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665|回复: 1

一个"听力残障"孩子的奇迹

[复制链接]

432

主题

661

帖子

661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661
发表于 2009-3-3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报记者 张剑英

霍炳光一岁半时,不仅不会说话,而且好像对周围的声音没有反应,父母隐隐地感觉到了什么,随后的医学诊断让一家人懵了,孩子患有严重的听力障碍……

"怎么办?"夫妻俩反复商量后决定,孩子的母亲辞去工作,专心在家对孩子进行语言辅导。爱心和坚持创造了奇迹,孩子不仅学会了与正常人对话,而且5岁时就认识了2000多个汉字,即使和正常同龄孩子相比也是中上水平。

10年后的今天,霍炳光和正常孩子一样享受到了优质的教育,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成为老师和同学们眼中的小明星和小标兵。他发明了一种"会发光的羽毛球",并在12岁时获得了国家颁发的专利证书。

■曾经患有严重听力障碍现在变为“阳光男孩”

记者昨日在唐山西山路小学见到霍炳光,他被同学簇拥着从教室走出来,大家有说有笑像兄弟姐妹,叽叽喳喳的像一群快乐的小鸟。如果不是助听器的提醒,很难想像这曾是个患严重听力障碍的孩子。而现在,从他身上根本一点都看不到听力不便可能带来的悲伤、失意的影子。

“在学校,老师和同学们像亲人一样关心他,照顾他。”学校大队辅导员周丽枝老师说,为方便听课,从入校到现在上6年级,他的课桌总被排在中间第一排;布置了作业,老师怕他听不清,也总是亲自给他写在纸上;下课了,他走到哪里,同学们就陪到哪里,包括上厕所;放学了,同学们又像保镖似的把他送回家,不管刮风下雨,严寒酷暑,从不间断……

“哪个学校愿意接收他们的孩子而为学校添加负担,是霍炳光父母当时最担忧的。”回忆起6年前的场景,曾担任霍炳光班主任的杨雪梅告诉记者,看到他们犯难,学校做了充分的考虑,最后下定决心为孩子负责,给他一个健健康康的成长环境。

对这6年的学习生活,霍炳光说:“在西山路小学学习我非常幸运,这里让我感受到集体生活的快乐,每天见到的都是老师和同学们阳光般的笑脸……”

的确,6年来,一任又一任的班主任老师及科主任老师,像妈妈一样关照他,同学们没有歧视他、嘲讽他,而是像兄弟姐妹一样爱护他,帮助他。身心的健康让霍炳光各方面发展都不比别人差,他的学习成绩优秀,被多次评为“学习小标兵”和“三好学生”。

■母亲辞职苦心教育“孩子终于听到声音了”

如果说西山路小学为霍炳光插上了理想的翅膀,那么父母不放弃的决心和精心抚育则为他的起飞奠定了基础。

霍炳光的父母都是唐山矿务局的职工,恩爱的夫妻于1997年生下霍炳光,孩子的出生为这个普通的家庭带来了更多的欢乐。小炳光一岁半了,还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发出“爸爸、妈妈”的声音,而且对周围的声音似乎也没有反应。

北京一家医院为孩子做了诊断,孩子患有严重听力障碍,医生建议佩戴助听器,并进行语言康复训练。

“如果不能让他拥有听力,作为父母我们活得会很痛苦!”从北京回来的第二天,霍炳光的母亲毅然辞掉了工作,“我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不想留下任何遗憾。”

一开始,为了让孩子弄懂什么是声音,母亲想尽了各种办法吸引其注意力。家里的自行车铃、哨子、喇叭、小鼓……所有能发出声音的东西全部派上用场。父母买来助听器为他佩戴上,四处搜集培训的书籍和录像带,照着教材一点一点地教给孩子。“毫不夸张地说,一个字、一个词都要教上几千遍,常常念得口干舌燥。”

不屈不挠的努力似乎感动了上苍。一天,父亲领着霍炳光出门玩走到楼道口时,楼上的垃圾箱盖“啪”的一下发出响声,孩子吓得一激灵,儿子的反应让父亲看到了希望,他兴奋地把孩子举起老高,“我们家炳光能听到声音了!”“那一刻,我都想向世界宣布!”时至今日,霍炳光的父亲说到这里时,仍难以掩饰内心的激动。

