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gsvan

聋校手语教学问题与对策杂谈

[复制链接]

32

主题

111

帖子

112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112
 楼主| 发表于 2010-9-25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Re:聋校手语教学问题与对策杂谈   (续:杂谈之6—无独有偶普乐手

           无独有偶普乐手语
无独有偶木.JPG

江苏特教论坛上,署名“无独有木偶”和另一网友提出聋人自然手语与语言文字型手语的速度比较问题。这问题值得考虑,但不管速度对比结果如何,都不能因此否定语言文字手语存在的必要性。
北师大顾定倩教授在2005年的北京手语论坛会上说:“我在美国聋校呆了一年,我看到美国的聋人在打手语的时候,他也不可能用全部的手势把英语的所有的句子表示出来,谁也做不到,怎么办呢?就是打指语,而且这个指语不是像我们打一个字头,打一个声母,或者打一部分的音节,他是整个把这个词用整个英文的指语打出来,这在交谈的过程当中也是这样做的”。这才是我们该肯定还是否定语言文字手语的关键!
文字型手语有的词比自然手语过程长费时多,有的则相当或短些。如英语一个字母的“我I”,两个字母的“我们、可以OK”都较短。但问题的关键不是表达的时间短长而是能与否,是众多词尚无通行的自然手语却有通行的语言文字。西方几十万词条的词典很普遍,百万条词的词典也已有。而通行的自然手语主要有几万到十几万,这数量差距太大,迫使西方聋人不得不要用进一定比例的语言文字型手语。尽管某个词繁长,而自然手语没有这个词,要对比二者的长短费时,相当于有限数字与零的比,结果是无穷大。而已有的词与已有的自然手语的数量比可能是几倍上十倍,不能因此说谁比谁慢十倍。
西方自然手语与文字型手语关系是这样,汉字手语与中国自然手语关系也是这样。不同的是汉字手语可以比西方文字手语更简捷,一个字的换手次数少几倍。
以汉字型手语中的三峡码(S码)PL型普乐手语为例,相当于声韵母的P型前后音字手势各24个,凡与前后音字不同音的字音,可用前后音字各一个快读拼出。左右手在口边打出前后音字手势后,再按L型字形26类首尾部件码手势图,在肩下用左右手打出字的首尾部件码手势来区分同音字,这样常用六千多字就可区分开。因此一个字最多换一次手势,只有字音手势消失换手打字的首尾部件码手势这一次换手。西文一个字是前一个字母指式消失后再打第二个字母,平均一个字要换五六次手势。所以与西文相较,汉字手语不是慢而是可能快得多。
自然手语是每一串字词大意独自约定手势,不一定要与其它字词有统一规律联系。因此可以把一串字词的手语约定得很短,有原生态的粗犷的大写意手法特色。语言文字型手语是严格按抽象的语言文字的音与形规律的规律化手势,而不是大写意的粗犷手势。所以各有优缺点,主要是特色不同而不是有绝对的优劣。是可以共融而不是要排斥异己。在表示事物大概意思就可以的时候,可选简短的自然手语;在要细致入微表示丰富的语言词语又没有对应的自然通行手语时,可选用文字型手语。
没有见到西方或中国自然手语与文字手语使用比例的材料,但从首先跑遍全国负责收集自然手语词的两位聋人精英戴目与闻大敏而发展出的《中国手语》一书来看,两位专家认为约有1/5的常用词不便用自然手语,宜用半语言文字手语(拼音字母指语)补充。因两大本《中国手语》的五千多条词中,约有一千条是用到字母指语。若把词条扩到上万,可能宜用进文字手语的的比例还要增大。因此不宜嫌汉字手语不是自然手语而不用,其实它也是可视的广义自然手语,聋人该用它并尽可能试用进它们。
根据这些估计,普乐手语建议《中国手语》或自然手语中没有的词与不便造的词及日新月异的新词,可用普乐手语打出的字来组词应急。
需要文字手的另一方面是很多聋人难以理解的,就是聋人听不见却要他们学语言文字中的拼音,不但要学而且要尽早最先学。反对学的可能多数是错过了学说话的黄金时期的成年聋人,当然不必勉强这些人学,但一定要帮聋儿学拼音手语看口形练发声说话。所以聋儿特别是没有方言聋人手语的乡村聋人,最好先选PL型音形码手语学。PL手语便于结合前后音字手势看说话口形搞语训练说话,聋人自然手语没有这样的内容与性能,因此需要汉字型的普乐手语之类的文字手语。
真正的聋人精英不是反对用文字手语,而是承认自然手语的不足,鼓励聋人尽可能利用自然存在的可视的汉语汉字因素。如海淀区聋人协会主席在北京手语论坛会上谈到手语改革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不能用我们的手语把所有的语言全部表达出来。怎么办?我们必须另开辟一条出路……不要钻在手语研究的死角疙瘩里出不来。我说的是什么呢?就是口形,也就是说口语,比如说我自己本人,我说话虽然说不清楚,但是我能让人听得明白。为什么我强调讲要有口形?……因为聋人不会口语的写字,我常常看到颠倒的,比如说手语写成语手,刘再军写成了刘军再,颠倒的很多,为什么会出现呢?因为手语没有中国的语法”。他又说,聋人“文化知识与文化素质的提高,必须会口形、口语,哪怕是你说得不清楚,不准确,别人听不明白,但是你自己明白。……表达出来,脑子就记住了”。他还说,“光靠手势记不住,违反人类的生理常识,不符合人的生理特点,所以说口形从小学开始上学就好好学说话,哪怕是你说得不准确,对你以后的发展有莫大的好处。不信大家试试。所以说,在手语研究的时候,我提倡一边打手势,一边说,用口形来说,我认为这样对今后提高他的文化素质,跟上现代化的脚步有极大的好处。咱们聋人绝不落伍”。这位聋人精英亲身的体验是“不能用我们的手语把所有的语言全部表达出来”,他建议重视看说话口形,当然不反对表示汉语口形的语言文字型手语。PL手语的前后音字手势,就是前后音字的口形抽象表示手势。
“无独有木偶”等网友希望有普乐手语与自然手语速度的比较,虽然现在没有现成的,但间接已有些证明,有兴趣的也可自己去实验比较。汉语拼音方案之父周有光,仿照西方设计出了一套音素字母指式《汉语手指字母方案》,由教育部在1963年公布推行。一个字音可能要用到四五次变换指式,与西文指语一样不方便看。北京市第四聋哑学校沈家英老师建议用我国传统拼音的声韵母两拼打一个字音,1975年周有光先生同意了这意见,设计出了沈周声韵两拼指式(又名“汉语手指音节”)。上百的聋校参加坚持了上十年的实验,1984年合肥市聋哑学校万先广老师对同一篇187个字的课文,让学生用声韵两拼指式辅助读,平均每个音节用480毫秒,而用手指字母平均每个音节要用749毫秒。教师范读课文时,平均每个音节用454毫秒。学生阅读时,打两拼指式的速度比打手指字母的速度约快2/3倍,基本上能跟上教师范读的速度。这样,朗读时打手指语就不致因过慢而破坏朗读的语调与情感。

PL手语的前后音指式比沈周双拼更简易些,而且是用中国反切传统的音节字母拼,与前后音字同音的上千字各只用一只手的指式一次表示。而过去指语是按汉语拼音方案用西洋式音素字母拼,一个字音要用两手表示辅元音拼音。所以PL手语字音手势肯定比沈周双拼或字母指语或西方字母指语更快些,可能比沈周双拼的450毫秒少几十上百毫秒。若要区分同音字加一次字形部件手势,一个字的手语可能比沈周双拼稍慢,或许与字母指语的740毫秒相近。
有兴趣的就可用“无独有木偶”等字,按中西各种文字手语与自然手语来个计时实验,得出更准确的数据。有条件的还可用录像记像记时重复N次算平均时。下面来看“无独有木偶”这几字的几种PL手语打法,供不同实验选用。
“无独有木偶”这五字中“无木偶”都是P型简拼前后音字的同音字,不需用两手拼字音,一只手一次就可打出字音。“有、独”是由前后音字“一偶、得五”快读拼,要左右手打前后音字。
(一)“无”与P型简拼后音字“五U”同音,字音手势是口边左手上伸五指表示。字形的L型首尾部件码为FL,加L型首尾部件码的PL音形码为U FL
    1、按通则两步的全码打法:第一步,按前后音字手势约定图中与它同音的后音字“五U”手势打出字音,就是口边左手上伸五指表示与后音字“五U”同音;第二步,在L型首尾部件码手势约定图中找到首尾码手势打出,肩下右边下伸五指表示字首部件是代码为F的横笔,肩下左边下伸姆指表示字尾是代码为L的L形折笔,这就打全了PL型音形码。
         2、这音的字使用频度最高的是“无”,其次是“五”,可以约定简码打,如“无”可用音意法打。“无、没有、莫、不、不是”等概念有的民族语言中用摆头摆手表示,有的则用点头表示,我们这里用摆手来表示。打法为:口边左手上伸五指表示与后音字“五U”同音,这手左右摆表示是与“五”同音又与“没有”等有关的“无”字而不是“没”等字。
(二)“独”由前后音字“得DU”快读拼出字音,首尾部件码KZPL音形码DU KZ,没有同码字,打全音形码即可。通则两步打法为:第一步:右手在口边向上伸出三指(姆幺指外的三指),表示前音字“得D”;左手在口边上伸五指,表伺示后音字“五U”;这举起的双手就表示前后音字“得五”快读拼出的DU音。第二步:肩下右手横伸姆、幺指,表示字首是代码为K的撇笔;肩下左手横伸幺、无名、中指,表示字尾是代码为Z的部件“虫”。这就打全了音形码。
(三)“有”的P型简拼音码是前后音字“一IOU”快读拼的IOUL型首尾码为XYPL音形码码为IOU XY,没有同码字。是字频在前十名内的高频字,有多种打法
    1、全码法:第一步:右手在口边上伸食指,表示前音字“一I”;左手在口边上伸幺、无名、中指,表示是后音字“偶OU”; 这举起的双手就表示前后音字“一偶”快读拼出的IOU音。第二步:肩下右边横伸幺、无名指,表示字首是代码X的两笔交叉部件;肩下左边横伸姆指,表示字尾是代码为Y的“月”形部件。这就打全了PL音形码IOU XY
2、特约简码法:每种字音中字频最高的几个字里,可选定一个的作为转腕表示的特约简码,只打字音,略去形码不打。“有” 就是特高频字,可定为用特约简码法打,过程为:右手在口边上伸食指,表示前音字“一I”;左手在口边上伸幺、无名、中指,表示是后音字“偶OU”; 这举起的双手就表示前后音字“一偶”快读拼出的IOU音;这两手或一手微微转动(绕竖轴),表示这是“有”的特约简码,略去形码不打了。
3、略音码法:在PL手语中,有几百个字是只有两个L型的部件,它们绝大多数都可不需要打字音,只打部件码就没有同码字了。这种不管字音只看字形的打法,对弱于听音长于看形的聋人来说,特别有利。“有”就可以这样打,打法为:肩下右边横伸幺、无名指,表示字首是代码X的两笔交叉部件;肩下左边横伸姆指,表示字尾是代码为Y的“月”形部件;这两手并向中间靠拢,表示中间没有其它部件,是只有这两个部件构成的字,只可能是“有”字。
    (四)“木”字,本身就是前音字“木M”,又是只有一个代码为ML型部件“M木”,PL码就是M M,没有同码字。全码打法为,右手在口边上伸拳头,表示音同于前音字“木M”;左手在肩下横伸拳头,表示是代码为M的部件“木”;这手并横移向中间或在中间微摆,表示已左非右、非首非尾、亦首亦尾的一个部件的“木”字。
(五)“偶”字,本身就是后音字“偶OU”,首尾部件码为RDPL音形码为OU RD。不但没有同码字,也没有与它同音又同字首部件码的字,所以不需要打字尾部件码手势,只打OU R就没同码字了。这略尾码打法过程为:左手在口边上伸幺、无名、中指,表示是后音字“偶OU”;右手在肩下向下伸出幺、无名指,表示是代码为R的部件亻;这手并上下微动一下,表示这是打的字首部件,略去字尾部件不打了,是“偶”的略尾码打法。
(六)多字连打法:普乐手语可以略去形码多字拼音连打,也可音形混用略音略形多字连打。前后两字略音与略形连打若略法不明时,可横伸一手或两手中指表示连打与省略。“无独有偶”略去形码纯用拼音连打,不加连打手势也不至于有同码词或混淆。若打完“无独”字音后用略去“有”的字音只打形码,就要插入连打手势。因打出“独”字音DU后若直接打“有” 的形码XY,就可能误会为在打DU这音的形码。这时插入横伸中指的手势,就表示既略去“独”的形码,又略去“有”的音码,是连打的“有” 的形码。
熟习了以上打法,就可连打“无独有偶、无独有木偶、木偶”等,计重复次数与时间来算每字平均用时。与自然手语、西方文字手语等比较快慢与语意的的精确程度。
因此对“无独有木偶”的问题现在还不可能有答案,只可能给个预言性的猜测。若有学校感兴趣从聋儿学前或初小就开始练习PL手语,高小就可组织选手与英美手语选手来个友谊赛。准备几段百字内容的中英文本,中国甲队用中国自然手语,中国乙队用PL手语,美国甲队用美国自然手语,美国乙队用美国字母文字手语参赛。每队分甲乙两组,每组三五人,甲组看文本打手语,乙组不准先看文本只能看甲组打的手语写成文字。分别对各队甲乙组记时,最后来对比时间与记出的文字与原文的相同程度或准确度来排序定名次。可能的结果是,PL手语组与美国文字型手语组的准确度高于自然手语,但速度可能慢于自然手语。PL手语组的速度可能高于美国文字型手语组。这是要几年后才可能看到的预言,若有人愿意现在去准备的话。
S码PL型手语字音与字形元件代码手势表
┈┬┈┈┈┈┈┈┈┈┈┈┈┈┈┬┈┈┈┈┬┈┈┈┈┈┬┈┈┈┈┈┐
数┊ 指式                     ┊形码字母┊右手前音字┊左手后音字┊
  ┊                          ┊指下指横┊指上 指横 ┊指上 指横
┈┼┈┈┈┈┈┈┈┈┈┈┈┈┈┼┈┈┈┈┼┈┈┈┈┈┼┈┈┈┈┈
1 伸出食指,                   I   J    一    几    昂    安  
2 伸出食指与中指这二指,       E   G    个           二    额
3 伸出食指与中指、无名指这3指,D   W    得    地     娃    王
4 姆指屈、其余4指伸,          S   H    四(十)核     为  
5 5个指头都伸直。              F   U    夫           五    万
6 伸出姆指,                   L   Y    乐(讷)力(你) 外    云
7 伸出姆指、幺指这二指,       Q   K    七    克     也    月
8 伸出姆指与食指这二指,       B   N    不    匕     恩(嗯)文
9 伸出姆指与食指及中指这三指, P   V    扑    皮     于  
0(或10)是握拳,               O   M    木    米     喔    元
11 只伸幺指,                 A   T    特    提     啊    艾
12 伸幺指与无名指,            R   X    日    夕     袄    诶
13 伸幺指与无名指及中指这三指  C   Z    次(尺)子(支) 偶    翁

32

主题

111

帖子

112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112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9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杂 谈 之 6
                    PL手语看话唇读与语训
     汉语拼音与三峡码(S码)PL手语可用于语训,帮助聋人读唇看口形模仿发音说话,因PL手语中包含的P型手语就是48个声韵母的拼音手语(若分卷舌与否等则是54音)。虽然48音手语可用于语训与唇读,但拼音入门最好从S38字简拼开始。
    聋人们必已看到,事物名称、关系等可用笔画组成的文字表示,如你我他的这种动物形,中国用汉字“人” 表示,英美用英文PEOPLE等表示。另一方面,文字、事物名称、关系等还可约定手势来表示,叫手语。第三方面,听人还把每一个字约定一套口形动作来表示,并且口动(舌喉声带等联动)时还送气发出一种眼看不到的气流振动信号,把这气流振动信号叫声音或语音、话音、字音,这过程叫发声说话。任何物体振动都会扰动空气振动,听人可以听到与区分每秒几十次到近两万次的空气振动信号,听人敲锣打鼓就是在产生各自的一组声振动信号。无论是白天黑夜,字音气流都可以穿墙绕过障碍物传递信息,听人耳朵可以接收这不可见的气流信息。聋人不能用耳接收这不可见的交流信号,但可用眼看到听人发出这不可见信号的口动,并可以模仿听人口动,发出这不可见的对于聋人来说像魔力似的可以黑夜穿墙绕物的交流信号。因此聋人也要发挥这能口动发出听人能听到的不可见交流信号的的潜能,模仿听人口动说话。由于聋人听不到这不可见的魔力般的信息交流法,无法去破解这魔力规律使用它。只有参加听人与聋人联合组织的语训,去学习掌握这魔力。这里就简介这种魔力的破解基本常识。
    听人说汉语普通话或读几千上万字的的口形,只有300多种(约400种但有些没有常用字)。并且这300多种字音,可由其中38种基本字音(音母、声韵母)组成,每种都对应于一种汉字的音,因此都可以用汉字来表示(音母、引导字)。由这38种基本型式又可组合成48字、64字式等种音母体系。并可由它们(音母)组合成300多种字音单位(单音节字音),也就是说聋人可见的成千上万字只有300多种字音口形组合,聋人完全可以从掌握38字基本口形开始,练习掌握这300多种字音口形,开口说话和看懂话(唇读)。
    由几个音母或基本字音快读,可能拼出另一个字音,这动作叫拼音。可以约定音母的字母代码(音码)来简化音母的书写,还可约定音码手势构成拼音手语来交流。SPL型手语中,就约定有P型拼音码手语。
     虽然聋人不长于听音拼音说话,但是聋人不可避免要大量与健听人交流,而听人不善用手语交流,主要是用口动的口形变化发的字音来交流。所以聋人要尽可能学会开口说话,实现两方面的新交流方式。这两方面之一是,你可以动口不动手,其它聋人看到你的口动而不一定看到你手动就可推知你的语意(唇读);另一方面就是便听人在几米内不管是背对你或不看你,也能感知你的能穿墙绕物的信息交流魔力。
学说话就是看口形先学会发出音母的字音,并用它们来拼出其它字音,这学习训练过程简称语训。语训要用到音母拼音,而拼音可能有多种模式。S码揭示,汉语普通话只要38个汉字表示音母,就可拼出其它字。表示音母的汉字叫引导字,这38个引导字和它们的P型字母代码见下面的代码表。
    38字式简拼音母(引导字)与代码表
┌┈┈┈┈┈┈┈┈┈┬┈┈┈┬┈┈┈┈┈┈┈┈┐

