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455|回复: 0

人类内耳的生理结构和功能

[复制链接]

13

主题

54

帖子

54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54
QQ
发表于 2013-4-8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内耳位于颞骨,因结构走向复杂,也称迷路。内耳按部位分为前庭、半规管和耳蜗三部分,前庭和半规管负责人体平衡功能,而耳蜗负责听觉。内耳按层次分为骨迷路和膜迷路(如下图),骨迷路为颞骨岩部骨骼的“隧道”;在该隧道内,同步包套着一个两端封闭的膜性管,称为膜迷路。骨迷路内充满的液体称外淋巴液,它与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相通,故外淋巴液的成分与脑脊液相同。膜迷路内充满的液体称内淋巴液,由耳蜗蜗管血管纹生成。内、外淋巴液不相通。柯的氏器是听觉感受装置,是内耳的关键部位,它位于基底膜上,由内、外毛细胞(听觉感受细胞),支持细胞,网状膜与盖膜等构成。毛细胞的大部分、网状膜和盖膜均浸浴在其周围的内淋巴液中。


耳蜗的听觉功能主要有:
①传音,即将前庭窗所感受到的声波传送到毛细胞。
②感音,即将柯的氏器接受到的声能转换成蜗神经电位。传递给蜗神经,再经蜗神经传到大脑听中枢,产生听觉。这就是耳蜗的传音和感音机制。目前,大部分学者认为,耳蜗能对声音频率进行初步分析。每一频率声波在基底膜都对应有一个共振部位:低频音在蜗顶、中频音在耳蜗中部、高频音在蜗底部的基底膜处,所以耳蜗本身就是一个共振器。
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Administrator/桌面/未命名.JPG
未命名.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签到|Archiver|版权|手机版|听障论坛

GMT+8, 2025-7-5 07: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