■几年来不停对孩子说话一声“爸”叫得父母掉下眼泪

为给孩子创造一个有利的学习空间,父母节衣缩食,对房间进行了装修———为减少室内的回音和震动,地面上铺上厚厚的地毯,墙壁贴上壁毡;墙壁上,贴满了儿歌、拼音、词语等各种各样的挂图。

每天晚上,孩子没睡觉时,夫妻俩陪孩子说话;孩子睡了,夫妻俩还要总结一天的学习情况,商量第二天的辅导内容。

“必须要不停地说,说到嗓子哑了也不能停,儿子才能一遍遍加深印象。”一段时间后,孩子清脆地叫出一声“爸”,叫得父母幸福地掉下眼泪。为了让儿子感受到声带和舌位的变化,母亲拉着儿子的手放进自己嘴里,一个音节、一个字地教。久而久之,霍炳光渐渐开始“鹦鹉学舌”了。

孩子的语言能力在不断提高。记者从父母记下的孩长日记中看到这样一些描“2001年1月,外人听他讲感觉清楚了很多,自己学一些从来没有教过他的话如‘中了’……2002年9日,昨天我和儿子比赛读书读一个我读一个,读得不错有感情……”

霍炳光5岁时,已经了2000多个汉字,会背几儿歌,还学了170多个英词。6岁时到了上学前班龄,父母带他到北京做了语言智力评估,测评显示学习能力商138,百分位数属优秀。这一结果说明,霍在正常同龄孩子中已经是水平。“孩子的语言康复程直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评的专家震惊之余,欣喜福一家三口。

■发明“会发光的羽毛球”被同学称作“小发明家”

2007年暑假的一天,晚饭过后,霍炳光和爸爸在楼下空地上打羽毛球,他们玩得十分开心,不知不觉天黑了,只得悻悻地上了楼。“要是有一只会发光的羽毛球就好了,这样我们就可以不受光线的限制,天黑以后照样可以打羽毛球了。”霍炳光说。

爸爸鼓励孩子,“学校不是号召你们进行小发明、小制作吗?你何不利用所学的知识发明制作一个会发光的羽毛球呢?”经过几天的反复实验,“会发光的羽毛球”问世了———他们在羽毛球的尾部装了一个纽扣儿电池和一个发光的二极管。电路接通时,二就会发出光亮,羽毛球就火虫一样在球拍间来回飞

新学期开始后,同学假期科技制品交到大队部光羽毛球”获一等奖。霍炳因此受到中央电视台“异开”栏目关注,成了小明星同学们称为“小发明家”。

霍炳光的父母说,是生活的温暖给了霍炳光克难的信心和勇气,为使霍能和正常孩子一样享受课动的乐趣,学校安排他参科技活动小组。这使他亲学、热爱科学,也为发明“光的羽毛球”奠定了基础。

■后记

爱心和坚持创造的奇迹

霍炳光的父亲告诉记者,有一年他出差时被朋友带到当地的聋哑学校,一间教室里坐着六七个孩子,大的十五六岁,小的四五岁。他对这些孩子进行了测试,发现他们的听觉与语言能力都远不及自己的孩子。“太晚了,接触声音太晚了!”他为这些孩子惋惜,也为他们的家长没有及时培训孩子而惋惜。记者了解到,有听力障碍孩子的父母中很少有人能像霍炳光的父母一样,舍弃工作,数年不间断地训练孩子,永不放弃,相信奇迹的发生。

霍炳光的父母说,家长的意识直接影响孩子的语言康复。他们说,在孩子刚戴助听器时,夫妻俩最怕别人问“这是什么”。后来他们要求自己先要心态平衡,渐渐的,自己和孩子都能坦然面对。父母的自信感染了孩子的老师和同学们,在爱心和相信爱心能创造奇迹的积极心态下,霍炳光收获了美好童年,健康地成长。相信在他们的坚持下,一切会变得更好。

13

主题

138

帖子

138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138
发表于 2009-3-12 01:32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好,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聋孩子成为第二.第三个.........更多个霍柄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签到|Archiver|版权|手机版|听障论坛

GMT+8, 2025-1-3 01: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