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00|回复: 5

讲述聋人真实生命故事的新书《耳蜗》出版

[复制链接]

504

主题

1280

帖子

1282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1282
发表于 2012-6-8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部全景展现人工耳蜗在中国十余年发展历史的长篇纪实文学《耳蜗》,7日在北京举行了新书发布暨两岸四地研讨会。  据介绍,《耳蜗》一书由汪文勤、丁冬、章江红三位作家历时数年,跨越近十个省市、穿越海峡两岸调查采写而成。在写作过程中,作者亲历手术现场,追踪康复过程,用生动的笔触,讲述了成千上万个聋儿回归有声世界的动人故事。
  同时,《耳蜗》还兼具科普功能,通过对一个个患者,医务、康复工作者和无私捐赠者的描绘,生动地讲述了人工耳蜗在中国发展的历史。
  据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专家韩德民教授介绍,目前,我国听力残疾人群约有2780万人,占我国残疾人总数的33.5%,居各类残疾之首,但我国已实施的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总数不到3万例。
  韩德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唤起人们对听力障碍患者和残疾人康复事业的关注。
  《耳蜗》一书由百花文艺出版社于今年4月出版后,在两岸四地兴起了一股“耳蜗现象”。很多读者纷纷来电、来信,表达他们对于聋人康复事业的关心,短短数周即两次印刷,印数已达38000册。

504

主题

1280

帖子

1282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1282
 楼主| 发表于 2012-6-8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耳蜗,献给聋儿的“歌”

由天津出版传媒集团、百花文艺出版社举办的《耳蜗》新书发布暨研讨会,昨日在北京年代中心举行。各界专家学者济济一堂,研讨《耳蜗》。

  澳大利亚研发的电子人工耳蜗技术,上世纪90年代引进中国后,在中国、澳大利亚医护工作者、科学家和慈善组织的努力下,惠及数万人。长篇纪实文学《耳蜗》就是对此善举进行的最翔实生动的反映。该书由百花文艺出版社精心打造出版,汪文勤、丁冬、章江红三位热心公益事业的作家,经过历时六年的艰苦采访,讲述了成千上万聋儿回归有声世界的动人故事。《耳蜗》今年4月一经出版,即获好评,短短数周内即两次印刷,印数已达38000册。从市场热销到报刊、网络热评,《耳蜗》已经形成一种值得关注的现象。

  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在为该书亲自撰写的序《让我帮你唱支歌》中写道:“我喜欢《耳蜗》这本书,她有真情故事,让你感动和流泪,通过人工耳蜗发展的历史,让人们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活。”中国残联副主席汤小泉则认为,《耳蜗》的畅销,是因为在这里能读出爱的声音,“这个声音从捐助者的心里发出,从那些致力于聋人的医治和康复的科学家、医生、护士、听力师和康复教师的心中发出,汇成了今天这个激越宏大的爱的交响。”《耳蜗》的主编汪文勤则谦虚地表示,他们几个作者只是真实记录了这项慈善事业的冰山一角,尽纪实文学工作者的使命,借此传递爱的声音。

  康复后的先天重度感音性聋人、我国第一例植入人工耳蜗的聋儿抗梦雯亲临会场,人工耳蜗改变了这位聪慧美丽姑娘的命运,已经高中毕业的她正在准备托福考试,即将赴美国学习美术。她感谢把她带回有声世界的所有人付出的努力。抗梦雯的主治医生、原北京同仁医院院长韩德民也现身研讨会,他说,《耳蜗》一书能够出版,最主要的动力是人们对弱势群体越来越关注。他介绍,全国有300多所聋哑学校,失聪青少年初步估计约30万人,目前已经有3万人接受了人工耳蜗移植手术,像抗梦雯那样成长起来。他期盼《耳蜗》一书能唤起更多人对听力障碍人群的关注,令他们得到更多帮助。

504

主题

1280

帖子

1282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1282
 楼主| 发表于 2012-6-8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百花社《耳蜗》北京研讨 无声世界唱出动听的歌

“我将尽我所能,去帮助有需要的人……”马上19岁的抗梦雯用流利的话语表达着自己的想法。说到“流利”,难道这也值得特意说明一下么?其实,抗梦雯能有今天流利表达自己的时刻,完全有赖于她经过手术被成功移入的人工耳蜗。

  在6月7日在北京举行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耳蜗》的研讨会上,抗梦雯在台上尽情地说着、表达着。抗梦雯是先天重度感音性聋人,也是我国首例植入人工耳蜗的聋儿。双耳失聪没有阻碍先天伶俐的抗梦雯一步步实现人生理想。她从小学习成绩就很好,高二的时候还作为交换生到美国的高中读书。闲暇时间,她喜欢书法、绘画,常常是一个充满意境的场景或者凝固的瞬间,就可以激发她绘画的灵感。现场,她给大家展示了自己的绘画习作。从作品来看,抗梦雯天资极高,有了人工耳蜗的她,仿佛插上了双翼,注定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创造一段段精彩的故事。

