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779|回复: 1

爱心聋儿康复学校盼合法身份

[复制链接]

1369

主题

3495

帖子

3557

积分

vip会员

苡菠芝茗

积分
3557
发表于 2009-10-25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吴希在对聋儿进行言语康复训练。本报记者朱文标摄

         “只要经过正规康复语训,绝大多数聋儿能和正常孩子一样听说读写,进入普通小学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抱着这种信念,8年前,21岁的浙江女孩吴希积极行动,在我省兴办了一家希望聋儿康复中心。迄今,40多名聋儿经过康复语训进入了普通小学,和正常孩子一样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吴希也成为“感动南昌”的爱心人物。然而,吴希的聋儿康复学校依然顶着“黑户”的身份,数次迁校,在夹缝里生存。

    9月15日,安顿好新学期入学的孩子,吴希又一次奔波于残联、教育局等部门,希望为民办聋儿康复机构办个合法身份,让更多聋儿能安安心心地接受康复语训。

    让听障孩子成为“百灵鸟”

    开学了,玉山县7岁女孩琳琳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上学去,和班上孩子一样,她会背唐诗,会唱儿歌,老师还经常表扬她的作业做得好呢。如果没有注意到她戴着的助听器,很多人都不敢相信,这个爱唱爱跳的女孩,3年前还是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的一名聋哑儿童。在南昌希望言语康复语训中心学习3年后,琳琳顺利回归健听儿童行列。

    9月16日,记者来到位于南昌市下罗新村的希望言语康复语训中心。一幢4层楼的民宅,经简单装修改造后,便是孩子的“学校”。6名老师正领着40余名孩子,在教室里认真地上言语课。黑板上,写着“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要小心”等字样,一名女孩自告奋勇地站起来,一个字一个字地向记者朗读这些刚学的词语。尽管不是很流利,但孩子读得很标准,也很自信。一名6岁的小男孩还高兴地唱了首“两只老虎”的儿歌。老师说,再经过一年的训练,这些孩子就能掌握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和正常的孩子一样上学。

    在小班,记者见识了要让这些听障儿童发出第一个音节有多么不易。康康是9月1日开班后才来的新生,老师正领着他发“a、o、e”的音节,教了半个小时,康康还是发音不标准,急得直哭。老师说,一般孩子发出第一个音节都要训练一周到半个月,时间长的甚至要好几个月,但只要用心去教,几乎所有的听障儿童都能教好。

    采访时,记者刚好碰到一名前来看望孩子的家长。这名家长感慨地说,孩子在这里学习一年多了,能进行简单对话,当听到孩子第一次叫妈妈时,她的眼泪夺眶而出。今年7月学期结束时,学校还举办了一场文艺表演,看到经过听力康复训练后的许多孩子,不仅歌唱得悦耳动人,有的甚至还能表演相声,她便坚信,自己的孩子也一定能成为“百灵鸟”。

    97%聋儿得不到康复语训

    希望言语康复语训中心40多名孩子,来自上饶、九江、宜春、南昌等全省各地,年龄小的只有两岁。吴希说,听力康复训练最佳时期本为7岁以下。然而,全省言语康复训练机构太少了,许多适龄孩子根本没钱或没机会得到康复语训。

    省残疾人康复中心主任陈胜建告诉记者,全省7岁以下的聋儿有2万余人,并且每年以千余人的数量增长,然而,真正得到康复语训的聋儿仅五六百人,97%的聋儿无法得到康复语训。

    贫穷是阻碍聋儿得不到康复的重要因素。因为要进行语言康复训练,聋儿必须佩戴专业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一副普通的助听器价格在万元以上,植入人工耳蜗需要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元。而且,在言语康复中心学习,也需要不少花费。尽管近年来国家加大了聋儿康复训练的财政投入,今年中央财政一次性投入数亿元,对贫困聋儿开展抢救性康复工作,我省有98名贫困聋儿可享受免费的康复训练,但对数万名聋儿来说,依然是杯水车薪。

    “越是在贫穷落后的地方,聋儿的比例越高。”省残疾人康复中心语训部主任盛斌表示,长期以来,贫穷落后的山区,因为受传统观念桎梏,认为听障孩子必定是“十聋九哑”,他们根本不知道通过康复语训,还能让孩子开口说话。信息封塞、观念落后,也造成大量聋儿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言语康复训练。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省言语康复语训机构太少,师资力量跟不上来,根本无法让有需要的聋儿得到科学的康复语训。”专家介绍,全省目前有60余所针对聋儿的教育培训机构,其中绝大部分进行手语教学,只有10余所机构能够进行言语康复训练。陈胜建感叹,有一次他们检查发现,政府免费下发的助听器,因老师不懂使用,一直堆放在墙角。

    谁来颁发“身份证”?

    目前,全省仅有省聋儿康复中心等少数公办言语康复训练机构,且规模不大。受场地、资金、师资等因素影响,全省大多数设区市都没有建立相应的聋儿康复机构。

    与公办机构的沉寂相比,近年来一些民间资本却纷纷涌入,不少民办聋儿康复机构诞生,极大地满足了家长和孩子的需要。然而,受政策影响,民办聋儿康复机构却一直得不到合法的资质,难于做大做强。

    吴希说,无论是家长还是残联,都非常支持她的办学事业。残联鼓励她不断做大,也给予了她大量帮助,但却无法给她的学校一张合法的“身份证”。8年来,她为此一直在奔波,但无论是残联还是教育、卫生部门,均表示没有相应的文件精神,他们也是爱莫能助。

    因为是“黑户”,数年来,希望言语康复语训中心从上饶迁到南昌,从青云谱搬到昌北,校舍不固定,几乎每两年都要搬一次家,影响孩子学习;因为是“黑户”,许多国家的优惠政策享受不到,本是公益事业却得按商业用水用电核算,慈善机构或个人想捐款捐物,却因没有注册也难以享受;因为是“黑户”,中心规模一直做不大,无法得到满足聋儿康复的需要。

    据省残联有关人员表示,目前,浙江、福建等周边省市,均由残联、卫生、教育等部门联合行文,出台了具体措施,承认民办康复机构的合法地位。

    值得庆幸的是,今年5月,我省颁发的《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强各级残疾人康复中心(站、点)建设,采取公办、民办和民办公助等形式,多渠道创办形式多样的残疾人康复机构。人们期待,有关部门能尽快出台更加具体的措施,让民间聋儿康复机构能得到合法资质,让更多聋儿能康复学习。
11146848_967151.jpg
                            [move]讓風吹走伱啲嚘矁,讓雨洗掉伱啲烦惱,讓陽桄帶給伱温煗,讓月亮帶給伱温馨,讓美好啲論墵帶給伱開心!  ьō啵吇Ζǐ[/move]

7

主题

77

帖子

77

积分

初级会员

我想开个【大连福音听力技术设备

积分
77
发表于 2010-5-31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政府应该大力支持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签到|Archiver|版权|手机版|听障论坛

GMT+8, 2025-9-5 07: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