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网平壤5月12日电 (记者 高浩荣 姚西蒙) 朝鲜《劳动新闻》12日报道说,朝鲜科研人员在开发核聚变反应技术方面取得了“值得自豪的成果”,从而为开发新能源打开了突破口。
报道说,朝鲜科研人员在此期间一直在为开发核聚变技术而努力。他们克服了许多困难,完全依靠自己的技术解决了大量科技问题按照自己的方式成功地进行了核聚变反应。
在此过程中,朝鲜自己设计制造了独特的热核聚变反应装置,完成了有关核聚变反应的基础研究,培养了开发热核技术的强有力的科技力量。
《劳动新闻》的报道说,目前只有少数国家开发成功核聚变技术。
朝鲜称成功开发核聚变技术 100%自主研发
环球网记者宋伟钢报道 朝鲜中央通讯社5月12日报道称,朝鲜的科学家以100%自己的科技成功获得了核聚变技术,由此将可以有效地解决能源不足问题。以下是朝中社的报道:
聚变技术的成功使飞速发展的朝鲜尖端科技面貌焕然一新。
核聚变技术是一种人类理想的新能源开发新技术,又被称为“人工太阳”技术。世界各国都十分关注发展这一具有无穷潜力和几乎对环境没有污染的新技术。
朝鲜的科学家为了开发朝鲜式核聚变技术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面对恶劣的客观环境,我们的科学家们没有丝毫的畏缩和动摇,100%依靠自己的力量克服重重科学技术难题,成功完成了核聚变反应。
在此过程中,成功设置了朝鲜特有的热核反应装置并完成了相关的核聚变基础研究,培养了强大的朝鲜热核技术力量。
此次成功实现核聚变,使朝鲜取得了新能源开发的突破口,为朝鲜的尖端科学技术发展开启了新的篇章。
2009年5月26日朝鲜进行核试验,各国对朝鲜的行为做出反应
韩专家不信朝实现核聚变 称“除非天上升起两个太阳”
据英国路透社5月12日报道,朝鲜今天宣布成功开发了核聚变反应技术,但韩国专家对此持怀疑态度。
韩国汉城国立大学的核专家Kune Y. Suh表示:“如果明天出现了两个太阳,人们可能会认为这(朝鲜核聚变技术)是真的。”他说:“这一声明听来相当不准确,十分夸张。他们进行的可能是某些小规模实验。”
报道称,核聚变反应在太阳和其他一些星球上很常见,但由科学家控制实现的难度极大。朝鲜的核技术以苏联时代的一个核反应堆为核心,并大量借用20世纪40、50年代的技术。
韩媒质疑朝鲜成功实现核聚变说法
环球网记者宋伟钢报道 朝鲜中央通讯社5月12日报道称,朝鲜的科学家以100%自己的科技成功获得了核聚变技术。韩媒媒体对此表示了质疑。
韩联社分析称,要实现核聚变,需要很高的高温高压环境,世界上还没有只靠在无法抗拒核爆炸的实验室里实现核聚变的先例。朝鲜虽然进行过2次核试验,但规模较小,而且之后再没有发现有进行过比这2次核试验威力更大的实验的迹象。因此朝鲜忽然宣布“已获得核聚变技术”的主张没有说服力。
外媒称朝鲜借核技术向世界示威 访华难影响其核计划
据《环球时报》报道,朝鲜发表有关核聚变声明,正值朝鲜半岛因韩国“天安舰”沉没而局势紧张之际,韩国要求武力报复朝鲜的声音不绝于耳。不少韩国媒体把两者联系起来。韩国《每日经济》说,朝鲜的主要目的是向国际社会示威。
韩联社12日分析说,朝鲜此时宣布其掌握核聚变反应技术,目的可能是刺激美国,告诉美国“朝核问题协商刻不容缓,不能再拖延下去”。
美国《商业周刊》分析称,朝鲜的一贯作风是“满足我们的要求就恢复会谈,否则我们的核技术只会更加先进”,“尽管朝鲜这一声明的真实性还有待观察,但是朝鲜开发出任何与核有关的技术都是令人担忧的。”
韩国《文化日报》网站报道说,韩国国防先进化促进委员会委员长李相禹12日表示,朝鲜宣布掌握核聚变反应技术是为了强迫其他国家承认其“拥核国”地位。李相禹说,以朝鲜目前的技术水平来看,其掌握核聚变反应技术的可能性较小,如果朝鲜掌握此项技术,也就意味着朝鲜能开发出比原子弹威力更大的氢弹。朝鲜此前进行了两次核试验,并要求其他国家承认其“拥核国”地位,但因为天安舰事件,朝核问题协商陷入僵局,因此朝鲜宣布掌握核聚变反应技术也是在强迫周边国家承认其“拥核国”地位。
