字声韵分明字音响亮,便于聋儿模仿口形发声说话。而英语一个词可能是多音节词或单音节多音词,可能有较多轻弱含混的复辅音,不便聋儿看明与理解口形模仿发声。C教授可能没重视到中西语音的这种差别,而没能理解到汉字手语便于手口联动与便于帮助聋儿学汉语汉字。
中国聋人的杰出人才也认识到手势汉语对学汉语汉字与交流有重要作用,如海淀区聋协主席在2005年北京手语论坛会上说:“不能用我们的手语把所有的语言全部表达出来。怎么办?我们必须另开辟一条出路……不要钻在手语研究的死角疙瘩里出不来。我说的是什么呢?就是口形,也就是说口语,比如说我自己本人,我说话虽然说不清楚,但是我能让人听得明白。……文化知识与文化素质的提高,必须会口形、口语,哪怕是你说得不清楚,不准确,别人听不明白,但是你自己明白。……光靠手势记不住,违反人类的生理常识,不符合人的生理特点,所以说口形从小学开始上学就好好学说话,哪怕是你说得不准确,对你以后的发展有莫大的好处。不信大家试试。所以说,在手语研究的时候,我提倡一边打手势,一边说,用口形来说,我认为这样对今后提高他的文化素质,跟上现代化的脚步有极大的好处。咱们聋人绝不落伍”。显然海淀区聋协主席主张的边打手势边动口说,是不支持与C教授说该校不主张边打手势边动口说的意见的。
S码认为,应该先明确有狭义与广义的自然手语,用手势表示聋人能看到的字形与听人字音口形的手语,也是聋人自然手语。看口形字形与聋人看到人与动物的鼻子眼晴用手势表示它们算自然手语一样,都该是手语。包含进语言文字型的手语是广义的自然手语,排除语言文字型手语的自然手语,就只能算是狭义的聋人自然手语。狭义的自然手语与字音字形没有直接连系,说与否比较次要。但用手势表示聋人能看到的字形与听人字音口形的语言文字型手语,就太必要同步动口说了。打手势只能直线传播,面对面交流,不能绕过障碍物。而动口说出的话可以不必面对面,能绕过障碍物让背对着的听人与被挡住的听人也能感知到,当然需要既打手势又动口说。

可能C教授是风闻到中国已有新的手势汉语,但还不知道新的语言文字型手语的详情,只以为是自然手语的词汇按汉语词序说的文法手语,没想到是与字音字形紧密联系的音形码手语。G大学还要接受更多的中国聋生,他们应更多的了解中国和汉语汉字。该校毕业返国的中国校友该与他们的母校作更多的交流,帮助他们更好了解中国的发展。也希望这些留学生们回国发展中国特色的聋人教育,特别是西方不便有而汉语汉字便有的语言文字型手语,使中国手语走在世界聋教前列,让西方人也来华学先进的中国手语。

426

主题

4901

帖子

4904

积分

vip会员

积分
4904

贴图大师奖

发表于 2010-9-7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蟑、樟、章,杨、羊,我们聋人用手语完全可打出它们的区别,不存在同一个手势问题吧。

章 这个词手语过去历史上早採用图章的 章的打法,章手语后加木即樟,章手语后加虫,

就是蟑,不会三个打成相同的。杨和羊音同,我们上海人打姓杨的姓,打成杨柳的杨,不

会打羊的。

32

主题

111

帖子

112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112
 楼主| 发表于 2010-9-7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网友新天地的意见是正确的。"蟑、樟、章,杨、羊,章"等混用是叶老师在他们徐州的学校的学生作业中发现的误用,并不是说其它方言手语或《中国手语》都打不出区别,而是学生不太熟这样乱用。例子不全适当但这现象是普遍的。叶老师举这些字例的原文可在江苏教育在线的特教论坛本月的文章中可以看到。很精彩,值得一读。

426

主题

4901

帖子

4904

积分

vip会员

积分
4904

贴图大师奖

发表于 2010-9-7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一下楼主,章、樟、蟑、手语可以区别就是加獐、彰、用手语区别也行的。

章、樟、蟑、獐、彰如果用口型、口语,不用手语,聋哑人怎样区别?

32

主题

111

帖子

112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112
 楼主| 发表于 2010-9-7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听人也不能区分同音的的单字,当然也就不能只用口型与口语来区分樟、蟑。听人是由口语上下文来区分樟蟑,如樟木樟树、蟑螂。因此汉字不能纯拼音化,分词连写也不能区分很多同音的单音词,只能用形声字为主的体系。所以普乐手语不用纯拼音手语而是用音形码手语,用字形首尾部件来区分同音字。
    徐州各县农村多数聋人并不会上海手语与任何手语,因此叶老师发现学生不能区分樟蟑等笼统混用的现象。这与你们上海聋人情况不同。

426

主题

4901

帖子

4904

积分

vip会员

积分
4904

贴图大师奖

发表于 2010-9-8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实说俺对教育是外行,中国手语是跟戴目、傅逸亭两位老师学的,稍懂一点,说中国手语词汇少,

这也难说,记得傅逸亭老师讲,书上有些只是“词根”词根懂了,统一了,就好办多了,比如“糖”

吧,确实书本上只有一个“糖”的手语词,但有其他词可拿来组合,红糖、白糖、方糖、砂糖、冰

糖、牛奶糖、水果糖、芝麻糖、牛皮糖。。。。,红、白、方、砂、冰、牛奶、水果。。。。中国手

语上都能找到,不难手语中打出来,再加几万个词没必要,多了反而记不住了,口语中的词不也是组

合的?

