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12-1-21 来源:《父母必读》
宝宝听力不过关,并不表明听力一定有问题;而听力筛查过关了,也并不代表听力就百分之百没问题。
宝宝出生后,按卫生部规定都要做听力筛查。可筛查的很多具体细节,爸爸妈妈却不是很了解:通常什么时候做筛查?医生用什么仪器做筛查?这种检查对宝宝的听力有损伤吗?如果不过关什么时候再复查?……这些问题,在下面会细细给你道来。
听力筛查全过程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指对每一个新出生的宝宝在住院期间进行的听力学检测, 主要是通过仪器来检测宝宝耳蜗的功能, 而不是看宝宝是否听得见声音。检查结果有“通过”和“未通过”两种。未通过的宝宝必须接受进一步的检查,最终确定是否真正存在听损伤以及听损伤的程度和性质。
筛查工具
耳声发射是由耳蜗产生的经听骨链和鼓膜传导释放入外耳道的音频能量,主要用于检测耳蜗外毛细胞的功能和状态。按其发生机制不同可分为自发性耳声发射(SOAE)和诱发性耳声发射两大类。诱发性耳声发射中的瞬态声诱发耳声发射(TEOAE)、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是目前最常用的新生儿听力筛查方法。此外,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被推荐用于听力损失高危新生儿(如核黄疸、窒息、早产儿等)的听力筛查和听力随访。耳声发射筛查可以反映出外耳道、中耳和耳蜗外毛细胞的功能状态,但耳蜗以后的听神经和听觉皮层的功能不能被检测出来,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可以弥补耳声发射的不足。
筛查时间
正常出生的新生宝宝通常在出生48个小时之后接受初次听力筛查,如果宝宝出生后即住进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病情稳定后, 在出院前再进行初次听力筛查。宝宝初次筛查未通过,要在出生后30 天或42 天左右接受听力复筛。宝宝复筛仍未通过,要在3 个月内转诊至儿童听力诊断中心进行诊断性检查。检查确定是否真正存在听损伤,确诊为听损伤的,需要明确听损伤的程度和性质,及时进行相应的医学干预和康复。
听力筛查的疑问
听力筛查的设备对宝宝有害吗?
耳声发射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具有快速、安全、无创的优点,而且在检查过程中,宝宝不会有明显的不适感。2000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强烈推荐将其用于所有已建立起康复服务的国家和社区。
听力筛查前宝宝应做什么准备?
最佳测试结果是在宝宝自然睡眠状态时获得。宝宝烦躁不安、哭闹和鼻子不通气时,会影响测试结果。因此,最好是在宝宝吃饱后半个小时左右接受测试。必要时,家长可抚摸宝宝的头,设法让他安静下来。
听力筛查的准确性有多高?
判定筛查方法是否可靠的指标是敏感性和特异性。敏感性是指尽可能将有问题的对象都筛查出来;而特异性是指尽可能使没有问题的对象都能通过筛查试验。筛查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越高,则越接近理想状态。作为筛查性的工具,无论是耳声发射还是自动听性脑干反应测试,其敏感度和特异度都是比较可靠的。国内外的学者研究表明,耳声发射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筛查新生儿听力障碍的敏感度高达90% 以上。
儿童听力损失有哪些类型?
● 按解剖学分类可分为传导性耳聋:如外耳畸形、中耳畸形、中耳炎等。感音神经性耳聋:常见于先天性因素、感染及药物中毒等因素。混合性耳聋:指传导性聋和感音神经性聋的病因同时存在,常见于感音神经性耳聋合并中耳炎。
● 按听损伤的时间分类可分为先天性耳聋、后天性耳聋先天性耳聋:指出生时就获得的耳聋, 可发生在母亲孕期及围产期。后天性耳聋:指出生以后获得的耳聋,常由感染性、中毒性和外伤性疾病引起。
听力筛查之后
宝宝听力筛查未通过应该怎么办?
