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12|回复: 3

突发性耳聋以年轻人居多

[复制链接]

21

主题

34

帖子

38

积分

新人会员

积分
38
发表于 2012-8-10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病毒与压力诱发暴聋  突发性耳聋又称特发性突聋或暴聋,是耳鼻喉科的一种急症,患者听觉原本是正常的,在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突然听不到声音,刚开始时,可能只会感觉到耳朵“嗡嗡”声,或者出现耳闷胀感及感觉到声音遥远,部分病患开始不在意,直到接听电话,必须换另一只耳朵才能听到别人说话,才猛然发觉到事情不对劲,因为一个耳朵已经听不见了,这就是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耳聋的发生,主要与内耳微循环缺血、内耳病毒感染等有关,患者多与体力疲劳过度、精神压力过大以及外界环境骤变等因素有关。这些需要从生活上预防,如预防感冒、调节饮食,但基因突变的预防则需要从婴幼儿做起,如孩子零食中添加剂的副作用、带孩子在马路边散步时汽车尾气毒害等,可成为基因突变的诱发因素。成年人中大部分是同精神创伤、过度的身心疲劳有关。不要让悲伤忧思、多疑、郁闷等心理状态和情绪干扰生活。“询问病人病史时,发现患突发性耳聋的年轻人都喜欢熬夜、工作压力大、长期疲劳、睡眠不足。如果人长期处于压力过大和身心过度疲劳状态,会阻碍内耳血液供应,一旦受到外界刺激(如气温骤变、病毒感染等)则容易导致失聪。”杨钦泰表示,要正面化解与己有关的压力、矛盾和刺激,保持健康心态,以防“病上弱人身”。就医不要晚于1周
  突发性耳聋有50%的人是可以自愈的,另50%则需要通过治疗来恢复,早期治疗的治愈率比较高,建议发现情况尽快治疗,最好不要晚于1周。杨钦泰介绍,该病的治疗多采用综合疗法,经过仪器检查确诊后,首先要求患者立即住院,尽快强制患者在安静环境下充分休息,缓解精神上的压力,同时给予增加内耳血液循环和改善神经营养的药物治疗,必要时还需辅助针灸和高压氧治疗。经药物及时治疗后,这种病治愈率可达80%。部分年龄偏大或者贻误最佳治疗时机的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效果不佳,带来终身的遗憾。
  专家强调,突发性耳聋预防重于治疗。建议从以下方面注意:1、有张有弛,避免过劳。忙里偷闲享受一下“慢生活”。2、调整心态,乐观向上。平时要保持情绪稳定,切忌暴怒狂喜。3、定期查体,排除隐患。耳聋也可能是全身其他部位疾病连累,如糖尿病、甲低等都可能是潜在杀手。4、强身健体,预防感冒。锻炼身体选择一项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由于部分突发性耳聋的发生可能与感冒有间接关系,因此也要注意预防感冒。另外,注意保暖,避免骤冷骤热的环境。5、远离烟酒,平淡生活。6、起居有时,饮食定量。

47

主题

6950

帖子

6951

积分

钻石会员

积分
6951
发表于 2012-8-10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专家强调,突发性耳聋预防重于治疗。建议从以下方面注意:1、有张有弛,避免过劳。忙里偷闲享受一下“慢生活”。2、调整心态,乐观向上。平时要保持情绪稳定,切忌暴怒狂喜。3、定期查体,排除隐患。耳聋也可能是全身其他部位疾病连累,如糖尿病、甲低等都可能是潜在杀手。4、强身健体,预防感冒。锻炼身体选择一项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由于部分突发性耳聋的发生可能与感冒有间接关系,因此也要注意预防感冒。另外,注意保暖,避免骤冷骤热的环境。5、远离烟酒,平淡生活。6、起居有时,饮食定量。
-----------------------
说的太好了,对广大耳聋患者同样适用

28

主题

891

帖子

892

积分

高级会员

不为失败找借口,要为成功找方法

积分
892
QQ
发表于 2012-8-10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多数年轻人突聋都是因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导致的。

3

主题

27

帖子

27

积分

新人会员

积分
27
发表于 2012-8-10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唉, 所以干细胞治疗耳聋将会越来越需要正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签到|Archiver|版权|手机版|听障论坛

GMT+8, 2025-8-26 15: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