“哑巴开口”果然不错,但“聋子对话”肯定遗憾,本人认为对重度听障聋人,还是手语教学好,

用中国手语教,对将来中国手语统一有利。至于文字颠倒现象,听觉失聪的聋人实在很难免。

426

主题

4901

帖子

4904

积分

vip会员

积分
4904

贴图大师奖

发表于 2010-9-9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间,再扯扯,认识肤浅,扯错了请各老师指数,
   再说糖和甜,中国手语中糖和甜确实是不分的,但这个手语词流传的时间可能比俺的年龄还大,
中国手语本身是收集各地方手语词汇制订的,这个词收进来了,有百分之九十懂手语的聋人应该
可以看懂,如果味道“甜”理解成味道“糖”,这是理解上的错误,一般聋人没这样呆笨,正像
口语“章”和“蟑”同音字,章先生不会听成成蟑先生。
  如果认为“甜”这个手语不合理,要改,自然可改个比现在更好的手语词,但问题来了,作为新
制订的这个“甜”或“糖”手语词,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聋人不会懂的,要推广统一岂不是更麻烦?
中国手语不是没有任何问题,要完善需要时间,俺认为中国手语中的图解,没有很好表述手语打法
上的变化,如“李、黎、理、拉、牢、蜡、例”等,一位熟练的手语老师可以打出它们间的区别,
打手语中有表情、身段姿态的变化等等,不是只一个“L”指式就可以解决,这一点日本的手语书绘
得比较理想的。

32

主题

111

帖子

112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112
 楼主| 发表于 2010-9-10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复上面5、6楼
           北京2005年手语论坛会上,戴目老师如下的发言可看出两本《中国手语》嫌厚要删又嫌词汇不够用的矛盾。S码因此建议书中加入普乐手语二图造字组词用,以弥补该书的不足。下面是戴老师的发言摘抄,与上面5、6楼说的有关。