┆几j七q夕x 四s十sh ┊一i于v┊啊a艾ai安an袄ao ┊

┊子z支zh次c尺ch日r ┊五u   ┊昂ang额e诶ei二er┊

┊得d特t讷n乐l个g克k├┈┈┈┤恩n(en)嗯ng   ┊

┊不b扑p木m夫f 核h  ┊介母  ┊也ie喔o翁ong偶ou┊

├┈┈┈┈┈┈┈┈┈┼┈┈┈┴┈┈┈┈┈┈┈┈┤

┊  声 母 21 个    ┊韵     母     17    个  ┊

├┈┈┈┈┈┈┈┈┈┴┈┈┈┈┈┈┈┈┈┈┈┈┤

┊声调码:1、阴;2、阳;3、上;4、去。5、轻声 ┊

├┈┈┈┈┈┈┈┈┈┈┈┈┈┈┈┈┈┈┈┈┈┈┤

与音母同音的字就用该音母的代码注音与打字不另加字母

└┈┈┈┈┈┈┈┈┈┈┈┈┈┈┈┈┈┈┈┈┈┈┘

如声韵母“几安”快读就可拼出“尖、简”字音,音母“一安”可拼出“烟眼言”音,音母“一恩”快读就可拼出“音”字音。音母 “一”的P型字母代码是I,表示它的P型手势是右手在口边向上伸出食指。音母“安” P型字母代码是AN,表示它的P型手势是左手在口边横向伸出食指。训语时,摆出“几、一、安、眼、言”或其同音字“鸡、衣、鞍、眼、燕”等字与口形、手势图等,右手在口边向上伸出食指发“一衣”音,要聋儿看字看口形与手势模仿口形送气练习发“一衣”音。左手在口边横伸食指发“安、鞍”音,要聋儿看字看口形与手势横仿口形送气练习发“安鞍”音。若分别能发出这二音,就要求按这两个手势表示的口形发音连读加快节奏,直到快得“一、安”这二音间的间隔趋近0.1秒为止。因听人也分不开小于0.1秒的两个音,这时两音已拼成听感上的一个字音“眼言IAN”。
     38字简拼中,有的字要用到三个音母快读拼,就是所谓的声介韵三拼。三拼对于听人少儿来说,也是个难点。因此S码中有不需要三拼的64字、48字等两拼(双拼)音母体系。最便听人少儿用或聋儿语训用的是64字简拼,就是把38字简拼中,声母与介母“一五于”相拼的26个声介合母,各选一字表示,如“力吕路”等。并把这26个声介合母作为扩充声母用,我国古代拼音用的反切就把“力”等当声母用。这样就得到64个汉字表示音母的64字简拼。其中50字叫前音字,14个叫后音字,统称为引导字(音母)。凡与引导字不同音的字音,可用前后音字各一个快读拼出,这样就避开了声介韵三拼的难点。
      64字式简拼(简式反切中式拼音)音母(引导字)表

┌┈┈┈┈┈┈┈┈┈┈┈┈┈┈┈┈┈┈┈┈┬┈┈┈┈┈┐

┆  前   音   字   50  个   ┊后音字14个┊

├┈┈┈┈┈┈┈┈┬┈┈┈┈┈┈┈┈┬┈┈┼┈┈┈┄┄┤

┆几七夕          ┊匕皮地提米你力  ┊一  ┊啊艾安昂袄┊

┊四支尺十日      ┊女吕巨去许      ┊于v ┊额诶ei恩n ┊

┊得特讷乐个克核  ┊户古苦肚土入奴路┊五  ┊嗯ng二也 ┊

┊不b扑p木m夫f    ┊粗出苏术足主    ┊    ┊喔翁ong偶 ┊

├┈┈┈┈┈┈┈┈┼┈┈┈┈┈┈┈┈┼┈┈┴┈┈┈┈┈┤

┊  声 母 21 个  ┊ 声介合母26个  ┊ 韵  母  17 个 ┊

├┈┈┈┈┈┈┈┈┴┈┈┈┈┈┈┈┈┴┈┈┈┈┈┈┈┈┤

┊声调码:1、阴平;2、阳平;3、上声;4、去声。5、轻声 ┊

├┈┈┈┈┈┈┈┈┈┈┈┈┈┈┈┈┈┈┈┈┈┈┈┈┈┈┤

┊凡与引导字不同音的字音,可用前后音字各一个快读拼出。┊

├┈┈┈┈┈┈┈┈┈┈┈┈┈┈┈┈┈┈┈┈┈┈┈┈┈┈┤

与音母同音的字,就用该音母的代码注音与打字,不另加字母。    ┊

└┈┈┈┈┈┈┈┈┈┈┈┈┈┈┈┈┈┈┈┈┈┈┈┈┈┈┘

音素字母拼的汉语拼音方案,要三五个音素字母才能决定一个字音;三拼的38字简拼有的字要用三个音母,要换手才能打出;两拼可能同时用左右手分别打出音母,不需要换手就可决定一个字音。
S码揭示,西方文字宜于用音素拼,而汉字在一定条件下优选出来表示声韵母等音母的汉字,某两个快读就可能拼出另一个字音,不需要像西洋拼音那样去从字音中把辅音音素分解出来搞辅元音音素拼,这就简化了语音分析与拼音。它的原理就是在一定条件下两个表示声韵母汉字快读时,表示声母的汉字中的元音变短弱,形成辅音与韵母相拼为主的听觉效果。也就是说这两个特定汉字快读的结果,与这汉字中辅元音音素相拼的结果是一样的。如袋儿dair、刀儿daor、担儿danr、当儿dangr听起来都成了同一个音,其间的aiaoanang都听不出区别了。这种夹在中间的音因快读变短弱的现象,就只便用动态积分拼音理论解释而不便用静态机械微分的音素拼解释。夹在中间的音的口舌唇齿位置是前一音到其后的音的口舌唇齿状态经过的位置附近时,这夹在中间的音就容易因快读变短弱消失。反切64音法就是利用了这原理,用前音字暂代辅音音素与后音字相拼得到所需的字音。前后音字快读时,前音字辅音后的元音可能因与后音字快读变短弱,形成前音字中辅音与后音字相拼为主的效果,即相当于音素拼的效果。所以反切并非不科学,而是西方拼音理论没有注意到反切的动态积分拼音法,没有认识到汉字用音节字母拼比用音素拼更简明。如64音中de、啊a两字连读时,口由爆破微开的的d到口稍开的e到口大开的a,这与音素拼da时由口微开的d到口大开的a的过程是同步的,de、啊a快读时,de a中的e变短弱, 形成da相拼为主的效果。 所以音素拼的da可用64音的得啊两字快读拼代替,也就是用音节字母拼代替。

这种音变现象在欧美语言中也有,如英语中的history(史)与victory(胜)中的tory,美国腔慢读时近似汉语特蕊这样两个音。一些英国腔快读时,其中O音弱化消失,变成辅音t与r快读拼成一个近似汉语这音,tory变成近似汉语这音,特蕊竟变成了!又如它是的英语it is,这两字慢读的音近似汉语衣特、衣四,快读时后面的t is中的元音i弱化消失,成为辅音t与s快读拼而音变成近似汉语这音,衣特、衣四变成了衣次当快读到两字音之间时间的间隔小于0.1秒时,人耳已不能分辨开两个音,只感觉到是听感上的一个音,即拼成了一个音。
     S码识字查字打字五步法中第一步就是教用汉字(引导字)注音与拼音,由学生根据注音自学拼认生字;第二步是教简化引导字书写的P2型字母代码的注音识字查字打字。在SBP型中,就可按上述P型拼音打出汉字,如按I键就出现“一衣”等同音的字,按AN键就出现与“安鞍”等同音字,按IAN键就出现“眼言燕”等同音字。
64字简拼中,前后音字数量比不够均匀,前音字比后音字多几倍。若用左右手分别来表示前后音字,则左右手忙闲相差太大易疲劳。所以S码有前后音字数量大致相等,左右手使用较均衡的48字简拼。只把38字简拼中声母与介母“一”相拼的声介合母当音母中的前音字,把介母“五、于”与其它韵母相拼出的音各选一字当后音字,这样前后音字都是各24个,更便手语用。PL型手语中的P型简拼就是48字简拼。
           S码PL型手语P型48字音母与手势表
┈┬┈┈┈┈┈┈┈┈┈┈┈┈┈┬┈┈┈┈┈┬┈┈┈┈┈┐
数┊ 指式                     ┊右手前音字┊左手后音字┊
  ┊                          ┊指上 指横 ┊指上 指横
┈┼┈┈┈┈┈┈┈┈┈┈┈┈┈┼┈┈┈┈┈┼┈┈┈┈┈
1 伸出食指,                   一    几    昂    安  
2 伸出食指与中指这二指,       个           二    额
3 伸出食指与中指、无名指这3指,得    地     娃    王
4 姆指屈、其余4指伸,          四(十)核     为  
5 5个指头都伸直。              夫           五    万
6 伸出姆指,                   乐(讷)力(你) 外    云
7 伸出姆指、幺指这二指,       七    克     也    月
8 伸出姆指与食指这二指,       不    匕     恩(嗯)文
9 伸出姆指与食指及中指这三指, 扑    皮     于  
0(或10)是握拳,               木    米     喔    元
11 只伸幺指,                 特    提     啊    艾
12 伸幺指与无名指,            日    夕     袄    诶
13 伸幺指与无名指及中指这三指  次(尺)子(支) 偶    翁
S384864字等种简简拼,各有不同的便用处。但对于打字,这三种简拼的打法与结果是一样的。如“片段”这二字在38字简拼中都要用到声介韵三拼,由声介韵“扑PIAN”拼出“片PIAN”, 由声介韵“得DUAN”拼出“段DUAN”。在64字简拼中由前后音字“皮PIAN”拼出“片PIAN”; 由前后音字“肚DUAN”拼出“段DUAN”;在48字简拼中,由前后音字“皮PIAN”拼出“片PIAN”,由前后音字“得DUAN”拼出“段DUAN”;所以打字过程与拼出的结果三者是一样的。若已完成语训,可教48字手语简拼,没结束语训的,可教64字简拼或二者都教。
虽然各种拼音都可打出汉字,但因几乎每个字的同音都不止一页,有的有七八上十页同音字,要频繁按翻页键找所需要的字,十分不便,远不如西文打字效率高。因此S码有不用翻页键的形码与音形码,如PB型音形码,就是在拼音后按PL型手语中的L型形码所包含的BD型八部首单笔画代码,加字的首次尾笔码,音码形码总和超过6位的省略,也没有超过十个同码字的组,因此不需要再按翻页键找字。
                    BP码中用BD、PB码输入字例
┌┈┬┈┈┈┬┈┈┈┬┈┬┈┈┈┬┈┬┈┈┈┬┈┬┈┈┈┬┈┐
┊汉┊拼音  ┊拼音加┊同┊拼音加┊同┊拼音加┊同┊四头  ┊同┊
┊  ┊同码  ┊第一笔┊码┊第二笔┊码┊末一笔┊码┊尾腹  ┊码┊
┊字┊字数  ┊  码  ┊字┊  码  ┊字┊  码  ┊字┊BD码  ┊字┊
├┈┼┈┈┈┼┈┈┈┼┈┼┈┈┈┼┈┼┈┈┈┼┈┼┈┈┈┼┈┤
  简 jan 69   jan k   17  jan kd  7   jankfd  1   kfdkff  12
  单 dan 27   dan d    7  dan dk  1   dandki  1   dkilif   0
  浅 qan 47   qan d   10  qan dd  6   qanddd  0   ddtfdk  15
   xan 49   xan  i    8   xan iL  7    xan ilf  0    ilfffk     7
   li  78   li k    20   li ki   4    li kij  1    kifkji   0
   z   43   z l      3   z lj    1    z ljf   0    ljf      0
    BP型码中,一个字可以随意用BD码和多种音码、音形码输入。如“一”既可用BDF输入,又可用简拼音码I与音形码IF输入,还可按汉语拼音方案的音码YI或音形码YIF输入。BP码是听人与聋人少儿共用的基础码,PL聋人手语码是在BP码中补充进一些内容形成的。
    若正在结合打字搞语训,可以作黑夜穿墙绕物的魔力检验游戏,来检验正在学的字音是否学会。如“一I、安AN、眼IAN”三个音,找聋人与听人检验员各一个,受检聋儿自选一个顺序说“一I、安AN、眼IAN”三个音,不打手语;听人检验员背对受检人或蒙眼表示黑夜看不见或有障碍物遮挡看不见受检人,聋人检验员可看着受检聋儿口形;二检验员分别笔写或手语表示受检聋儿已说的这三个音的顺序,若三者吻合,就说明聋儿已掌握了这音的说与看,有了黑夜穿墙绕物发送信息的魔力。只有300多种这样的字音要学,每个都要用这魔力游戏检验,虽然难度相当大,但成功的希望还是较大的。在这游戏过程中的记字形、口形、手语、打字码相对来说难度小得多,一定都能同步学会识字、打字、唇读、手语,实现这四会脱四盲。
在聋儿没有练熟简拼打字前,不宜教汉语拼音方案,以免养成按很多冤枉键的不良习惯。而且汉语拼音方案入门比简拼繁难得多,不适合聋儿语训与听人少儿、智障、聋儿识字注音用。因制定汉语拼音方案时是想仿照西方那样把汉字改为分词连写音素拼的字母拼音文字,所以加进了许多不是注音与打字需要的拼写规定,使注音变繁。现在国家已撤消了文字改革委员会,不准备近期把汉字改为拼音文字,所以拼音入门可以不教汉语拼音方案的那些拼写法。S码几十年来一直在呼吁用我国传统拼音中精华的简式反切音节字母拼,去简化与代替汉语拼音方案的西洋式分词连写音素拼,直到今年(2010年)两会期间,教育部在回应政协委员李蓝修订汉语拼音方案的提案时,才决定说年内将立项修订汉语拼音方案。S码才敢再冒被网上封帖的风险,上网建议为拼音入门教与学减负增效,不要先教汉语拼音方案,用S码拼音入门两步法。第一步教38个或64个汉字(简拼引导字)的注音识字,第二步教简化引导字书写的P2型代码的注音识字查字打字,完全不教汉语拼音方案的那些注音与打字不需要的拼写变化规定,使拼音教学简易得多,几千字又可少按打字键,实现减负增效。



           1:哑吧开口说话不是神话而是天生就有的潜能

大家都知道十哑九聋,其实十聋九不哑。很多聋人被叫作哑吧真是天大的冤枉,他们只不过错过了学说话的黄金幼年时期,因听力受损没能听见话学会说。若自幼就帮助他们学PL手语系统,在他们面前摆出“一、衣、蚁、翼”等字形、实物、图与口形、手势图等,右手在口边向上伸出食指发“一衣”音,要聋儿看字看口形与手势模仿口形送气练习发“一衣”音,多数聋儿都可能同时看懂口形模仿发音与记住口形、字形、手语,实现唇读、说话、识字、手语同步四会。至少能实现唇读、识字、手语同步三会。
印度狼孩的史实告诉我们,这样的练习越早越好,最好是在一两岁的学说话的生理黄金时期就开始。当然,任何学习再晚也是好事,成年聋人学会说话的可能与事实也还是有的。
下面简介两个成年哑吧开口说话的帖子,第一例是一位昵称“困惑”的语训师发的。他与同事带着语谱仪到一个才联系上的自愿受试的26岁的聋哑人的家,这聋人的妻子也是聋人,快要生小孩了。这对哑吧夫妇是假哑吧,因他们笑声等与正常人没有区别,只是因耳聋没学会说话。语训师用笔问,对能正常说话是“非常渴望”还是“一般”?这聋人 iNLDl~ uU在非常渴望前打了个勾。然后由语训师发一个“a”音用语谱仪录下后,把话筒给聋人要他模仿试发,用语谱仪把两个声音分析成语谱图 T 9MzUV&给他看, hgwn> p:S#他语谱图里有比较平稳的一小段和正常人一样,但整体 B'#4;R!8P=但整但整但整但不平稳,是因较紧张与练习不够。 SdSgn|S 然后要他试着发爸爸,语谱图中条纹不是很明显,是因声带没振动。在不断的与听人的语谱图比较的过程中,不 "oHp.$+K停的纠正发音不足的地方,虽然音有些怪,多练习应该没问题。 [1]YXgWH'i~他问练习要多久?语训师告诉他说, 9U&~(;二三个月可以让嗓子自然发音,现在嗓音虽然还可以,但听 !X%S)VSMU 起来不自然。接下来又让他 hK Fk$A练习说“妈妈”, ={[1]\\![{L但是发了几次,都是“爸 p@vpd爸”的音,是他不会发鼻音的原因,就单独让他试着发m音,从鼻子出音,唇闭,气流从鼻腔出。 ,?Ok[G!cm 他又发了几次,但不是很理想,感觉声带很紧张,音很高。又让他试着发妈妈,这次有点进步,他发成了“妈爸”。语训师 bh{E&‑1sLh语训语训语 指着他语谱图上第一字上很小的一个鼻音说“这个对了”,又指了指后 ur?d6  a一个字说,这个没有鼻音,还是爸。m音要加强,a音要平稳,你试着再发一次 lq~Gc M 。他又尝试了几次 , - QR 说,觉得从鼻子出的“m”发音难! - K:yU4V随后他又试了几次 7‑ESN! ,把他声音分析出来的语谱图和听人的相 [Bl $If­U比,已经基本接近。 `)0Rv|?






