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785|回复: 14

配助听器很烦!请高手帮忙解烦!

[复制链接]

11

主题

173

帖子

173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173
发表于 2009-5-10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配助听器可能有两个月了,除去助听器质量问题、换机、不适应等等,总共戴起来的时间可能也就两个多星期吧,配戴过程中很多问题(呵呵!可能很多朋友都见到我发的贴了,问题多得我都有点不好意思再问了)也感觉很烦,昨天想想还是重新了解自己的听力,就去大医院重新检查,结果如下:

2009-05-10小.JPG

2009-05-10右.JPG   

2009-05-10左.JPG   
专家(博士导师)医生结论是:神经性耳聋。

医生没有建议配助听器,我主动提出后,他的意思也是配助听器纯属可有可无。

我的问题:
1、我是否需要配助听器?助听器能否改善我听力?
2、单耳配机还是双耳配机好?
3、如果我预算只有1万4,希望配戴的助听器能满足开会听清听懂发言的要求,应该配什么助听器?
4、如不考虑预算,能满足我配戴需求的助听器,至少应该是什么品牌什么系列的助听器?
5、为什么我更多时候是听到声但听不懂?(戴了助听器也是)是不是把高频补足了就行?
6、配助听器后感觉不合适或因验配师技术问题无法调配至合适,能否要求退机?
7、原右耳配机,听力补偿值为:30、50、50,是否合适?
8、为什么右耳配机后,听到比较多的声音,杂音的存在反而影响我的听力似的?
9、验配时,怎么去判断助听器的好坏或是否适合自己?规范、科学的验配过程是怎么样的?(之前的试戴是在隔音室里试戴一会,然后验配师跟你聊天,但感觉效果都一样,而且也只能试戴两三只,每只也就聊几句这样试听);

我的佩戴要求:
1、能听清听懂会议内容;
2、只接受深耳道机。

不知是不是我要求高,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总之两个月来我觉得很烦,总觉得戴比不戴好,天天跑验配中心,但感觉问题能得到缓解的不多,请各位高手帮忙解烦,如果实在不行,我就不戴助听器了。

我的听力是在四、五年前发现问题,可是也一直这么过来了,不过现在会议开得多,可能更需要提高听力。

1

主题

119

帖子

119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119
发表于 2009-5-11 02:12 | 显示全部楼层
1,你需要戴助听器,也不需要戴助听器,从理论上来说,你的听力有损失,你必须戴助听器,否则以后会越来越下降,所以你必须戴,但你又不需要戴,因为你在日常生活中没什么影响,一般人稍微大声点说话你都可以听到,只是听不懂,而戴上助听器只是声音加大一点,该听不懂的可能还是听不懂,你会觉的跟不带差不多,甚至你会觉的耳朵堵了个东西讨厌,也就是说:理论上你要加大声音,所以助听器店给你配助听器,而你觉的你听声音基本没问题,都可以听到,只是听不清,配助听器想改善听不清的问题,可是花了大把的钱还是听不清,没有作用。所以许多像你这样的患者,往往是将助听器藏在口袋,有重要的场合时再戴上去,至少可以多听一点。
2,理论上你只需要戴右耳,属于轻中度损失,左耳只是刚进入可以配助听器的临界状太,说实在的,助听器的本机噪声可能都会听到,但是如果你要想在重要场合听清楚人家讲话,建议左边也戴上,通过双耳佩戴加快大脑对语言的反应速度。
3,1万4双耳深耳道机,估计只有欧仕达的钻石的性能才可以满足你的需求,做欧仕达的天籁800效果会更好,(前提是你要有办法让他们打折到这个价位)其他品牌这个档位的机子性能好像都差了点,他们动不动就得单耳上万。
4,你听到声音听不懂,是你的语言理解能力出问题了,这不是助听器可以解决的。
5,欧仕达原则上2个月内是可以退机的,但遇到你这种情况,验配点可能要跟他们公司商量,所以你要跟当地的验配点确认清楚。
6,你的第7点没看懂,看懂了我想也无法评价。
7,右耳戴的有杂音是因为机子的性能不够好。
8,没什么好科学评估你的机子合适不合适的:
A,安静情况无杂音
B,外界戴时有点吵,但不会吵的你难受。
C,外界不会有某种声音太刺激你的耳朵。
D,声音自然,且不会让你更听不清楚,可能会清晰点,但别期望太高。

11

主题

173

帖子

173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173
 楼主| 发表于 2009-5-11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6,你的第7点没看懂,看懂了我想也无法评价”——

“我的第7点:原右耳配机,听力补偿值为:35、50、50,是否合适?”——意思是:验配师将我的听力补偿值调为35、50、50,比如我原低频是40,听力补偿是35,即我戴上助听器后就可以听到(40-35)=5分贝的声音了。

其实我也不知那样表达是否对,有没用错词表达,不专业哦,见谅!