    前面是我回忆一下,下面谈一些我的反思,还有我的一些希望。具体的我就不详细讲了,简单地说一下,回忆一下过去闻大敏也讲了一些,手语在50年代的时候就有了,我也做了一点工作。手语在50年代后期,58年的时候成立了手语改革委员会,这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首创。手语改革委员会具体做什么工作呢?我找了一些材料看了一下,做了一个手语计划的草案,手语规划,把这几个工作推广起来。做得比较好的是1969年的手语字母的草案,在中国,双拼法,在五几年的时候,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的时候,通过了这个草案,把手语字母草案推广下去,很短的时间就做好了这个工作,是从这里开始起步的,到了1963年开始正式推广,当时聋校的老师知道这个情况,我觉得这方面的工作做得比较好,是很成功的。这是手语改革委员会做的一件好事。
    第二个事是什么呢?聋人手语规范化的问题,手语和手势之间的差异问题,打的是手语还是手势?两个字还是三个字,打的是不是一样的意思?它的局限性就是这个。这个工作从1959年就开始了,最早是闻大敏和我,还有一位大家不认识的老的聋人,我们很积极、很努力地跑了很多地方,了解了很多聋人的手语,然后写了许许多多的手语的词汇,把它印发了下去,发到全国各地,给他们看地方的手语词汇都收集了上来。,后来闻大敏老师把这些写好了以后,写出了聋人通用手语草案图,还打印了出来,正式印刷版的印了出来,发给大家看,
到了1978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了以后,三中全会召开了,拨乱反正了,中国聋人盲人协会相继开始恢复了工作,把手语研究工作又抓了起来,我逐渐有积极性了,也愿意做一些事情,盲人聋人协会是在1980年召开了第一次、第二次手语研究座谈会,我参加了这一系列的会议,编制了通用的手语词汇第一集、第二集,第三集、第四集,汇总了起来,有两千多的词汇量,印发给大家。第三次、第四次印刷的时候,大约有三万,盲人聋人协会把手语编写的工作交给上海做,让我负责这项工作,当时我也很想做好这个工作,花了三四年的时间,把这个工作做完。在山东的泰安召开了一个座谈会,最后通过了这些资料,后来把草案里的一些图进行了修改,加进了一个中国手语的图,我觉得这是做了一件好事,把名字改成中国手语,日本有日本手语,美国有美国手语,中国通用的手语到现在还没有,觉得不好,我们要和美国、日本一样,也要有中国的手语,这也是我们的一种荣誉。
    中国手语的草图增加了,变成了三千多的词汇,从两千多到三千多,中残联看了以后,觉得还不够,三千的词汇量还不够,在黑龙江召开相关的人员研讨这个工作,补充了许许多多的词汇,这样够吗?这里面还是有很多问题,我觉得没什么大的必要,最后这个工作做成功了,一共做了多少呢?二千多加上后来加的一共做了四、五千个词汇,以后又进行了修改,九十年代到2000年初开始,又下来了,过去的很多词汇都没有,现在新发展出了词汇,我想做这些还是不够的,从过去通用手语图到现在的《中国手语》,算算大概有十万条目了,通过华夏出版社,跑到各地把书进行推销,我问他们卖了多少,八十年代的时候,《中国手语》发行了有十万,2000年初,《中国手语》修改后的正版发行有多少,现在还不知道,估计有二十多万,可能要到三十、四十万,这个量已经是很多了。我想不通这个问题,第一次发行的时候,我问这个老师,很多地方我看不懂,没有用,当时心灰意冷,这是第一次编撰的书,很热情地把书介绍给我们看,我们觉得这个书看不懂,没有用。
   《中国手语》很难推广下去的问题就在这里。现在五千多个词,前天给我中国手语标准化我看了一下,增加了很多方面的内容和方法,和我的看法还是有一点不知道的,词目是不少,都是一些基本词汇,基本词组合下来有上万,可以做到六千到一万的组合,聋人要用这么多的词汇吗?过去的传统当中,电视新闻节目有字幕的,大家都知道,手语都是一个小屏幕,不是北京一个地方,各个地方的手语都有这样的问题。学生们比较喜欢学,对孩子们的教学比较有帮助,但是我觉得手语在推广当中还是不成功,为什么不成功呢?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呢?一般的聋人是不欢迎,光靠我自己我觉得很难,在这方面,我也参加编写,编写以后,有时候这边不欢迎,那边欢迎,造成了推广的难度,聋人不学这些东西。后来我在上海组织各个区里的骨干召集起来,由我来做报告,介绍一下为什么要统一中国手语的问题,把问题做了介绍,相继做了三次,认为我讲得很好,很积极,等回去以后又不动了。
    最近,上海办了一个手语学校,召集听人来学习手语,东方手语学校,我帮听人老师学好手语,组织聋人一起参加了这个学校的教学,让他们合作,一起交流,我觉得这个方法比较好,他们还要支出路费、饭费,大家一起来学,说有什么用呢?他们说这个词没有用,跟我们打的手语还是有点不一样的,里面还有点大问题,我们中国手语有十万个词,再发下去也不行,所以现在放弃这个。这本书做什么用的?这个问题比较大,不管做什么事,一定要有用,手语是聋人的语言,我是聋人,心里知道这个事情,手语人才还是缺很多的,语言是要用,没有用的东西我们不会去学。今天来了很多人,澳门的也来参加了这个手语论坛,在过去五十年代的时候,我当时到北京,到许多地方,发现他们的手语也有差异,这次来北京,第一次和闻大敏一起对话的时候,那是我的老朋友,彼此交流时还有点问题,第二次、第三次慢慢的就沟通了,就是交流多了以后就比较方便了。这个是什么?知道吗?我不知道,这个是表示一百,现在通过交流就知道了这个手语。为什么呢?主要是一种沟通,互相往来以后,逐渐的就发展得比较好了,难度也相应减少了。
    很多朋友来上海的时候,第一次和他们交流也有障碍,来了两三次以后,逐渐的距离就拉近了,就逐渐能进行一些沟通,所以需要互相来往以后,口语方便沟通,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但是手语是不能靠书的,所以我反对书,需要要用,但是把这个书印刷得很多很厚,一大本一大本的,效果怎么样,还要看,这个积极性我表示感谢,但是效果不好,我们要总结经验教训。
        第三个问题,以后怎么办?中国手语书这么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编完了把它丢在一边也不行,用什么方法呢?我希望是成立一个手语研究组织,用什么方法把手语书里的东西提出来,把常用的最最需要的、急需的东西提炼出来,最基本的一些词汇提炼出来,然后再发给下面学,不要太多,一下子两大本,我看了就觉得很多,负担很重,要精简,一步一步地做。过去也开始就是做几百字,然后慢慢逐步地再加,分步分期地实行比较好。包括聋人的教育、听人的教育也一样,慢慢地使这个工作发展起来,这是一个方法。这些书不能废除,但是怎么具体地做,盲目地发下去学还是有一些困难的。手语理论的问题,在这方面的争议也比较多,这是没完的,手语是不是独立的语言,争多久也没完,不要再争论,先把手语推广起来,我先说这么多,感谢大家。

32

主题

111

帖子

112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112
 楼主| 发表于 2010-9-14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Re:聋校手语教学问题与对策杂谈(续:杂谈之3)