第二个例是常熟市聋校陆振华校长的一个帖子。转贴如下:

对大龄聋人能否进行语言康复,本人进行了实践,现将实践情况介绍给同行。

          大龄聋人1例语言康复的体会

患者男,22岁,耳聋,听力损失在85分贝以上。小时候虽过几年书,但由于听力受损和语言不通,在学校只识了一些简单的汉字,未能形成规范的语言。其语言表达力相当于1.5--2周岁的正常幼儿的水平,19949月来我校语训班就诊。由于这是一名已失去最佳语训年龄的大龄聋人,不能将其安置在康复班与5--6岁的聋孩子一起训练,笔者认为唯一的办法就是走个别化训练与家庭康复相结合的路子。要使聋儿学会有声语言,实现语言康复,必须让他先掌握汉语拼音,对大龄聋人进行汉语拼音的发音训练不同于对聋幼儿的训练方法,其训练工作必须在他怀有很大兴趣的情况下进行,否则会使他对发音训练产生厌烦情绪,影响以后的整个语言训练工作。在对他进行发音训练前,有目的地与他谈心、聊天,实施心理康复,然后选择适当时机开始训练。每个语音都要求他发准确,难度较大的要反复训练数十遍,直到读准为止。发准的语音及时用录音机录下来,便于家庭人员平时和他训练时进行对照。前后用了两个月的时间,使他掌握了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是识字学文的基础。在他掌握汉语拼音的基础上,开始进行字词句的朗读训练。这种训练同样必须与他日常生活紧密联系,使其保持发音说话的积极情绪。在掌握一定的语言以后,鼓励他与家庭成员、亲戚朋友交谈,使他感到自己会说话了。这样,他的学习情绪更加高涨,说话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语言的发展速度也就加快了。在此基础上再指导他去阅读学校的语文教材,进行系统的语言文字教学。

在对大龄聋人进行具体训练的同时,指导家庭成员如何配合笔者做好语训工作。具体指导内容:怎样纠正该聋人不正确的发音;如何象语训老师那样训练新的语言、词语,录制发音训练的磁带等。 经过教师、家庭成员、大龄聋人3年的共同努力,大龄聋人基本掌握了发音说话和语言交往的技能;掌握了汉语词汇3000多个;学完了聋校一至六年级的语文课程;实现了与家庭成员和社会有关人员的口语交往。后用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制定的全国聋儿康复评估标准评估,超过了国家三级康复(1500个词语)的标准。

要使大龄聋人实现语言康复,笔者认为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配好助听器和语训设备,(2)激发聋人学习语言的积极性,(3)搞好家庭成员的语训技能培训。

20002月发表于《现代康复》杂志 20015月国际30届医学学术会议交流并编入论文集)


               2:简拼与原汉语拼音方案简繁对照例:

简拼对汉拼(汉语拼音方案)进行简化的一个原则是,不用汉拼的拼写规定等,只按汉拼声韵母表选最简捷的方式来拼音,也就是按简拼前后音字快读拼。根据这原则,P型码从三个方面简化了汉拼:

   ①  与声韵母同音的字就用声韵母表上的字母代码作打字码。如汉拼规定说声母表中的雌cㄘ、思sㄙ、日rㄖ等音的字要加韵母i,字典中的注音为次ciㄘ、思siㄙ、日riㄖ。其实这些音的字的韵母根本不是韵母表中的“i衣”,既不太合理又可不必要,上世纪官方制定的注音字母就没有这加韵母iㄧ的规定。所以字典中的注音是思siㄙ而不是思siㄙㄧ,不要这加韵母iㄧ规定注音与打字都更简易又可少按打字键。因S码与注音字母等是把声母“S思”中S当“思”这单音节字音代码,是音节字母而不只是音素字母,所以“思”的注音就是S而不是SI。而汉语拼音方案是按西洋音素字母拼的原理规定看,把声母“S思”中S当“思”这音的辅音音素代码,而西方认为辅音不能单独成为字音,要再加元音音素I来拼出字音“思SI”。

② 有几种拼法可能时,选码位短的用。如汉拼声韵母中有:j基、an安、ian烟,基安基烟快读都可拼出间、简音。简拼用j基、an安拼为间jan,而汉拼旧法是多一个字母的jian。

③ 字母名称读音与所表示的声韵母读音一致。如J就读而不必像汉拼那样另规定读

由此可以看出,简拼可以算是汉拼的一种简式用法。原来通行的用法该算是一种繁式用法。目前、注音识字查字与全国大多数人在电脑与手机上输入汉字是用的汉拼令人遗憾的是,都因不明究竟被误导采用了入门难度比简拼大得多的汉拼的繁式用法,几千字的码位比简拼长而导致打字按了许多冤枉键。全国每天有数以亿计的汉字输入键是冤枉按的。

不用汉拼的拼写规定的简拼的简易性是显而易见的。如汉拼规定教了韵母表中的i、因in、烟ian、安an等后还要教字的注音拼写是yi音的字的注音拼写是yin烟、眼音的字的注音拼写既不是ian又不是yian 而是yanP型码把in看成既是韵母的代码又是与同音的字的注音符符与打字的输入码。英语中也有in字但没有要它加y的规定。比汉拼码短的简拼大大减少了电脑特别是手机的按键次数,因有些手机上要按三次标有4ghi的键才能输入字母i,要按三次标有9wxyz的键才能输入字母y。因此无论是微软拼音或智能ABC,都是用的汉拼繁式法,比简拼多按许多冤枉键。

汉拼声韵母表中有21个声母和35个韵母以及另加的韵日韵等,共有约60个注音单位。并且有几十个字母的名称读音和作声韵母的呼读音这两套读法,还有许多条涉及几千字的拼写规定,小学要教几十个课时。而简拼只要几课时教几十个汉字就可注音识字。因此对于初学汉字的儿童来说,简拼入门难度比汉语拼音方案小得多。

香港《语文建设通讯》主编胡百华先生在该刊19959月号的《切音的新进展和挑战——简评葛遂元氏简式反切方案》一文中,把简拼与汉语拼音方案作了比较后说,简拼是实用性最好的拼音法。《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963期摘介了三峡学院学报《三峡学刊》的《反切中的现代化拼音原理》一文也介绍了简拼的科学合理性。因古代的反切注音中,很多是要上字舍韵取取声、下字舍声取韵的繁式反切,不需要考虑上下字声韵取与舍,只要上下字(前后音字)快读就可拼出所需字音的反切,就叫简式反切。

     网页“http://www.x5dj.com/葛遂元”中的网盘里有S码打字法、 查字法、识字法等文件夹,配合本教参的识字查字打字材料其中都有,各个材料都可免费下载用。



32

主题

111

帖子

112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112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5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Re:聋校手语教学问题与对策杂谈  (补谈双语教学)

                    西洋聋人双语与中国手语教学法建议
     西方一些聋教团体来华推行他们的聋人双语教学法,这是好事,我举双手欢迎。但是国内有一些不同意见,也值得考虑。
    一些中国专家和聋校参予了双语的推行,可是有的一线教师与聋人对双语提出了一些质疑。如富有多年实践经验的常熟陆校长、任教聋校的无耳斋主(网名、聋人)、工商业者东方龙鹰(网名、聋人)等,都在江苏教育在线网的特教论坛中提出了这方面的很有意义的异议。
    西方聋界曾一度反对用自然手语教学,主要搞口语教学。后来普遍认为这样作不好,提出了自然手语是一种独立的语言,是聋人的第一语言,是聋人的母语。主张用聋人第一语言帮助学习第二语言(主流语言的口语),即双语教学。
    的确、手语是聋人的第一语言,是聋人的母语。但这里的手语不宜理解为只是聋人原生生态的自然手语(狭义的自然手语),而宜是广义的手语。宜广到包含次生态的主流语言的文法手语,不合原生态的拼音手语和语言文字型手语等。
    若是用广义的聋人第一语言,帮助聋人学主流语言与文字,这是很好的事情。西方的西施们来华推行这样的双语,应该大力支持与欢迎。当然还要更好结合中国实际,是效西施美德而不是东施效颦。
西欧一些国家幅员较小,交通发达,聋人集体交往较便利频繁,自然形成较统一的自然手语,聋孩自幼已熟习一定的自然手语。聋孩稍大进学校,当然该充分利用聋孩已会的自然手语,帮助他学主流语言的口语,文字和对应主流语言的文法手语,对应于文字的拼音手语来融入主流社会。西方一些幅员较大的国家,也因交通发达,有明显的全国较统一的自然手语,都适合这种双语模式的教学。
而地大人口最多的中国,只这一代人才见到交通有较大发展,与西方还有很大的差距。没有形成全国较统一的自然手语,只几个特大城市及其近邻才形成各自的方言手语,如上海手语、北京手语、广州手语等。聋人中大多数散在的农村地区,长期没有形成社会手语的聚居交流条件而没有形成社会性的方言自然手语。因此中国大多数聋人既不会说话,又不会任何社会手语,更不识字,只会点家庭约定手势与近邻作少许交流。
    已流行有方言手语的大城市聋儿,西式双语教学相当有用。学校应当充分利用聋儿已熟习的自然方言手语,帮助他们学口语与文法手语、拼音手语和识字。以自然手语入门逐渐向口语为主的教学过渡融入主流社会,并且始终不要排斥方言手语而是帮助丰富自然手语的发展,从狭义的自然手语向广义的手语发展,丰富手语的交流功能。
中国没有形成方言手语的广大农村与中小城镇,聋人不会任何一种自然手语,怎么可能用聋人的第一语言的手语去帮助他们学第二语言呢?!是否是该先教一种自然手语?若是,教哪个地方的方言手语?
把手语与语言文字识字查字打字联系起来综合考虑的三峡码(S码)的建议是,不会任何一种手语的农村聋童,不一定是要分双语先教一种自然手语再去学主流语言口语。可以把要学的手语与口语及文字结合在一起同步开始学,其中的手语最好是与语言文字密切联系的语言文字型手语,而不一定是狭义的聋人自然手语。
所谓语言文字型手语,以SPL型音形码普乐手语为例来看,是用左右手在口边伸出指头来表示类似声韵母的字音手势,在肩下伸出指头表示字形首尾部件手势来区分同音字。有的字可略去音码或形码,或用其它简化法的普乐手语。
从过去自然手语词的收集整理来看,较通行成熟的基本词约两三千,这些基本词是聋人最好学的,其余一些词就不如基本词那么简明成熟好学。语言文字型手语有些词不一定比自然手语的基本词好学,但有的语言文字型手语词难度与自然手语差不多,有的可能还简易些。学习难易只是这两种手语性能的一个方面,不能只看这一点来比较二者决定优选,还要考虑其它一些方面。
聋人因听不见声音的原生态而不便学说话成为哑巴,同样原因、原生态的聋人自然手语不会自然产生帮助学说话的手语或拼音手语,是些与语音没有直接联系的象形会意手语而不可能有形声手语。聋童教学的第一批需要是配合手势先试教开口说话的语训,也就是先教拼音而需与拼音配合的拼音手语。有这功能的拼音手语在这一点上比没有这功能的自手语略胜一筹。
S码法聋童入门教学的作法是,指着物体或物图及物名的汉字,说物名并要聋童看表示这物的手势及说物名时的口形,模仿这口形开口练习发声学说话。如摆出“衣、一”字的看图识字卡,发“衣”这字音并在口边向上伸出右手食指表示“衣、一”音的手势,要聋童也打这手势并看这音口形,开口模仿发这字音。在十次八次看这字形练发这音时都打这手势,可能在还没发准这音时一定已先记住了这字形与手势,也就是必先会认得这字与这手语和口形,其次才是在更多次的语训苦练中逐渐近似的说对这字音。也就是说,字形、手势、唇读、说话这四方面同步学,字形、手势、唇读这三方面同步先会,其次是说话争取也尽可能会。
上述这过程特点已不是一般说的第一语言帮助学第二语言的双语教学,是一二语言不分或结合在一起的双语同步学。与词对应而不一定是与字对应的狭义的原生态自然手语,不便这样好的结合语训用。所以对不会自然手语且当地没有通行手语的聋童,开头不一定要选自然手语教。
在上述这种字音的字形、手势、唇读这三方面同步先练熟过程中,适时插入字形字义的辨认手势,也就是同音字区分的形码手语练习。如已较熟“衣、一、乙”音的手势、唇读时,说明口边右手上伸食指表示这几字同音同口形,若另一手(左手)挑一下衣,就是表示“衣”这字;若左手在肩下打出PL型音形码表示横笔的L型形码指式(下伸五指),就是“一”字;若左手打出L型形码表示Z形折笔指式(横伸幺、无名、中指),就是“乙”字。
狭义自然手语是独立于任何国家、民族的听人语言文字的原生态语言,是直接与物形物意联系而不是与字音字形联系的。也不如直接与字音字形联系的音形码手语那样便于与说话识字结合训练用,而且自然手语语序与要学的口语、文字语序不一定吻合,更不便语训与识字学语句用。
因此、语言文字型的PL型手语虽然一些字词可能并不比自然手语简易,但也不会特别难,字字都一样规律打。音形码手语直接便于与语训说话、唇读、识字结合的优点,是自然手语难有的。所以,在通行方言手语的地区,可以按照西方双语模式,以聋人第一语言的自然手语为主来帮助学第二语言。中国更多的农村地区,可能宜试S码多功能同步练习的路子。
S码法法一个关键是语言文字型手语与音形码手语,西方也认为必要且经常用语言文字型手语。西方的语言文字型手语就是拼音字母的指语,凡自然手语不便表达好时,就插入拼音手语而不是排斥拼音手语。但是西方拼音手语有一个难以克服的缺点,就是一个词可能要变换四五次甚至七八次指式,过程偏长,且频繁闪动变换指式不便连贯看明词意。所以西方语言文字型手语没有成为聋人手语的主体,只是自然手语的辅助。
中国聋人与西方一样需要拼音手语,《中国手语》书中也用到拼音指语。排斥拼音手语的聋教育者,思想意识显然落后于西方聋教理念。但也不能全怪中国聋人与聋教,因中国拼音手语远不如西方拼音手语好。西方打出的拼音手语是准确完整的语言文字,而按《中国手语》书中打出的拼音指语只是字音而不是有明确字意的文字,因汉语每个字音都有很多同音字。
SPL型音形码手语的出现,中国开始有了完整的语言文字型手语,填补了没有西方那样的语言文字型手语的空白。因P型拼音后加L型字形首尾部件手势后,近七千常用字(国标GB2312字表中的字)中六千多个都能区分开同音字,已够日常用。所以PL手语是文字型手语而不只是字音手语。虽然要记近百个字形部件代码手势,但一个字最多只换一次手,就是左右手打字音后再打字形首尾部件手势时换这一次手,而且很多常用字可以不换手一次打出(如上面提到的“衣一乙”字例),不需要像西方语言文字型手语那样一个词可能要变换四五次甚至七八次指式。既然PL型汉字手语比西方语言文字型手语便捷得多,它的可行性与使用频度就可能比西方拼音手语大得多。
西方的双语教学没着重提到语言文字型手语,是因其语言文字型手语有如上缺憾。他 们可能不了解中国有比他们更好的语言文字型手语,不能因外国没强调语言文字型手语就中国也不搞这种研究应用。因此西方先进的双语教学,可以用于中国,但需要结合中国实际作必要的调整补充,发展为有中国特色的双语教学。
    因此这里对双语教学的建议是,已有自然手语通行的大城市及近邻的聋校,宜充分利用聋人第一语言的手语(自然手语发展吸收进语言文字手语与文法手语的广义自然手语),帮助学习第二语言的听人主流口语、文字。没有方言手语通行的广大地区,入门教学可以把拟作第一语言的语言文字型手语和学习第二语言的听人主流口语、文字结合起来同步进行。稍后可补充《中国手语》与自然手语常识扩大知识面。以后某人确定要到某大城市定居时,再补教该市的方言手语。

32

主题

111

帖子

112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112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7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2楼(gsvan) 的帖子