宝宝听力筛查未通过,家长都会担忧不已:“我的孩子将来能说话吗?”“他以后能独立生活吗?”“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还需要再检查吗?”……
其实,宝宝听力筛查未通过,有时是由于听力筛查的仪器比较敏感,一些外在因素会影响到测试结果,并不是宝宝真正有听力问题,如宝宝外耳道或中耳有分泌物,检查时宝宝动得比较厉害,宝宝因为鼻堵而呼吸不畅,周围环境有噪声等,都有可能导致宝宝听力筛查通不过。所以,在等待接受复筛和听力诊断期间,家长不用过于心焦,这段时间最需要注意的,是尽量避免宝宝的感冒发热和呛奶,减少鼻堵,以减少中耳积液的机会。
如果宝宝听力复筛未通过,一定要在宝宝出生的3 个月内,到可靠的儿童听力诊断中心接受诊断性听力学检查和医学检查。即使是单耳未通过也不可掉以轻心。经常碰到单耳听力筛查未通过的孩子,由于家长没有及早带孩子进行听力检查,等到两岁时才发现另外一侧耳出现迟发性或进行性听力损失,使孩子的言语发育受到较大的影响。
在做诊断性听力学检查的前一天晚上和来就诊的路上,要尽量少让宝宝睡觉,因为宝宝接受听力检查时需要安静入睡,虽然检查前大夫一般会用一些辅助睡眠药,但如果之前宝宝睡得过多,即使用药也可能无法入睡,使等待时间过长或检查无法完成。
过关后,重点人群还要继续关注
即使宝宝通过了新生儿听力筛查,并不等于就万事大吉了。一些后天性、继发性以及高危因素的存在,都有可能导致宝宝出现迟发性的听力障碍。所以,在宝宝的成长发育过程中,家长还应该在这几个方面多加留意:尽量减少宝宝感冒和持续高热的机会;避免头部外伤;禁用对耳有损伤的药物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等;避免让宝宝接触强声刺激。
如果宝宝出生后因各种原因在新生儿急重症病房或者新生儿科接受过治疗,有听损伤高危因素,即使出生后听力筛查过关了,家长仍需高度关注宝宝的听力发展,还应定期进行听性脑干反应测试,以避免迟发性、进行性或者蜗后病变引起的听损伤。因为有的先天性遗传的听损伤在听力筛查阶段并没有听力问题,而是在出生后的3 个月~ 3 岁左右,有的甚至五六岁才出现听损伤。
下面这些情况都属于听力损失高危因素,通过听力筛查后,还应注意迟发性听损伤的发生,最好在宝宝3 岁以前每6 个月进行一次听力测试:
● 妈妈有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疱疹病毒或弓形体引起宫内感染。
● 颅面形态畸形,包括耳廓和耳道畸形等。
● 出生体重低于1500 克。
● 出生时阿普伽评分低于4 分。
● 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监护时间超过24 个小时。
● 使用人工呼吸机超过5 天。
● 围产期或新生儿时期有严重缺氧病史,如持续性胎儿肺高压循环、生产窒息。
● 先天性或迟发性小儿期听损伤家族史。
● 长期使用对听力有损伤的药物。
● 出生后患过有可能损伤感音神经的感染,包括细菌性脑膜炎。
● 头部外伤。
● 反复发作或持续性分泌性中耳炎,至少发病3 个月。
怎样早早发现宝宝的听力有问题?
宝宝的听力如果出现问题,可以通过观察他平常的一些表现来做初步判断,如果孩子有下面的行为,你要引起注意,最好带他去咨询医生:
叫他不答应或对声音的反应不敏感
不同年龄的宝宝,对声音会有不同的反应,比如小宝宝会做出惊跳、眨眼、转头等反应。如果你发现宝宝对声音没有反应或反应不敏感,睡觉时特别安静,或大一些的孩子和你对话时老说“你大点儿声”,“你再说一遍”,都要引起重视。
说话晚,吐字不清
大部分孩子的言语发育都有一定的规律。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宝宝与同龄宝宝相比,有明显的言语发育迟缓或吐字不清,别忘记查查他的听力。
经常抓耳,挠耳
宝宝经常抓耳、挠耳或打耳后的头部,是因为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听不见,或外耳有耳聍,中耳有积液,孩子感到不舒服。这种现象也要引起注意。
老爱摔跤
如果发现宝宝常常无缘无故地摔跤,要到耳鼻喉科检查一下耳朵。因为内耳畸形、美尼尔病等很多疾病都会引起听力下降,并伴有眩晕,而3 岁以下的孩子还不能告诉大人他感到眩晕,所以需要家长细心观察。
经常说“耳朵响”
耳朵响在医学上称为耳鸣,很大一部分人有耳鸣,都会伴有或多或少的听力下降,而中耳炎、耳毒性药物中毒等都会引起耳鸣。所以,当孩子告诉你他耳朵响时,要及时带他去检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