                     杂谈之3
                 人字的几种手语
日恩人认从.JPG



     世界上的手语有互不相同的很多种,上万聋人聚居的各大城自然形成各自的方言手语,城市聋人多少会一些该地的方言手语。没有群居的远离城市的乡村聋人少年,多数难得到大城市,因此不会任何城市手语,又形不成区乡的的社会性手语,只会点父母自行约定的少许家庭手语,既不能算是会社会手语,又不会说话、当然更不识字。
    我国两千多万聋人中,有一千多万分散在农村。怎样帮助他们特别是其中上百万的儿童,学会比家庭手语丰富得多的社会手语,怎样帮助他们尽可能开口说话、识字,是个大问题大难题。
多数县只县城有个聋校,散居在乡、村的两三岁、五六岁的聋儿,一般都不可能离开父母到县城上学。因此大多数成长为既不会社会手语,又不会说话识字的三盲聋哑人。
能否在乡村小学师生中找到志愿者,去村里上门教聋儿学手语、学说话、学认字脱盲,是一个可能去试作的线索。但一开头就遇到一个难题,教他们哪一种手语?中国并没有统一的聋人自然手语,只有聋校较统一用的两大本《中国手语》教材。这书中的手语大多数城市聋人都不懂,主要是聋校自己用。并且《中国手语》和各方言手语都不是一年半载能学会的,乡村志愿者不可能有那多时间去学,也没有那么多时间与精力去教。因此必需有能速成的性能更好的手语,才可能试动员志愿者去作。
可不可能从世界范围内考虑,看可不可能有更好的手语。现在来看几种手语的字例,分析一下找寻优化的线索。这里只看 一个“人”这词的几种手语例。
1种:英美加澳等各自手语中有一种共通性手语,就是用指式表示拉丁字母,用这字母手语体系打出“人”这词的英语。如打出PEOPLEHUMANPERSON等含“人”的词。
第2种:《中国手语》中,是左右手伸出食指,两指接触构成“人”字形来作“人” 的手语。
第3种:右手在口边向上伸出幺指、无名指,左手向上伸出姆指、食指,两手或一手可微转一下。
第4种:类似上一种,右手在口边向上伸出幺指、无名指,左手向上伸出姆指、食指;然后一手改在肩下,向下伸出幺指。
第5种:一手在肩下中间向下伸出幺指,并左右摆动一下。
上述的后三种是还没有大范围流行的地方手语,现在来对比一下这五种手语。
第1种虽然是英美加澳等通用的语意精确的语言文字型手语,但并不是他们主要用的手语,只是他们的辅助性手语,他们主要用各自的聋人自然手语。因自然手语把手势过程约定得较简短,而PEOPLE等要一个指式消失再出现第二个指式,这样要记住变换五六次指式才能明确是“人”,不便连贯快速明确词意而不便常用。若没有这繁长的缺点,就可能优点比自然手语多而成主要手语了。
第2种只需两手伸出手指,加个两指接触的小动作,不换手一次性打出“人”这词,不像美国字母指语那样要换几次手才打出“人”,更简明。这是《中国手语》一书的五千多词中用进的约一千人造的语言文字型手语词之一。它不是严格意义(狭义)的自然手语,包含进语言文字型的手语可算是广义的自然手语。其实中国聋人自然手语早已包含进了一些汉字空书,很难说用进语言文字因素的手语不是聋人自然手语。
第3种也是只需两手伸出手指,加个小动作,不换手一次性打出“人”这词。比美国字母指语简明。
第4种比第3种多了一个换手伸幺指的动作,但不像美国字母指语那样换那么多次手,相对来说还是简明易用。
第5种只一手伸一指,不需换手,也属简明便用之一。
虽然已说明后三种还不是很流行的手语,但看不出有什么必要否定说它们不是可用手语。聋人自然手语很多也是约定伸指头等来表示一些词,如有的国家聋人自然手语就是用伸幺指伸姆指来表示人与男人女人。因此也没法否定上述后三种是不能用的非自然手语。
承认了上述分析的合理性,不否定上述5种都是可用的手语,甚至也难以说它们是不可用的非自然手语。肯定了这些,就允许我们从其中优选手语,而不是被地方自然手语蒙住眼捆住手脚不准去看去用先进的东西。
有了这样的共识,一直还向你保密的后三种手语隐藏的更多秘密,透露它们就不至于让人过分吃惊和痛恨拒用了。它仨都是一个小地方的手语,都是三峡地区的几种手语,或叫三峡手语、S手语。
但可能还是会令人有点意外的是,它仨不是狭义的自然手语,是广义手语中的语言文字型手语。更重要的是,它们是比美国文字手语或《中国手语》中用的文字手语更好。如美国文字手语PEOPLE既繁长,又只能用在人、人民等少数词句中,和它们的“男人MAN、女人WOMAN”之类词无关,各是无关的孤立的要逐个新学的词。《中国手语》中“人”的手势能用在较多的词中,但与“从、然、认、拼音”等词也没丝毫关系规律。而上述后三种都有强大得多的性能,使手语体系更规律化简化而更易学。