手语口语之争等试观
网络弥补了报刊杂志只便专家们说的的不足,一般群众也有了发言权。专家们的手语与口语之争,自然手语与手语独立之争,第一第二语言之争,双语之争,也有了群众网民的积极参予,有力的推动了问题的明朗化。
              (1)  聋人手语就是自然手语吗?
手语不只一种,可能有不同角度的分类。如地域性分类的北京手语、上海手语、日本手语;由产生特点分的自然手语、文法手语(主流口语语言手势,如手势汉语)、文字型手语等。自然手语又可分为狭义与广义两方面,狭义指聋人原生态的手语,广义自然手语包含狭义的原生态手语和次生态的文法手语文字型手语。如根据听人与聋人说话口形规律约定的拼音手语,也是反映自然存在的可视生态的手语,不便断然否定它不是自然手语。
有的人虽然承认了有文法手语与文字型手语等,但认为只有自然手语是聋人手语,文法手语、文字型手语不是聋人手语,叫人造手语、甚至叫听人手语。
语言都是思想交流、交际需要产生的,手语是聋人必需的而不是多数听人必需的。听人中只少数手语翻译需会手语,还有少数聋人较多的工商业中的听人管理者需要会少许手语。因此分出个听人手语来与聋人手语对立没多大意义。实际都是聋人应该普遍需要而不是听人普遍需要的,它们首先也是为了方便聋人着想才产生的。因聋人散在几十上百倍的听人包围中,需与听人交流和学主流口语、文字。
自然手语与口语、文字只能意译,因二者语法词序可能不同;文法手语或语言文字型手语可与口语、文字直译,因二者语法词序一致,更便聋人记忆主流口语与文字。因此人造的拼音手语、文字型手语等都是聋人手语,不需分出个听人手语,手语不管是狭义广义的,就是聋人手语。
每种语言都是在一定集群或群体中形成与通行的,但一种手语集群通常是生活在人数多几十上倍的口语大族群中。这大小两个集群通常是同一个民族的两种集群。因此一种原生态自然手语通常要与周围大族群的口语和文字紧密联系,发展孳生出次生态的文法手语、语言文字型手语等。但其中原生态自然手语与口语不是依赖附属关系而是相互独立与可能有联系关系,其中次生手语才与口语有出生的依赖附属关系且也可独立存在。
文法手语虽然既便于聋人学口语又便于听人学手语,但便于聋人学口语的意义作用大于听人,主要是为广大聋人,次要才是为少数听人。因此聋人最好是把它们都看成是聋人需要的聋人手语,尽量都拿来用。不必把它们看成是听人手语,排斥抵触。
拼音手语、音形码手语之类语言文字型手语,也主要是聋人的需要而不是听人的主要需要。因聋人最好是能发声说话,虽然聋人听不到话音,但聋人相互间可看到说话的口形来辅助了解语意,听人既可看到口形又可听到话音。所以聋人说话是聋听两便,聋人也需要而不只是听人才需要,因此语言文字手语也是聋人手语而不必要斥为听人手语。
说文字拼音手语是次生态而不是原生态聋人手语,是因聋人听不到语音不便破解说话拼音的规律,不便自然产生出拼音手语而不叫原生态手语。但聋人也有按拼音说话的生态潜能,只不过要调动这聋人生态潜能需要聋听合作,由听人提供拼音规律并按这规律搞语训帮聋人开口发声练习拼音说话。因此不承认拼音手语是原生态自然手语至少也要承认它不是违反聋人生态且是聋人生态的挖潜,承认它是聋人需要的,是聋人手语,不是来为难、胡弄聋人的所谓听人手语。
其实对于文字型手语,聋人精英早已不反对只是少数准精英还有点不以为然。看到狮象虎豹犬马牛羊,约定手势表示出它们是可视化的自然手语。看到客观存在的比虎豹更常见的文字,约定手势表示它们当然也是可视化的自然手语。所以文字型手语也是聋人需要的广义自然手语,前辈聋人创造了少数汉字书空的仿字手语,就是把狭义的自然手语扩展为有文字型手语的广义自然手语。若找出字音字形更规律的体系约定拼音手语、形声字或音形码手语,帮聋人学说话与识字,为什的要责难、抵制、漠视它呢。
(2)  手语是独立的语言吗?
    手语是独立的或可独立的语言,但几种手语的情况略有不同,只这样笼统说还不太够。
原生态的聋人自然手势语言(狭义自然手语)是一种特殊的独立的语言,是独立于各国各族听人口语之外的特殊语言,它与有声语言(口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类型,词汇的表现形式与语法都不同。因为自然手语是直接与事物联系的而不是直接与哪种口语联系的,而听人口语也是直接与事物联系而不需要与某种手语联系,所以是彼此独立的,又间接通过共同反映的事物意而可间接联系及相互可意译但不便直译的关系。
自然手语虽然独立于各国语言之外,可以不与任何一种听人语言有直接联系,只直接与事物意联系,但必与某一种听人语言文字有特别密切的联系,即必与周围的主流语言文字有特别密切的联系。这种彼此独立又密切联系的关系,是自然界与社会历史中的一种很普遍现象,不足为怪。
但广义的手语中用自然手语词汇的文法手语,既可以是独立的语言,又可既附属于自然手语或听人口语。是手语与口语共同体中的鸭嘴兽。
若是不用自然手语词,而是对应于口语另约定一套手势,也是手语,是文法手语。也有手语的独立性,又有词源上的附属性。若不理会它的词源,它就是一种独立的手语。同样,文字型手语若不理会它的词源,它也是一种独立的手语,是手语而不是书面语言或口语语言。
如说有一个地方有这样一种手语词,左右手上伸食指移到额到额上表示“羊”,能否定它说这不能算是自然手语或聋人手语吗?恐怕不能。若说它是三峡地区的一种手语,难道不允许吗?若说它既是自然手语又是人造手语、听人手语,违什么法吗?该被打倒、排斥吗?若再说这是拼音手语,右手上伸的食指表示“一I”这样一个音,左手上伸的食指表示“昂ANG”这样一个韵母音,两手同时上伸食指表示“一I、昂ANG”两音快读拼出的“羊IANG”这音,举在额头上表示读IANG这音头上有角的物景“羊”,是人造的三峡码(S码)PL型普乐手语中的音意手语,难道就不允许聋人学,该被打倒吗?所以这词若不追究其词源,可以说它属独立于口语外的自然手语词,若从其词源看它是汉语拼音手语词,是汉语的手语形式。
这怪“羊”究意是手语还是汉语?从手语、口语、书面语三种肢体表达方式分,它是手语,是可独立于口语、文字外的一种形体语言。从汉人表达“羊”这客体允许的书面形式、口语形式、手语形式的角度看,它是这客体的汉语手势表达形式,是手势汉语或汉语手势。若这词在语句中按自然手语的语法用,当然它更是手语。若按汉语的口语文字语法用,不过是更彰显它可属于汉语体系又无碍于它手语的独立性。
鸭嘴兽产卵孵卵是卵生动物,破壳而出要吃奶是哺乳动物,上岸是陆生动物,下水是水生动物,概括说是两栖动物。因此文法手语是不是聋人手语不是关键,有没有用才是关键。
               (3)  聋人的第一语言与母语
一般来说,自然手语是聋人的第一语言与母语,但这只是相对的简要概括,不一定是绝对的定义。
人可能有多种母语,聋人至少有两种母语。手语(自然与文法手语等)是聋人个人生态上的母语,还有所属种族的民族口语也是聋人的母语。如中原汉族聋人的一种民族母语就是自己可以说出但自己听不见的汉语,另一种母语是手语。其中手语是他的第一语言。父母兄妹是华人在美国唐人街华语幼儿园中的幼儿,汉语与英语都可算是他的母语,但他必然要把英语作第一语言,因每个人在美国都是少数民族,各民族共同语的英语是他们每个人的母语与第一语言。
手语是只能看不能听的单通道信息,口语对于听人来说是既可说又可听到音又可看到口动形的多通道信息,所以口语当然是听人的第一语言与母语。对于聋人来说,口语是自己可能说听人可听可看(口形),但别的聋人与聋人自己不能听只能看,而手语自已与听人和别的聋人都可看,且比看口形更明显,所以聋人当然把手语当第一语言,当两种母语之一。聋人两种母语之一是生态母语的手语,另一种是可能说只能看但自己听不到的民族口语。如北京话与北京手语是北京聋人的两种母语,但不是两种并列第一的语言,只有北京手语是北京聋人的第一语言。
              (4)  手语规范与统一
要努力推进语言和手语的统一与规范,但先要明确手语不是只有一种,远期希望是统一规范成一种但近期不是也不可能是一种规范统一成一种手语。要出现一种世界普通话,是汉语还是英语还是一种人造语,谁也定不了,让三者竞争吧。
可能出现一种世界手语,但具体谈它还为时过早。中国可能出现一种手语普通话,谈它也为时过早,只是一小撮S码之类讨骂傻帽的未来学消遣,不宜过多去纠廛它。现实需要的若不是百花齐放,也宜三花齐放竞争更合乎现实。这三花是老大的原生态自然手语、老二的文法手语(手势汉语或汉语手势)、老三的语言文字型手语。需要的是促进这三方面的各自规范综合选用,而不是把这三者规范统一成一种。
自然手语不易自然产生某些类词汇,如与语音、拼音、音乐等有关的词汇,这些对聋人群体没有多大直接方便的意义,他们不太需要。若是一个聋人国,只要自然手语就够了,其它手语都不需要。但只有要倍加尊重的聋人王国而不可能有聋人国,因聋人都是散在生活于几十上百倍的听人包围中,与听人的交流需要,往往远大于与聋人间的交流。
一与听人交流,原生态不需要与没有的音乐手语词、拼音手语词等,就可能成为需要。
中国自然手语还不够统一,有北京、上海、广州等方言手语。是统一它好还是不统一它好?我倾向于促进各自完善发展,同时也发展促进逐渐统一的的努力。如北京各区手语也不够统一,北京就要先争取各区的手语统一与规范。
统一与规范是促进词汇与语法的体系单纯简明化,不是每个词汇与语序的绝对单一化。如汉语,北京一些土话不收进普通话词典,只收入北京方言词典。如表达与“死”义近的词,规范词典不是搜罗陈列所有类近的词也不是只选用一个词,而是收入相当通行的多个近意词,但不收入少数地区用的方言词。如四川一些地方把“死”说成是MIEGE,四川方言词典可收入但普通话规范词典则不必收入。
词法词序上保存一定的多样性又要减少过多的变异性。该认为是正统的“凤凰栖老梧桐枝”允许杜甫写成“梧桐栖老凤凰枝”,当然也允许聋人用“凤凰梧桐枝栖老”或“梧榈枝凤凰栖老”之类语序说。
自然手语的词与语法需要向规范统一发展,文法手语已有规范的口语语法,等待自然手语词的规范确定也就可实现文法手语的规范与统一而更便用。文字型手语当然是口语词与口语语法,在目前只有一种(PL型手语)的情况下,不需考虑规范与统一问题,若多了一种或多种,才有简繁比较优选的问题而不是词与语法的规范统一问题。
            (5)   手语语法
世界手语有多种,语法也有两种,每国手语至少有三种难以在近期统一成一种,语法至少有两种也难以统一成一种。至少有的三种手语是自然手语,文法手语(口语手势)、文字型手语。至少两种语法是自然手语语法与主流语言文字的语法,不需要统一成一种,实用中综合选用。
中国手语不是只指自然手语,是指自然手语,文法手语(汉语手势)、汉字型手语三位一体的手语、三圣手语。语法至少有自然手语语法与汉语汉字语法这两类。
三圣手语是中国聋人的第一语言,其中自然手语基本词与自然手语语法是聋人最易学的入门语言语法,但通过它学主流语文,有一个意译与语法转换环节。文法手语若就用自然手语词,则词的学习难度一样大,词法与主流语文一致,用时不再要语法转换。
自然手语基本词可能比文字型手语简易,但非基本词的难易与语言文字型手语相差不大。若不学不用主流语文,就不必学文法手语和文字型手语。若要学要经常用主流语文,则用文法手语与文字型手语可避免两种语法频繁切换,思维上更简捷些。
是否要排斥文法手语,只用一种自然手语?龚群虎教授的在北京一次手语论坛会上有个实际观察的介绍。他说:聋人如何使用手语,这一点也是很有意思的,比如说聋人也会按汉语顺序打手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因为他打的对象是不懂聋人手语的,聋人见到我就打汉语手语的,就知道龚群虎的水平还到不了看得懂聋人手语的水平,转过身就打聋人手语了。我跟外国人,尽量用英文的语法,让你理解而已,聋人可以做到这一点,但是并不一定要认为聋人手语就是这个,我们知道,语言的这种转换、语法的转换是很快的,就好象一些方言,出门以后讲的普通话,一回到家里马上开始讲家里的话,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这是语法的转换。聋人使用手语的情况是非常复杂的,他可能在一个交际过程中间,跟你说一段话中间,一会儿是用汉语顺序的,一会儿用的是聋人的手语,甚至还拿一支笔来跟你写,他什么样的手段都可以,实在不行我跟你说,还可以用口形,他怎么样能够交流就怎么样交流。
这是实事求是的手语应用。片面强调自然手语,排斥其它手语不会更利于交流。
(6) 《中国手语》与自然手语
促进中国自然手语统一,是用推行北京或某种方言手语的方式还是用各地方言手语词汇选的《中国手语》方式?实在难以两全。若迅速出现一个强势方言手语就停用《中国手语》,若近期难以促成一个有压倒性优势的方言手语,就只能两条腿走路,某地方言手语与《中国手语》并行。
《中国手语》有各地自然手语汇选出的三四千词,有一千多人造拼音缩写词,少量仿字空书的文字型手语词。与自然手语、文法手语、文字型手语三全的中国手语较接近但差距还大。主要的问题是基本上没有文字型手语,词汇太少,自动产生简明新词的功能不强,没有明确语法是兼容自然与口语两种还是只用其中一种等。
统一中国手语设想的第一种情况,全国推行某地方言手语,该地成年聋人不需新学,其它大城市成年聋人要新学“较多”内容,少幼聋人和非大城市聋人要全新学。第二种情况,全国推行《中国手语》,各大城市成年聋人都要新学一定新内容而不是“较多”新内容,少幼聋人和非大城市聋人与第一种一样要全新学。对比两种情况可能较宜的作法是,有方言手语流行的地区,少幼聋人宜方言手语与《中国手语》都必学,成年聋人建议尽可能学点《中国手语》。没有方言手语流行的地区,先只学《中国手语》与文法手语,把几种大的方言手语作选修。或决定要去某大城市的聋人,再加学该大城市方言手语。
《中国手语》与自然手语及西文有个共同的问题,就是自动产生简明新词的功能不如汉字那么好。西文对需要的新词很多不便由旧词组合表示,不得不生造一个要新学的词,要不断的造生词去追赶新词的需要。而汉字多是由熟字组成新词使生词不生,不需新造字。自然手语是走西方的新造生词路,还是走汉字的熟字组新词的路?西洋路要年年不断造生词去补充加厚课本,要新去教与推广,流行起来的周期较长。而汉字路一劳永逸,不需造要新学的生字,就用熟字去组词使新词不生,一般不需要专门新教与推广,有即时通的特点。
残联多年来一再说《中国手语》中词不够用,要求补充新词。主编之一的魏目老师嫌已有的两大本太厚不便用,主张精简。双方都有合理的理由,难以根本解决。若用进语言文字型手语,只要推行三五千通用字手语,就够表达已有的手语词和不断出现的新词需要。这也是需要PL型汉字手语之类的语言文字型手语的原因之一,另一个PL型语需要的原因其中P型拼音有利于聋童练习开口发声说话,这些功能是原生态的自然手语所没有的。所以中国手语需要自然手语、文法手语和语言文字型手语这三方面。
文法手语这名称是来自西方,说明西方既有自然手语又有文法手语,还有手指字母拼音的语言文字型手语。虽然一些西方书突出自然手语,但在西方聋校长期呆过的专家发现,聋人们实际上这三种手语都在用。只不过西方的文字手语词字母多,很多词要频繁闪动变换四五次甚至六七次指式,不便简捷捷看明一个词,而影响了使用它的频度。而汉字手语,以PL型为例,左右手一次打出声韵母就确定了字音,只换一次手用左右手表示字形首尾部件码手势就可确定字,不需三五次换手,比西方文字型手语好用得多。
因此汉字型手语可以作为自然手语与《中国手语》、文法手语的重要补充,在聋童启蒙阶段用它帮助语训,在《中国手语》不便简明表示的新词时,用汉字型手语打出字组词来表示。这样更便自然手语与《中国手语》的应用。
(7)  手语词典
上面说到应对新词需要有西洋路与汉字路,编词典也是这样。编几千几万条词不可能够用与好用,还不如编三五千手语汉字字典好用。
目前有的已收集了一万条词,有的拟编五六词的手语词典。虽然都需要,但不可能满足对手语字词使用的需要,英英已有百万词的词典。手语词典篇幅大,难用。每条用好几行文字也不见得能说清楚打法,加几个图也不见得能简明看懂打法。如一万条词,恐怕十条就要占一页,书可能厚达千页。
语言文字型手语根本不需要字典或词典,以PL型汉字手语为例,一两页声韵母与字形部件代码手势约定图表与说明就够了,不需字典。若要把五千通用字每个的手势写出来,一字一行说明就够了。一页可写二三十字或更多,不太厚的两三百页而已而不是千页厚书。
因此,若新编手语词典,最好是自然手语加文字型手语字典的方式。这样词典不必编很厚,没有的词可用已有的手语字组词代用而没有词不够用的缺陷,也不需要年年去补充新词。其实不太需要加入字典,只要附一两页PL型字音与字形部件代码手势约定图表,说明凡是已有的自然手语词中没有的新词,允许按PL型打出字来组词用,这样就可弥补词不够的难堪。

32

主题

111

帖子

112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112
 楼主| 发表于 2011-2-11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Re:聋校手语教学问题与对策杂谈:《中国手语》中姓氏补编建议

            《中国手语》中姓氏补编建议
《中国手语》书中,只有约40个姓氏手语打法约定,其它姓名怎么办?
几十年前,《中国手语》的聋人主编闻大敏、戴目等到各地调查广为收集各省方言手语,没能看到有系统规律的姓氏自然手语打法,也就没能编出完整的姓名手语打法材料。自然手语中通常只有一些形像特点等的代名之类约定,类似口语中形像浑名的高个、大眼之类,只能满足少数聋人聚居处的一般相互交流,没能演变出语言文字那样复杂的姓名系统。
聋人之间与聋、听人间交流日益发展的需要,姓名手语是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该书编者们因为没能找到姓氏的自然手语的系统打法,只有用人为设计约定这一非传统自然手语的方法。并同意按姓名汉字的字形与聋人不熟习的字音来设计,用拼音字母约定的指语作为姓名手语的主要打法。少量用字形的空书,个别也用进纯自然手语或半自然手语的示意法。
从《中国手语》第一章称谓职务职业姓氏这部分可以看到,约40个姓中主要是用拼音方案指语,如邓罗蒋梁等姓用拼音的缩写单字母,赵张等姓用双字母的声母,李鲁苏吴许徐杜胡等姓用声韵双拼,韩孔等姓用拼音缩写加字调。少数用到拼音缩写加点表意动作,如周姓打拼音字母ZH加画圆周。少数几个笔画少的姓用书空手势,如三横一竖的“王”就是横伸三个指头加另一手竖伸一指叠成表示。少数姓用与它们同音的自然手语词表示,如打出河的示意来当“何”姓,用表示鱼儿游动来表示“余(俞)”姓。问题是与“余”同音的姓在约500姓的传统百家姓读本中就有十几个(“于喻俞余禹虞郁於鱼庾尉宇”等12个),有时不便都叫小鱼儿。
只占百家姓十分之一的这40姓以外的姓,手语怎么打?从《中国手语》中看不到有简明统一的解决办法。该书五千多条词以外成千上万的词,很多也与姓名一样,看不到有简明统一的解决办法。
西方语言文字中许多词也不便全用自然手语打出,这时他们就用字母指语把表示该词形音义的字母逐个打出。也就是说他们有语言文字型手语,因此西方没有姓名或哪个词不便用手语打出的问题。
但中国用字母指语按拼音打出的是不能确定字形字义的字音,而汉语每个字音平均有几十个同音字,有的同音字上百。也就是说中国没有语言文字型手语,只有形义不能确定的字音手语,因此有姓名与许多词不便用手语打出的问题。
把识字查字打字与手语结合起来当系统工程考虑的三峡汉字工程工作室,推出了系列化的三峡码(S码),其中S码PL型音形码普乐手语,就是汉字型的手语。左右手在上位(口边)分别打出P型音母(相当于声韵母)手势确定出字音,在下位(肩下、膈前、腰前)左右边分别打字形首尾部件的L型代码手势来区分同音字。这样、国标字(国标GB2312字表中的近七千字)中六千多常用字都可区分开,足够涵盖一般书籍报刊用字的99.99%,一般手语需要的字词都可打出,百家姓千家姓也不难打出。
PL型手语表示字音与字形的指式只有13种(13号),如1、2、3、4、5号指式就是分别伸出1、2、3、4、5个指头。再分为横向伸出与竖向伸出两种臂式,而有26种手势。
        S码PL型手语形码部件代码与字音手势表
┈┬┈┈┬┈┈┈┈┈┈┈┈┬┈┈┈┈┈┈┈┈┈┬┈┈┈┈┈┈┐
号┊形码┊     指式       ┊  右手前音字      ┊ 左手后音字 ┊
数┊下横┊(伸出的指头)  ┊指上    指横      ┊指上   指横 ┊
┈┼┈┈┼┈┈┈┈┈┈┈┈┼┈┈┈┈┈┈┈┈┈┼┈┈┈┈┈┈
1 I  J  食指,            一i      几j      昂ang    安an  
2 E  G  食指与中指这二指  个g                二er     额e
3 D  W  食、中、无名指    得d      地di      娃ua     王uang
4 S  H  食、中、无、幺指  四s(十sh)核h       为uei  
5 F  U  5个指头都伸直。   夫f                五u      万uan
6 L  Y  姆指,            乐l(讷n) 力li(你ni)外uai    云vn
7 Q  K  姆指、幺指这二指  七q      克k       也ie     月vie
8 B  N  姆、食指这二指,  不b      匕bi      恩n(嗯ng)文un
9 P  V  姆、食、中指      扑p      皮pi      于v  
10 O  M  是握拳(或叫0号)   木m      米mi      喔o      元van
11 A  T  只伸幺指,       特t      提ti      啊a      艾ai
12 R  X  幺指与无名指,    日r      夕x       袄ao     诶ei
13 C  Z  幺、无名、中指    次c(尺ch)子z(支zh) 偶ou     翁ong
S码揭示了一种汉语P型简拼法,就是汉语中有几十个相当于是音母(声韵母、前后音字)的基本字音,其它字音可由两个基本字音快读拼出。因此优选出了这几十种字音,并约定了表示这些音母的汉字与字母代码。PL型手语中的P型简拼是用前后音字(引导字、音母)各 24个,并约定了口边左右手分别表示各前后音字的手势。如右手在口边横伸1号指(食指)表示前音字“几J”,在口边左手横伸食指是表示后音字“安AN”,这样两手一举就表示前后音字“几J安AN”快读拼出的“尖简JAN”音。
S码还选出了几十个汉字部件,分为26类各用一个字母作代码并约定了各部件代码的手势。这26类部件的L型代码与手势中,如下伸1号指(食指)是表示代码为I的竖笔与言旁,下伸幺指(11号指式)是表示代码为A的捺笔与“人钅”。并约定下位(肩下、膈前、腰前)右边手势是表示字首部件,左边是表示字尾部件。
PL码音形双手图.JPG

