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
1,所有论据均来自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因为影响很大,列四名著之一)
2,该贴结论产生的前提条件是双方均处于同等条件之下.
3,没有金刚砖,不揽瓷器活,兵器原因看个人用着顺手,不在讨论范围.
比较赤兔马和普通马的区别:
1,赤兔马跑的快,来去如风,首先吕布和任何人单挑,心理上就占了莫大的优势:
A,打败别人,可以追上去并杀死(如果张飞有这匹马,很多和张飞交战并败退的人估计都免不了文丑的命运);
B,自己不利的时候,拍马走了就是(类似于首先就处于不败之势了)
2,同理,任何人和骑赤兔马的吕布单挑,必须首先要承受万一输了就要丢命的危险,心理上首先就处于弱势.
3,赤兔马向前冲的时候,由于其惯性带来的冲力能增加武将的力量,这是很明显的.同理,骑普通马的武将必须拥有更大的力量才能抵消这一附加力量.
4,一匹好马和普通马的区别一是在于脚力,二是耐力,最重要的区别在于灵性的高低,灵性高的马可以极快的领悟主人的意思,所以在战场上比普通马转圜自如得多,这在相持阶段的时候非常重要:
A,攻击的时候可以极快的启动;B,防御的时候可以极快的闪避;C,可以更灵活的转向;D,当对手有意对马下手的时候,赤兔马自动趋避的能力比普通马更强.
5,赤兔马出意外的可能性小于普通马出意外的可能性(失蹄啊,气力不加啊,劳累啊),因此骑赤兔马的武将能够全心全意的出招,发力而不用担心马会出问题(许楮VS马超,张飞VS马超以及很多场面都是打到100--200合,就要换马匹,但吕布的赤兔马交战无数次,从来就没有累过).
从以上几点区别来看三国中有些令人不理解的现象或许可以得到解释:
1,虎牢关的时候张飞50回合不败,这时候应该是张飞处于下风,可是三国演义中提到"阵前恼起关云长"这话什么意思?按理说三弟本事不如人家也只能叹息或佩服,为什么恼怒?其原因我觉得正是吕布依仗赤兔马的先决优势耀武扬威,往来冲突,充分发挥了赤兔马的优势,虽然自身武功也是顶尖的,但这种依仗马的优势对决让人看着生气,所以有了关羽的恼怒.
2,同样也可以解释张飞什么每次看见吕布都咬牙切齿的?按说书上也并没有明写自己落败啊,为什么那么恨吕布呢?而且每次见了吕布都要去和他单挑?唯一的解释就是张飞在虎牢关在斗了50合后,应该是比较吃力了,但在他心中,一定认为吕布并不是靠真本事占的上风,所以心里非常不服气.
3,大家都熟悉的关羽斩颜良,文丑的情节,从这两个侧面也反映了赤兔马的威力,也能够证明前面分析的赤兔马和普通马之间的区别.
结论:从演义的角度出发,张飞纵然说武艺不一定能超过吕布,但从以上分析来看,同等条件下,不弱于吕布的结论应该是成立的,事实上演义中也并未说不同等条件下张飞处于劣势(不要想当然,反驳的话另外找出真正的凭据,而不要想当然,当然如果有兴趣的话,顺便解释一下我在帖子后面的耐人寻味的疑问那是再好不过的了,不然光反其中一点不免过于牵强以及不能合理解释书中的描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