    如第3种,左右手向上伸出的手指不只是表示“人”这一个词,人民人类男人女人等中的“人”都是这手势,也是规律组成“然、认、拼音”等上千字的因素。因左手向上伸出的姆、食指不是任意约定个手势来构成“人”,而是表示的韵母或S手语24个后音字之一的“恩”,凡与“恩”同音或韵母是“恩”的上千字都用到这手势。S手语中“认、拼、音”并不是无关的个个全要新学的字,它们分别是用前后音字“日恩、皮恩、一恩”快读拼,都用到“恩”这手势,会这一个就便自学会上千个字。
右手上伸的幺、无名指也不是随意约定只用来构成“人”的手语,也是与“然、认”等上百字的手语规律化有关,因它是表示的声母或S手语的24个前音字之一的“日”字。S手语中“然”用前后音字“日安”快读拼,“认”用前后音字“日恩”快读拼,都要用到这“日”字指式,会这一个就便自学会几百个字。
显然,第3种不是随意为“人”单独规定个手势,而是所有的汉字都同一个简单规律的拼音手化手语。它的全部秘密是:口边右手上伸的幺、无名指表示前音字“日”,要对方看这“日”音口形模仿送气发声说话说出这“日R”字音;左手口边向上伸出的姆、食指表示后音字“恩N(EN)”,要对方看这音口形模仿送气发声说话说出这“恩”字音;这同时举起的两手让对方看明“日恩”两音快读拼出的“任人认REN”字这音,这就是S手语手口联动、字音与字音手势同步,学说话与手语同步教学法;这两手或一手绕竖轴微转是提醒对方注意这是“任人认”音的同音字中用得最多的那个字,就是“人”字而不是“仁任”等字。因S手语约定,每种字音中,在使用频度最高的几个字中,选定一个只打字音手势,加微转腕表示略去区分同音字的字形手势。与“任人认REN、仍扔RENG”同音的字中,“人”就是字频最高,选定只打字音加转腕表示的特约高频简码字。
现在来看第5种,只在中间向下伸幺指表示的“人”这手语,它也是S手语中的一种汉字型手语。S手语中除约定了前后音字各24个的P型拼音手语外,还约定了26类字形首尾部件的L型代码手势。从L型首尾部件代码手势图中可以看到,代码为A的有捺笔和“人钅”这三个部件,手势是下伸幺指表示。不在口边而是在肩下或膈下、腰前的手势,表示是字形首尾部件码手势。体右侧是字首部件码手势,左侧是字尾部件码手势。字音手势后加字形首尾部件码手势来区分同音字,这样常用六千多字都可区分开,最多只换一次手,很多高频字还可以不换手一次打出。“人”只有一个L型码部件,无所谓字首与字尾部件,所以不分左右手也不放在左或右边,而是放在中间,在中间与在中间微摆是提醒对方这是只有这一个部件的字,当然就是A(人钅)中唯一的“人”字,不需要字音手势也可断定它只能是“人”字。
这第5种一个指头表示人字的手势,比任何一个国家用指头表示“人”的手语性能更好,因它不只是用于人或与人这词音意有关的词,还便知道 “从众个坐伞认队苁”等上千的字的手势的部分打法,它们字首或字尾都要用到这下伸幺指的“人”这手势。如“从”字,你现在不难知道它用左右手向下伸出幺指就行了,因为代码为A的有捺笔和“人钅”的两个部件组合只可能有一个“从”字,不需打字音手势。与“人”同音的高频字“认”也可不管字音只打形码,右手下伸食指表示字首是代码I的“丨、讠”这两个部件之一,左手下伸幺指表示字尾是代码为A的捺笔或“人钅”这三种部件之一;这样两类部件的两个组合只有一个“认”字。像这样可以不管字音只左右手打字形首尾部件码就能确定的字,在L型码中有几百个,因是不管字音只看字形的可视化手语,特别便不长于音的聋人用。难怪有网友见了说,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先进的手语。
明白了上述第3与第5种手语,就不难明白第4种也是语言文字型手语,就是第3种P型字音手语与第5种L型字形手语的结合,是PL音形码手语。它代表了S手语(PL型手语、普乐手语)的音形打全的通则两步打法,第一步,在P型前后音字手势图上找到要打的字的拼音需要的前后音字手势,在在口边打出;第二步,在L型首尾部件代码手势图中找到要打的字的首尾部件码手势,在肩下打出;这就打全了要打的字的PL型音形码手语,六千多常用字的PL型音形码是不同码的,打全了音形码就确定了不再有同码字的某个字。
不是每个字都要按通则在打了字音后换手去打字形部件码手势,很多常用字可以略音、略形、略尾码等不换手一次打出。如拼出“人”的前后音字“日、恩”这二字,每个只要一手按字音手势图打出字音,另一手只打字首部件码手势就行了,而“日”没有同音字还可不打形码,“恩”是与它同音的字中使用频度最高的,也自然是该音中可略去形码只打字音的特约简码字,因此这“日、恩”二字都可不换手一次打。常用一千多字或更多的字都可不换手一次打出。因此普乐手语是以PL型音形码手语为基础,还是用入了多种略码与音意法等简化打法的综合性手语。音意法就是字音手势加自然手语中常用的表意表情动作,如两手在口边打出前后音字“日恩(嗯)”表示拼出“人认REN、扔RENG”音后,若指式不变但两手或一手上移眼附近作观察辨认状,就是“认”字而不是“扔”;若一手或两手作抛扔状,则是“扔”字而不是“抛”,因它们的同音字中与察看、抛扔有关的字只有“认、扔”。