如上位打出前后音字“几J安AN”快读拼出的“尖简JAN”音后,还不能确定是它的70多个同音字中的哪个字;若在下位右手边下伸食指,表示字首部件是代码为I的言旁或竖笔的“谏谫坚鉴”这类字;若下位左手边下伸幺指,表示字尾部件是代码为A的捺笔或“人”,这上下两手就肯定了只能是“JAN谏谫坚鉴”音字中PL音形码为“谏JAN IA”这字。
因此只要记熟了上位左右边前后音字各24个的代码手势图和26类字形部件代码下位手势图,就可打出相互区分开的常用六千多字。虽然与自然手语一样每个字词的手语都要苦练死记熟才能用,但不需要像自然手语那样每个字词都要老师或厚厚的书本教,只要看懂一页前后音字各24个和26类字形部件代码手势图及其用法,就可知道每个字的手语打法,极便自学练习。
并不是每字都要打前后音字手势与首尾部件码手势,几百个常用字可以只打部件手势,根本不需要打字音手势。从L型部件代码与手势图中可看到,下伸幺指是表示代码为A的捺笔与“人钅”,因此只一手下伸幺指并左右摆动,就表示没有其它部件,就是只有这一个部件的字,只可能是“人”字。若两手都下伸幺指并向中间靠拢,表示中间没有其它部件,就是两个代码为A的部件组成的字,只可能是“从”字。因此“人、从”都不需要打字音,这样的几百个不需管字音的字,特别适合不长于字音的聋人手语用。
与前后音字同音的上千字只需要一只手就可打出字音,其中很多字没有与它同音又同字首部件码的字,或是个高频字,就可不打字尾部件手势,这样可以不换手一次打出。如与后音字“昂ANG DI”同音的“盎ANG IF、肮ANG YV”,它们字首部件码就互不相同,只要打出字首部件码手势就已相互区分开了,不需要再打字尾部件码手势。如只要口边左手上伸食指表示音同于后音字“昂”,右手在下位下伸食指表示字首部件是代码为I的竖笔而不是字首部件代码为“D日”或“Y 月”,则必是“盎ANG I”字。保持左右手分别表示的音与形码手势不需再换手,便于对方稳定的看。若是要打的是“昂”而不是“盎、肮”,只要左手打字音后右手打部件代码“D日”的手势。或不用音形码而是用音意法,左手口边上伸食指表示ANG音并向上昂一下头表示。
汉语普通话只有400多种字音,PL型码把每种字音各约定一个高频字作特约简码字,只打字音不打形码,打出字音后一手或两手转动一下臂腕表示是特约简码字,略去形码不去换手打部件码了。在多字词连打中,也可横伸中指表示略去形码,只连续打音码。
因此PL型普乐汉字手语是以音形码手语为基础,还用了音意法、多种略音码,略形码等打法,而不是字字要打全音形码。最常用的数以千计的字都可不换手一次打出。
显然、PL型普乐汉字手语性能,比西方语言文字型手语还好一些。因西方词字很多有五六个甚至七八上十个字母,指头闪动变化很多次才能确定出词的形音义,不便快捷简明的看。而PL型手语两手口边一举就能让人稳定的看明字音,只换一次手就可让人稳定的看明字的形意。不需要七八上十次频繁闪动变换字母指式,所以比西方文字手语性能更好。并且很多常用字还可不换手一次打出,更便稳定的看明。
因此建议,《中国手语》书中或其中姓氏部分,补充一页PL型手语前后音字与L型部件代码手势约定图及用法,补充一些姓氏与一些常用字的普乐手语打法例。并说明其它姓或其它不便用书中打出的字词,可以按PL型手语打出用。
其它手语词典、手语教本也必然有不便由书中内容打出的的词。也可加入这样一部分PL型手语内容,并说明不便由该书打出的词,可按PL型手语打出字用,就没有不便打出词句的问题了。
               百家姓普乐手语对照注字例
周吴郑王:没有与“周吴郑王”同PL码的字,音形码打全的通则打法见附表与图。它们也可不换手一次打出,打法叙述如下:
1、“周”可用音意法打:口边右手横13号指(幺、无名、中指)表示前音字“支ZH”,左手上伸13号指表示后音字“偶OU”;这样两手就表示出前后音字“支ZHOU”快读拼出的ZHOU这音;保持这两手的指式但任一手在空间画一个圆周,表示与圆周有关又读ZHOU这音的字,当然是“周”字而不是“珠转桌”等字。
2、与“吴”同音字首部件码为O的只有“吴呜唔”这三个,尾码都不相同。可约定其中使用频度较高的“吴U OK”略去尾码K,不换手只打U O。打法为:口边左手上伸五指表示音同于后音字“五U”;右手在下位(如膈前)下伸拳并上下动一下,表示是打的代码为O的字首部件“口O”,只打这字首部件不打字尾部件了。
3、“郑” 可用音意法打:口边右手横13号指(幺、无名、中指)表示前音字“支ZH”,左手上伸8号指(姆、食指)表示后音字“嗯NG”;这样两手就表示出前后音字“支ZHNG”快读拼出的ZHNG这音;保持这两手的指式但左食指碰一下耳,表示读ZHNG音又与代码为B的字尾部件“耳”有关,所以是“郑”郑字。
4、“王”不需换手就可打全音形码,打法为:口边左手横伸3号指(食、中、无名指)表儿字音同后音字“王UANG”;下位(如膈前)右手横伸3号指表示是打的代码为W的“王小”类部件,因字音是UANG,当然必是“王”字。初练时这右手移到中间或左右摆动,强调表示非左非右亦左亦右,无所谓字首或字尾部件,就是只有这一个代码为W的“王小”类部件并读UANG的字,当然必是“王”字。
      “周吴郑王”按音形码打全的通则打法手势表
┌┈┈┬┈┈┈┈┈┈┈┬┈┈┈┈┈┈┈┬┈┈┈┈┈┈┈┬┈┈┈┈┈┈┈┐
    周 (zhōu)      吴   (ú)      郑 (zhng)        uang   
    UO [支偶1]    OK  [五2]   YB [支嗯4]    W   [王2]
├┈┈┼┈┈┈┬┈┈┈┼┈┈┈┬┈┈┈┼┈┈┈┬┈┈┈┼┈┈┈┬┈┈┈┤
┊上位┊13- 13-       ┊五指上┊13-  ┊拳上伸┊      3号横┊
├┈┈┼┈┈┈┼┈┈┈┼┈┈┈┼┈┈┈┼┈┄┄┼┄┄┄┼┄┄┄┼┄┈┈┤
┊下位┊五指横┊拳下伸┊拳下伸┊7号横┊姆指横┊8号下 3号横┊      
├┈┈┼┈┈┈┼┈┈┈┼┈┈┈┼┈┈┈┼┈┈┈┼┈┈┈┼┈┈┈┼┈┈┈┤
    右手 左手 右手 左手 右手 左手 右手 ┊左手  
└┈┈┴┈┈┈┴┈┈┈┴┈┈┈┴┈┈┈┴┈┈┈┴┈┈┈┴┈┈┈┴┈┈┈┘


“周吴郑王”按音形码打全的通则打法手势图

周吴郑王双新.JPG

32

主题

111

帖子

112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112
 楼主| 发表于 2011-4-12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Re:聋校手语教学问题与对策杂谈(杂谈再续)

中西语言与中国手语发展的责任
西方手语研究的有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引进。如西方有语言文字型手语,而我们没有。虽然我们已引进了像西方的语言文字型手语的字母指语,但不过是东施效颦,因仅仅是语音手语,而不是西方那样的语言文字型手语。
手语与语言文字型手语及聋人语训,我们也不能以西方马首是瞻。因为他们的语言文字手语和口语有两大先天弱点,不便聋人开口说话与不便较多用语言文字型手语。他们在这两方面的研究,难有大的长进。而汉语言文字,便于聋人开口说话和便于有比西方更好的语言文字手语,可能超越西方。
西方语言的词字,是以单音节多音词与多音节词为主。汉语词字是以单音节单音词为骨干,没有单节多音词。单音节多音词的特点之一是,有不响亮的辅音连成的复辅音或辅音结尾。如英语词spriggs,不管它词源上是出于sprigg的儿子,或可能是源出“枝”的多种表达方式中的可数名词“sprig”的复数,那是词源学家的事。我们这里只注意它只有一个元音i,因此只有一个音节,是单音节词。有两段辅音连缀成的复辅音spr与ggs,字的结尾是辅音与复辅音。由于它是英语百家姓之一,在英汉姓名词典中,把这7个字母6个音素的词,音译成“斯普里格斯”这样五个音。但它不像这五个汉字一样是五个单音节,而是只有一个音节的英语词。S码十分无奈,只好私自把它叫作单音节多音词中的单音节五音词。
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没有这样的单音节多音词,是因普通话中一般辅音都后连元音拼出一个响亮的字音,辅音一般不连缀形成复辅音,一般辅音也不出现在字尾。因此普通话没有单音节多音词,凡单音节词必是单音节单音词。
中西方语言文字学没有重视到单音节单音词与单音节多音词现象,没有重视到中西语言这一关键异同。当然手语研究更没有重视到这些,也就难以理解到中西手语在这些方面可能有的异同。至于用自然手语的聋人,则不是没有重视到这些的问题,而是根本不可能知道这些,就不会这样去发展自然手语。因聋人听不见,辅音元音、韵母、复辅音、音峰音谷、单音节单音词与单音节多音词这些含义,当然他们不可能知道,甚至他们也很难理解。揭示这些用于去发展自然手语,只能是听人的责任。谁叫你听人的耳朵不是作摆设的,不去这样为聋人想就是不负青任,不关心聋人。
西方语言学理论认为,辅音音素是轻短弱的,单独形不成音峰而不能单独形成一个音节,只能是音节中处于音谷的一个音素,形成音谷。元音都响亮形成音峰,可以单独成为一个音节。辅音只有前或后连了元音,才能出现音峰成为一个音节。辅音相连成的复辅音并不能成为音节,因此枝子先生或小姐spriggs中spr或ggs都不成其为音节,有了一个元音i,才沾光成为一个音节,所以是单音节词,是一个强音ri和四个短弱音sp与gs的单音节五音词。
了解了这些,更值得我们关心的是,西语一个词中,可能有孤立的辅音或复辅音,都轻短弱,口形变化不大,主要是口内一些活动,不易用眼看出区别,不便聋人模仿学。如gs这两个辅音,远不如汉语必带韵母的“格ge、斯si”响亮与口形变化明显,当然也就不如汉语那么便聋人看明口形学。元音较强,各自有外部口形较明显的特征,较易被眼看明与较便聋人模仿发音。也就是说,汉语一个一个的字词音较便聋人看明模仿发音,而西语很多可能有多个轻短弱辅音的字词,十分不便被聋人学。
    由于西语词中单音节多音词比重大,字母多的长单词多,用字母指语可能要变换五六次甚至七八上十次指式才能打出字的形音义。频繁闪动指式不便聋人看明一个字,所以西方的指语使用大大受到限制。因此西方聋人开口说话与语言文字手语的发展,都受到较大遏制。
汉语一个字声韵分明,字末一定是开口较大的元音(韵母)结尾,其前面最多只有一个辅音,不会前后有多个辅音,因此十分便于用手语表示一个字音,就是表示它仅有的一个辅音与一个元音,不需要像西方那样变换很多次指式去表示一个字音。只要一手打声母一手打韵母手势就可定一个字音,便于聋人稳定的看明字音和模仿开口发音说话。最多再换一次手,左右手分别打出字形首尾部件码手势,就可确定字的形音义,像S码PL型手语那样,而不需要像西语那样换四五次或六七次手势才能打明一个字。因此中国发展聋人开口说话语训与语言文字型手语相对于西方来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不能因为西方在这两方面进展不大,我们就也不那么重视。不能因为聋人不知道这些与自然手语当然没有这些,就认为这样的手语不是聋人手语与自然手语而不去发展这样的手语。聋人因听不见不懂这些,但看得见辅元音的口形与可能理解到听人向他们解释的其中规律秘密,而可能学会唇读与模仿发音开口说话和看懂学会对应与它们的手势,从而使眼界大开与手语表达更丰富。
前一段时间,美国Gallaudet大学的C教授听到中国搞手语与开口说话同步进行,认为没有多大意义。他说:有些人提出各种荒谬理论说如何用手势汉语帮助孩子学习汉语,这和真理相去甚远(Some people have various ridiculous theories about how using signed Chinese helps children learn Chinese. Nothing could be further from the truth)。
这位教授可能就是因美国在这聋人开口说话与文法手语或语言文字型手语结合方面,没有多大进展,就以为中国也不会有多大作为。可能他就不了解中西语言文字的差异特色,不了解区别中西的单音节单音词与单音节多音词等特点。若他自己就是聋人,当然更难以理解这些。我们能理解西方学者这方面的苦衷,不能以他们这样的理解来衡量中国手语该有的发展,质疑中国语言文字型手语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中国语言文字型手语在中国手语中的意义与重要性,比西方语言文字型手语的字母指语在西方手语中的重要性与有用性,要大得多。
     因此,不能搬西方的教条来怀疑中国发展聋人口语的努力。应让中国聋人知道,学会口语是可能的与很有用的,中国聋人比洋人更利于学口语。
为什么聋人学口语用口语、在打手语时也开口说话可能与相当重要呢?因绝大多数聋人发音器官并没有问题,几乎都可能学会口语与开口说话。口语说话不只是能被听到,也可被看到,而聋人多数不是瞎子,能看到话。能看到话唇读,就可能用于交际。如聋人可以背对着听人动口不动手让听人知道你要什么,也可面对能唇读的聋人动口不动手让聋友知道你要什么,用口语实现不用手语与文字的交际。一当他们了解到口语有这样隔山唤牛的神力,而且他们也可能有这种神力,语训的效率是可能提升的。
2005年的全国手语论坛会上,北京海淀区聋协主席发言中说:“我是海淀区聋人协会主席,我今天来谈一谈咱们手语改革的问题。第一个问题,咱们手语研究这么多年来,我认为怎么研究也不能达到跟中国的语言一样的丰富,总是跟不上,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的手语在聋人的生活工作当中,在交流当中,他们的手语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不断地丰富。生活和社会在向前发展,我们的语言也在发展,没有止境,手语也在不断地发展,也没有止境。确实,手语有它的很大的功能,是聋人生活群体的重要语言沟通能力,它占有一定的地位,我们聋人关心手语研究是正确的,就像中国人民关心中国的汉语的发展是一样的。但是,有一个问题,我们不可忽视,我们聋人也要和普通人一样,跟上社会的发展,参与社会。现在很重视科学知识、文化,搞现代化离不开,科技突飞猛进,我们聋人的手语远远跟不上,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不能用我们的手语把所有的语言全部表达出来。怎么办?我们必须另开辟一条出路,另外开辟一条出路,不要钻在手语研究的死角疙瘩里出不来。我说的是什么呢?就是口形,也就是说口语,比如说我自己本人,我说话虽然说不清楚,但是我能让人听得明白。为什么我强调讲要有口形?好象北方一般打手势都有口形跟着,南方好象是只打手势,没有口形,我认为这是一个缺点,不好。为什么?从口形有什么好处呢?因为聋人不会口语的写字,我常常看到颠倒的,比如说手语写成语手,刘再军写成了刘军再,颠倒的很多,为什么会出现呢?因为手语没有中国的语法。我举例,我们背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好记,拿手势就记不下来。再举个例子,中国24节气,打手势更不好办了,就普通人也记不了,他编了一首诗,………普通人就靠这个记住了,聋人怎么记?更不好办了,就是说你的文化知识与文化素质的提高,必须会口形、口语,哪怕是你说得不清楚,不准确,别人听不明白,但是你自己明白。比方说举个例子,研究,发音准确吧?别人说听不见,可能他老说不准,但是他自己明白,他自己口语说了,就作为他自己本身的一种记忆,说错了,你自己明白,但是表达出来,脑子就记住了。比如说我说的这首诗,念得准确,大家听得明白,他说得不准确,别人听不懂,但是他自己明白,说明他的记忆力就提高了,他的知识就不断地丰富了。人的记忆毕竟有限,他记不住就要靠这个,光靠手势记不住,违反人类的生理常识,不符合人的生理特点,所以说口形从小学开始上学就好好学说话,哪怕是你说得不准确,对你以后的发展有莫大的好处。不信大家试试。所以说,在手语研究的时候,我提倡一边打手势,一边说,用口形来说,我认为这样对今后提高他的文化素质,跟上现代化的脚步有极大的好处。咱们聋人绝不落伍。说完了。”
显然、这位聋协主席的亲身感受,说明了那位美国教授的看法不过是一种偏见,或者是因洋教授不了解中西语言文字异同的少见多怪误解。
聋人因听不见不便破解口语说话的规律秘密,没有学开口说话语训这方面的自然手语。现在已揭示聋人能学会口语说话与口语说话对聋人很有用,聋人手语应发展出便于配合口语说话的拼音手语。PL型手语中的P型简拼手语,就是配合拼音与说话的手语。
在PL型手语中,是用前后音字(类似声韵母)快读来拼出拼出字音。发前音字时用右手在口边打这前音字的字音手势,发后音字时用左手在口边打这后音字的字音手势,这样举着的两手语,就表示前后音字快读拼出的所需字音。如右手在口边向上伸出食指,表示前音字“一”这音;左手在口边向上伸出食指,表示后音字“昂”这音,这样举起两手,就表示前后音字“一昂”快读拼出的“仰洋羊痒”等音的字。这时若伴随昂头,就是打的“仰”字;这样举着的两手若左右作波动状,就表示“洋”字;若这两手移到额部,就表示这音字中有角的“羊”,若耸扭肩背,就表示“痒”字。
这样的语言文字型手语,不是听人的需要而是聋人需要与有用的,是广义的可视自然手语,只不过是狭义自然手语中没有。是聋人手语发展中需要的,是聋人手语与狭义自然手语该发展出的。
PL型手语要求幼儿看字形记字的同时,观察读这字拼出它的前后音字(相当于声韵母)口形与P型手势唇读,并模仿发声说话,识字、手语、唇读、开口说话四结合同步进行。这综合性的语训最好是在两三岁的幼儿中进行,不要去勉强年长聋人学PL型之类手语,也不宜勉强聋人教师学,幼儿园教师自愿的可以试试,当识字手语游戏试。两三岁是聋儿学说话的黄金时期,成年聋人开口说话的语训要难得多。
虽然西方的语言文字手语没有中国语言文字手语那么好用,但也不得不用。北师大顾定倩教授在2005年北京手语论坛会上说:“我在美国聋校呆了一年,我看到美国的聋人在打手语的时候,他也不可能用全部的手势把英语的所有的句子表示出来,谁也做不到,怎么办呢?就是打指语,而且这个指语不是像我们打一个字头,打一个声母,或者打一部分的音节,他是整个把这个词用整个英文的指语打出来”。
但我们不能照搬美国那样的拼音字母指语,因美国打出来是字音字形字义明确的文字,我们打出来的只是一批同音字的字音,不能确定是哪个汉字。因此虽然我国早就有了美国那样的拼音字母指语,只能算是字音手语而不是汉字型手语,所以才要再发展PL型手语那样的语言文字型手语,并结合开展拼音唇读说话。

32

主题

111

帖子

112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112
 楼主| 发表于 2011-4-25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Re:续杂谈——语言的产生与手语发展