日本《每日新闻》也认为,在美朝协商何时开始还是个未知数的时候,朝鲜当局此举的目的就是为了威胁国际社会,同时也是为了强调朝鲜国家体制的安全稳固,并以此告诫美国和韩国不要因为天安号沉没采取强硬措施。
英国《每日电讯报》说,平壤的声明只是一种宣传手段,以此纪念金日成的生日。加拿大新闻社说:朝鲜媒体通常会利用金日成和金正日的生日来宣传朝鲜的“巨大成就”。
韩联社的一篇分析认为,朝鲜此时宣布掌握核聚变技术还有可能是为了稳定国内,2012年被朝鲜称为“开启强盛大国之门的一年”,因此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朝鲜还将对其取得的成果进行宣传,以显示朝鲜在全力“建设强盛大国”。
中国人民大学的时殷弘教授12日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朝鲜的目的很明显,就是不惧韩国因为“天安”号事件而可能进行的报复,也不怕美国与韩国联手对朝鲜施压。当然,朝鲜在金正日访问中国后立即宣布这一消息也试图向国际社会表明,对中国的访问并不影响朝鲜发展核计划的决心。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张琏瑰认为,朝鲜用这种方式给世界一个明确的信息:朝鲜决心不放弃拥有核武器。朝鲜选择现在宣布也与在美国纽约召开的核不扩散条约审查会议有关。朝鲜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参加了《核不扩散条约》又正式宣布退出,并进行核试验的国家。朝鲜很有可能在这个会议上备受压力。朝鲜要用这种方式逼迫美国、中国等国家做出选择,或者跟朝鲜“摊牌”,或者承认朝鲜是核国家。
核监督机构高官称定能成功监测到朝鲜第3次核试验
据日本共同社5月12日消息,旨在推进构筑核试验国际监测体系的《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组织高官在纽约联合国总部接受共同社采访时表示,由于朝鲜周围监测设施的探测能力有所提升,因此即便朝鲜欲强行实施第3次核试验,也“肯定可以监测到”。
据悉,韩国一家电视台4月份报道称,朝鲜计划在5月或6月实施第3次核试验。美韩两国政府对此持否定观点,但该高官指出,持核国家“有可能会进行核试验,以改良核弹头使之小型化”,认为不应放松警惕。
朝鲜12日突然宣布在核聚变方面取得巨大突破,令世界一片惊讶。虽然朝鲜官方媒体只讲发电,没有提到核武器,但世界的第一反应却是,朝鲜要搞氢弹!因为目前核聚变技术最成功的运用就是氢弹,而用核聚变发电方面则是几十个世界最先进国家合作研究几十年也没成功的事情。
世界哗然,朝鲜有那技术?
英国《每日电讯报》讽刺说,如果朝鲜的说法是可信的话,那么这个贫穷的国度将是世界上第一个掌握核聚变技术的国家。朝鲜的核计划总是给国际社会带来震惊和疑虑,其背后的政治算计更带来种种复杂的解读,这次,许多分析对此的解读是,朝鲜在向国际社会“示威”。
俄新社报道说,俄罗斯科学院主席团分析专家弗拉基米尔·叶夫谢耶夫对朝鲜会和平使用核聚变技术表示质疑,他认为,“在此背后不可能有任何实际的民用目的”,朝鲜人“几乎设计出热核炸弹,这将使爆炸威力提升至数十万吨”。
至于朝鲜媒体所说的用于核能发电,则遭到西方和韩国媒体的嘲笑。
“或许明天的天空中出现两个太阳,人们才有可能相信这项声明。”路透社12日的报道直接援引专家的说法对朝鲜的声明进行嘲笑。报道用质疑的语气说,朝鲜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没有能力生产出足够的电力以照亮夜晚,却说已经开发出了新的能源来源,并将其比喻为“人造太阳”,以纪念朝鲜前领导人金日成,因金日成的生日被称为“太阳日”。
法新社则在标题中说,“朝鲜吹嘘核聚变取得成功”。
韩国官方迅速对朝鲜的声明进行评估。韩国联合通讯社报道称,韩国外交通商部、统一部等部门正在对朝鲜掌握核聚变反应技术的相关情况进行确认,但认为朝鲜进行核聚变反应成功的可能性较小。韩国政府高层官员表示,利用核聚变发电需要价格十分高昂的设备,至今还没有接到朝鲜拥有这种设备的消息,而秘密制造这种设施并非易事。
相关资料
什么是核聚变反应?