    只要粗识字的人,几十分钟就可看懂前后音字各24个的手势约定图和26类字形首尾部件代码手势约定图,以及根据这二图按通则两步打出任何汉字的方法。几千字与几万、几十万词都可这样打出,不需要厚的教材与长时间学就能懂,便于志愿者速成去从教。而《中国手语》与方言手语,学了几十几百个词后,另外几千几万词可能仍不知道该怎样打,无法短时间速成教与学。因此,只要把普乐手语一页字音字形手势图与用法发到乡村小学,师生中的志愿者就可能自学看懂去教聋儿和聋儿家长。
由于乡村聋儿与家长不会任何社会手语,只能用看图识字扫盲开始教聋儿。用画有人群、男人、女人并都写有“人”字的图片,指给聋儿看并打出“人”的前后音字手势,或依次指聋儿、聋儿父母等人边说边打“人”手语。然后、放慢手势速度分解手语要聋儿模仿,第一步,指着“日”字及图形在口边右手伸出幺、无名指,发前音字“日”这音,要聋儿也这样伸出手指并模仿“日”的口形送气练发声说出“日”这音。第二步,指着“恩”字及口形图,在口边左手向上伸出姆、幺指,发后音字“恩”这音,并要求聋儿也这样伸出手指,并模仿“恩”的口形送气练发声说出“恩”这音。重复这一二步并加快速度缩短两步间的间隔时间,逐渐加快到听不出“日恩”两字间的间隔,拼成了一个字音“人”为止。在教了几个同音字后,再加进字形首尾部件的手势区分同音字的两步通则打法,略码法等。
由于模仿口形练发声不是少数几次短时间能实现的,这期间必然会把看的手势与字形先记住。这就是普乐手语进行说话、手语、识字三同步练习的大致情况。
    这里不过以“人”字为例说明普乐手语中一个字的字音、手语、字形三同步教法。开头当然不是教“人”字,而是教前后音字中便于图示的“日月袄”之类,或“衣鸡鸽圆”来引入与它们同音的前后音字“一几个元”。看图识字几乎可以不需要先会一种手语的条件,或只需要家庭手语与约定点临时手势作些说明帮助。当然、城市聋儿已会一些该市方言手语的,可同时学方言手语并用方言手语说明普乐手语学法,把普乐手语当手语的多种打法之一教。普乐手语有多种手语混合用的切换手势,在两种手语某个字词可能混同时就加切换手势(上伸中指),不至于混淆就可不用切换。凡方言手语或《中国手语》中没有的词都可用普乐手语打字组词用,这样就可使手语更便用与更便发展向统一。
            S码PL型手语字音与字形元件代码手势表
┈┬┈┈┈┈┈┈┈┈┈┈┈┈┈┬┈┈┈┈┬┈┈┈┈┈┬┈┈┈┈┈┐
数┊ 指式                     ┊形码字母┊右手前音字┊左手后音字┊
  ┊                          ┊指下指横┊指上 指横 ┊指上 指横
┈┼┈┈┈┈┈┈┈┈┈┈┈┈┈┼┈┈┈┈┼┈┈┈┈┈┼┈┈┈┈┈
1 伸出食指,                   I   J    一    几    昂    安  
2 伸出食指与中指这二指,       E   G    个           二    额
3 伸出食指与中指、无名指这3指,D   W    得    地     娃    王
4 姆指屈、其余4指伸,          S   H    四(十)核     为  
5 5个指头都伸直。              F   U    夫           五    万
6 伸出姆指,                   L   Y    乐(讷)力(你) 外    云
7 伸出姆指、幺指这二指,       Q   K    七    克     也    月
8 伸出姆指与食指这二指,       B   N    不    匕     恩(嗯)文
9 伸出姆指与食指及中指这三指, P   V    扑    皮     于  
0(或10)是握拳,               O   M    木    米     喔    元
11 只伸幺指,                 A   T    特    提     啊    艾
12 伸幺指与无名指,            R   X    日    夕     袄    诶
13 伸幺指与无名指及中指这三指  C   Z    次(尺)子(支) 偶    翁