                       杂谈再续
                语言的产生与手语发展
   各种语言,都是群体对事物形象与关系的符号约定而产生形成流行发展起来的。而且大部分是抽象任意约定发展起来的,只少部分有象形象声之类的语源因素。
语言的表达的生理学粗分主要有口语与手语两类,其次有其它肢体参予。语言的接收主要是耳和眼,其次是触觉等。手语的轨迹书面固化产生了文字、图画。
具体物象的狗,口语把它叫“汪汪、wang”之类是有自然象声的语源因素,至于把它用口语叫狗、犬、dog之类,不过都是一些随意性的抽象约定的语言,并没有该叫狗、犬、dog的自然规律。《中国手语》中用一手示意头嘴,一手示意双耳来表示狗的手语,是有一些自然象形的语源因素,但还得靠人主观抽象约定它是狗而不是兔。因有这样形象特点的动物几十几百,都得分别抽象约定区分,否则谁能知道是哪种动物呢,你说是狗来了说不定别人以为是狼来了。只有手语轨迹书面固化的狗头绘画,才可以说是狗的自然手语与自然文字。除此以外大多数的各国的狗的口语或手语或文字,都不过是些人为的抽象约定。更不用说不能看的音乐,不能看与听的时间等概念手语,免不了要人为抽象约定。
帮助聋人尽可能开口说话是十分必要的,发声拼音说话需要的声韵母拼音、语训手语词,是听不见语音的聋人自然手语中不可能产生的。音也不便有形象的手语,只能人为抽象约定声韵母手语,供语训配合用。因此抽象的人为约定拼音手语和语言文字型手语,不能因没有自然手语特点就否定它。
口语、手语、文字最初的一些词是可能有象声、象形的特点,但它们的发展都不可避免要走向抽象约定为主。若不向抽象约定为主发展,就不能实现简便又丰富的交流。
各国各大民族各自的口语、手语、文字,可能找到一些共同的或近似的自然性的词语,但绝大多数是互不相同的,要艰苦学习才能理解掌握的。之所以互不相同,就是因它们的产生与形成大多数是任意的人为抽象约定。若不是人为任意的抽象约定,而是什么自然的或超自然的神力决定,那就该是语同音,书同文,不需艰苦学就自然会,而没有美国或是俄国语言文字与美国俄国手语之分。
若认同了这些,就可能理解手语那怕是聋人自然手语,虽然有相当丰富的自然特色,但也大多数是人为的任意的抽象约定,都要艰苦的学习才能掌握与传承。聋人手语的再发展,就要既沿自然的特色又要沿人为任意抽象约定的两个方面发展与丰富,不能排斥其中一个方面。
聋校戴目老校长在谈到中国手语的产生时,曾说过是产生于聋校,是有一定道理的。当然、聋校还没有前,早就有散在的时生时灭的众多聋人的家庭手语,大城市出现后会出现一定规模的社会手语。远古人类已有手语,在口语还不够丰富的当时,手语的使用可能较多。特别是在伏击猎物时需要手语代替可能惊动猎物逃跑的口语。随着口语日渐丰富,手语使用的相对频度可能下降。但古代产生的手语普遍少有文字与图画记录传存,聋人又是散在的出现,不可能有像听人百代千代口口相传的口语那样,出现世代连续聋人家庭眼手传承手语。因此我国聋校与大工业城市出现以前,可以说没有传承的社会性的手语。大工业城市出现后才出现聋人较大集群,才有一小批生活与行业的社会性手语产生与流行,才有聋校产生的需要。聋校的出现也就出现了比生活与行业手语更广泛的手语词汇的需要,各科教学手语词汇的需要。因此聋校可能是中国手语产生与发展的主体。
中国手语的大量词汇可能产生于聋校,而聋校除了采用已流行的社会手语外,只有自造社会手语还没形成的各科教学需要的词汇。而造词只能是一方面尽可能沿用自然手语的形象方法,另一方面人为抽象约定。创建聋校迫于要造聋词的戴老,可能早已知道不能拘泥局限于自然手语的形象造词法,可以人为抽象约定新词。因此他对非自然手语人为抽象约定造词法敏感不排斥,而是先知先觉采用。这可从他对新出现的字母指语的态度看出,他认为字母指语是成功有用的,在他参予编《中国手语》时,从已有的上万自然手语词中选中国手语词时,只选了三四千,大胆的把字母指语用进上千手语词中。今天仍有很多聋人对字母指语词反感,对《中国手语》反感,不理解字母指语等非自然手语造词法对丰富与发展手语与简化手语体系的必要性。当然字母指语也有不足之处,还应向文字型手语发展。
有的人感觉现在中国聋人手语不便打出很多抽象的词语,这是当前中国手语的事实。但不能因此就以为聋人手语不能打出抽象的词。因为一切语言包括中国手语,都可允许人为任意抽象约定口语或手语词。所以当前中国手语打不出的抽象词,可以用人为抽象约定一个来解决。关键是这种人为抽象约定体系,要有简明易学的规律。
今天的聋校中,老师们时常碰到由已有自然手语或《中国手语》中,不便简明表达的一些新词,只好由学校约定解决统一,或班里与学生约定统一。全国残联也不断组织专家制定新词,出书推广。不管是用自然手语或者非自然手语不断造新词,都不便解决燃眉之急,且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因新造词要能推广流行,周期相当长,没能流行起来前,手语的不便用问题就长期存在。若了解手语与非手语的任何国家民族语言的词汇,都是靠人为抽象约定为主而产生流行起来的。就可人为约定简明规律的造词法,去补充就事论事系统规律不强的自然造词法。如中国来说,就可人为抽象约定汉语汉字手语,凡汉语口语与汉字能表达的词,手语自然也能按聋校都知道的汉字型手语表达,而不需另外去想法造词。
PL型音形码普乐汉字手语就有这功能,PL型手语约定了几十个声韵母手势和几十个字形部件代码手势,约定口边左右手打声韵母手势拼出字音,肩下左右边打字形首尾部件码手势来区分同音字,常用六千多字都可区分开。只要知道这只一页的声韵母与部件手势约定图,需要的手语新词都可由这页的规律打出的汉字手语来表达,不需要各校各班去自行约定统一造新词,不需要大批专家经常会集造新词去加厚教本要求学习推广。
PL型手语是要求字音与字形及其对应的手语、唇读与口语同步学练。强调建议聋人学口语与语言文字型手语,是否是否定自然手语呢?当然不是!而是促进融合自然手语、口语、文字型手语的中国手语的更完善发展,更便聋人选用。自然手语也不可能被否定,必然会长期存在与发展丰富。
自然手语、汉语口语、汉字与汉字手语三者各自有各自的短长。如汉字只四笔的“从”,口语没法这样简明的把它表示出来,读出“从”的字音虽然是个简短的单音节,但这单音节音并不能完善的表达出汉字“从”,你得多费口舌补充用口语说不是丛林的丛或大葱的葱而是服从的从。PL型手语的L型部件代码“A人钅”及其手势约定图中可以看出,向下伸幺指就是约定的“人”字手势,左右手向下伸幺指就只能是“从”字,口语说清楚是“从”而不是葱就不如L型手语简明。一个美妙舞姿似的自然手语,可能口语或汉字就难以简明表示出。有的一个飞快动作过程的自然手语,口语与文字描述可能要一串语言文字叙述,且不能那么生动简明。但也不能说任何口语词与文字词,手语都可能比它们更简明的表达。因此三者间不是相互否定而是互融选用关系。
聋人的第一语言只能是手语而不能是口语与文字,聋人教育也主要是用手语而不宜主要用口语。大多数聋人是不宜去口语教学的普校班随班就读,只有少部分唇读能力强的聋人可到口语教的班去,但也要一些特别措施跟上才能保证教学质量。如老师尽量不要背台讲,始终让聋生可以看到口形。板书要稍多些,配备翻译伴读,课外加特殊辅导等。若措施不跟上,就可能出现随班混读的发展。
PL型手语虽然要求字音与字形及其对应的手语、唇读与口语四方面同步学练,但必会的要求是识字与手语。其次是唇读争取有不同程度的能力,如较易看明的18种字尾音口形要求人人能唇读,其次是21个声母口形及声韵拼出的三百多种字音口形尽可能会或会一些。再其次是争取较多的人有一定程度的开口说话能力,但只宜对两三岁的聋童要求苦练几年口语,不宜勉强成年聋人长期学练开口说话。
因此、促进聋校教学,应重视手语的发展完善,以利交流沟通来传道授业解惑,而不是急于去随班就读与接受口语教学为主。若抓好两三岁聋童的唇读与口语的语训,是可能扩大达标的普校随班就读的生源的。没有作好这些以前,盲目跟风去扩大随班就读,利少弊多。

9

主题

250

帖子

25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1
发表于 2011-4-25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跟有些龙人交流,他们语序有点乱。。。。是不是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啊。。。

32

主题

111

帖子

112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112
 楼主| 发表于 2011-7-28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Re:聋校手语教学问题与对策杂谈(再谈双语教学)

聋人手语的双语教学猜议
    大城市已有较好用的自然手语流行,但聋人与听人之间的交往频度,可能远大于聋人内部之间的交往。因此聋人既需要有自然手语又需要有汉语交流的能力。大城市聋校需要进行自然手语与汉语的思维能力的双语教育。这类似于生活在英美唐人街的华人,既需要汉语又需要英语交流能力才便于生活。
    中国大多数远离大城市的农村,没有社会性的自然手语流行,当地聋人主要是与听人交往,少有聋人大集群的交往机会。这样的地区的县区乡现阶段聋人义务教育,难有能胜任的自然手语教学的师资,只便有一般师资用手势汉语为主进行汉语思维教育扫盲识字。过了义务教育阶段要去大城市的那部分聋人,再补学该大城市的自然手语。
    已先有一定自然手语思维习惯而还没有汉语思维能力的聋人,必然觉得自然手语比手势汉语好懂好用。自然手语与汉语思维力都还没有的聋童,若同时开始学这两种手语,虽然仍可能觉得有的自然手语比手势汉语好学些,但不至于有很大的难易差别感。至今没有材料能证明华语与英语或两种语言谁更好学,先会华语的人认为英语难学,先会英语的人认为华语难学。华侨幼儿就可能自然会华语和该地主流语言,没有多大的谁难学感。
    自然手语与手势汉语的词汇,可以基本相同(如中国手语),也可不同(如汉字手语、拼音指语),没有多大难易差别。二者主要是语法词序部分同部分不同,各有短长。没有材料证明英法德俄等的语法与词序谁绝对简易,谁绝对合理。语法词序主要是个习惯,有较大自由的约定俗成性。都是后天学习掌握的,而不是天生就会的。
    早期的或几百年前的自然手语,因聋人大集群不多,词汇不够完备,远不如流行的口语词汇丰富。当时强调口语教学,反对聋校用自然手语。但近几十年自然手语发展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已是相当成熟的独立语言,不再是口语的附庸。由于有了较丰富的现成自然手语词汇,也使文法手语得到了发展形成了独立的语言而不只是口语的附庸。使聋人第一语言的手语,不只是有只较便与听人语言文字意译的自然手语,也包含有更便于与聋校听人交流与更便与听人语言文字直译的文法手语(手势汉语)。大城市聋校语言培训宜自然手语与文法手语并重,虽然自然手语与手势汉语是两种不同思维结构的语言,但相对于聋人第二语言的听人语言文字,两种手语都是聋人便用的第一语言。会其中任何一种都有利于进一步学聋人第二语言的主流语言文字,若是先会的基础的自然手语,就便于用它解释主流语言文字而有利于聋人掌握主流语言文字。若先会了基本的手势汉语,当然也便直译理解主流语言文字而有利于聋人掌握主流语言文字。
    农村聋校与有聋教的普校,若有自然手语师资的,也可以自然手语与手势汉语并重教。若没有现成的自然手语师资的,用手势汉语起步扫盲,也是有益无害。因无论是城乡聋校,城乡聋人,主要是都要与听人交往而都宜于学主流语言文字,自然手语与手势汉语对帮助学习主流语语言文字的作用是一样的,只是方式略有不同(直译与意译的不同)吧了。
    已有一些自然手语基础的聋生,可能希望聋校以自然手语为主教学。虽然这要求有一定合理性,但更需要与聋生说明,只能要求聋校老师尽可能熟习自然手语与会手势汉语,没法要求其它教师与社会听人学自然手语或手势手语,这做不到。唯一做得到的是聋人自强,单方面学会主流语言文字,才便与听人交流。如去英美生活的华人,没法要求当地人学华语来与自己交流,只有自己自强学英语,才便与当地人交流。因此聋校不宜只限于强化自然手语思维的教学,而宜强化双语思维的培训,也就是自然手语思维与汉语思维这两种不同语言的思维的培训。
    千百年来的外语教学史提供了丰富双语教学经验,与聋听双语教学有很多类似情况。侨民家庭幼儿在家里自然学会了母族语,与周边儿童交往轻松自然学会了侨居国主流语言,成为双语思维的人。根据这自然轻松学会双语的情况,有的人认为语言环境是最重要的外语学习手段因素,要营造强迫性的语言环境来教外语,这种排除母语教第二语言单语教学法,实验证明的确是有效的。可能是根据这种教学法影响,几百年前有聋人精英参予的国际聋人教育组织,竟然决议聋校禁止用手语,强迫口语的单语教学。这决议有合理也有不合理的方面。
    若是两三岁幼童语训有效,有较强的唇读能力,这种强迫口语教学是有利于融入主流社会的,也有成功的案例。但现阶段的语训方法和科学仪器还很不完善,语训微效率高而显效率不高,继续对唇读能力不强的聋童强迫口语单语教学,就可能贻误聋生智力的发展,就不如学任何一种手语对聋生思维能力发展有利。
    因此现阶段聋校或普校聋班宜双语教学,不能像十八世纪聋校那样排斥手语教学。对少数唇读能力强的聋生,可以在普校随班就读接受纯汉语口语的单语教育。
    双语教学中的手语,粗分有自然手语与手势汉语两类。手势汉语又可细分为文法手语与文字型手语两类。这里暂名的文法手语是指用口语的语法,词汇主要是用流行的自然手语词,补加点自然手语没有的口语词(如某些量词虚词之类)。文字型手语语法也是用口语的语法,词的手语根据字音字形规律设计,如西方拼音文字手语、中国的音形码手语就是文字型手语。
    双语中要学的汉语,又分为口语与汉字两种。由于受到语训水平的限制,现阶段口语要求只能是尽可能学而不宜长期坚持要求人人达标。因聋人只能看口语唇读而不能听口语,所以口语在聋听交流中作用是次于文字的辅助手段。识字写字则是要求人人扫盲达标,只有它最便聋听交流。至于手语,不管是自然手语还是手势汉语,都不便与一般听人交流,一般人不会去学看手语,主要是聋人内部或与聋校听人教师才便用手语交流。
    自然手语与手势汉语并重。聋校教学语言是以自然手语为主,还是自然手语与手势汉语并重好,这要科学的对比实验才能判定,这里只是猜想性的试议。
    由于双语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双方可能只有意译的关系而不便字字对应直译,语言又有先入为主的优势排它现象,双语教学中从单语思维到双语思维必然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第一语言占优势,按第一语言去意译理解与记忆第二语言,也就是翻译记忆阶段。这阶段每次要说第二语言,都要经过第一语言思维中介翻译,因此只能结结巴巴的慢速说。然后反复的机械记忆重复第二语言,形成了第二语言的机械记忆条件反射,第一语言的干予削弱到消失,形成了直接用第二语言思维,不再经第一语言的翻译中介,能快速流利的说第二语言。
    中国有十亿人长期学了英语,九亿多人都停滞在用第一语言的汉语思维理解英语的翻译式说英语的阶段,没过渡到排除汉语思维干扰用英语直接思维说英语的阶段。第一语言只便帮助理解与学习第二语言,但不能代替第二语言需要的反复机械记忆形成排除第一语言干扰的条件反射练习过程。第一语言在双语两阶段过程中,第一阶段是帮助理解学习的有利作用,第二阶段则是干扰的不利作用。十亿学英语的中国人不便排除四周强大的第一语言干扰,所以绝大多数难以过渡到排除第一语言干扰的直接用英语思维的阶段。
    因此不建议聋校长期用自然手语作唯一教学语言与长期保持自然手语思维的独点优势,要逐渐过渡到双语思维并重的方式,手势汉语的思维方式是汉语方式而不是自然手语思维方式,自然手语在最初有帮助理解学习汉语的作用,在反复机械练习记忆汉语中则不如手势汉语有利。具体来看一个例子,先用自然手语说明汉字“喝茶”二字,在自然手语的语序中是茶喝,在汉语中要说成喝茶。然后反复练习记忆“喝茶”,不再打“茶喝”的自然手语而是反复练习打“喝茶”的手势汉语配合。若反复打“茶喝”的自然手语去记“喝茶”的汉语口语与汉字,显然有说一套做两套的别扭。可能不如边打“喝茶”的手势汉语边说“喝茶”的汉语口语边记这“喝茶”的汉字字序的说一套打同一套直接有利。若对比这两种教学,一种是第一阶段用自然手语讲解,第二阶段是主要用手势汉语配合练习记忆;第二种是讲解与练习两个阶段都打自然手语配合。可能的结果是,写汉字作文中,一种比另一种不合汉文语序的要多些。
     因此建议聋校自然手语与手势汉语并重,如语文课、文史课,最初讲解以自然手语为主,辅以手势汉语加深理解。在复述课文大意的时候,两种并练与允许综合应用练。在背诵与记忆课文的练习中,多用手势汉语配合。这是对大城市有自然手语先入的聋校的建议,若是没有自然手语流行又没有自然手语师资的乡村,可以就用手势汉语教聋生先建立汉语思维能力,稍后的需要与可能时,再补充教自然手语。
    聋校教学中,还经常碰到一些字词不便打出简明的手语的问题。由于自然手语与汉语是两种各自独立的语言,不便字字对应直译,只便意译。如古文中量词不如现代文中那样丰富与常用,英语与自然手语中量词应用较近似我国古文。因此意译可能要碰到字词增删和没有对应的词的情况,几百上千年流行起来的汉语词在近几十年产生流行的手语词中也可能还没有对应的现成打法。西方有拼音文字指语应付手语词与口语词的差距,而我们只有语音手语而没有文字型手语。因此、把注音识字查字打字与手语结合起来当系统工程考虑的三峡汉字工程室,推出了三峡码(S码)普乐汉字手语(PL型手语)。
    与同音字区分不开的纯拼音手语不全同的PL型手语,是可以区分开通用汉字同音字的汉字型手语,是新的一种手势汉语。过去的手势汉语或文法手语,主要用自然手语的字词手势按汉语词序打,不便字字对应帮助写通顺的不缺词少字的作文。PL型手语则便字字与现代文对应,利于帮助掌握地道的汉语。
    如量词,现代汉语比古文丰富使用频繁,自然手语与英语的量词情况与汉语古文相近。把描述独钓寒江雪的一段话可能打成是英语式或自然手语式或古文式的一人一巾一竿一鱼,而不是PL型手语那样打明一个人、一块或一条毛巾、一根竿、一条鱼不等于一块鱼的现代文。
    又如聋校史地语文书中,有很多姓名、地名。《中国手语》书中只约40个姓氏约定和少许地名,不便推出史地语文书中各个姓名、地名的简明手语打法。自然手语中也没简明现成的解决办法。PL型手语就没有这为难问题,都可按同一个一页图示规律打出各字组词用。因此PL型手语可以把汉文课本中各课文中的字一一对应打出,有助于聋生学好地道的汉语汉文。
    PL型手语是左右手在口边打出相当于声韵母的P型代码手势拼出字音,在肩下用左右手打出字形首尾部件的L型代码手势来区分同音字。这样,国标字(国标GB2312字表中的近七千字)中六千多个常用字都可区分开,所以是汉字型手语或音形码手语而不只是字音手势。花一时半时就可看懂只一页的几十个声韵母手势与26个字形部件代码手势图及用法,就可能知道每个认识的字的手势打法。极便自学自练掌握。
    又如古诗“锄禾日当午(u),汗滴禾下土(tu)。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ku)”,若用自然手语打,只便意译或解释性的说明表达,很难表示出五字一句的节律与一二四句末要合u韵的诗律。用一般手势汉语打,也难很好表示出这两方面诗意。若用PL型手语打则能较好表达节律与韵律这两方面,如用PL型手语中的P型简拼打,左右两手或一手举一次就恰恰是对应一个字,相当明显的表示出了每句五字的节律。在P型简拼中韵母“五u”的手势是左手在口边向上伸出五指,一二四句末字“午(u)、土(tu)、苦(ku)”的手势中都有左手在口边向上伸出五指,就表示出了它们是同一个韵的字。
    自然手语与用自然手语词汇的手势汉语,都有个现成的词不够用,要考虑造新词手语的问题,以及已有的各地自然手语词的规范选用与统一的问题,语法词序的规范问题。这些都不便近期解决。而PL型手语,这些都不是一个问题。只要是汉字表示的词句,每字都有现成的PL型手势供取用,一点也不为难。并且可以帮助应付自然手语与原手势汉语的各种疑难,只要说明凡是汉语中有而自然手语中没有的词(如某些虚词、量词),或不便简明表示的新词,规范不明确的词句,可以用PL型手语打出的字代替用。
    早已有了自然手语与手势汉语的中国手语,始终有相当多的沟通障碍问题。若是用兼容自然手语、文法手语与PL型汉字手语的中国手语新体系,原有的各种沟通障碍都可基本消除。所以,一方面要大力研究与发展自然手语,明确它可能有的各种潜在规律以便促进规范与统一以利应用,另一方面也要研究与发展辅助自然手语的手势汉语与汉字型手语的应用,全方位向沟通无障碍的理想推进。
    PL型手语是手势汉语中的一种,是从语法来看的。若从词看,很多与自然手语没有多大必要的区别,可能出现共融的发展。因此它不但可能丰富中国手语,也可丰富自然手语手语而不是与自然手语对立。吸长补短丰富自然手语是一种保护性发展自然手语的因素,自我封闭自然手语是不利于自然手语的。

