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促进聋人手语教学的发展建议
(拟给2011年两会代表的呼吁建议)
最近几年聋协主协唐英说他多年调查看到的是,占中国聋人大多数的农村聋人,绝大多数既不会说话,又不会手语,更不识字。城市聋人教育也问题多。
中国手语与聋校教学,与西方有较大差距。西方国家一般有较统一的国内自然手语,又有文法手语(口语手势)、语言文字型手语这三类手语。都受到重视,教学体系较完善。
中国手语在以上三个方面都有差距。第一个方面是中国没有全国统一的自然手语,只少数大城市有各自的方言手语,如只有北京手语、上海手语、广州手语等方言手语。大部分农村没有社会性手语,只会少许家庭约定手势与近邻有点交流。因此占中国聋人大多数的农村聋人,绝大多数既不会说话,又不会手语,更不识字。由于没有统一的自然手语,也就没有全国统一的文法手语,这是第二方面差距。第三方面问题更大,中国根本没有文字型手语。
把健听人与聋人识字查字打字与手语结合起来当系统工程考虑的三峡汉字工程工作室,推出了三峡码(S码)PL型普乐手语,是音形码汉字手语,填补了中国没有文字型手语的空缺,也有助于自然手语与文法手语的发展完善。
西方有较统一的口语是因较早工业化,使聋人群体较早集中,交通发达,聋人交流方便促进了手语的形成与统一。多数西方国家幅员远比中国小得多,方言手语差别不大。而中国城乡差别较大,只近代少数特大城市有较大的聋人集群,而发展出该市的方言手语。中国聋人大多数是散在交通不发达的农村,不便相聚交流,所以没能形成社会性的通行手语。
第二方面是主流语言手势的文法手语,主要是用自然手语词汇,但按口语的语法顺序打手势。由于我国没有全国统一的自然手语,且词汇较少,也就没有便全国用的较完善的文法手语(手势汉语或汉语手势)。
第三方面,西方有较好的拼音文字手语,中国几乎没有文字型手语。因中国只有少数几个仿汉字空书的仿字手势,可以算是汉字型手语。虽然我国也早就有了仿照西方文字手语那样,约定指式来表示拉丁字母。但西方打出的是拼音文字,而我们打出的不是拼音文字而是有很多个同音字的字音,不能确定是哪个汉字,所以说中国几乎没有文字型手语。
如中西方都可用手指字母打出MAN,中国没法确定它是哪个字,只能说MAN可能是“蛮、满、慢”等约20个同音字中之一。而英语中MAN只能是“男人” 这一类词意,它既准确表示出了“男人”这字音又表示出了这词意,所以是语言文字型手语。汉语中打出MAN只能是一群字的字音手语而不是能确定字意的文字型手语。
因此手语的三个方面中国都急待发展完善。第一方面是保护与发展自然手语,要促进词汇的丰富发展,促进词汇与语法的规范与统一。第二方面要的文法手语,已有了现成的汉语口语的语法与文法,关键是要帮助自然手语的词汇的丰富发展,才有丰富便用的手势汉语。第三方面,远远落后于西方的几乎是空白的汉字型手语,急待突破创新来填补空白。
聋人因生活在几十上百倍的听人包围中,与听人交流的需要往往远大于与聋人之间交流的需要。与听人交流的方式有手语、汉语口语与汉字这三种,但多数听人不大可能愿努力学会手语,主要是靠聋人能看懂听人说话口形(唇读)并仿照学会说话,和学会汉字,才便与众多听人交流与读书写字学文化。自然手语的语法词序是与汉语不同的,要按听人口动说话和识字写字作文,就得会听人说话写字的语句字序文法。表示这语法字序的手势也宜与口语同步而不宜按自然手语的语法词序打手势,所以需要用文法手语。也就是说聋人之间交流或与会自然手语的听人交流可用自然手语,也可用文法手语,说话与读书宜配合用文法手语。
近百年形成流行起来的自然手语词汇,没有文字和影像帮助传承,主要靠眼手相传。其词汇量远不如听人几百上千年形成有文字帮助传承的口语词汇那么多。聋人要融入主流社会与听人交流,就出现自然手语词汇不够用的问题。音乐词、拼音词等一般自然手语中不需要而基本上没有,免不了要新造。虽然新造可以用自然手语传统的就事论事各自孤立造的方法,但根据听人语言文字的规律来系统的造可能更好。因此西方根据文字的音与形约定了拼音字母手势,来表示打出字音字形字义,人造出了拼音文字的语言文字型手语。