  长篇纪实文学作品《耳蜗》由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是用爱和激情向全国人民呈现的一朵奇葩。汪文勤、丁冬、章江红三位作家热心公益事业,历时数年采访记录,追踪康复过程,见证了我国听力史上最伟大和辉煌的时刻,用大爱燃起的激情,用诗意盎然的笔触,讲述了成千上万聋儿回归有声世界的动人故事,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大爱交响曲。全国残联张海迪主席,残联基金会汤小泉理事长和台塑集团(从2005年至2011年底,共捐赠了1981套人工耳蜗)王瑞华副总裁热情作序,表达了政府和海内外各界人士对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耳蜗》一经出版,即获好评,短短数周内即两次印刷,印数已达38000册。台湾、香港、澳门有关部门、团体和个人也纷纷购买此书。从市场热销到报刊、网络热评,《耳蜗》已经形成一种值得关注的现象。

  6月7日在北京举行的两岸四地研讨会是由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和百花文艺出版社联合举办。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全国政协常委、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陈佐洱,宋庆龄基金会常荣军、台北长庚医院院长黄俊生教授、联合国香港儿童基金,澳门基金会,中国作协等各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研讨《耳蜗》。

  我国目前已经完成3万例聋人的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但是,还有相当多的聋人特别是聋儿得不到救治,现场的专家学者也呼吁全社会都来献出爱心,帮助聋儿完成他们从无声世界到有声世界的转变。

  造成耳朵失聪的原因有二:先天性聋和后天致聋。北京人工耳蜗植入专家韩德民教授在研讨会现场带来一个好消息,清华大学将启动对新生儿的4项包括12个指标的耳聋基因筛查工作,这将对于新生儿存在致聋基因,早发现早预防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持。

  该书作者之一,汪文勤动情地说:“慈善不要流于形式,人人可以做慈善,随时随地都可以做。今天我对陌生人投去一个友善的微笑,这就是慈善。我们还会继续追踪社会上为聋人提供帮助的事例,并补充到书里。希望可以帮助到更多听力障碍人士。只要有人不停地出力,我们就不停地记录。”

  张海迪为该书作序,名为《让我为你唱支歌》。里面包含了她对聋人的支持、鼓励,对社会爱心人士的感激,对更多人伸出援手的呼唤。现场许多嘉宾也都用各自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心声。“美丽的银河系,遥挂在天幕深处,多么多么像一个硕大的耳蜗呀……”在央视主持人动听的朗诵中,我们听到了一种天籁之声,那是用大爱谱写的旋律。

504

主题

1280

帖子

1282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1282
 楼主| 发表于 2012-6-8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海迪等名家力荐《耳蜗》

昨天,由天津出版传媒集团、百花文艺出版社举办的《耳蜗》新书发布会暨研讨会,在北京年代中心举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中国作协等各界专家、学者济济一堂,研讨《耳蜗》一书。康复后的先天重度感音性聋人、我国第一例植入人工耳蜗的聋儿抗梦雯也到场发言,向人们展示因为人工耳蜗而改变的命运。

  长篇纪实文学《耳蜗》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是汪文勤、丁冬、章江红三位热心公益的作家历时数年采访记录而成,他们的足迹跨越祖国大江南北,甚至远涉重洋,亲历手术现场,追踪康复过程,见证了我国听力史上最伟大和辉煌的时刻。书中讲述了成千上万聋儿回归有声世界的动人故事,谱写一曲感人肺腑的交响曲。

  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中国残联副主席汤小泉、中国作协副主席李存葆及陈建功、著名学者易中天等纷纷力荐该书。“一个理想的社会应该具有深切的人文关怀精神,要尊重、理解、关心残疾人,积极消除一切有形和无形的障碍,让残疾人生活得更美好。这就要我们大家发扬爱的精神,有了这样的精神,未来就会无限美好。”张海迪毫不讳言自己对《耳蜗》这本书的喜欢,“书中有真情故事,让你感动和流泪,通过人工耳蜗发展的历史,让人们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活。”中国作协副主席李存葆表示:“《耳蜗》是一部充分展现听可以复活,美可以重生,功在一器,德在千载,人间有着至诚大爱的佳作。”

504

主题

1280

帖子

1282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1282
 楼主| 发表于 2012-6-8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纪实文学《耳蜗》研讨会在京举行

由天津出版传媒集团、百花文艺出版社主办的长篇纪实文学《耳蜗》新书发布会暨两岸四地研讨会,昨天在北京年代中心举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宋庆龄基金会、台北长庚医院、联合国香港儿童基金及澳门基金会、中国作协等各界人士就《耳蜗》一书进行了深入研讨。

  长篇纪实文学《耳蜗》,是百花文艺出版社精心打造,用爱和激情向读者呈现的一朵奇葩。汪文勤、丁冬、章江红三位作家热心公益事业,历时数年采访记录,足迹跨越祖国大江南北,高原边地,甚至远涉重洋,亲历手术现场,追踪康复过程,见证了我国听力史上最伟大和辉煌的时刻,用诗意盎然的笔触,讲述了成千上万聋儿回归有声世界的动人故事,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大爱交响曲。全国残联主席张海迪,残联基金会理事长汤小泉和台塑集团副总裁王瑞华热情为该书作序,表达了海内外各界人士对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耳蜗》一经出版,即获好评,短短数周内即两次印刷,印数已达38000册,从市场热销到报刊、网络热评,《耳蜗》已经形成一种值得关注的现象。

190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1421

灌水天才奖

QQ
发表于 2012-6-8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向纪实文学《耳蜗》的作者们致以深深的谢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签到|Archiver|版权|手机版|听障论坛

GMT+8, 2025-2-5 02: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