32

主题

111

帖子

112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112
 楼主| 发表于 2011-8-15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Re转人民网:中国手语两派之争

转自人民网科教论坛2011年8月15日: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 ... mp;amp;id=111565407
                    中国手语两派之争
    中国手语似乎萌发了两大学派,一派是双语派,接受西方最近传入的双语教学,认为手语是独立语言,中国手语就是自然手语;另一派是单语派,认为中国手语是附属于汉语的,不是两种不同语言。
                    (1)  两派的一些观点
    甚至说还有三派四派五派,如同意有自然手语与文法手语,但反对汉字手语。又如还有认为手语可以是独立的语言,也可以是附属于汉语的语言,如三峡码(S码)普乐手语就是这种两可观点。其它还有手语派、沟通派等。
    2005年北京手语论坛大会上,国家语委办公室魏丹主任在报告中说:“现在中国的手语,是建立在普通话的基础上的,用于特殊人群,比如用于聋人交际的一种以手形为载体的视觉语言。要是从语言学的角度,它是聋人交际的一种工具,但是它还是依托于汉语普通话的,拿中国的手语来说,就是说各种民族的人,比如你是汉族,是回族,是维吾尔族,打中国手语,都是建立在普通话基础上的,没有独立的语音、词汇、语法文字系统”。这观点显然认为现在的中国手语不是一种独立的语言。
    魏主任报告后接受提问时,支持西方手语是独立的语言的复旦大学龚群虎教授说:“刚才听魏主任从语言学的角度谈了手语是不是一种语言的问题,这个我跟魏主任的观点有点不同……世界上大部分发达国家的语言学家都认为手语是语言,而我们国家却不认为它是语言,人家会觉得我们很奇怪”。一些聋人是支持手语是一种独立语言,有的还主张聋校教学全用自然手语。
    聋人企业家高建林先生提出了高氏手语与同步手语的主张,他似乎认为手语与汉语不是什么双语而是同一种语言。他正在准备联系聋校教同步手语。网名“无耳斋主”的,似乎也不同意双语说,但自然手语派很多不认同高氏手语。
    原中国聋协主席,聋人老校长戴目,可能也是单语派。他看了《现代特殊教育》2001年的《国际特教界的追寻——双语双文化研究荟萃》后说,这荟萃介绍的2000年第十九届国际聋人教育会议材料,“读后不免纳闷,何以这些国际聋教界最高级别的学术会议的论文,却如此晦涩难读”。
    这会上丹麦的材料中说“在丹麦,我们规定聋生的双语教学是与手语或尽可能类似于手势语言相关的一种教学,目的是教会聋生丹麦语及丹麦手语,使聋生既能通过书写的形式在正常人群体中无障碍地交流,又能在聋人圈中用流畅的手语表达自己,理解别人。”加拿大论文中提到:“尽管通过应用一种语言去学习另一种语言可形成一种直观。可对聋生来讲这一理论的实施是很复杂的,也是易让人糊涂的过程。”
    戴老看了荟萃后还说,200多年以来,全球所有的聋校无不以手语法或口语法或手语、口语并用的综合法为教学手段……直到今天,无论谁优谁劣,手语和口语再加上书面语依旧是全球聋校可任选用而不可不用的教学语言……双语教学实在没有什么新意。
     戴老还说,聋人分散生活在各自的国家、民族社会里,是构成民族社会的一分子,他们并不具备形成单独的社会集体的条件。因此,他们也不可能产生自己的“独立的语言”。所谓手语是聋人独立的语言,这是一个误会,是把手语的特殊的表达形式(手势)过分夸大了。聋人需要学习、掌握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这是他们参与社会和生存的基础。所以本民族语言就是聋人的母语。手语本身只有表达功能,不可能有自己的“词”和“语法”,也没有自己的书写形式。手语有手指语和手势语之分,手指语的手指字母就是与某一种拼音文字的字母联系在一起,并且按照拼音文字的拼音顺序拼打,这样手指语才能表达出某一种民族语言,否则,手指语就成为毫无意义的东西。手势语也是如此。再次,“双语教学”实质上是手语教学。无论是口语教学还是手语教学,都不能没有书面语配合,这是人所共知。因此,“双语教学”提法并无新意。戴老还说,fTGVG戴老还说戴戴如果说国际聋教育最高级别的会议上占1/10的论文,就是追寻“双语教学”,那么,笔者认为中国的聋教育工作者千万不要去追随其后,理由有:⑴已知译介的八个国家的论文,没有一篇提供令人信服的论据,也没有值得借鉴的东西,何必盲从。⑵作为聋校的教学语言工具,手语和口语诚然重要,但还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因为还要考虑到教师的教学是否认真,学生的学习是否勤奋。这也是人们应该关注问题。 ^5R2~ tPFj[Y~Iy     辽宁师大张宁生教授参予了双语教学项目,他对比双语教学与其它几种教学法说:综合沟通法主张将已有的各种方法之优点加以利用,不排斥任何一种方法;双语法则明确宣布其他方法(尤其是口语法)的弊端,而主张摒弃那些已证明行之失利的方法。综合沟通法的“综合”,既可以是诸法并用,也可以用其中几种;双语法则强调必须要有双语(聋人手语和主流语)……综合沟通法中使用的手势系统主要是手势代码(即试图用手势来视觉地呈现主流语),而不一定是自然手语;双语教学则强调用自然手语作为第一语言。
     他还说,手语教学没有明确认定手语是一种独立的语言,即对手语的性质(手语的语言特征)不加以界定。只是把手语说成“教学语言”、“沟通手段”或说“沟通媒体”,而双语教学则首先要认定手语是一门独立的语言,缺少这个前提就谈不上“双语”教学。双语教学不仅认定手语是一门独立的语言,而且还进一步把手语定位在聋人的母语地位上。也就是说,聋人首先习得的(自然习得的)是手语。手语教学并非一定要有聋人教师参与,双语教学则必须要有聋人教师的参与。
             (2)  两派的矛盾与统一
     S码普乐手语认为,中国手语或中国聋人手语可粗分为自然手语与手势汉语这两种类型。手势汉语又可细分为两类,一类是主要词汇与自然手语相同,但语法不同于自然手语而是同于汉语汉文的文法手语;另一类是语法与词汇都与狭义的自然手语不同,是按聋人司空见惯的听人说话口形与汉字的字形特点约定的语言文字型手语(如PL型音形码普乐手语、拼音字母指语、沈周双拼等)。
    S码认为,聋人是双母语的人群,手语与汉语都是中国聋人的母语,其中手语是聋人的第一语言或族群生态语言,汉语是聋人的第二语言或民族语言。应该用第一语言帮助聋人掌握第二语言成为双语思维的人,第一语言不能停滞于自然手语思维,还应发展出手势汉语的汉语思维及两种思维的流利转换。
    出生与成长在外国的华裔幼儿,若父母两种语言兼用,其子女自幼自然同时会华语与该国语言,分不出哪种先学与后学与哪种难学。究竟他的母语是哪种?可能不需要去分,承认他是双母语的人。
    手势汉语(文法手语)是兼有聋人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部分性质的双重特点,手势汉语表示的方式(用手)及词形是与聋人第一语言的的自然手语一样,与第二语言的口语文字方式词形不同。但语法与词序不同于自然手语而是同于聋人第二语言的汉语。不同角度的分类难免有交叉重叠现象,这不奇怪,不一定都便于一刀切。或者说手势汉语是第一、二语言间的桥梁,一头连系自然手语(词汇),另一头连系汉语的语法思维。该鼓励聋人不要停在自然手语这一头,要上手势汉语这桥去掌握汉语思维过桥去融入主流社会。
     S码认为,上述单语派、双语派、沟通派、手语派等,各有独到的见解。如自然手语与汉语各自语法有较多不同,彼此只能意译但不便直译,因此龚教授说的手语是独立的语言的西方看法是对的。文法手语与汉字手语是按汉语的语法语序描述的,没有另定什么语法而是依赖汉语的语法,当然是属于汉语的多种表述形式之一,耳口的口语式,眼手的文字式、手语式,彼此间是一一对应的直译关系。因此魏主任、戴老、高氏等认为这样的手语是属于汉语而不是两种的看法也是正确的。所以,S码认为笼统的说手语既可以是独立的语言,也可以是附属于汉语的语言,跟具体的细分与强调某些方面并不矛盾。
                 (3)   聋校手语的选用         
     普乐手语认为,着重看说话口形与字形这些自然客观存在因素的手语(语言文字型手语),与不着重看说话口形与字形因素的传统聋人手语,以及文法手语,构成广义的自然手语与广义的中国聋人手语。传统的聋人手语只是狭义的自然手语,原生态的聋人手语。聋人有能说话的生态潜能被耳聋掩埋,发掘出这潜能的语言文字型手语若不算原生态手语,至少是次生态手语而不宜看成是违背什么自然的非自然手语。它有助于聋人唇读和弥补自然手语与手势汉语的一些不足,不宜让聋人反感它而该鼓励聋人打开眼界去重视口形与字形学用文字型手语。若认为它是非自然手语不是聋人手语不值一顾不让聋人学,岂不是像蒙住聋人一边眼睛不去看可能看到的事实,让聋人成为既聋又一只眼瞎的双残人。
    若是不需要聋听交流的封闭聋人社会,只需要自然手语就行了。但现实是聋人生活在约百倍的听人包围中,聋听交流的需要远大于聋人与聋人的交流,文法手语与汉字手语也就成为聋人的需要而不主要是听人的需要。一般听人不需要任何手语,也不可能都有决心学任何一种手语,这三种手语都是聋人手语或聋人需要的手语。而且三者是可以共融互助的聋校教学语言,从教学过程中就可看出这点,如下例。
    在已有自然手语流行的城市聋校,宜用自然手语讲课。如用自然手语对聋生解释,中国自然手语或日本语序中的“茶喝”,在中国听人的语言文字中这意思的语序不同于日本话与我国传统聋人手语,要打成或说成写成“喝茶”。这教学过程中就既要打“茶喝”又要打手语“喝茶”,也就是说非打自然手语与手势汉语不可,非产生手势汉语“喝茶”不可。手势汉语不是将就听人的需要,而是聋人自身要掌握主流语言文字的练习需要。
    理解汉语与自然手语关系的过程中需要自然手语与手势汉语,接下来是为了掌握汉文的“喝茶”的大量练习记忆过程。这第二过程练习方式可能有两种,一种是边打“茶喝”手势通过意译边记要学记的“喝茶”,另一种是边打“喝茶”的手势来学记“喝茶”的直译字形字序与口形。是一直坚持用第一种方法始终是意译练为好,还是逐渐增加第二种直译手势配合练为好。若认同第二种可能好些,则手势汉语不但需要产生,还大量需要应用。自然手语在最初帮助理解学习方面起作用,在学记汉语的练习过程中可能有不利的干扰作用。只有在练成了双语思维的人后,自然手语与手势汉语才没有相互干扰的作用,能流利的随意转换应用。
    聋生希望教师多用自然手语讲,这样有利于听懂课,这是必要的。但学校若形成自然手语独占优势而不是自然手语与手势汉语并重,不一定利大。需要给学生说明,在用自然手语讲懂后,要转入汉语思维的练习记忆,若不形成汉语思维的条件反射或双语的快速转换而始终是自然手语思维优势,则难免汉文各科课文理解慢和作文常常不符合汉文习惯,而不利于与听人交流。上述加拿大论文中提到的“尽管通过应用一种语言去学习另一种语言可形成一种直观。可对聋生来讲这一理论的实施是很复杂的,也是易让人糊涂的过程”,可能就是始终用自然手语意译练习记主流语言,难免时常糊涂。
    因此建议,在学生已有当地方言自然手行语先入为主的城市聋校,既要充分利用学生已熟习的自然手语讲解,又要逐句教汉文结构文法和不同于自然手语的各个字句的手势汉语。在朗读与背诵课文中宜用手势汉语配合,在复述课文大意时交替用自然手语与手势汉语练习,强化自然手语思维与汉语思维的转换练习。
    由于聋人生活在百倍的听人包围环境中,聋听交流的需要远大于聋人与聋人间交流的需要,而听人又难以学手语来与聋人交流,就只有聋人自强努力学汉语汉文来交流。因此聋校语言工具的教学终极目的是帮助聋人学好汉语汉字,使聋人成为掌握汉语(口语与手势汉语及汉字)与自然手语的双语思维能力的人,而不是停滞于自然手语思维优势的单语思维人。
    因此从聋校教学的讲解与练习两过程来看,第一过程宜尽可能用自然手语讲解,第二过程的大量练习可以二者交替用并逐渐转移到手势汉语多于自然手语实现汉语思维的建立。魏主任强调终极目的的汉语思维的建立,抓住了主要关键点。高氏侧重手势汉语的教学,也符合主要关键的需要。双语派侧重最初讲解优选教学语言,也抓住了一个关键。但不宜轻视第二过程的特点,过分强调自然手语。
                (4)   农村手语教学的可能选择
    上面是对有方言手语流行的聋校的建议。在没有自然手语流行的农村中小学,几乎不可能有熟习自然手语的师资,对于还没有建立起自然手语思维习惯的聋童,若不管自然手语直接试用手势汉语培养汉语思维能力,可能有益无害。这是否并不比先学自然手语差或差距不太大,甚至优点还多些,需要实验对比来验证,高氏就宜选没有自然手语流行的地区学校作这种实验。
    最好是作这样的几组对比实验,都选没有自然手语流行的地区,还没有形成自然手语思维与汉语思维的幼儿,一组用某种自然手语教,另一组用手势汉语教,还有一组先用自然手语稍后加进手势汉语教,对比看认会500字、1000字、1500字及作文的各阶段有多大的差异。
    似乎词序与语法不同的语言,先入为主的排它性很强,但对初学幼儿先学哪种语言可能没有多大难易的差别,也许先学自然手语或先学手势汉语的难度差别不大。不同的各种语言词序的形成主要是约定习惯,有较大的任意性。如上述“喝茶”或“茶喝”谁先学没有多大先天优劣或难易差别,都是后天照前人说的学来的。英美说“什么是那?”,汉语说“那是什么?”主要是个先入为主的习惯,虽然有一点语言学上的原因但没有哪一种绝对好的必要分理由,前人习惯传承而已。不管这问话的自然手语是巧合英美式或汉语式或是另一种语序,英美聋人就宜把英美语法的手语作必学之一,中国聋人就宜汉语序的手语作必学之一。
    因此宜于强调自然手语与手势汉语的融合可能,丹麦的双语作法有一点值得注意,他们说:“我们规定聋生的双语教学是与手语或尽可能类似于手势语言相关的一种教学,目的是教会聋生丹麦语及丹麦手语,使聋生既能通过书写的形式在正常人群体中无障碍地交流”。似乎他们并不排斥手势丹麦语过分强调自然手语,而是尽可能融合二者用。
    由于自然手语与汉语的语法与词序不同,用手势汉语配合学汉语,可以减少作文词序错乱的情况。高氏将要进行的同步手语教学实验,似乎是类似把文法手语作为主要教学语言,看不出有多大不可行问题。但有两点也值得考虑。
    一点是在有方言手语流行的地区,用方言手语讲解可能比不先用自然手语讲解对学生有利些,就是好懂些。不过因紧接着要大量练习汉语思维,两种手语的效能差别可能不会很大。
    另一点是,自然手语的语句中的词,与汉文语句中的词不一定能个个对应。如汉语语句中宜有的一些虚词与量词,在自然手语中可以没有或可以不用。若自然手语的语句中没有用的词,打手势汉语时也不用,就容易训练出作文可能缺词少字的不地道的汉文语句。
    因此建议,用文法手语训练时宜按汉语补进一些词。若宜补的词自然手语中没有,可补造新的手语词来用,或用汉字手语配合练习。汉字手语的语序与各字都能与汉语汉文一一对应,有利于减少缺词少字的作文语句的出现。这是汉字型手语需要的诸多原因之一。
              (5)     汉字型手语例
    语法上宜促进自然手语可能融入手势汉语的发展,如一个概念有几种可能的自然手语打法时,就可多用其中与手势汉语相近的那一种。
    词汇上,狭义的自然手语与广义的自然手语更宜互融而不宜与不便一刀切分开。看到一个尖角形物体用一个尖角形手势表示它,无疑是自然手语;看到一个“人”字用一个人字形手势表示它,为什么不能算是自然手语词?看到听人说“人任仍”口形约定一个手势让聋人模仿这口形送气,为什么这手势不能算是自然手语,为什么聋人就一定不该与不可能接受?外国的“人”字的手语不便象形仿字空书,有的就没有象形特点,是任意的抽象约定手势。大量的自然手语词都是任意的抽象约定或必要加进抽象约定帮助,才能成为语意明确的手语。甚至像狗、兔等非常形象的手语词,其实也是加了抽象的约定才能成立。否则你说是狗来了别人可能以为是狼来了驴来了。
    其实任何语言文字体系都是可以相互独立又可能有相互联系的,都是客观事物的抽象约定体系,通过客观事物而相互联系起来。除了录音与录像可算自然语言文字外,其它语言文字都是抽象约定。不管你把狗说成或写成是“犬”或dog,都是任意的抽象约定。
    因此根据聋人可视的说话口形与字形抽象约定手势来表示的语言文字型手语,并不违反什么语言学原则。汉字型手语便于帮助聋人语训说话和识字,不应该说它不是聋人手语,不是自然手语,聋人不该接受它,不该努力去学它。把注音识字查字打字与手语结合起来,当系统工程考虑的三峡汉字工程室,推出了主要供还没有建立自然手语或汉语思维的幼童建立汉语思维用的PL型手语。三峡码(S码)PL型音形码普乐汉字手语教法第一步如,摆出“一、衣、二、耳”等字卡与图片、实物,右手口边上伸食指发“一衣”音,从“一、衣、二、耳”等字卡找出“一衣”这两张字卡。然后左手在口上伸出食、中指这二指,并发“二耳”音从“一、衣、二、耳”等字卡中选出“二耳”两张字卡。这样示范几次后,开始始下面的训练。
