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59|回复: 5

南京今将试鸣防空警报悼念大屠杀遇难同胞

[复制链接]

190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1421

灌水天才奖

QQ
发表于 2010-12-13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烛光祭.jpg                                                                            
                                                                                烛光祭

        为悼念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警醒世人,今天(12月13日)上午10时至10时33分全市将试鸣防空警报。广大市民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不会受到影响。
  防空警报试鸣顺序如下:10:00—10:03,10:18—10:21鸣放预先警报;10:06—10:09,10:24—10:27鸣放空袭警报;10:12—10:15,10:30—10:33鸣放解除警报。
  预先警报:鸣36秒停24秒
  空袭警报:鸣6秒停6秒
  作为普通市民,该如何识别防空警报信号呢?防空警报信号分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三种。市人防办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如果市民留意,其实很好分辨,在战时,预先警报是指人防指挥部根据空中情报判明敌空袭兵器有进入本市空袭征候时发放的一种警报信号,鸣36秒、停24秒,反复三遍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空袭警报是敌空袭兵器有明显迹象进入本市上空时的一种警报信号,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解除警报是判明敌人一个波次的空袭已经结束时的一种警报信号,连续鸣3分钟。薛玲
  纪念“南京大屠杀”30万遇难同胞
  12月13日 南京 雨。
  仿佛就是天意,在12月13日到来之前,已经干燥了足足27天的南京城,飘起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雨。空气中泛起的丝丝寒意,提醒着南京所有的人,今天是“南京大屠杀”30万遇难同胞73周年祭日。
  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的伤感日、伤痛日。在这样的日子里,无论是生活还是行走在这些城市中,总是能体会到比平日里更多的沉重和伤感。但不同的是,南京的伤感,不是因为天灾,而是因为一场人性的灾难。
  从人类学上说,战争本身就是一次人性的灾难。回忆那段历史,不仅仅是哀悼在“南京大屠杀”中罹难的30万同胞,更是在思考这一人类历史上少见的惨剧发生的根源。看着哭墙上1万多个同胞的名字,重提那段让人心痛的历史,我想说的是,如果你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中国人,在今天,请暂时收起玩笑,静下心来,提醒自己:今天是祭奠30万同胞遇难的伤感之日;今天,尊重南京,正视历史。
  73年了,时间越来越久,那场浩劫中的幸存者也越来越少,南京大屠杀似乎距离我们已经越来越远了。我们该怎样来牢记这段历史?不能只依靠程式化的仪式,不能只依靠历史教科书上那几页教案,更不能依靠狭隘的民族主义,煽动一种仇视情绪——“要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这是经历过“南京大屠杀”苦难的李秀英老人的话,简单的话语里道出了真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己历史伤痕的记忆,不能依靠仇恨来维持,必须依靠深入骨髓的“文化记忆”。
  无论是《南京!南京!》这样的电影作品,还是民间不间断的纪念活动以及建设内涵丰富的纪念场馆等等,追根溯源,所要完成的任务只有一项:营造强大的文化氛围,将“国耻”根植于本民族的集体记忆,让国人在提及“南京大屠杀”,提起12月13日时,不再只是泛泛地联想起一串空洞的数字,而是能够真切感知到“那种撕心裂肺的痛”,继而更加珍惜和平,展望未来。
  也正是为了这个原因,我们在今天,再度舔舐这个城市的伤口,在纪念中积蓄力量,进而前行。 

        扬子晚报朱昕磊

190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1421

灌水天才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3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10012915130369.jpg          

        这是中国旅美画家李自健的油画——《南京大屠杀》。   
     
  这是一幅让所有中国人永远过目不忘的油画,它展现了1937年日军在南京屠城的暴行。整幅油画由“屠”、“生”、“佛”三联组成,宽3.2米、高2.1米,画面主体是堆积成山的尸体。左侧为“屠”:两个趾高气扬的日本军官站立着,其中一个正狞笑着擦拭沾满鲜血的战刀。中间一联为“生”:在尸山的上面,一个孩子正趴在裸露着胸膛惨死了的母亲身上哭喊着。右侧一联为“佛”:一位佛家弟子正拖起一位惨死的老人。整座尸山的后面是奔流滚滚的长江。   

  这幅油画在海外巡展时曾引起巨大轰动,常常见到西方的观众在画前默默伫立,久久不愿离去,许多人都泪流满面。   

  值得一提的是也有人对展览的成功感到不舒服。一些日本人也来参观。他们走后不久,就有人打电话来,要求主办者撤下《南京大屠杀》。随后,主办方又接到了日本大使馆打来的电话,再次提出撤画的请求。
   
2005年9月9日,是侵华日军向中国投降仪式在南京举行的60周年纪念日。同一天,旅美画家李自健的巨幅油画《南京大屠杀》在地球另一端的南美洲智利圣地亚哥正式展出。  

??今年51岁的李自健自1988年起旅居美国,1991年创作了巨幅油画《南京大屠杀》,震惊了世界画坛。从那时起,他就带着这幅巨画和他创作的“人性与爱”系列油画开始了环球展出行动。  

??15年来,李自健已经举行了4次环球巡展,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了《南京大屠杀》,有150万人亲临这幅巨画前驻足观瞻,8万多人写下了真挚的感言。  

??巨画《南京大屠杀》以极其震撼人心的图景描绘了日本军国主义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凡是亲眼看过这幅巨画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李自健说:《南京大屠杀》是我创作的“人性与爱”系列画作中最显眼的一幅,它向全世界的观众表明,中国人曾经深受灭绝人性的军国主义的侵害,所以最懂得和平和爱的可贵,为了维护世界和平,我们需要更多的爱和理解,同时,也时刻不能忘记,和平是以血的代价和教训换来的,对于少数仍旧在否认南京大屠杀真相和为军国主义招魂的人,人们不能失去警惕。  

