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31|回复: 0

教师节专题III

[复制链接]

601

主题

2001

帖子

2002

积分

顶级会员

自由战士!

积分
2002
发表于 2007-9-10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所小学 田间地头的梦的起点
    一栋白色砖瓦房,坐北朝南,前边是水田,左边是红薯地,后面和右边是山。两个房间,加起来不超过30平方米。外墙白色粉刷上写着4个红字:丰良小学,提醒着陌生人,这里是学校。走进一个大房间,里面有课桌椅、黑板,让陌生人明白,这里,真的是学校——坐落在江西这个偏僻岛村田间地头的丰良小学。
    学校总面积在60平方米左右,包括一间教室,一间办公室,一个操场,一个用木头支起来的厕所。教室里,整齐地摆放着10来张课桌椅,全是别的学校淘汰下来的,都已破旧不堪。墙角放着一面红旗,每天上午课间,熊贻华会举着它,领着孩子们高唱国歌。
    办公室里,有一张长桌,一把椅子。一块木板靠在墙上,平放下来就是熊贻华的床。夏天太热,熊贻华中午不回家,就在学校午休。一个墙角,堆放着一个炉子和一些干柴,有时,熊贻华中午便在这里生火做饭。
灵魂的放牧 坚守孤岛学校33年
    熊贻华今年53岁,丰良小学惟一一位老师。
    1973年,熊贻华高中毕业回到老家蛇坑村。那时,蛇坑村没有学校,村里的适龄儿童要上学,必须到株林小学。而两地之间相距十几里,且只能走水路,去一趟,得花上一个多小时。因此,很多家长让孩子们放弃读书去务农。
    1974年,有村民提出,孩子不读书是没有出路的,并建议在村里办所小学。经过讨论,建议通过了,村民们一致推举高中毕业的熊贻华担任教师。
    学校,设在熊贻华家里;课桌椅,是学生自带的;黑板,是用木头支起来的。就这样,20岁的熊贻华开始了他的教师生涯。学生,总共15人,有些是家长主动送来的,另外一些家长经熊贻华上门做工作后,才勉强让孩子读书。然而,开课后,这些家长经过学校门口时,他们会忍不住放慢脚步,听听熊老师正在讲什么。
    后来,由于附近更大的刘埚村、丰良村的代课老师由于各种原因,纷纷离开孤岛。熊贻华也从蛇坑转战刘埚,继而在丰良扎根。
    2004年,他被聘为了高级教师。今年上半年,他更是被当地教育部门推荐,参评全国优秀人民教师。到现在,33年过去了,熊贻华依然在坚守。他没有离开,甚至从来没想到过离开。
纯净的坚守 “教育一群孩子,让国歌在孤岛唱响”
    33年过去了,先后有不下10名教师来过这里教书,但坚持时间最长的也没超过2年,只有熊贻华,毅然坚守在这座孤岛上,而且一守就是33年。
    熊贻华说,只要学校还在,他就一直会坚守在这里,尽他的力量,教育一群孩子,肩负一份责任,让国歌每天在孤岛响起。
QQ号:84912491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签到|Archiver|版权|手机版|听障论坛

GMT+8, 2025-7-6 22: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