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广网广东12月1日消息(记者傅晓勤何伟奇梅州台张梅花)每年12月3日是世界残疾人日。近年来,梅州市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完善康复机构设施建设,继续实施"爱耳"计划,为贫困失聪残疾人提供免费培训,让失聪儿童走出无声世界。目前,全市130多位6周岁以下的聋儿,政府免费配送了助听器,通过语言培训,助听器有效率达90%。
日前,记者走进梅州市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聋儿语训部时看到,一群活泼可爱的小朋友在老师耐心细致的指导下,一边听音乐,一边跳舞。当小朋友看到记者拿着话筒采访他们时,他们非常好奇地围了上来,看到小朋友灿烂的笑颜,听到小朋友稚嫩的声音,让你感觉得到他们的聪颖。虽然他们的发音不大标准,但是对于一个失聪的孩子而言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记者采访了一位参加培训一年时间的小朋友张舒琪,她基本上能听到老师说话,并能与老师交流。据该中心徐秋平老师介绍,这些孩子都是听障患者,有些是先天性重度耳聋,年龄并不大,政府给孩子免费配了助听器后,经过一段时间语言训练后进步很大。
近年来,梅州市结合本地实际,认真实施广东省政府有关残疾人的扶助政策,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通过多种方式筹集资金,继续实施"爱耳"计划,完善康复中心聋儿语训部建设,对聋儿进行语言免费培训,特别是贫困的聋儿还给予一定的培训伙食补助。目前,全市聋儿康复训练机构2个,130多名贫困听障患者免费配送了助听器,助听器有效率达90%,这些聋儿经过培训后,交流有很大进步。
从2008年起“爱耳计划”由广州市残联(下称“市残联”)在全市范围内实施,根据《全国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规划(2007-2015年)》和《广东省“爱耳计划”实施方案》的要求,保证我市0—9岁听力残疾儿童(以下简称“聋儿”)得到康复服务,实现全市聋儿“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