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54|回复: 6

患了耳鸣应该怎么办?

[复制链接]

20

主题

24

帖子

24

积分

新人会员

积分
24
发表于 2012-5-27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患了耳鸣应该怎么办?

55

主题

481

帖子

483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83
发表于 2012-5-28 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耳鸣无法医治。好好休息,可以去做检查看看耳朵是否有其他的疾病。

0

主题

21

帖子

21

积分

新人会员

积分
21
发表于 2012-5-29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白色的未来) 的帖子

(1)外耳或中耳的听觉失灵,不能吸收四周围的声音,内耳所产生的“副产品”就会变得清晰;

(2)内耳受伤,失去了转化声音能量的功能,“副产品”的声量就会变得较强,即使在很嘈杂的环境中都能听到;

(3)来自中耳及内耳之外的鸣声:一些肾病患者,耳朵听觉器官附近头部或颈部的血管,血液的质量因肾病的影响而较差,使到血液供应和流通不太顺畅,就会产生一些声音,吸烟者血管变窄,使血液流通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也会造成同样的后果。年老者也会因身体衰竭血液质量较差而出现这样的问题。因为靠近耳朵,这些因血液不通畅而产生的声音,对耳朵来说会被听得一清二楚,成了耳鸣。

对于耳鸣,按以下几种方法试一试,可以缓解:

搓掌法:屏息坐定,搓掌心50次,趁掌心热时紧按双侧耳门,如此作6次,连做2-3个月。治疗时,要保持心情清静。

屏气法:安定静坐,紧紧闭嘴,以两指捏紧鼻孔,鼓气使气冲击耳窍,至耳朵感觉到轰轰有声为止。每日做数次。

摩耳门法:用大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摩耳门12下,再逆时针方向按摩耳门12下,每日数次。鸣天鼓耳功法:用两手分别按摩两侧耳轮18次,然后用两手鱼际处(两手靠小指侧边缘)掩住耳道,手指放在后脑部,用食指压中指轻弹后脑部24次,可听到“咚咚”响声,称鸣天鼓法。

声音掩蔽法:打开收音机,调到一个有噪音的波段,把音量调整到稍高于自己耳鸣的音调,每次听10至15分钟,每天听5至8次,连续数日。

聪耳枕:用荷叶、苦丁茶、菊花、夏枯草、蔓荆子、石菖蒲各等分,制成枕芯,经常枕之,有消除耳鸣、增强听力、明目之功效。预防耳鸣的发生,要做到生活有规律,睡眠充足,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调整饮食结构,多食含锌、铁、钙丰富的食物,可减少微量元素的缺乏,并有效地扩张微血管和软化红细胞,从而有助于内耳的血液供应,有效地防止耳鸣的发生,切忌长期食用高盐、高脂肪、低纤维素类食品,切忌暴饮暴食,要戒除烟酒;个人佩戴防护耳塞和头盔,或缩短在噪音停留的时间等。平常要注意远离噪音,减少噪音对听神经的损伤。

0

主题

130

帖子

130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130
发表于 2012-5-29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2楼(pollyxiao) 的帖子

这个真有效么?

173

主题

290

帖子

293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93
QQ
发表于 2012-5-29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耳鸣至少有129种疗法,但因为疗效的认定和评估,争议很大,常用的治疗方法有病因治疗,中医药治疗,掩蔽治疗,电刺激治疗和心理治疗,其中掩蔽治疗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方法。1992年美国耳鸣协会数据:英国有效率69%,美国有效率61%.第三军医大学在138耳有75%有效,对照组有效为47.3%。现在有几个助听器生产厂家高档机器有耳鸣掩蔽功能,跟医院耳鸣掩蔽疗法原理相同,采取助听发出跟患者耳鸣频率相同或相近,声强高一点的窄带或者宽带噪声。达到掩蔽耳鸣的目的。目前欧仕达的领秀16和领秀8有这个功能。
聆听清晰自然 享受美好生活 欧仕达助听器http://www.austar-hearing.com/

9

主题

33

帖子

33

积分

新人会员

积分
33
发表于 2012-5-29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白色的未来) 的帖子

耳鸣现在是世界难题,虽然可能说治发很多,但是无法治愈,有些耳鸣可能是身体太累了或是缺乏营养,这些是可以得到恢复的,而与身体机理或是听力疾病挂钩了,那就比较难治愈了。现在治疗的偏方也很多,但是还是得谨慎医治。

9

主题

33

帖子

33

积分

新人会员

积分
33
发表于 2012-5-29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靠助听器去改善耳鸣也是可以的,不过具体效果就另当别论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签到|Archiver|版权|手机版|听障论坛

GMT+8, 2025-8-26 23: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