不过听了你的解释,我的理解是:可能我听力损失不严重,所以对声音补偿要求更高,对助听器、验配师的要求也更高,我要适当地降低自己的期望值,对否?

谢谢一楼的指教!

11

主题

173

帖子

173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173
 楼主| 发表于 2009-5-11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补充一点,什么叫不舒适阈?曾听过有人建议这个一定要测的。

4

主题

70

帖子

70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70
发表于 2009-5-11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定义:不舒适阈(uncomfortable level,UCL)指患者无法忍受和继续听下去的听力级。此为听力级的上限,若超过此强度的声音会产生不舒适甚至于疼痛感。正常耳朵的UCL大约在110dBHL。
郑州科声听觉言语康复中心 电话:0371-63826639

1

主题

119

帖子

119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119
发表于 2009-5-11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过你不考虑听懂听不懂的问题,你的要求再高都不为过,只要你舍的花钱,都可以解决。
如果你没戴助听器本来就听不懂,那么钱跟机器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再补充一句:配助听器不要在数据上纠缠,不要相信数据,戴上助听器后理论数据多好多好,听了不舒服都是狗屁,要根据你自己听声音的感觉,听了舒服就可以了,即使是跟理论相差10万八千里,也不要强求验配人员。

14

主题

317

帖子

317

积分

中级会员

一天混三分~

积分
317
发表于 2009-5-11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本人对助听器这破玩意好象还没有一个根本的认识.助听器不像是近视眼,配个眼睛就能达到正常的标准了,只要不怕眼睛得痔疮,就是调到能开飞机的程度都没有问题.
  但人的耳朵出了问题,第一反应是听力下降,这跟视力下降的功效差 不多,更要命的是人耳出了问题,多数情况下内耳出了问题.分辨力也同步的下降了,,简单的说助听器能解决的问题就只有一个,那就是放大,第二个问题严格来说是能是改善,这也是每个助听器厂商追求的终极目标,听见听清.而且助听器有个最大的毛病就在于放大了有用声音的同时也放大了噪音.很多公司在这方面也下了不少的苦功.但我本人的理解来说作用不大.不管多好多贵的助听器都躲不开这一劫.只是程度的高低不一而已.
  所以楼主的期望值也不要太高.何必自寻烦恼的呢,难道该烦的事还不够多吗?
为什么人们宁愿接受一个说假话的敌人,也不要一个说真话的朋友!!!

4

主题

70

帖子

70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70
发表于 2009-5-11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你的听力情况不属于难配型的,做过言语测试吗?这个决定你听清楚的满意度,舒适阈和不舒适阈做过吗?
有重振吗?应该说每个品牌都有适合您的机型,只要不是中枢性聋。
1万4千块折后价,您就能配一款非常不错的机器了。如果您的要求很高,特别是会议这种的,那就再考虑提高一下您的价位心理值。这样就更容易接近您所期望的。
郑州科声听觉言语康复中心 电话:0371-63826639

4

主题

112

帖子

112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112
发表于 2009-5-11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试戴过峰力Extra 11吗?建议你去试下,你这种情况配戴Extra 11的话,效果会不错``
助听器专业验配,聋儿语训指导! 峰力FM无线调频选配,音特通语训系统! http://www.be-hearing.cn

6

主题

283

帖子

283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83
发表于 2009-5-11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楼科声听力于2009-05-11 12:17发表的  :
定义:不舒适阈(uncomfortable level,UCL)指患者无法忍受和继续听下去的听力级。此为听力级的上限,若超过此强度的声音会产生不舒适甚至于疼痛感。正常耳朵的UCL大约在110dBHL。

理论上的不舒适阈和实际中的不舒适阈完全是两回事,为了测试我曾经好几次在马路边站过1小时以上,(在上海市的要道经常可以看到电子广告,上面有噪音分贝显示),重型卡车大约85-90,公交车在70-80,很少有超过95以上的,没有看到过100以上的,而在重型卡车经过身边时,正常听力虽然能忍受,已经觉得很吵了。像我这样听力损失在85左右的,不带助听器就能感到噪音袭来,带助听器简直无法忍受。为了这个讨厌的噪音,在自我调试的时候,曾经将最大声输出限制在110以下,效果还可以,但输出功率大受影响,以至于说话声稍轻一点就听不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签到|Archiver|版权|手机版|听障论坛

GMT+8, 2025-8-27 12: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