32

主题

111

帖子

112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112
 楼主| 发表于 2010-9-17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杂谈之五
                              向志愿者与手语社简介汉字手语
    很多大学和一些中小学、单位成立了手语社,志愿者们热心在学手语准备助聋。学习中必然会发现,各地方言手语或有五千多个词的《中国手语》词汇不够用,很多常用词打不出。怎么办?
北师大顾定倩教授在2005年的北京手语论坛会上说:“我在美国聋校呆了一年,我看到美国的聋人在打手语的时候,他也不可能用全部的手势把英语的所有的句子表示出来,谁也做不到,怎么办呢?就是打指语,而且这个指语不是像我们打一个字头,打一个声母,或者打一部分的音节,他是整个把这个词用整个英文的指语打出来,这在交谈的过程当中也是这样做的”。因此各国自然手语都有词汇不够用的问题,需要用文字型手语补充。
中国也有字母指语,但中国用字母指语打出的汉语拼音只是一批同音字的字音而不是语意明确的某个文字,西方用指语打出的一串拼音字母是音义都包含在内的语意明确的文字。因此中国过去没有文字型手语,中国已有的字母指语由于不是文字手语,远不如西方文字手语那么有用。
    现在已有三峡码(S码)PL型普乐手语,是比西方文字手语更好的汉字型手语,填补了中国过去没有文字型手语的空白。
PL手语把可视的对应于听人说话的口形进行分析归类,优选出类似于声韵母的音母,约定用汉字和手势表示,分别叫P型简拼前后口形字或前、后音字,各有24个。凡与前后音字不同音的字音与口形,可用前后音字快读拼出。如不是前后音字的“手”这口形与音,可由S码P型简拼前后音字“十偶”快读拼成。在口附近用左右手分别打出所约定的前后音字手势,就表示出了所需要的字的口形与字音。但因汉语每个字音几乎都有很多同音字,打出的前后音字只是字音而不是文字。
由于字形与构成汉字的部件是聋人可视的对象,汉字是用不同的部件组合来区分同音字的。因此S码L型字形码优选出几十个字形首尾部件归并为26类,每类约定字母代码与手势。并约定用左右手在肩下(或膈下、腰前)打出所约定字的首尾部件码手势来区分同音字,这样常用六千多字都可区分开。
P型简拼前后音字手势加L型首尾部件码手势,就是S码PL型手语。这样、左右手在口附近打出前后音字手势让对法看明字音后,在肩下用左右手打出字形首尾部件码手势,就打全了一个字的PL型音形码,也就明确的打出了一个字而不只是字音。因此PL型手语是汉字手语,是音形码手语,是单字手语而不是只有词组的手语。S码普乐手语就是以PL型音形码手语为基础,还用进略音码、略形码、音意法等简化打法,而不一定要打完字音后再换手去打字形,常用两千字可以不换手一次打出。如“SHOU手首”,在口附近左右手打出前后音字“十偶”的手势表示快读拼出SHOU音后,可以不必换手去打字形,就可保持两手的指式,用一手摸另一手或摸头,则摸手就表示是读SHOU音又与手有关的字,必是“手”字;摸头时则表示是读SHOU音又与头有关的字,必是“首”字而不是“头、手”等字。
    西方用手指字母打出文字,平均每字要换五六次指式,频繁闪动变换指式不便连贯快速看出字意,所以主要是用自然手语,其次才是字母拼音手语。而普乐手语每字上举两手稳定的让对方看明字音,然后才换手打出字形手势,稳定的让对方看明区分同音字的字形手势。最多只换一次手势,很多字还可不换手一次打出。因此普乐汉字手语比西方文字型手语更好,为世界创造出了领先各国文字型手语的汉字手语。
手语的另一大问题是,中国没有全国统一的自然手语。虽然万人聚居的大城市可能已形成有本地方言手语,一般聋人多少会些。但农村聋人分散,一个村不过几个聋人,不便形成区乡方言手语,只有父母和聋儿约定一点家庭手势交流。因此上千万农村聋人既不懂社会手语,也不识字,更不会说话。聋协主席唐英在2005年北京手语论坛会开幕式上说,“我国两千多万聋人本身就只有一小部分懂手语,大量的聋人既不懂手语,也不识字,更不会说话,这就是我两年来经常下基层调研看到的情况”。
一般县只县城有个聋校,乡与村的三四岁、五六岁聋儿,不可能离开父母到县城聋校上学,也学不到城市方言手语。所以难以摆脱类似印度狼孩的困境,成长为既不懂手语,也不识字,更不会说话的三盲聋人和普九扫盲的钉子户。
由于十哑九聋才只能哇啦哇哇不能说清听人的话,若自幼就教聋儿按S码三会同步法,看某字字形并看听人说该字口形与PL型前后音字口形手势,练习模仿发声,则大多数聋儿都可能同时认识字与会发出这字的声音和用手势表达出这字,也就是三会。
《中国手语》或各大城市方言手语都不便乡村聋儿家里自学,且都不是一年半载能学会的。而普乐手语,只要是粗识字的人,几十分钟不难看懂一页前后音字与字形首尾部件码手势图,看懂口边打出前后音字手势后再打出字形首尾部件码手势的用法,就可去教聋儿练习说话识字与手语,实现三会脱三盲。因此建议志愿者下乡去在乡村小学师生中发展志愿助残者,辅导他们自学看懂普乐手语图与用法,上聋儿家帮助聋儿脱三盲。