核聚变反应主要借助氢同位素。核聚变不会产生核裂变所出现的长期和高水平的核辐射,不产生核废料,当然也不产生温室气体,基本不污染环境。
聚变时则由较轻的原子核聚合成较重的较重的原子核而释出能量。最常见的是由氢的同位素氘(读"刀",又叫重氢)和氚(读"川",又叫超重氢)聚合成较重的原子核如氦而释出能量。核聚变较之核裂变有两个重大优点。一是地球上蕴藏的核聚变能远比核裂变能丰富得多。据测算,每升海水中含有0.03克氘,所以地球上仅在海水中就有45万亿吨氘。1升海水中所含的氘,经过核聚变可提供相当于300升汽油燃烧后释放出的能量。地球上蕴藏的核聚变能约为蕴藏的可进行核裂变元素所能释出的全部核裂变能的1000万倍,可以说是取之不竭的能源。至于氚,虽然自然界中不存在,但靠中子同锂作用可以产生,而海水中也含有大量锂。
韩国:朝鲜12日突然主张自主研发核聚变获得了成功,到底其用意何在?
韩国政府相关人士以及北核专家对核聚变技术可用于制造氢弹这一点,予以高度关注。
◆制造氢弹?核聚变发电?
如果说原子弹和核电站利用核裂变技术,氢弹和核聚变发电站则使用核聚变反应技术。据悉,开发原子弹后再过3、4年,就可以确保制造氢弹的技术。美国在开发原子弹7年后,氢弹试验获得了成功,前苏联和中国则分别在7年和3年后获得了成功。而北韩2006年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
氢弹的原料是重氢(质量达普通氢的两倍)和超重氢(质量达普通氢的三倍)。在超过一亿度的高温高压状态下,就会发生核聚变,同时产生巨大能量。汉城大学原子核工学系教授Seo Gyun-Ryeol表示:“要想获得超过1亿度的高温和高压,必须使用原子弹作为引爆装置。一个国家开发出原子弹后才可以制造氢弹的原因也在于此。”
韩国科学技术政策研究院博士李春根表示:“据我所知,北韩从21世纪初期开始在平城科研基地等地研究核聚变技术。不能忽视北韩在武器方面的核能水平。”他还表示,北韩目前正在研究将发生部分核聚变的元素加入原子弹,从而提高爆发力的“加强型核武器”。汉城大学原子核工学系教授洪相熹则主张说:“只不过是制造了‘热核聚变反应装置’并进行了一次试验。”氢弹的威力达原子弹的数十乃至数百倍,考虑到这一点,北韩国内并没有合适的试验场所。
韩国高层官员等有关专家就北韩利用核聚变技术发电的可能性指出:“根本不可能。”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利用核聚变技术修建了发电站。只是欧盟、韩国、美国、中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共同投资51亿欧元,目前正在法国修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据说,要想实现商业化,还需要40年。考虑到北韩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力量等因素,利用核聚变技术发电“根本不可能”。
◆北韩意在吸引国际社会关注?
韩国东国大学教授金龙贤就北韩宣布成功开发核聚变技术的主张表示:“可以认为是在示威,目的是在重启六方会谈问题上吸引国际社会的关注。”据分析,天安舰沉没事件发生后,韩美两国不太可能举行六方会谈并提供北韩想要的经济援助,因此,北韩想要展示氢弹这一更高层次的核能力,从而向国际社会发出一个讯息,即不能像现在这样对北韩置之不理。北韩国防委员长金正日访问中国期间曾表示:“希望营造重启六方会谈的有利条件。”
也有人认为,北韩宣布成功开发核聚变技术的目的是国内稳定。韩国安全部门的一位官员表示:“目前正处于春荒期,缺粮现象恶化导致人心惶惶,为了抚慰国民,北韩政府可能是想让国民内心产生‘北韩很伟大’的幻想。”北韩当天提及“太阳节”(金日成生日)并宣布成功开发了所谓“人工太阳”技术的核聚变技术。 |
-
美国在比基尼岛进行的氢弹爆炸试验,氢弹爆炸的当量比原子弹更大,其原理为核聚变反应。
-
资料图:2009年韩国市民观看朝鲜第二次核试验的新闻,朝鲜曾在去年进行了第二次核试验。
-
2009年5月26日朝鲜进行核试验,各国对朝鲜的行为做出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