北师大顾定倩教授在2005年北京的手语论坛会上说,“我在美国聋校呆了一年,我看到美国的聋人在打手语的时候,他也不可能用全部的手势把英语的所有的句子表示出来,谁也做不到,怎么办呢?就是打指语,而且这个指语不是像我们打一个字头,打一个声母,或者打一部分的音节,他是整个把这个词用整个英文的指语打出来,这在交谈的过程当中也是这样做的”。这说明西方聋人需要文字型手语,也在实际生活中用它来辅助自然手语与文法手语。我们没有这样的文字型手语,当然是个急待补拙的缺憾。
我们也需要与汉语文字句对应的语言文字型手语,但迄今我国的手语书中还没有。国家主要组织编出了约五千多条手语词汇的词典《中国手语》两大本,其中约四千是各地收集来的自然手语词汇选,另约一千是用进拼音字母指式的人造词。这词汇集是现在聋校较统一用的手语词,但与各方言手语都不全合,各地聋人多数看不懂。
很多汉语词不便或不能由《中国手语》书中的手语词简明表示出,按自然手语去新造那么多词也难。但由汉字的音与形规律,可以设计出系统的有简明规律的汉字手语,甚至性能可超过西方文字手语。
以三峡码(S码)PL型普乐手语为例,它是以音形码手语为基础的汉字手语。在口边用左右手分别打相当于声母与韵母的手势来确定字音,在下位(如肩下、膈下)左右边打出字形首尾部件件代码手势来区分同音字,这样就可区分开常用的六千多通用字,可覆盖书报中99.99%以上的字词与语句,完全够手语交流用。26类L型部件不到100个,各类用一个字母作代码。PL型手语约定了13种指式,分竖指与横指而有26种手势。在肩下就表示26类L型部件码手势,在口边则表示P型声韵母手势。
这样的PL型汉字手语,还有比西方文字型手语更好的性能。西方不便有好用的文字型手语,因西方每种语言都有几万种书面形态不同的单音节。较有限的手势不可能打出几万种单音节,也不便记几万种单音节手势,并且单音节还不一定是语意明确的字。所以上面顾先生说美国人“也不可能用全部的手势把英语的所有的句子表示出来,谁也做不到,怎么办呢?就是打指语”。但手指字母打出词句又过程偏长不便用,因西方一个词可能有四五个甚至七八个或更多的字母,要频繁变换很多次字母指式才能表示出一个词,不便简明便捷的看一个词,从而影响了文字手语的使用频度,只能以自然手语为主,拼音文字手语为辅。
但汉语汉字相当便于有语言文字型的手语,因汉语只有约四百种单音节而不是西方那样有几万种。并且这四百种又可由几十种声韵母拼出,所以只要左右手各表示几十种声韵母手势,两手一举一个字音就出来了,不像西文要变动很多次指式才能明确一个字音。汉字是用部件组合来区分同音字的,只要几十种部件的两个组合就可能区分开同音字,也就是说两手各打一个字形首尾部件码手势就可区分开同音字。西文要变换一长串手指字母指式才能明白字意,实用性差。比西文字母指语简明方便得多的两手一举定音再两手一举定字的PL型音形码手语,完全能满足实用的需要。所以汉字便有可视性的汉字型手语,功能可以涵盖甚至超过自然手语与西方手语。
根据上述中西手语情况,建议两会代表提出督促教育部门重视聋人教育的提案,尽早扭转中国大多数聋人既不会手语、又不会说话,也不识字的局面。议案要点建议如下:
1、经过陆续增补的两大本《中国手语》一书,只是已有五千多条词的词汇集。还不够完善,不足以代表中国手语,反而有打压方言手语和其它需要的手语的副作用。宜增删优化,并更名《中国手语词汇选》之类名。原拟加个用文法手语的语法作为规范,岂不更打压自然手语等。宜写明书中词汇可以按自然手语或听人口语的语法根据实际选用,两者都是规范,为自然手语的规范留下余地促进方言手语的统一与规范。
《中国手语》中词汇不够用,残联要求增补。原主编戴目认为两大本太厚已不便用,需要删改精简。年复一年专家会商新造词去追赶新词发展的需要,增加书的篇幅去要求人新学推广,既难又流行起来的周期长,不便应急用。就该像西方一样,没有的自然手语词,允许按口语与文字打拼音文字手语表示,不一定要去大量另造手势词。因此,可以参考戴目老师意见删简为一本,补充说明用书中词不便打出的词语,可以打出汉字手语来组词用。以PL型音形码汉字手语为例,只要在书中加一页声韵母手势与26类字形部件码手势约定图,附几句声韵母拼加首尾部件手势确定字的用法说明,就可打出规范通用汉字与汉语词句足够交流用,而使《中国手语》一书的实用性更完善。