??一个日本观光团在观看了《南京大屠杀》后,集体在画家面前深深地三鞠躬:我们原先不知道日本人在中国犯下了这么大的罪行,真是对不起,我们感到非常羞愧。日本再也不能干对不起中国人的事情了。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观摩了李自健的画展后,提笔写信给画家:你对世界和平所作的努力,体现在你以“人性与爱”为主题的环球巡回展览中,这对你的艺术和你的国家都是一份献礼。  

??李自健说:日本少数右翼势力企图否认南京大屠杀和侵略中国的历史事实的做法绝对不能接受,只要我还活着,我就要把这段悲惨的历史展示给世界人民看,我要将画展进行到底。  

?? “我一直站在反击日本右翼的前沿阵地上”  

??《南京大屠杀》是李自健历经1年时间、呕心沥血创作的巨幅油画,艺术地重现了1937年日军在南京制造的骇人听闻的大惨案的情景。此画一面世,就引起了日本右翼势力的恼火。  

??1996年春天,“人性与爱”画展在纽约圣•约翰大学亚洲艺术馆隆重开展,闻讯而来的多名日籍教授得知画展中有他们觉得很“蒙羞”的《南京大屠杀》,他们便一齐出面阻挠:要挟艺术馆不得展出该作品。李自健义正词严地当场表示:请那几位日籍教授站出来,在大学校园里摆一个“擂台”公开辩论,你们辩赢了,我撤下作品,你们辩输了,请免开尊口。  

??面对铁证如山的历史事实,那几位日籍教授哪敢接招,于是,《南京大屠杀》顺利展出,在与日本右翼分子的较量中,画家干脆利落地胜了一局。  

??但更大的较量还在后面。  

??1999年12月,李自健的画展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展出仪式,但展出开始后,李自健奇怪地发现,《南京大屠杀》这幅画不见了。经过了解,他才知道,该画在荷兰展出后,引起了一部分在荷兰的日本高层官员的不满,他们逼迫画展举办方撤下了这幅画。日方还运作了日本驻荷兰大使馆,动用外交力量威胁举办方:如果不撤掉《南京大屠杀》,将承担很不利的后果。  

??得知内情,李自健义愤填膺,立即向举办方提出严正抗议。世界各大媒体很快得知了《南京大屠杀》荷兰展出遇阻的消息,立即展开了追踪报道。国内的各大新闻媒体也迅速报道了这一事件,对少数日本右翼分子企图阻止《南京大屠杀》展出表示严重关注。得到消息的日本各大媒体也报道了事件的内情,使日本人民了解到了事件的真相。少数日本右翼分子企图阻挠世界人民了解南京大屠杀真相的恶劣行径被暴露在世界舆论的面前。  

??抗不住世界舆论的强大压力,“日方”退却了,只好默许画展主办方重新展出《南京大屠杀》。荷兰人民和闻讯赶来的欧洲观众面对画作,他们震惊了。一位叫凡尔特的荷兰观众在留言簿上郑重地写道:《南京大屠杀》非常强烈地震动了我,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为什么有些日本政客不去憎恶罪恶,而嫉恨于这幅画?  

??15年来,李自健自费带着《南京大屠杀》走遍欧洲、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的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所到之处,人们无不被画面上日军的暴行深深震惊。一位德国母亲在看了李自健的作品后含着眼泪说:“我热爱这些作品,它震撼人的心灵。我的两个女儿特别被《南京大屠杀》感动了。我们将永远记住您的画展,记住悲惨的南京大屠杀。”

84

主题

1144

帖子

1145

积分

高级会员

一蓑烟雨任平生

积分
1145
发表于 2010-12-13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国耻啊!也不知道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王师杀进东京城。
智圣诸葛亮,商圣范蠡,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卧龙之地,灵秀南阳!

60

主题

885

帖子

886

积分

等待验证会员

积分
886
发表于 2010-12-13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血海深仇,身去天国也盼儿孙平.王师平定东京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90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1421

灌水天才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3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要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经历过“南京大屠杀”苦难的李秀英老人的这话说得很对!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己历史伤痕的记忆,不能依靠仇恨来维持,必须依靠深入骨髓的“文化记忆”。

60

主题

885

帖子

886

积分

等待验证会员

积分
886
发表于 2010-12-20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4楼(老工人) 的帖子

呵呵........"要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经历过"南京大屠杀"苦难的李秀英老人说的?这句肯定是一个现代能人教她说的,你信吗?
我们太多的时候忽悠了自己人,梦想着也能忽悠了别人.可悲的是我们过去曾忽悠了自己人,但永远没能忽悠了别人.(日本人为什么恨我们?把我们当成敌人?难道我们侵略过日本?屠杀过日本人?不!正因为百年来日本屡屡抢占我国土,屠杀我国民,所以日本人清醒的知道这百年来的血海深仇.深入了我们的骨髓)
在人类历史上,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奋图强,永往直前的动力,就只有两种情感"爱和恨"没有了恨,何来"三千越甲可灭吴"?没有了恨,哪来的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仰天长啸......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没有了恨,满人会一怒挥师入关,进中原.创建大清王朝?也正因为有心中有了爱,才会出现沙俄侵占我国土时,清政府当地官员一声令下,几万人拖儿带女在千里冰天雪地中,冒着沙俄的阻拦和屠杀,千里徒迁最终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大部分人血染回国路,魂归天国)完成了人类徒迁史上的一次壮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签到|Archiver|版权|手机版|听障论坛

GMT+8, 2025-2-19 17: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