                    附:
志愿者与各手语社该明确这一点,只学两大本《中国手语》是远远不够用的,已通行的各地自然手语词汇有限也不够用。《中国手语》只五千多词,相对于汉语常用到的几十万词来说,差距太大,很多常用词都不便从该书中得出。只要记住两三千个常用汉字的普乐手语,就可打出《中国手语》的五千多词。会四五千字后就可组成常用的几十上百万词,没有不便打出的新词问题。
以为普乐手语不是自然手语不理会它的看法是个误会,普乐手语是不属于排除语言文字手语的狭义自然手语,但也是包含语言文字手语在内的广义自然手语。普乐手语利用的说话口形与汉字字形,都是聋人可视的的自然客观存在,约定用手语表示它们与聋人见到圆球方块约定手语一样,都是自然手语方法,不该受到忽视排斥。西方聋人就不排斥文字型手语,经常用到它。
现在只有几十万人有《中国手语》一书,全国两千多万聋人都绝大多数都不懂《中国手语》中的手语,绝大多数乡村聋人也不懂任何城市的方言手语或《中国手语》。因此在没有方言手语流行的地区,不如先教汉字手语。在已有方言手语流行的地方,说到一个词可能有多种自然然手语打法时,也可把汉字手语作为多种打法之一介绍,并说明凡是已流行词中没有的新词,可这按普乐手语打出汉字来组词用。
PL型普乐手语是针对农村五盲(识字、查字、打字、说话、手语五盲)聋儿考虑的,同时兼顾克服《中国手语》与大城市聋人自然手语的一系列难以解决的矛盾,并尽可能顾及聋人需要的可视语言特性等。
如前音字“一”有上百个同音字,都是口附近上伸右手食指表示与前音字“一”同音,若用左手在肩下打L型码横笔代码手势,就不是“乙已”而只能是横笔的“一”字,若左手打出代码是Z的Z字形折笔手势,就是“乙”字而不是“一已”字,若左手打出的是L型代码E的“已己巳禾山”类部件手势,就必是“已己巳禾山”中与“一”同音的“已”字,而不是“乙一巳禾山”。
PL型普乐手语表示前后音字与首尾部件码的手势中,伸哪几个指头的指式只有13种,分为竖伸与横伸而演变为26种指式。所以手势就是竖或横伸哪几个指头,是静态手势图。看了任何字的手势图都能轻易的照图打出手势,不需要复杂的描述,完全可自学。而《中国手语》与聋人自然手语,很多词汇手势是动态的表情,不便有简明静态书面描述,看了书也不易知道手该怎样比划,不便自学。
PL型手语任何一字都是按同一个两步通则打,就是按前后音字手势约定图,用左右手在口附近打出前后音字手势;第二步、在字形首尾部件码手势约定图中,找到字的首尾部件码手势照图打出。而《中国手语》与聋人自然手语词汇,多数是按各个事物大意约定的表情,没有简明的约定规律,会了几个词并不能自然会另一个词。不像PL型手语会几个字的打法后,就自然知道其它字也是同样两步通则打,因此普乐手语十分便于手语速成扫盲用。
             S码PL型手语字音与字形元件代码手势表
┈┬┈┈┈┈┈┈┈┈┈┈┈┈┈┬┈┈┈┈┬┈┈┈┈┈┬┈┈┈┈┈┐
数┊ 指式                     ┊形码字母┊右手前音字┊左手后音字┊
  ┊                          ┊指下指横┊指上 指横 ┊指上 指横
┈┼┈┈┈┈┈┈┈┈┈┈┈┈┈┼┈┈┈┈┼┈┈┈┈┈┼┈┈┈┈┈
1 伸出食指,                   I   J    一    几    昂    安  
2 伸出食指与中指这二指,       E   G    个           二    额
3 伸出食指与中指、无名指这3指,D   W    得    地     娃    王
4 姆指屈、其余4指伸,          S   H    四(十)核     为  
5 5个指头都伸直。              F   U    夫           五    万
6 伸出姆指,                   L   Y    乐(讷)力(你) 外    云
7 伸出姆指、幺指这二指,       Q   K    七    克     也    月
8 伸出姆指与食指这二指,       B   N    不    匕     恩(嗯)文
9 伸出姆指与食指及中指这三指, P   V    扑    皮     于  
0(或10)是握拳,               O   M    木    米     喔    元
11 只伸幺指,                 A   T    特    提     啊    艾
12 伸幺指与无名指,            R   X    日    夕     袄    诶
13 伸幺指与无名指及中指这三指  C   Z    次(尺)子(支) 偶    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签到|Archiver|版权|手机版|听障论坛

GMT+8, 2025-2-8 10: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