2、鼓励方言手语区编较统一的方言手语词典与教材,方言手语已流行成熟的词必然量较小不够用而难以编出像样的完整教材,所以现在难以见到实用方言手语读本。也可用加一页汉字型的字音与字形手势约定图,并说明凡不便用书中已有词打出的,允许打出汉字手语来组词用,就可编出较完整便用的自然手语教材。这样就可促进方言手语的发展与统一,并使方言手语与《中国手语》都有更多共同的成份,从而有利于促进整个中国手语的统一与完善。
3、尽快推出中国的汉字手语,在还没有这方面基础的情况下,可试行PL型手语。若已有多个,就先优选出一个来试用,辅助自然手语与文法手语用。先主要作自然手语与文法手语无能为力的两个补缺环节用,就不会影响现有的手语的继续使用。这两个环节之一是少儿语训,发现聋儿治疗无效,就尽早进行语训。就是要聋儿学拼音看听人发声韵母读音拼音的口形,模仿这口形练习发声说话。由于聋人听不见,不能自然产生拼音手语,这是自然手语中没有而语言文字型手语有的,当然允许文字手语来补自然手语这缺失,帮聋童开口说话。
以PL型普乐手语为例,指着物景和对应的汉字,左右手在口边打出这汉字的P型声韵母手势并示范发这音,要聋儿看这口形练唇读,并模仿这口形发声练拼字音,同时也打出这声韵母手势与记这字形。也就是唇读、开口说话、拼音手语与识字四同步练习。其中唇读与说话最难,是争取尽可能学好些;相应的手语与识字相对来说较易,必能教会练会。
另一个补缺环节就是上述的《中国手语》或自然手语没有的汉语词,允许用文字型手语打出汉字组词用。这不影响原有的手语的应用,只是为它们解困,其必要性与可行性不言自明。这是填补中国手语没有西方那样的文字型手语的空白,不宜以为它不是自然手语就忽视抵触。
4、聋校宜用上述补充完善后的《中国手语》之类作统一教材,已有方言手语的大城市聋校,尽量用当地方言手语帮助聋生学口语与汉字,或用方言手语作入门教材,高年级补充更多文法手语练习而不是只学自然手语,这样比只教方言手语更利于聋人融入主流社会。没有方言手语的地区,可以先学汉语言文字型手语(如PL型手语),选学方言手语常识。学生决定长期去某大城市前或去后,再补学该大城市方言手语。
5、尽可能普及聋儿早期语训教育,在两三岁时就教拼音手语(如PL型手语的P型简拼),并模仿听人拼音口形练习发声说话。自然手语没有这功能,而且自然手语不便速成自学,师资培训过程历时较长。而PL型手语,只要粗识字的人就能一课时看懂一页声韵母与字形部件手势约定图及打出任何一个汉字的方法,便于速成培训出师资与志愿者去帮助聋儿发声说与学手语识字。在每个有聋儿的村中,办个半天速成培训班,以保证有几个村小教师或自愿者或聋儿家长知道PL手语的手势约定与用法,他们就可上聋儿家去帮助聋儿语训学拼音发声说话,并与聋儿一起练习PL型手语,不让每个聋儿错失学说话的黄金时期。
6、鼓励去各国孔子学院的中国教师,用PL手语帮助外国聋儿语训学汉语。因PL型汉字手语的性能,比西方的文字型手语的性能还要好些。
S码PL型手语字音与字形元件代码手势表
┈┬┈┈┈┈┈┈┈┈┈┈┈┈┈┬┈┈┈┈┬┈┈┈┈┈┬┈┈┈┈┈┐
数┊ 指式 ┊形码字母┊右手前音字┊左手后音字┊
┊ ┊指下指横┊指上 指横 ┊指上 指横
┈┼┈┈┈┈┈┈┈┈┈┈┈┈┈┼┈┈┈┈┼┈┈┈┈┈┼┈┈┈┈┈
1 伸出食指, I J 一 几 昂 安
2 伸出食指与中指这二指, E G 个 二 额
3 伸出食指与中指、无名指这3指,D W 得 地 娃 王
4 姆指屈、其余4指伸, S H 四(十)核 为
5 5个指头都伸直。 F U 夫 五 万
6 伸出姆指, L Y 乐(讷)力(你) 外 云
7 伸出姆指、幺指这二指, Q K 七 克 也 月
8 伸出姆指与食指这二指, B N 不 匕 恩(嗯)文
9 伸出姆指与食指及中指这三指, P V 扑 皮 于
0(或10)是握拳, O M 木 米 喔 元
11 只伸幺指, A T 特 提 啊 艾
12 伸幺指与无名指, R X 日 夕 袄 诶
13 伸幺指与无名指及中指这三指 C Z 次(尺)子(支) 偶 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