    让只会点家庭约定手势的聋童看右手口边上伸食指这手势、字形和发“一衣”音的口形,要聋童模仿送气发声。反复练习后,要聋童看这右手口边上伸食指的手势后,并发“一衣”这音,并从“一、衣、二、耳”等字卡找出“一衣”这两张字卡。
    能熟习掌握从“一衣二耳”字卡中只选“一衣”字后,右手口边上伸食指发“一衣”音,左手中指挑一下衣服。从字卡中找出“衣”这一张而不是“一衣”这两张。反复示范后,要聋童看到右手口边上伸食指发“一衣”音,左手中指挑一下衣服后只从字卡中找出“衣”这一张。这样让聋童学会“衣”字的字形、口形与发音、手势,完成唇读、发音说话、记字形、手势的四同步练习。
    普乐汉字型手语中,“一i”音的P型拼音手势是右手口边上伸食指,“衣”的普乐手语是用的音意法,就是右手口边上伸食指表示字音同于音母“一i”,左手中指挑一下衣服表示与衣有关又读“一i”音的字,也就是“衣”字。
    用类似的方法来学“二耳”音,左手在口边上伸出中、食指,并从“一、衣、二、耳”字卡选出“二耳”两张字卡。要聋童看手势,口形模仿发声说话并选出“二耳”两张字卡。
    熟习后重复发“二耳”音并左手在口边上伸出中、食指,并把这二指上移触耳,只从“一、衣、二、耳”字卡中选出“耳”这一张字卡。让聋童记住“耳”字的字形、口形、 手势等,也就是“耳”字的音意法普乐手语。普乐手语中,音母“二er”的P型简拼手势是约定为左手在口边上伸出中、食指这二指表示,这二指移到耳边,表示与耳有关又读“二er”音的“耳”字,是“耳”的音意法普乐手语。
    熟习了上二例后,再来复习第一组练习,右手口边上伸食指并发“一衣”音从“一、衣、二、耳”等字卡找出“一衣”这两张字卡。然后左手在肩下向下伸出五指,从“一、衣”这两字卡中找出“一”这一张字卡。反复练习右手口边上伸食指并发“一衣”音,左手在下方向下伸出五指,从“一、衣”中找出“一”字,也就是让聋童记住“一”的字音字形、口形和手势。PL型手语中的L型字形部件手势是下伸食指表示竖笔,下伸五指表示横笔。因此,右手口边上伸食指表示字音同“一衣”后,若左手中指挑衣就是“衣”字,左手下伸五指就表示一个横笔的“一”字,这就是“一、衣”字各自的PL型手语(音形法、意意法等)。
    懂得了这些,就知道“二”字的两种普乐手语打法。一种是左手在口边上伸出中、食指这二指,表示字音同于“二耳”,若这手触耳就是耳字,若不是触耳而是改为双手下伸五指,就是读“二耳”音又首尾是横笔的“二”字,这就是“二”的PL型音形码手语打法。另一种是不管字音,双手下伸五指并向中间靠拢,表示中间没有其它笔画,就是只有两个横笔的“二”字,是“二”字的L型纯形码手语打法。“二”的第三种打法是音意法,左手口边上伸中、食指后,右手中指点一下左手上伸的中、食指,表示读er音又与点数数目有关的“二”字,还可以有空书等。这样,就初步了解了“一、衣、二、耳”的各字的PL型汉字手语打法。
    PL型普乐手语的要点是,选定了相当于表示声韵母的音母字(前、后音字)各24个,分别约定了P型简拼手势,并约定口边左右手分别打出前后音字手势拼出字音,在肩下左右边分别打出字形的L型首尾部件手势来区别同音字。这样,国标字(国标GB2312字表中的近七千字)中的常用六千多字都可区分开,足够自然手语或文法手语用,而没有字词打不出的尴尬。
                (6)   我国农村聋人扫盲简法
    也许是西方没有中国手语两派这样大的分歧。需要消除这分歧,达成魏龚共识。明确中国手语该是自然手语、文法手语、汉字手语共融的系统,聋人校长戴目说不能盲从追随西方的双语教学,要重视发展我们中国手语的教学体系。
    英美等国由于工业化较早,交通发达早,聋人大集群出现较早,社会性手语形成与流行较早,像挪威、丹麦等幅员不大的国家,容易形成较统一的手语,自然手语与文法手语互融可能较好,不至于像中国大多数聋人那样,既不识字又不会说话还不会手语。因中国聋人大多数散居在交通不便的农村,大集群交往机会不多而没有社会手语形成与流行,只有各自的一点家庭手语与近邻有少量交流。所以中国聋协主席唐英在2005年北京手语论坛上说,他近年调查的结果是,中国大多数聋人既不识字又不会说话,还不会手语。
    高氏手语强调手口同步,说高氏手语是汉语的一种,就只能是手势汉语而不便是自然手语,自然手语因与汉语词序不同而不便于与汉语口语同步。高氏这教学法是可能有利于帮助聋人较快学好汉语,这种教学实验是值得试的。高氏这样的聋人能摆脱自然手语习惯思维,不认为只有自然手语才是第一教学语言,想到要试手势汉语为主的教学,这是百家争鸣所允许的,那么多对他的指责似乎不一定都恰当。
    张宁生教授指出,“综合沟通法中使用的手势系统主要是手势代码(即试图用手势来视觉地呈现主流语),而不一定是自然手语;双语教学则强调用自然手语作为第一语言”。这一点双语法并不比沟通法强,该听戴目老师的劝告不必去追随。
    张教授说,“双语教学则必须要有聋人教师的参与“。这样当然好,但大多数中国聋人所在的农村,很难有聋人教师。自然手语师资不是一年半载就可能培训出的,哪年才能实现扫盲。而PL型手语,一般村小教师花一两刻钟,看懂一页字音字形代码部件手势约定图及用法,就可知道各字的手语打法。或花一刻钟看懂PL型手语的五个指头编号约定,就可按每字一行说明的PL型手语字典打出各字的手语,去教农村聋童发声说话识字与手语。自然手语则没有这样简易的入门自学法,自然手语不可能有这样简明易学的教材或字典,不可能每词一行说明打法,很多词都有较复杂的说明与图示,有的看了仍不易明确打法。
    PL型手语中,伸出哪几个指头的指式,共有13种(13号)。如1、2、3、4、5号就是分别伸出1、2、3、4、5个指头。也可以用五个指头的编号,来表示这13种指式。五个指头的编号约定为:1、伸食指;2、伸中指;3、伸示指(无名指);4、伸幺指;5、伸姆指;0、伸拳头。这两种.指式编号对应关系见下表。
  S码PL型手语指式编号表
┈┈┬┈┈┈┬┈┈┈┈┈┈┈┈┐
指式┊指头  ┊    指式        ┊
号数┊号数  ┊(伸出的指头)  ┊
┈┈┼┈┈┈┼┈┈┈┈┈┈┈┈┤
1    1       食指              
2    12      食指与中指这二指   
3    123     食、中、无名指
4    1234    食、中、无、幺指  
5    12345   五个指头都伸直
6    5       姆指
7    54      姆指、幺指这二指
8    51      姆、食指这二指
9    512     姆、食、中指
10    0       是握拳(或叫0号)
11    4       只伸幺指
12    43      幺指与无名指
13    432     幺、无名、中指
14    2       中指(作一些指示等用)
    PL型手语字典就是用五个指头号来说明每字的手语打法的。如上述“一、衣、二、耳”等字的手语打法就可从PL型手语字典中看到与看懂。如下面字典中所示。
           普乐手语字典(指式用指头号表示)字例
┈┬┈┈┈┬┈┈┈┈┬┈┈┈┈┈┈┈┬┈┈┈┈┈┈┈┬┈┈┈┐
汉┊引导字┊ PL型  ┊前后音字的字音┊字形首尾部件码┊略码  ┊
  ┊      ┊        ├┈┈┈┬┈┈┈┼┈┈┈┬┈┈┈┤      ┊
字┊音与调┊ 音形码 ┊口右边┊口左边┊胸右边┊胸左边┊备注  ┊
┈┼┈┈┈┼┈┈┈┈┼┈┈┈┼┈┈┈┼┈┈┈┼┈┈┈┼┈┈┈┤
二┊二   4┊er   FF ┊      ┊12上  ┊五指下┊五指下┊略字音┊
耳┊二   3┊er   B  ┊      ┊12上  ┊51下  ┊      ┊音意法┊
一┊一   1┊i    F  ┊食指上┊      ┊      ┊五指下┊      ┊
衣┊一   1┊i    GJ ┊食指上┊      ┊12横  ┊食指横┊音意法┊
┈┴┈┈┈┴┈┈┈┈┴┈┈┈┴┈┈┈┴┈┈┈┴┈┈┈┴┈┈┈┘
    如“耳”字,前面已说了一种音意法普乐手语打法,这字典又载明了PL型音形码手语打法,表中口边左手“12上”是说食指(1号)与中指(2号)上伸,表示的是字音同于“二er”;肩下右边“51下”,是说姆指(5号)与食指(1号)向下伸,是L型部件代码为B的“阝、八、耳”类,其中只有“耳”读音是er,所以必是B部中的“耳”字。所以只要知道五个指头的编号,就可看懂PL型手语字典中说的各字的手语打法,不难自学自练去农村作手语扫盲。
    因此PL型手语比自然手语或文法手语都更易入门,更便扫盲师资培训,又没有字词打不出的尴尬。西方就是因为有拼音文字手语,遇到自然手语不便打出的词时就可用拼音文字打出。没有文字型手语,就难免有新词没有现成的简便打法,要不断新造词去补充推行。
    北师大顾定倩教授在上述北京手语论坛上说,“我在美国聋校呆了一年,我看到美国的聋人在打手语的时候,他也不可能用全部的手势把英语的所有的句子表示出来,谁也做不到,怎么办呢?就是打指语,而且这个指语不是像我们打一个字头,打一个声母,或者打一部分的音节,他是整个把这个词用整个英文的指语打出来,这在交谈的过程当中也是这样做的”。
    但西方字母指语可能要变换五六次甚至七八次指式才能表明一个词,大大限制了文字型手语的应用。而PL型手语一个字最多在一次打出字音后再换一次手打字形首尾部件码手势,就可确定一个字,比西方文字型手语性能更好。中国与外国一样需要文字型手语,PL型手语弥补了中国没有文字型手语的空白。因此中国手语不能只是自然手语,宜为自然手语、文法手语、汉字型手语共同组成,才便更好应用。
                  (7)   中国手语展望
    前些年,一些专家想以只五千多条词的《中国手语》一书中的手语当中国手语规范,想以汉语的语法作中国手语规范,这是不恰当与不完善的。应该明确,中国手语有自然手语规范与手势汉语规范两种,不可能统一成一种。应保护发展自然手语,鼓励各地方言手语词汇向统一方向发展,允许用进汉字手语词,以克服自然手语与手势汉语经常缺新词要专家会商新造的尴尬。
    手语是需要向规范与统一发展,当前的情况是,我国只一些大城市有自然手语流行,各大城市的方言手语还有一定的差异,还不便马上规范与统一起来。因此自然手语目前只能说尽可能促进规范与统一发展,更具体的语法与词汇规范,只有等待聋人为主的组织来研究争取尽早有突破。
    手势汉语的语法规范可以确定用汉语的规范,只是其中文法手语的词汇因自然手语只有各地方言手语而没统一,因此现在还不便有词形词量的较统一规范。可以用《中国手语》中的词作为基础与核心来推行,缺少的自然手语统一词可以用汉字手语暂时弥补。
    手势汉语中的汉字型手语很容易规范,语法规范当然是用汉语规范的语法,词汇数量可以确定用国家已有的通用词规范为准。若还没有比PL型手语更好的汉字型手语,就可试行PL型手语。在自然手语与文法手语没有的语训方面,试用PL型中的P型拼音手语搞语训帮助聋人开口学说话。在自然手语与文法手语暂时还没有的新词方面,允许用PL型手势打出的字组词用。如《中国手语》中只有约40个姓的打法约定,其它姓就没有统一的解决办法,就可允许用《百家姓普乐手语字典》中的打法表示。如下例:
┈┬┈┈┈┬┈┈┈┈┬┈┈┈┬┈┈┈┬┈┈┈┬┈┈┈┬┈┈┈┐
汉┊引导字┊ PL型  ┊口边  ┊口边  ┊肩下  ┊肩下  ┊略码  ┊
字┊音与调┊   码   ┊右手  ┊左手  ┊右边  ┊左边  ┊备注  ┊
┈┼┈┈┈┼┈┈┈┈┼┈┈┈┼┈┈┈┼┈┈┈┼┈┈┈┼┈┈┈┤
赵┊支袄 4┊zhao TX ┊横432 ┊上43  ┊4横   ┊43横  ┊      ┊
钱┊七安 2┊qan  AD┊上54  ┊食指横┊幺指下┊123下 ┊      ┊
孙┊四文 1┊sun  LW┊上1234┊横51  ┊姆指下┊123横 ┊      ┊
李┊力   3┊li   MY ┊姆指横┊      ┊拳横  ┊姆指横┊略尾码┊
┈┼┈┈┈┼┈┈┈┈┼┈┈┈┼┈┈┈┼┈┈┈┼┈┈┈┼┈┈┈┤
周┊支偶 1┊zhou UO ┊横432 ┊上432 ┊五指横┊拳下 ┊音意法┊
吴┊五   2┊u   OK ┊      ┊五指上┊拳下  ┊54横  ┊略尾码┊
郑┊支嗯 4┊zhng YB ┊横432 ┊上51  ┊姆指横┊51下  ┊      ┊
王┊王   2┊uang W  ┊      ┊横123┊123横 ┊      ┊      ┊
┈┴┈┈┈┴┈┈┈┈┴┈┈┈┴┈┈┈┴┈┈┈┴┈┈┈┴┈┈┈┘
    西语很多词中夹有多个轻短的复辅音,词尾常为开口不明显的辅音,如英语Flags(旗)中的辅音fl与gs。而汉字的音尾都是开口明显的韵母,利于唇读与发声说话,比西语更便看便说。可能有这原因使西方口语教学效果不好,双语教学否定了西方19世纪聋校的口语教学而不先搞口语教学。如上述丹麦的材料中说“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是手语教学。但当学生获得了一定的读写能力,能借助书面材料拓宽知识面,并接受了口语训练课程之后,聋生就要去接受一些说话、表达、读唇方面的专门训练”。这先识字后语训轻语训的模式也值得怀疑,三五岁是训练舌头学说话的最佳时机,宜识字、唇读学说话与拼音手势结合同步进行。PL型手语中的P型简拼手语就是这一步结合用的,以前的自然手语与手势汉语没有这一环节内容,这也是需要文字型手语与建议先试PL型手语的原因之一。这样努力去作,汉字手语与语训的效能,可能超过西方。
    中国聋校教学语言该明确主要是手语(自然手语、文法手语与汉字型手语)而不只是自然手语手语,也就是说不宜照抄西方的双语观。其次的聋校教学语言是汉字,再其次的是口语作为辅助运用。既不宜用口语教学为主,又不宜用自然手语教学为主。不宜等学会自然手语与识字后才来教一点口语常识,宜在幼童识字开头就重点教唇读与口语。少数语训效果好唇读能力强的聋生可到普校随班就读,没过唇读关的宜仍在聋班完成义务教育。
    双语教育、融合教育、全纳教育,以及融合与全纳的随班就读,都从国外来到了一些聋校的实验中。中国聋教何去何从?只能跟着西方跑吗?没有抓好语训掌握较强的唇读能力的聋生去随班就读,又没有西方那样的手语翻译伴读,就容易产生随班混读混文凭,不可能很好融入主流社会。随班混读的聋生不容易得到周围健听生的足够尊重,不如回聋班少些心理压力。但聋校又太封闭,不如普校聋班既更开放又兼有封闭的优点,家长也可能更欢迎,这值得实验对比。
    乡与村的聋生很少,乡村小学不便有聋生班,可以由村小教师或志愿者上聋童家中个别教,在两三岁学说话的黄金时期就及时用P型简拼手语进行语训与扫除字盲与手语盲,为聋校或普校聋班准备好的生源。区镇中小学可能试搞聋生小班,没有聋校师资的可选便自学入门的普乐手语试教。30万人才一个聋校的规划,是难以短期解决大多数聋人的脱盲的。
    外国好的东西要学,但不能盲目照抄。只能不唯书、不唯上、不唯洋,唯科学实事求是,才能保证中国手语健康的发展,发展出更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中国手语,为完善世界手语学作出应有的大国贡献。
   
          S码PL型手语形码部件代码与字音手势表
┈┬┈┈┬┈┈┈┈┈┈┈┈┬┈┈┈┈┈┈┈┈┈┬┈┈┈┈┈┈┐
号┊形码┊     指式       ┊  右手前音字      ┊ 左手后音字 ┊
数┊下横┊(伸出的指头)  ┊指上    指横      ┊指上   指横 ┊
┈┼┈┈┼┈┈┈┈┈┈┈┈┼┈┈┈┈┈┈┈┈┈┼┈┈┈┈┈┈
1 I  J  食指,            一i      几j      昂ang    安an  
2 E  G  食指与中指这二指  个g                二er     额e
3 D  W  食、中、无名指    得d      地di      娃ua     王uang
4 S  H  食、中、无、幺指  四s(十sh)核h       为uei  
5 F  U  5个指头都伸直。   夫f                五u      万uan
6 L  Y  姆指,            乐l(讷n) 力li(你ni)外uai    云vn
7 Q  K  姆指、幺指这二指  七q      克k       也ie     月vie
8 B  N  姆、食指这二指,  不b      匕bi      恩n(嗯ng)文un
9 P  V  姆、食、中指      扑p      皮pi      于v  
10 O  M  是握拳(或叫0号)   木m      米mi      喔o      元van
11 A  T  只伸幺指,       特t      提ti      啊a      艾ai
12 R  X  幺指与无名指,    日r      夕x       袄ao     诶ei
13 C  Z  幺、无名、中指    次c(尺ch)子z(支zh) 偶ou     翁ong
14       中指(作一些指示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签到|Archiver|版权|手机版|听障论坛

GMT+8, 2025-2-8 08: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