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气导、骨导,我是这么理解的:
1、气导测试的是整个听觉通路上产生的听力损失,包括外耳、中耳、内耳、听神经等整个通路。骨导测试的是直接通过颞骨传导到内耳、听神经的通路上的听力损失。载自《Basic Audiology》P153(基础听力学)里的原文“Air-conduction tests the entire system。Bone-conduction is said to 'bypass' the conductive mechanism,so it tests only the inner ear and auditory nerve.)
2、气导、骨导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患者的听力损失的程度,还有听力损失的类型,更重要的是可以提示我们患者的言语识别能力和助听后的预期效果。判断听力损失类型很简单,A、气导不正常,骨导正常,气骨导差>10dB,是传导性聋;B、气导不正常,骨导不正常,气骨导差>10dB,是混合性聋;C、气导不正常,骨导不正常,气骨导差<10dB,是感音神经性聋。而我通常判断患者助听后效果和她的言语分辨能力通常看她的骨导结果。因为骨导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用户的内耳和听神经功能。内耳和听神经对言语识别力关系非常大。
3、因为气骨导差代表的是患者外耳、中耳的听力损失。气骨导差再多都不可能超过60dB。根据耳廓收集声音能力、外耳道共振能力、听小骨杠杆作用等外耳、中耳传导和放大声音的能力就60dB。如果看到用户的听力损失大于60dB,一般该用户的内耳或者蜗后都有一定程度的听力损失的。
4、纯音听力平均值PTA,通常是500/1K/2K/4K的听力损失总和除以4。但是我们在给用户选配助听器时,一定要注意气骨导差的值。有10dB以上的气骨导差,说明患者是传导性聋或者混合性聋。这时候我们考虑功率时,不能光看患者的气导PTA,还要看这个气骨导差。听力学上关于传导性听力损失的公式有修正值的。要在气导PTA的基础上,加上1/2或者1/4气骨导差。
5、强调一点:纯音听力检查,必须测骨导!
6、不知道,我有没有解释清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